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定位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9929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定位通信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北斗卫星定位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突发性的滑坡、泥石流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全国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超过24万处,地震、强降雨等导致西南、西北、华南等地地质灾害频发;近年来由于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地质灾害呈现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的特征,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发生规律、时空特征、损失程度和影响深度、广度出现新特点和新变化,各类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显突出,给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影响和破坏,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直接威胁。

特别是在移动通讯信号不是很完善的山区,在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面前,容易出现断电、基站倒塌以及道路破坏,车载移动通信装置难以进入事故场所,磁场干扰比较厉害,导致对讲机以及对讲系统瘫痪,严重拖延灾难事故后人身财产安全的抢救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北斗卫星定位通信装置,该北斗卫星定位通信装置通过利用北斗通信模块的双向定位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的音频、视频传送,能够进行远距离定位、近距离通讯,便于实现事故现场定位以及地质信息获取,抗干扰能力强,可广泛应用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领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北斗卫星定位通信装置,包括智能终端和定位通信终端,所述定位通信终端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主电源装置、主控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和北斗卫星通信模块;所述主电源装置同时与主控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和北斗卫星通信模块连接;

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与用户的智能终端连接,用于接收智能终端的视频信息、音频信息和文字信息,并采用GSM、CDMA、WCDMA、CDMA2000、TD-SCDMA和/或无线电系统将信息发送给基站或者控制中心;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编译短报文信息发送给北斗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北斗一代通信模块的接收的短报文信息,对该信息进行编译;

所述北斗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执行与北斗卫星的定位和通信操作,向北斗卫星发出定位申请并接收定位信息、按照北斗通信协议向基站或者控制中心发送短信息、或者接收基站或者控制中心通过北斗卫星转发来的短信息。

进一步,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与用户的智能终端之间通过蓝牙或者USB连接。

进一步,所述定位通信终端还包括备用电源装置和电源切换装置,所述电源切换装置用于切换主电源装置或者备用电源装置进行供电,所述备用电源装置与壳体内主控模块和北斗卫星通信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备用电源装置连接有手动发电装置,所述手动发电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摇柄。

进一步,所述北斗通信模块包括北斗基带处理单元、变频处理单元、低噪放大单元、功率放大单元及天线。

进一步,所述移动通信模块包括天线、射频前端单元、射频处理单元、射频功放单元、基带处理单元与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北斗卫星定位通信装置通过利用北斗通信模块的双向定位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的音频、视频传送,能够进行远距离定位、近距离通讯,便于实现事故现场定位以及地质信息获取,抗干扰能力强,可广泛应用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领域;

2、本实用新型北斗卫星定位通信装置通过利用北斗通信模块的双向定位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的音频、视频传送,能够避免现有的智能终端GPS定位抗干扰能力差、不能双向定位的问题,灾难事故现场场景的拍照、录像信息通过智能终端进行采集,然后采用无线通信模块进行传输,是为了减少定位通信终端的功能,减少其用电负荷,延长其连续工作时间,特别是在山区,手机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备用电源和电筒在使用;

3、本实用新型北斗卫星定位通信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实现无线电通信,实现近距离对讲机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北斗卫星定位通信装置流程图。

附图标记:1-智能终端;2-定位通信终端;3-移动通信模块;4-备用电源模块;5-主电源模块;6-北斗卫星通信模块;7-主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北斗卫星定位通信装置流程;本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种北斗卫星定位通信装置,包括智能终端1和定位通信终端2,所述定位通信终端2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主电源装置5、主控模块7、移动通信模块3和北斗卫星通信模块6;所述主电源装置5同时与主控模块7、移动通信模块3和北斗卫星通信模块6连接;

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与用户的智能终端连接,用于接收智能终端的视频信息、音频信息和文字信息,并采用GSM、CDMA、WCDMA、CDMA2000、TD-SCDMA和/或无线电系统将信息发送给基站或者控制中心;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编译短报文信息发送给北斗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北斗一代通信模块的接收的短报文信息,对该信息进行编译;

所述北斗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执行与北斗卫星的定位和通信操作,向北斗卫星发出定位申请并接收定位信息、按照北斗通信协议向基站或者控制中心发送短信息、或者接收基站或者控制中心通过北斗卫星转发来的短信息。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智能终端通过现场的拍照、录像信息以及输出的呼叫信息、文字信息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利用GSM、CDMA、WCDMA、CDMA2000、TD-SCDMA和/或无线电系统将信息发送给基站或者控制中心,另一方面主控模块将其定位信息通过北斗通信模块、北斗卫星发送给基站或者控制中心,基站或者控制中心根据接受的信息和定位信息进行合理的安排救灾路线和救灾方案,提高救灾效益。

本实施例过利用北斗通信模块的双向定位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的音频、视频传送,能够避免现有的智能终端GPS定位抗干扰能力差、不能双向定位的问题,灾难事故现场场景的拍照、录像信息通过智能终端进行采集,然后采用无线通信模块进行传输,是为了减少定位通信终端的功能,减少其用电负荷,延长其连续工作时间,特别是在山区,手机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备用电源和电筒在使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与用户的智能终端之间通过蓝牙或者USB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通信终端还包括备用电源装置4和电源切换装置,所述电源切换装置用于切换主电源装置5或者备用电源装置4进行供电,所述备用电源装置与壳体内主控模块和北斗卫星通信模块连接,优选的所述备用电源装置连接有手动发电装置,所述手动发电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摇柄,该结构有利于在主电源缺电的情况下,进行手动供电,使主控模块和北斗卫星通信模块有点发出定位信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北斗通信模块包括北斗基带处理单元、变频处理单元、低噪放大单元、功率放大单元及天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通信模块包括天线、射频前端单元、射频处理单元、射频功放单元、基带处理单元与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