基于互联网远程控制的模块化演播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6372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远程控制的模块化演播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演播厅一般由表演区、观众区、导控区、摄像区、灯控区、音控区、化妆服装区等各个功能区组成,而表演区及观众区占据演播厅的主要部分,但是沿袭多年的传统的演播厅存在以下诸多缺陷:

1、表演区通常只占二分之一左右,因此表演区在演播厅中的空间使用率相对较小。演播厅录制各类不同节目时所需观众人数不同,当观众较少时,为了提高表演区的空间使用率,就要对演播厅内的各功能区域进行调整,这样既降低工作效率,又增加制作成本。

2、演播厅的各功能区集中在一处,所有工作人员和观众都必须同时来到现场才能完成节目录制。这对于某些有特殊要求的节目需聘用国内外一流制作人才到场参与受到限制,不利于节目质量的提高。

3、在某些上星节目中,当异地演员为节目主力时,来当地录制的成本将大幅提升。

4、大量观众进入作为电视台重点要害区域的演播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及管理问题。

5、领导审片也必须赶到演播厅现场,增加了领导的工作时间和安保的成本,也有悖高效的原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因演播厅的各个功能区受空间限制,对各类功能区的控制上无法统一,导致降低工作效率,增加人工及制作成本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远程控制的模块化演播厅 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互联网远程控制的模块化演播厅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模块化演播厅系统包括第一摄像机器人、第二摄像机器人、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第一音箱、第二音箱、第一话筒、第二话筒、第一摄像机器人控制器、第二摄像机器人控制器、第一监视设备、第二监视设备及音频控制设备;

所述第一摄像机器人、所述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音箱及所述第一话筒均分布于演播厅的表演区内,所述第二摄像机器人、所述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音箱及所述第二话筒均分布于所述演播厅的观众区内,所述第一摄像机器人控制器、所述第一监视设备、所述第二摄像机器人控制器、所述第二监视设备及所述音频控制设备均分布于所述演播厅的导控区内;

所述第一摄像机器人分别与所述第一摄像机器人控制器及所述第一监视设备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监视设备与所述第二显示屏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摄像机器人分别与所述第二摄像机器人控制器及所述第二监视设备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监视设备与所述第一显示屏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音箱、所述第一话筒、所述第二音箱及所述第二话筒分别与所述音频控制设备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摄像机器人用于将第一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监视设备,所述第一监视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视频信号进行切割,并将切割后的第一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摄像机器人用于将第二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监视设备,所述第二监视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二视频信号进行切割,并将切割后的第二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摄像机器人控制器用于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摄像机器人,所述第二摄像机器人控制器用于将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摄像机器人,所述第一话筒用于将第一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音频控制设备,所述第二话筒用于将第二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音频控制设备,所述音频控制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音箱,所述音频控制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发送至所 述第一音箱,所述音频控制设备还用于对所述第一音箱及所述第二音箱进行调音。

较佳地,所述模块化演播厅系统还包括第一灯具、第一移动灯架、第二灯具、第二移动灯架及灯光控制设备,所述第一灯具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灯架上,所述第二灯具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灯架上;

所述第一灯具及所述第一移动灯架均分布于所述表演区内,所述第二灯具及所述第二移动灯架均分布于所述观众区内,所述灯光控制设备分布于所述导控区内;

所述第一灯具的控制部、所述第一移动灯架的控制部、所述第二灯具的控制部及所述第二移动灯架的控制部分别与所述灯光控制设备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所述灯光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灯具及所述第二灯具的亮度,所述灯光控制设备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移动灯架移动所述第一灯具的位置,且控制所述第二移动灯架移动所述第二灯具的位置。

较佳地,所述模块化演播厅系统还包括第三显示屏、第三摄像机器人、第三摄像机器人控制器、第三音箱及第三话筒;

所述第三显示屏、所述第三摄像机器人、所述第三音箱及所述第三话筒均分布于所述演播厅的审片区内,所述第三摄像机器人控制器分布于所述导控区内;

所述第三显示屏与所述第一监视设备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所述第三摄像机器人分别与所述第一监视设备及所述第三摄像机器人控制器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所述第三音箱及所述第三话筒分别与所述音频控制设备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监视设备还用于将切割后的第一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三显示屏,或将切割前的第一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三显示屏,所述第三摄像机器人用于将第三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监视设备,所述第一监视设备还用于将第三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三摄像机器人控制器用于将第三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三摄像机器人,所述第三话筒用于将第三音频 信号发送至所述音频控制设备,所述音频控制设备还用于将第一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三音箱,将第三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音箱,所述音频控制设备还用于对所述第三音箱进行调音。

较佳地,所述第三音箱为5.1声道音箱。

在本方案中,通过5.1声道音箱使审片的领导产生临场感,从而营造更加逼真的同场效果。

较佳地,所述第三显示屏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且分辨率为4K(3840×2160像素分辨率),具有裸眼3D(3Dimensions,三维)显示功能。

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三显示屏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在2D(2Dimensions,二维)显示与3D显示之间进行任意的切换,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且4K分辨率及3D显示可使审片的领导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较佳地,所述第三摄像机器人的摄像机的分辨率为4K。

在本方案中,支持4K分辨率拍摄的摄像机可使领导与演出人员之间进行更加逼真的互动。

较佳地,所述第二音箱均为5.1声道音箱。

在本方案中,通过5.1声道音箱使观众产生临场感,从而营造更加逼真的同场效果。

较佳地,所述第一显示屏及所述第二显示屏均为LED显示屏。

较佳地,所述第一显示屏及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分辨率均为4K,且所述第二显示屏具有裸眼3D显示功能。

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二显示屏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在2D显示与3D显示之间进行任意的切换,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且所述第二显示屏的4K分辨率及3D显示可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所述第一显示屏的4K分辨率也使演出人员更加清晰地看到观众的反应。

较佳地,所述第一摄像机器人及所述第二摄像机器人的摄像机的分辨率均为4K,且均支持3D拍摄功能。

在本方案中,支持4K分辨率拍摄的摄像机可使演出人员与观众之间进行更加逼真的互动。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远程控制的模块化演播厅系统将表演区和观众区隔离开来,同时把摄像、灯控、音控等功能实施模块化运作,由导控区通过互联网进行统一远程控制,实施集群化控制,从而使演播厅的各个功能区不再受空间限制,具有灵活的空间分布性,从而增加工作效率,且降低人工及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基于互联网远程控制的模块化演播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远程控制的模块化演播厅系统包括第一摄像机器人11、第二摄像机器人21、第三摄像机器人41、第一显示屏12、第二显示屏22、第三显示屏42、第一话筒13、第二话筒23、第三话筒43、第一音箱14、第二音箱24、第三音箱44、第一灯具16、第一移动灯架15、第二灯具26、第二移动灯架25、第一摄像机器人控制器32、第二摄像机器人控制器34、第三摄像机器人控制器37、第一监视设备31、第二监视设备33、音频控制设备35及灯光控制设备36。

其中,第一摄像机器人11、第一显示屏12、第一话筒13、第一音箱14、第一移动灯架15及第一灯具16均分布于演播厅的表演区1内,第二摄像机器人21、第二显示屏22、第二话筒23、第二音箱24、第二移动灯架25及 第二灯具26均分布于所述演播厅的观众区2内,第一监视设备31、第二监视设备33、第一摄像机器人控制器32、第二摄像机器人控制器34、第三摄像机器人控制器37、音频控制设备35及灯光控制设备36均分布于所述演播厅的导控区3内,第三摄像机器人41、第三显示屏42、第三话筒43及第三音箱44均分布于所述演播厅的审片区4内。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机器人、显示屏、音箱、话筒、灯具、移动灯架、监视设备等部件的具体数量及型号均可根据实际演播厅和录制节目的实际需求来决定,可自行调整,故不再具体限定。

具体的,第一摄像机器人11用于拍摄表演区1的画面,第二摄像机器人21用于拍摄观众区2的画面,第一摄像机器人11及第二摄像机器人21均具有拍摄分辨率为4K的摄像机,且第一摄像机器人11的摄像机支持3D拍摄功能。第一显示屏12用于显示观众区2内的画面,第二显示屏22用于显示表演区1的画面,第一显示屏12及第二显示屏22均为超级LED屏幕,分辨率均为4K,且第二显示屏22具有裸眼3D显示功能,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在2D显示与3D显示之间进行任意的切换。

第一摄像机器人11分别与第一监视设备31及第一摄像机器人控制器32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第一监视设备31与第二显示屏22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第一摄像机器人11拍摄的视频通过视频编解码器编码后生成第一视频信号,并通过交换机将所述第一视频信号发送至第一监视设备31,经过解码后,第一监视设备31的显示单元实时显示第一摄像机器人11所拍摄的视频,第一监视设备31的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视频信号进行切割,并将切割后的第一视频信号通过交换机发送至第二显示屏22,第二显示屏22经过解码后显示切割后的视频,第一摄像机器人控制器32用于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一摄像机器人11,当第一摄像机器人11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移动摄像机的位置、调整方位、调整焦点等。

第二摄像机器人21分别与第二监视设备33及第二摄像机器人控制器34 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第二监视设备33与第一显示屏12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第二摄像机器人21拍摄的视频通过视频编解码器编码后生成第二视频信号,并通过交换机将所述第二视频信号发送至第二监视设备33,经过解码后,第二监视设备33的显示单元实时显示第二摄像机器人21所拍摄的视频,第二监视设备33的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二视频信号进行切割,并将切割后的第二视频信号通过交换机发送至第一显示屏12,第一显示屏12经过解码后显示切割后的视频,第二摄像机器人控制器34用于将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二摄像机器人21,第二摄像机器人控制器34与第一摄像机器人控制器32的操作方式相似,故不再赘述。

第一话筒13及第二话筒23均为高灵敏全指向话筒,第一话筒13用于传递表演区1的演出声音,第二话筒23用于传递观众区2的观众反应声音。第二音箱24为5.1声道音箱,第一音箱14用于在表演区1播出观众反应声音,第二音箱24用于在观众区2播出演出声音,且为立体声,因此使观众产生临场感。

第一音箱14、第一话筒13、第二音箱24及第二话筒23分别与音频控制设备35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第一话筒13及第二话筒23分别通过音频编解码器生成第一音频信号及第二音频信号,并通过互联网将第一音频信号及第二音频信号发送至音频控制设备35,音频控制设备35对第一音频信号及第二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至第二音箱24,将处理后的第二音频信号发送至第一音箱14,音频控制设备35还用于对第一音箱14及第二音箱24进行远程遥控调音。

第一灯具16固定设置于第一移动灯架15上,第二灯具26固定设置于第二移动灯架25上,因此可随着第一移动灯架15及第二移动灯架25的移动而调整第一灯具16及第二灯具26的照射位置及照射方向,第一灯具16的控制部、第一移动灯架15的控制部、第二灯具26的控制部及第二移动灯架25的控制部分别与灯光控制设备36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灯光控制设备36用于控制第一灯具16及第二灯具26的开启或关闭以及调整亮度,灯光控 制设备36还用于控制第一移动灯架15移动第一灯具16的位置,且控制第二移动灯架25移动第二灯具26的位置,从而远程控制灯具的开关、亮度、照射位置及照射方向。

第三摄像机器人41用于拍摄审片区4的画面,第三摄像机器人41具有拍摄分辨率为4K的摄像机,第三显示屏42为超级LED屏幕,分辨率为4K,且具有裸眼3D显示功能,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在2D显示与3D显示之间进行任意的切换。

第三摄像机器人41分别与第一监视设备31及第三摄像机器人控制器37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第三显示屏42与第一监视设备31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第三摄像机器人41拍摄的视频通过视频编解码器编码后生成第三视频信号,并通过交换机将所述第三视频信号发送至第一监视设备31,经过解码后,第一监视设备31的显示单元实时显示第三摄像机器人41所拍摄的视频,第一监视设备31的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三视频信号进行切割,并将切割后的第三视频信号通过交换机发送至第一显示屏12,第一监视设备31还将切割后的第一视频信号发送至第三显示屏42,或将切割前的第一视频信号发送至第三显示屏42,第三显示屏42用于显示表演区1的画面,且可在原始画面和切割后的画面之间进行随机切换。

第三话筒43为高灵敏全指向话筒,第三话筒43用于传递审片区4的领导审查声音。第三音箱44为5.1声道音箱,第三音箱44用于在审片区4播出演出声音,且为立体声,因此使审片的领导产生临场感。第三话筒43及第三音箱44分别与音频控制设备35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第三话筒43通过音频编解码器生成第三音频信号,并通过互联网将第三音频信号发送至音频控制设备35,音频控制设备35对第三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三音频信号发送至第一音箱14,音频控制设备35还将处理后的第一音频信号发送至第三音箱44,音频控制设备35还用于对第三音箱44进行远程遥控调音。

以下说明所述模块化演播厅系统的具体运用方法。

各个部件之间均可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控制,因此可将演播厅中最关键的表演区、观众区、导控区相互隔离开来,从而摆脱空间上的限制,其中,观众区可根据节目需要设置小型区、标准区、室外大型场所(如体育场或广场等)、定点区(如剧院、礼堂等),还可设置为领导量身定制的审片区。

在表演区的正前方放置一块大尺寸的超级LED屏幕,显示观众区的全景,同样,在观众区的正前方也放置一块大尺寸的超级LED屏幕,显示表演区的全景,表演区运用互联网、虚拟化、信息化技术将表演区的内容呈现在观众区,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样,观众区也将观众区的内容呈现在表演区,让演出人员感受到观众的反应。

灯控区、音控区、摄像区等功能区可统一整合在导控区内,导控区为连接表演区、观众区及审片区的核心部分,可实施集群化控制,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和调度。在导控区中,切割导演监看通过互联网传输回异地表演区及观众区的画面,再通过互联网进行遥控切割,摄像师监看互联网传输回异地表演区及观众区的画面,再通过互联网遥控表演区及观众区内的摄像机器人进行远程摄像,灯光师监看互联网传输回异地表演区及观众区的画面,再通过互联网进行对灯光的遥控,灯光师除了遥控表演区的灯光,还要同步遥控观众区的灯光,使表演区的灯光与观众区的灯光融为一体,产生联动,让观众有置身现场的感觉,音响师监看监听互联网传输回异地表演区及观众区的画面及声音,再通过互联网进行遥控调音,除了遥控表演区的现场声音,也要处理合成观众区传输到表演区的声音。

观众区也可配备现场导演,解决演出人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协调与把控等一系列问题。

审片区的领导监看互联网传输回异地表演区的画面及声音,并对节目进行审查,跟表演区的演出人员进行互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远程控制的模块化演播厅系统可有效地扩大表演区的面积,从而充分发挥表演区的专业化功能。观众区与表演区分开后,在录制各类不同节目时就不受观众人数影响,无需对演播厅内的各功能 区进行调整,节约了资源,使演播厅更具专业化。各功能区可以灵活组合,高效运行,可随时随地调用国内外优秀制作人才参与节目录制,高效方便,更有利于节目质量的提高。由于传统摄像转变成网络摄像,使摄像师大大减少了体能消耗,主要由男性担任的工作,可以由更多的女性来加盟,提高了摄像效率。可以实现节目的远程控制,既运用各地的优势资源,又大幅降低节目的录制成本。观众区的单独设立,有效地避免了大量观众进入作为电视台重点要害区域的演播厅而有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审片区的设立,便于领导及时了解节目录制现状,及时提出指示,这样既克服了领导为审查节目必须前往录制现场的舟车劳顿,降低了安保风险,同时也缩短了领导审查节目的时间,又使节目制作者及时掌握领导对节目的要求,确保节目内容的正确性和导向性,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