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端子耳机座连接器自动组装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6206发布日期:2018-06-16 01:2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4端子耳机座连接器自动组装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备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4端子耳机座连接器自动组装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对于手机零部件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手机卡座作为手机零部件之一,现有的完全人工组装检测方式或者半自动组装检测方式生产效率低,产品合格率不高,导致产品成本高,竞争力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针对这一现状,需要提供一种自动组装设备,能够对耳机座进行自动、快速、准确的插端子,从而提高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4端子耳机座连接器自动组装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如下:一种4端子耳机座连接器自动组装检测设备,包括主体上料组件,前转移组件,后转移组件,前翻转组件,后翻转组件,水平快插端子组件,竖直快插端子组件,竖直去除废料组件,水平去除废料组件和检测组件;前转移组件设置在主体上料组件和前翻转组件之间,主体上料组件和前翻转组件之间还设有2个竖直快插端子组件和1个竖直去除废料组件;后转移组件设置在前翻转组件和后翻转组件之间,前翻转组件和后翻转组件之间还设有2个水平快插端子组件和1个水平去除废料组件,检测组件与后翻转组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料组件包括第一直线振动器,送料轨道,切断推杆,第一气缸和第一滑动导轨,送料轨道设置在第一直线振动器上方,第一气缸推动切断推杆在第一滑动导轨中运动,第一滑动导轨与送料轨道尾端相连。主体通过振动盘整理送到第一直线振动器上的送料轨道,当连续排列的主体运动到切断推杆的切断槽内,由第一气缸推动切断推杆在第一滑动导轨中运动,从连续排列的主体间歇推送一个到前转移组件的第一送料爪爪间。

进一步的,前转移组件主要由组装流道,转接件,第一送料爪,第一滑块,第二滑动导轨,带导杆气缸,无杆气缸,第一压紧块,第二压紧块,气缸基座,第二气缸,浮动接头,第三压紧块,基座,弹簧,压紧杆组成;组装流道设有滑槽,第二滑动导轨固定连接在无杆气缸的滑块上,带导杆气缸与第二滑动导轨固定连接,带导杆气缸的气缸杆通过转接件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一滑块可以在第二滑动导轨里运动,第一滑块与第一送料爪固定连接;弹簧在基座和压紧杆之间,压紧杆能在组装流道的对应滑槽内上下运动;气缸基座与组装流道固定连接,第三压紧块在组装流道的对应滑槽内上下运动。主体通过主体上料组件间歇输送到组装流道,通过第一送料爪按照所示箭头循环运动,带动主体间歇向组装方向运动一段距离,每运动到一个位置,对应位置的弹簧压紧机或气缸压紧机构压住主体,保证主体位置不变。第三压紧块下的主体通过竖直快插端子组件完成第一个端子(第四端子)插装工序。第二压紧块下的工件通过竖直快插端子组件完成第二个端子(第一端子)插装工序。第一压紧块下方,通过竖直去除废料组件将插入端子的尾端去掉。

后转移组件与前转移组件原理相同,布局相互垂直,无杆气缸和带导杆气缸带动第二送料爪循环运动,第二送料爪、气缸压紧机构和弹簧压紧机构配合带动工件间歇运动。气缸压紧机构压紧的工件通过水平快插端子组件完成第三个端子(第二端子)插装工序。气缸压紧机构压紧的工件通过水平快插端子组件完成第四个端子(第三端子)插装工序。弹簧压紧机构下方,通过水平去除废料组件将插入端子的尾端去掉。

进一步的,前翻转组件包括第三气缸,第一支架,凸轮滑块,滚子,第三滑动导轨,销,翻转杆,弹簧压紧机构,第一推杆,第二支架和第四气缸;第三气缸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第四气缸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互相垂直,凸轮滑块与第三气缸的气缸杆型面连接,凸轮滑块可以在第三滑动导轨中上下运动。第三滑动导轨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翻转杆以销为中心轴转动;弹簧压紧机构设置在翻转杆和推杆之间;后翻转组件与前翻转组件组成相同,布局相互垂直。通过前转移组件的第一送料爪间歇送料,位于组装流道末端的工件又形成连续排列,第一送料爪每运动一个循环,将推动一个工件到翻转杆的槽内。弹簧压紧机构保证工件位置不变。第三气缸推动凸轮滑块运动,通过滚子带动翻转杆旋转90度。然后第四气缸带动第一推杆,将翻转杆槽内的工件推送至后转移组件,进行后续组装工序。

后翻转组件与前翻转组件原理相同,布局相互垂直。第五气缸带动翻转杆转动90度,将后转移组件末端的工件翻转90度,再通过气缸上固定连接的第二推杆推到直线振动器的送料轨道上,之后进行检测和包装工序。

进一步的,水平快插端子组件有两个,分别布置在后转移组件的气缸压紧机构和气缸压紧机构对面;竖直快插端子组件与水平快插端子组件组成相同,布局相互垂直。完成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的插装。通过棘轮送料,电机带动平面凸轮推杆和滑动支座按一定顺序运动,使裁切块和压紧块完成裁切、夹紧、插装、松开、回原位动作,实现快插端子工序。竖直快插端子组件与水平快插端子组件原理相同,布局相互垂直。完成第四端子和第一端子的插装。

进一步的,竖直去除废料组件包括第四滑动导轨,第二滑块,气缸座,第六气缸,设置在电机座上的电机,旋转盘,去除块,轴承滚轮,凸轮滑块,导向杆,直线滚珠轴承和管道;第六气缸与第四滑动导轨通过气缸座固定连接,第六气缸的气缸杆与第二滑块型面连接,第二滑块在第四滑动导轨里滑动;电机座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上;旋转盘同轴固定连接在电机轴上,轴承滚轮偏心固定连接在旋转盘上;凸轮滑块通过两个直线滚珠轴承沿两个导向杆运动;去除块与凸轮滑块固定连接;水平去除废料组件与竖直去除废料组件组成相同,布局相互垂直。在前转移组件的第一压紧块下方进行去除竖直端子废料的工序。当工件到达指定位置,第六气缸推动去除块靠近工件,使端子废料在去除块槽间,然后电机805带动旋转轮旋转,使去除块迅速往复运动多次,通过弯折端子多次使端子废料脱落,通过管道落入指定位置。

水平去除废料组件与竖直去除废料组件原理相同。在后转移组件的弹簧压紧机构下方进行去除水平端子废料的工序。由于工件摆放姿态,端子废料可以通过去除块,所以无需气缸带动整体靠近工件。去除块迅速多次上下运动是端子废料脱落,通过管道落入指定位置。

进一步的,视觉检测组件组件包括盘形凸轮、吸盘固定座、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一检测夹具、第二检测夹具、第三检测夹具、第五滑动导轨、第七气缸、第二直线振动器和次品盒;吸盘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吸盘、第二吸盘、第三吸盘和第四吸盘,吸盘固定座以垂直交叉布置的直线滚珠导轨副为导向运动,四个异性吸盘同时吸取对应位置的工件;第一吸盘将第二直线振动器末端的工件转移到第一检测夹具上,相机检查工件两排引脚的距离;第二吸盘将工件从第一检测夹具转移到第二检测夹具上,第二相机检查引脚脚共面度;第三吸盘将工件从第三检测夹具转移到第三检测夹具上;第四个吸盘将工件从第三检测夹具转移到编带包装机上,第三检测夹具在第七气缸的作用下沿第五滑动导轨运动,使吸盘上的工件掉在第五滑动导轨,在第七气缸复位时,推动第三检测夹具,将第五滑动导轨上的次品推进次品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主体上料、快插端子,去除废料以及成品检测多个工序集成在一条生产线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能够对耳机座进行自动、快速、准确的插端子,从而提高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将操作人员从危险、单调、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

图1为耳机座连接器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子编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端子编带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端子编带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端子编带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4端子耳机座连接器自动组装检测设备的整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上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转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转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转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翻转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翻转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快插端子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竖直快插端子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竖直去除废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去除废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另一个方向的还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4端子耳机座连接器自动组装检测设备,包括主体上料组件1,前转移组件2,后转移组件3,前翻转组件4,后翻转组件5,水平快插端子组件6,竖直快插端子组件7,竖直去除废料组件8,水平去除废料组件9和检测组件10;前转移组件2设置在主体上料组件1和前翻转组件4之间,主体上料组件1和前翻转组件4之间还设有个竖直快插端子组件7和个竖直去除废料组件8;后转移组件3设置在前翻转组件4和后翻转组件5之间,前翻转组件4和后翻转组件5之间还设有个水平快插端子组件6和个水平去除废料组件9,检测组件10与后翻转组件5相连。本实施例中,需要装配的端子分别是第一端子15,第二端子12,第三端子13和第四端子14,具体结构如图所示。

本实施例优选的,主体上料组件1包括第一直线振动器101,送料轨道102,切断推杆109,第一气缸104和第一滑动导轨105,送料轨道102设置在第一直线振动器101上方,第一气缸104推动切断推杆109在第一滑动导轨105中运动,第一滑动导轨105与送料轨道102尾端相连。主体通过振动盘整理送到第一直线振动器101上的送料轨道102,当连续排列的主体运动到切断推杆109的切断槽内,由第一气缸104推动切断推杆109在第一滑动导轨105中运动,从连续排列的主体间歇推送一个到前转移组件2的第一送料爪203爪间。

本实施例优选的,前转移组件2主要由组装流道201,转接件202,第一送料爪203,第一滑块204,第二滑动导轨205,带导杆气缸206,无杆气缸207,第一压紧块208,第二压紧块209,气缸基座210,第二气缸211,浮动接头212,第三压紧块213,基座214,弹簧215,压紧杆216组成;组装流道201设有滑槽,第二滑动导轨205固定连接在无杆气缸207的滑块上,带导杆气缸206与第二滑动导轨205固定连接,带导杆气缸206的气缸杆通过转接件202与第一滑块204固定连接,第一滑块204可以在第二滑动导轨205里运动,第一滑块204与第一送料爪203固定连接;弹簧215在基座214和压紧杆216之间,压紧杆216能在组装流道201的对应滑槽内上下运动;气缸基座210与组装流道201固定连接,第三压紧块213在组装流道201的对应滑槽内上下运动。主体通过主体上料组件1间歇输送到组装流道201,通过第一送料爪203按照所示箭头循环运动,带动主体间歇向组装方向运动一段距离,每运动到一个位置,对应位置的弹簧215压紧机或气缸压紧机构压住主体,保证主体位置不变。第三压紧块213下的主体通过竖直快插端子组件7完成第一个端子(第四端子)插装工序。第二压紧块209下的工件通过竖直快插端子组件7完成第二个端子(第一端子)插装工序。第一压紧块208下方,通过竖直去除废料组件8将插入端子的尾端去掉。

后转移组件3与前转移组件2原理相同,布局相互垂直,无杆气缸301和带导杆气缸302带动第二送料爪303循环运动,第二送料爪303、气缸压紧机构和弹簧压紧机构408配合带动工件间歇运动。气缸压紧机构304压紧的工件通过水平快插端子组件6完成第三个端子(第二端子12)插装工序。气缸压紧机构305压紧的工件通过水平快插端子组件6完成第四个端子(第三端子13)插装工序。弹簧306压紧机构下方,通过水平去除废料组件5将插入端子的尾端去掉。后转移组件3与前转移组件2用无杆气缸207和带导杆气缸206实现送料爪的矩形轨迹运动,大幅节省安装空间。

本实施例优选的,前翻转组件4包括第三气缸401,第一支架402,凸轮滑块810,滚子404,第三滑动导轨405,销406,翻转杆407,弹簧压紧机构408,第一推杆409,第二支架419和第四气缸411;第三气缸401与第一支架402固定连接,第四气缸411与第二支架419固定连接,第一支架402与第二支架419互相垂直,凸轮滑块810与第三气缸401的气缸杆型面连接,凸轮滑块810可以在第三滑动导轨405中上下运动。第三滑动导轨405与第一支架402固定连接,翻转杆407以销406为中心轴转动;弹簧压紧机构408设置在翻转杆407和推杆之间;后翻转组件5与前翻转组件4组成相同,布局相互垂直。通过前转移组件2的第一送料爪203间歇送料,位于组装流道201末端的工件又形成连续排列,第一送料爪203每运动一个循环,将推动一个工件到翻转杆407的槽内。弹簧压紧机构408保证工件位置不变。第三气缸401推动凸轮滑块810运动,通过滚子404带动翻转杆407旋转度,如图所示。然后第四气缸411带动第一推杆409,将翻转杆407槽内的工件推送至后转移组件3,进行后续组装工序。

后翻转组件5与前翻转组件4原理相同,布局相互垂直。第五气缸501带动翻转杆502转动90度,将后转移组件3末端的工件翻转度,再通过气缸504上固定连接的第二推杆503推到直线振动器的送料轨道102上,之后进行检测和包装工序。后翻转组件5与前翻转组件4采用杠杆原理、凸轮机构和弹簧压紧机构,实现工件转移的同时翻转90度。

本实施例优选的,水平快插端子组件6有两个,分别布置在后转移组件3的气缸压紧机构304和气缸压紧机构305对面;竖直快插端子组件7与水平快插端子组件6组成相同,布局相互垂直。完成第二端子12和第三端子13的插装。通过棘轮送料,电机带动平面凸轮推杆和滑动支座按一定顺序运动,使裁切块和压紧块完成裁切、夹紧、插装、松开、回原位动作,实现快插端子工序。竖直快插端子组件7与水平快插端子组件6原理相同,布局相互垂直。完成第四端子14和第一端子15的插装。

本实施例优选的,竖直去除废料组件8包括第四滑动导轨801,第二滑块802,气缸座803,第六气缸804,设置在电机座806上的电机805,旋转盘807,去除块808,轴承滚轮809,凸轮滑块810,导向杆811,直线滚珠轴承812和管道813;第六气缸804与第四滑动导轨801通过气缸座803固定连接,第六气缸804的气缸杆与第二滑块802型面连接,第二滑块802在第四滑动导轨801里滑动;电机座806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802上;旋转盘807同轴固定连接在电机轴上,轴承滚轮809偏心固定连接在旋转盘807上;凸轮滑块810通过两个直线滚珠轴承812沿两个导向杆811运动;去除块808与凸轮滑块810固定连接;水平去除废料组件9与竖直去除废料组件8组成相同,布局相互垂直。在前转移组件2的第一压紧块208下方进行去除竖直端子废料的工序。当工件到达指定位置,第六气缸804推动去除块808靠近工件,使端子废料在去除块808槽间,然后电机带动旋转轮旋转,使去除块808迅速往复运动多次,通过弯折端子多次使端子废料脱落,通过管道813落入指定位置。

水平去除废料组件9与竖直去除废料组件8原理相同。在后转移组件3的弹簧压紧机构306下方进行去除水平端子废料的工序。由于工件摆放姿态,端子废料可以通过去除块808,所以无需气缸带动整体靠近工件。去除块808迅速多次上下运动是端子废料脱落,通过管道813落入指定位置。水平去除废料组件9与竖直去除废料组件8用直线滚珠轴承812、导向杆811,偏心凸轮机构,将电机快速旋转转化为滑块快速往复直线运动,去除编带废料。

本实施例优选的,视觉检测组件10组件包括盘形凸轮1001、吸盘固定座1002、第一相机1003、第二相机1004、第一检测夹具1005、第二检测夹具1006、第三检测夹具1007、第五滑动导轨1008、第七气缸1009、第二直线振动器1010和次品盒1011;吸盘固定座1002上设有第一吸盘、第二吸盘、第三吸盘和第四吸盘,吸盘固定座1002以垂直交叉布置的直线滚珠导轨副为导向运动,四个异性吸盘同时吸取对应位置的工件;第一吸盘将第二直线振动器1010末端的工件转移到第一检测夹具1005上,相机检查工件两排引脚的距离;第二吸盘将工件从第一检测夹具1005转移到第二检测夹具1006上,第二相机1004检查引脚脚共面度;第三吸盘将工件从第三检测夹具1007转移到第三检测夹具1007上;第四个吸盘将工件从第三检测夹具1007转移到编带包装机上,第三检测夹具1007在第七气缸1009的作用下沿第五滑动导轨1008运动,使吸盘上的工件掉在第五滑动导轨1008,在第七气缸1009复位时,推动第三检测夹具1007,将第五滑动导轨1008上的次品推进次品盒1011。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