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420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模组结构,普遍采用潜望式结构或伸缩式结构来改变镜头中各镜片的相对位置以实现改变镜头的焦距。

其中由于镜头中各镜片的相对位置变化需要复杂的结构及足够的空间,导致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的厚度大、结构尺寸大,进而导致常规配备摄像头模组结构的移动终端整机较厚,或需要设计很大的摄像头凸包,与追求便携、轻薄、简洁的移动终端潮流相违背,影响消费者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的厚度大、结构尺寸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该摄像头模组结构包括:

第一摄像头以及与第一摄像头连接的第二摄像头,

其中,第一摄像头的最大焦距小于第二摄像头的最大焦距,且第一摄像头的第一芯片的感光面与第二摄像头的第二芯片的感光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该移动终端还包括上述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第一摄像头的第一芯片的感光面平行于移动终端的屏幕,第二摄像头的第二芯片的感光面垂直于移动终端的屏幕,

其中,第一摄像头的第三柔性电路板、第二摄像头的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以及第二摄像头的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由于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包括的第一摄像头的最大焦距小于第二摄像头的最大焦距,且第一摄像头的第一芯片的感光面与第二摄像头的第二芯片的感光面垂直,使得当摄像头模组结构应用于移动终端时,第一摄像头的第一芯片的感光面平行于移动终端的屏幕,第二摄像头的第二芯片的感光面垂直于移动终端的屏幕,从而减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的厚度,使摄像头模组结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的示意图之一;

图2为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的示意图之二;

图3为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的示意图之三;

图4为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的示意图之四;

图5为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的示意图之五;

图6为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的示意图之六;

图7为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与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2为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防抖陀螺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的示意图之七;

图14为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的示意图之八。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摄像头;11、第一芯片;12、第三柔性电路板;2、第二摄像头;21、第二芯片;22、第一外壳;23、摄像头镜头;24、摄像头潜望镜;25、第一柔性电路板;26、光学防抖陀螺仪;27、第二柔性电路板;3、定位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该摄像头模组结构包括:第一摄像头1以及与第一摄像头1连接的第二摄像头2。

其中,第一摄像头1的最大焦距小于第二摄像头2的最大焦距,且第一摄像头1的第一芯片11的感光面与第二摄像头2的第二芯片21的感光面垂直。这样,当摄像头模组结构应用于移动终端时,第一摄像头1的第一芯片11的感光面平行于移动终端的屏幕,第二摄像头2的第二芯片21的感光面垂直于移动终端的屏幕,即,相当于上述第二摄像头2平放于移动终端中。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芯片11与第二芯片21均可以为电荷耦合元件(CCD,Charge-coupled Device)芯片。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芯片11与第二芯片21的具体形式。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芯片11与第二芯片21与普通摄像头芯片的功能一样,同时由于摄像头芯片的功能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属于公知常识,因此在此不对第一芯片11与第二芯片21的具体功能进行过多赘述。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摄像头1可以为常规的普通摄像头,第二摄像头2可以为潜望式结构的摄像头。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上述第一摄像头1与第二摄像头2的具体形式。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二摄像头2包括:第一外壳22,该第一外壳22内设有相互连接的摄像头镜头23与摄像头潜望镜24;镜头马达,该镜头马达设置于第一外壳22内,且镜头马达与摄像头镜头23连接;潜望镜马达,该潜望镜马达设置于第一外壳22内,且潜望镜马达与摄像头潜望镜24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25,该第一柔性电路板25的第一端设置于第一外壳22的底面上,第一柔性电路板25的中部设置于第一外壳22的第一侧面上,且第一柔性电路板25的中部上设有光学防抖陀螺仪(OIS)26,光学防抖陀螺仪26与镜头马达以及潜望镜马达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27,该第二柔性电路板27的第一端设置于第一外壳22的第二侧面上,第二柔性电路板27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一外壳22的第三侧面上,第二芯片21设置于第二柔性电路板27的第一端上,且摄像头镜头23与第二芯片21的感光面之间具有一预设距离。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预设距离的具体数值,只要该预设距离能确保第二摄像头2可正常进行拍摄即可。

其中,第二侧面与第三侧面为第一外壳22的两相邻侧面,且第二侧面与第三侧面均垂直于底面(该底面为第一外壳22的底面),第一侧面为第一外壳22上与第二侧面相对的侧面。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上述镜头马达主要用于驱动摄像头镜头23,上述潜望镜马达主要用于驱动摄像头潜望镜24,上述光学防抖陀螺仪26的主要作用为克服第二摄像头2振动产生的影响模糊。

且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光学防抖陀螺仪26与第二芯片21均位于第二摄像头2的第一外壳22的侧面上,且同时第二摄像头2的第二芯片21的感光面垂直于移动终端的屏幕,从而减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的厚度,使摄像头模组结构小型化。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摄像头1包括:第三柔性电路板12,该第三柔性电路板12设置于第一摄像头1的第二外壳上,且第一芯片11设置于第三柔性电路板12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摄像头1包括的具体器件应与常规的普通摄像头的具体器件一样,因此上述第一摄像头1除了包括上述第三柔性电路板12、第一芯片11等外,还包括其他器件,例如驱动马达等。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常规的普通摄像头的具体器件的组成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属于公知常识,因此在此不对第一摄像头1的具体结构进行过多赘述。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三柔性电路板12可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5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摄像头1与第二摄像头2的连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摄像头模组结构还包括:定位支架3,该定位支架3分别与第一外壳22和第二外壳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摄像头1与第二摄像头2的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上述定位支架3可通过点胶分别与第一外壳22和第二外壳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定位支架3与第一外壳22和第二外壳的具体连接方式。

可见,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实现第一摄像头1与第二摄像头2的连接的方式有三种。其中,第一种方式通过第三柔性电路板12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5的连接实现;第二种方式通过上述定位支架3实现;第三种方式通过上述定位支架3,以及第三柔性电路板12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5的连接实现。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摄像头模组结构可以为光学变焦摄像头模组结构。且上述摄像头模组结构的具体使用方式可以为:近距离用第一摄像头1拍摄,远距离用第二摄像头2拍摄,中间距离使用第一摄像头1与第二摄像头2共同拍摄,然后软件处理合成图像,实现光学变焦拍摄。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摄像头模组结构能够利用不同摄像头的焦距叠加扩大焦距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由于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包括的第一摄像头1的最大焦距小于第二摄像头2的最大焦距,且第一摄像头1的第一芯片11的感光面与第二摄像头2的第二芯片21的感光面垂直,同时第二摄像头2的光学防抖陀螺仪26与第二芯片21均位于第二摄像头2的第一外壳22的侧面上,使得当摄像头模组结构应用于移动终端时,第一摄像头1的第一芯片11的感光面平行于移动终端的屏幕,第二摄像头2的第二芯片21的感光面垂直于移动终端的屏幕,从而减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的厚度,使摄像头模组结构小型化,适合移动终端搭载应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由于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小型化,使得当上述摄像头模组结构装配于移动终端上时,移动终端能为闪光灯、摄像头镜片等提供优越的设计环境,同时还能减小移动终端中各镜头光轴位置关系参数公差,且上述摄像头模组结构便于返工,节约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摄像头模组结构除了可以为如图1至图6所示的结构之外,还可以为如图13或图14所示结构。

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该移动终端还包括上述的摄像头模组结构,且第一摄像头的第一芯片的感光面平行于移动终端的屏幕,第二摄像头的第二芯片的感光面垂直于移动终端的屏幕,即,相当于上述第二摄像头平放于移动终端中。

其中,第一摄像头的第三柔性电路板、第二摄像头的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以及第二摄像头的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便于移动终端对摄像头模组结构的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进行控制,例如对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光学防抖陀螺仪、镜头马达、潜望镜马达等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中央处理器对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进行控制的具体实现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对摄像头进行控制的方式实现。

其中,上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等。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由于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包括的第一摄像头的最大焦距小于第二摄像头的最大焦距,且第一摄像头的第一芯片的感光面平行于移动终端的屏幕,第二摄像头的第二芯片的感光面垂直于移动终端的屏幕,从而减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的厚度,使摄像头模组结构小型化,进而使得移动终端便携、轻薄且简洁,有助于提升消费者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是包括上述摄像头模组结构的移动终端,因此上述摄像头模组结构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移动终端,且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