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011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智能终端进行日常拍照,比如智能手机。但是智能手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其镜头经常会因为接触各种物体而沾染脏污。当使用镜头被沾染了脏污的智能手机进行拍照的时候,易导致拍出的照片不清晰,从而影响用户的拍照体验的情况发生。

目前,部分用户在拍照后并不当场查看照片,而是事后查看。若镜头脏污,会导致照片模糊不清,此时也无法还原照片的清晰度,给用户带来不好的用户体验。现有技术缺少对镜头沾染脏污情况进行检测结构,无法对摄像镜头沾染脏污情况进行检测,仅能依靠肉眼去观察镜头的洁净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内部的光发生与接收的结构,基于该结构,从而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无法对摄像镜头沾染脏污情况进行检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摄像头模组,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组件、线路连接基板以及与所述线路连接基板电连接的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中安装有一光源发生器和一光源接收器,所述光源发生器出光方向朝向所述镜头组件,且所述光源发生器发射的光线,经所述镜头组件反射后,入射至所述光源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控制模块,还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摄像头模组,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线路连接基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摄像头模组内部的图像传感器上安装光发生与接收结构,基于该结构,可以实现对摄像镜头沾染脏污情况的检测,同时避免因镜头有脏污造成的拍照效果差以及因用户频繁擦拭镜头而造成的镜头刮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1-线路连接基板;2-图像传感器;3-镜头;4-红外滤光片;5-基座;6-连接器;21-光源发生器;22-光源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如图1~2所示,该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组件、线路连接基板1以及与线路连接基板1电连接的图像传感器2,该图像传感器2中安装有一光源发生器21和一光源接收器22,该光源发生器21出光方向朝向镜头组件,且光源发生器21发射的光线,经镜头组件反射后,入射至该光源接收器22。

这里,图像传感器2用于将从镜头组件(具体指镜头3)上传导过来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内部的D/A数模转换为数字信号。

这里,线路连接基板1可以为柔性电路板FPC。

需要说明的是,线路连接基板1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图中未显示),存储器与处理器电连接,并预存光信号参数;处理器与光源接收器22电连接,对比入射至光源接收器22的光信号及存储器存储的光信号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还可具体包括比较器,用于将存储器中预存的光信号参数与入射至光源接收器22的光信号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

这里,可以是将预存的镜头3的光学反射率与根据接收到的光源接收器22的光信号能量,计算得到的镜头3的实际光学反射率进行比较。

具体的,线路连接基板1还包括提醒器(图中未显示),提醒器与处理器连接。

具体的,线路连接基板1还包括定时器(图中未显示),定时器与处理器电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光源发生器21位于图像传感器2中部的第一预设位置。

具体的,光源接收器22位于图像传感器2中部的第二预设位置,且与光源发生器21相隔预设距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像传感器2中除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外的其他位置安装有光电二极管(图中未显示)。

优选的,如图1所示,镜头组件包括:音圈马达(图中未显示),位于音圈马达内,且与音圈马达连接的镜头3;设置在镜头3底部的红外滤光片4,以及,与音圈马达连接的基座5。

其中,该基座5与线路连接基板1固定连接;图像传感器2位于该基座5内部,且图像传感器2所在位置与镜头3所在位置相对。

这里,音圈马达用于驱动镜头3移动,且音圈马达与线路连接基板1电连接,具体安装在基座5的上侧。

这里,位于音圈马达内的镜头3一般由多片透镜组成,可从上向下依次排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红外滤光片4可用于选择性地透过进入摄像头模组的光线,可过滤红外光线。本实施例中红外滤光片4设置在镜头3底部,当然也可设置在基座5上正对镜头3的位置。

需进一步说明的是,图像传感器2所在位置正对镜头3所在位置,便于光线从镜头3传导至图像传感器2。也就是说,图像传感器2位于基座5与镜头3形成的内腔中。

具体的,图像传感器2位于线路连接基板1上,且与线路连接基板1电连接。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还包括:设置于线路连接基板1上的连接器6,该连接器6分别与图像传感器2以及线路连接基板1电连接。

这里,连接器6用于使图像传感器2与线路连接基板1导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控制模块,还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中,控制模块与线路连接基板1电连接。

下面具体说明基于该摄像头模组实现对摄像镜头沾染脏污情况的检测的工作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模组中的镜头3的光学反射率为α(于镜头3出厂时检测得到),且可预先记录于线路连接基板1上的存储器中。

这里,在对摄像镜头进行检测之前,为了更准确的获知摄像镜头沾染脏污的情况,可在距离摄像镜头预设距离、且正对摄像镜头的位置设置用于遮挡外界光线进入摄像镜头的遮挡物,如遮挡板、遮挡布等,以避免在光源接收器22接收外界光线后,造成的存储器中预存的光信号参数与入射至光源接收器22的光信号进行比较时,对输出比较结果的影响(虽然外界光线对比较结果的影响很小)。当然,较佳地,对摄像头镜头的检测也可放在夜间进行,以降低光源接收器22接收外界光线后对输出比较结果的影响。

首先,控制模块通过定时器控制光源发生器21定时开启,向摄像头模组中的镜头3上发出一组光线;

这里,定时器按预先设定的时间,比如1次/24小时,触发控制模块控制光源发生器21定时开启。

当然,也可以在移动终端检测到摄像头模组的拍照功能开启后,控制模块控制光源发生器21开启,并向摄像头模组中的镜头3发出一组光线。

之后,控制模块控制光源发生器21关闭,同时控制光源接收器22开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光源发生器21发出的光线,经镜头3反射后,入射至光源接收器22。

接着,线路连接基板1上的处理器根据光源接收器22接收的光能量,计算出镜头3的实际反射率β;

需说明的是,若镜头3有脏污,则光线经脏污处会被全部反射回光源发生器22,无法透过镜头3。

最后,处理器中的比较器将预先记录的镜头3的光学反射率α与实际反射率β比较,当α与β相差大于预设阈值时,提醒器发出提示用户擦拭镜头3的提示信号,提醒器可以发出声音或光线或者震动的提示信号。

这里,当α与β相差大于预设阈值时,说明镜头3表面有水渍、油渍、指纹等赃物影响光线反射率。

需进一步说明的是,若短时间内提醒器频繁提示用户擦拭镜头3,则有可能是镜头3存在磨花损伤,用户可进一步检测后,更换镜头3。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为:光源发生器21发出的光线为红外光线,且镜头组件中的红外滤光片4包括:可供红外光穿过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光源发生器21所在位置相对应,第二区域与光源接收器22所在位置相对应。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可在红外滤光基片的预设区域上镀制非红外光学薄膜来形成红外滤光片4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这样,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供红外光穿过。

这样,在对摄像镜头进行检测之前,则可不必在距离摄像镜头预设距离、且正对摄像镜头的位置设置用于遮挡外界光线进入摄像镜头的遮挡物,或者对摄像头镜头的检测可不必放在夜间进行。

这里,具体的对摄像镜头的检测步骤,如上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通过在摄像头模组内部的图像传感器上安装光发生与接收结构,基于该结构,结合移动终端上的控制模块对光发生与接收结构的控制,可以实现对摄像镜头沾染脏污情况的检测,并在需要擦拭镜头对用户进行有效提醒,同时避免因镜头有脏污造成的拍照效果差以及因用户频繁擦拭镜头而造成的镜头刮花的问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