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266320阅读:来源:国知局
部601、打印机部602、扫描仪部603、传真通信部604、操作部605、RF标签606、中央处理单元(CPU) 607、只读存储器(ROM) 608、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609、非易失性存储器610、以及存储设备611。
[0106]通信部601控制与通过网络150相连接的装置的通信。打印机部602通过使用青色、品红色、黄色与黑色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打印彩色图像或单色图像。此外,打印机部分602排序和装订打印出的记录介质,并对要打印的记录介质打孔。
[0107]扫描仪部603通过使用彩色CXD线传感器读取文档图像并产生文档数据,上述彩色CCD线传感器使用在一个维度上布置的LED阵列作为光源。此外,扫描仪部603对来自LED阵列的R (红)、G (绿)、以及B (蓝)模拟图像信号输出执行A (模拟)/D (数字)转换,转换成数字图像数据,并输出转换后的数字图像数据。
[0108]传真通信部604向通过线连接的外部装置发送传真数据以及从其接收传真数据。
[0109]操作部605包括硬键、LED、触摸板屏幕等,使得用户可以在使用打印功能、扫描仪功能、复印功能、以及传真功能时输入各种指令和设置。此外,操作部分605显示工作历史、装置状态、设置信息等,其是图像形成装置111和121的内部信息。
[0110]CPU 607执行在ROM 608中存储的各种控制程序和操作系统(OS)。在ROM 608中存储的控制程序包括用于实现设置信息的共享过程的共享应用620。
[0111]共享应用620包括当由CPU 607执行程序时,用作访问部621的程序和用作性能信息请求部622的程序。共享应用620还包括:用作性能信息响应部623的程序、用作设置信息改变部624的程序、以及用作输出部625的程序。
[0112]当从移动终端110接收到共享设置信息的指令时,访问部621访问基于在指令中包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所识别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当完成了改变设置信息的改变过程时,访问部621基于在共享设置信息的指令中包含的传输目的地信息来访问移动终端。
[0113]性能信息请求部622向访问部621基于输出目的地信息所访问的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提供性能信息的请求。
[0114]当接收到提供性能信息的请求时,性能信息响应部623读取图像形成装置的性能信息,并向已经发送了提供性能信息的请求的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性能信息。
[0115]设置信息改变部624确定在来自移动终端110的共享设置信息的指令中包含的设置信息是否可以被应用到通过输出目的地信息识别的图像形成装置,并在必要的基础上改变设置值。
[0116]具体地,设置信息改变部624比较从图像形成装置121获取的性能信息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性能信息,并确定是否存在不能被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21的设置值。当确定存在不能被应用的设置值时,设置信息改变部624删除该设置值或将该设置值改变成适当的设置值。在另一方面,当确定在设置信息中描述的所有设置值都可以被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21时,设置信息改变部624不对设置信息执行改变过程。
[0117]图7A和7B表示通过设置信息改变部624改变设置信息的改变过程。图7A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11( “图像形成装置C”)的性能信息700和图像形成装置121( “图像形成装置D”)的性能信息701。
[0118]在图7A的示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11 ( “图像形成装置C”)具有装订功能和打孔功能,而图像形成装置121( “图像形成装置D”)不具有装订功能和打孔功能。
[0119]图7B表示了一种情况,在该情况下,基于图7A中性能信息700与性能信息701之间的比较,被选择作为要共享的设置信息的设置信息710( “设置文件C”)被改变成设置信息711( “设置文件C’”)。如上文所描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21 ( “图像形成装置D”)不具有装订工具和打孔功能,使得设置文件C中指示包含装订功能的设置值(“是”)被改变成设置文件C’中指示不包含装订功能的设置值(“否”)。
[0120]重新参考图6的描述,当在设置信息改变部624中完成了设置值的改变过程时,输出部625向基于传输目的地信息而由访问部621访问的移动终端120输出经改变的设置信息711( “设置文件C’”)。
[0121]RAM 609被用作CPU 607执行各种控制程序时暂时存储各种数据的工作存储器。
[0122]非易失性存储器610是即使当其电源被切断时仍然可以保持数据的可重写存储器,以便非易失性存储器610存储各种设置信息等。
[0123]存储设备611是具有大容量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以便存储设备611存储例如当执行打印功能、扫描仪功能、复印功能、以及传真功能时要使用的数据。
[0124]5.服务器装置的硬件配置
[0125]接下来,描述了服务器装置140的硬件配置。图8表示服务器装置140的硬件配置。
[0126]如在图8中所示出的,服务器装置140包括CPU 80KROM 802,RAM 803、存储器设备804、用户接口部805、以及通信部806。服务器装置140的这些单元通过总线807彼此连接。
[0127]CPU 801是执行用作位置识别部811的程序以及用作信息获取部812的程序的计算机,在存储设备804中存储上述程序。
[0128]当CPU 801执行用作位置识别部811的程序时,服务器装置140识别安装在移动终端120附近的RFID读取器。具体地,基于布局数据200以及从移动终端120接收的获取输出目的地信息的指令中所包含的移动终端120的位置信息,服务器装置140识别安装在移动终端120附近的RFID读取器(在此为“RFID读取器122” )。
[0129]此外,通过由CPU 801执行用作信息获取部812的程序,服务器装置140启动所识别的RFID读取器122。
[0130]通过启动所识别的RFID读取器122,RFID读取器122接收在RFID读取器122附近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包含的RFID标签中所存储的信息(例如,型号信息),以便服务器装置140从RFID读取器122获取信息。通过这样做,服务器装置140可以识别安装在移动终端120附近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D”)。即,服务器装置140可以基于移动终端120的当前位置信息识别作为输出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D”)。
[0131]ROM 802是非易失性存储器。ROM 802存储CPU 801执行在存储设备804中存储的程序所必需的各种程序、数据等。具体地,ROM 802存储例如诸如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1S)和可扩展随机固件接口(EFI)之类的引导程序。
[0132]RAM 803是诸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或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之类的主存储器。RAM 803用作当CPU 801执行在存储设备804中存储的程序时所发展的工作区域。
[0133]存储设备804存储用作位置识别部811的程序和用作信息获取部812的程序。用户接口部805用于向服务器装置140输入各种指令并显示服务器装置140的内部状态。
[0134]通信部806接收从移动终端120发送的获取输出目的地信息的指令,并向移动终端120发送从输出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D”)获取的信息(例如,型号信息)。
[0135]6.在图像形成系统中设置信息的共享过程的流程
[0136]接下来,描述了在图像形成系统100中设置信息的共享过程的流程。图9是在图像形成系统100中设置信息的共享过程的流程的时序图。
[0137]首先,通过启动移动终端120的位置信息检测部401,开始对位置信息的检测(步骤S901)。在那之后,当通过用户的指令启动共享请求部404时,移动终端120向服务器装置140发送获取输出目的地信息的请求(步骤S902)。在此,上述指令包括由位置信息检测部401检测的位置信息。
[0138]已经从移动终端120接收到获取输出目的地信息的指令的服务器装置140启动位置识别部811。当位置识别部811被启动时,服务器装置140识别安装在移动终端120附近的RFID读取器(步骤S903)。
[0139]此外,服务器装置140启动信息获取部812,以便信息获取部812获取通过启动所识别的RFID读取器(“RFID读取器122”)而接收到的型号信息(“图像形成装置D的型号信息”)。从服务器装置140向移动终端120发送所获取的型号信息,以便将所获取的型号信息用作输出目的地信息(步骤S904)。
[0140]当已经获取到输出目的地信息的移动终端120从用户接收指定信息的输入时,移动终端120向移动终端110发送共享设置信息的请求(步骤S905)。如上文所描述的,共享设置信息的请求包括指定信息(“图像形成装置C”)、输出目的地信息(“图像形成装置D”)、以及传输目的地信息(“移动终端120的地址信息”)。
[0141]已经接收到共享设置信息的请求的移动终端110启动共享指令部405。然后,移动终端110从在移动终端110的设置信息数据311中存储的(多个)设置信息中,将与指定信息(“图像形成装置C”)对应的设置信息(“设置文件C”)选择作为要共享的设置信息(步骤 S906)。
[0142]此外,移动终端110向与设置信息数据311中要共享的设置信息相关联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c”)发送共享设置信息的指令(步骤S907)。如上文所描述的,共享设置信息的指令包括:要共享的设置信息(“设置文件C”)、在共享设置信息的请求中包含的信息(输出目的地信息(“图像形成装置D”))、以及传输目的地信息(“移动终端120的地址信息”)。
[0143]在已经接收到共享设置信息的指令的图像形成装置111 ( “图像形成装置C”)中,访问部621基于在指令中包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访问图像形成装置121 ( “图像形成装置D”)。此外,性能信息请求部622向所访问的图像形成装置121( “图像形成装置D”)发送提供性能信息的请求(步骤S908)。
[0144]在已经接收了提供性能信息的请求的图像形成装置121 ( “图像形成装置D”)中,性能信息响应部623读取图像形成装置121( “图像形成装置D”)的性能信息。所读取的性能信息被发送至图像形成装置111 ( “图像形成装置C”)(步骤S909)。
[0145]在接收性能信息的图像形成装置111 (“图像形成装置C”)中,设置信息改变部624被启动,使得设置信息改变部624比较所获取的性能信息与图像形成装置111( “图像形成装置C”)的性能信息(步骤S910)。作为比较结果,当确定需要改变设置信息时,设置信息改变部624改变设备信息(“设置文件C”)(步骤S911)。在另一方面,当确定不需要改变设置信息时,设置信息改变部624不改变设置信息。
[0146]当完成了设置信息改变部624的过程时,访问部621基于传输目的地信息(“移动终端120的地址信息”)访问移动终端120。进一步地,输出部625发送在必要的基础上已经进行修改的设置信息(“设置文件C”或“设置文件C’”)(步骤S912)。
[0147]已经从图像形成装置111( “图像形成装置C”)接收到设置信息的移动终端120将设置信息与输出目的地信息(“图像形成装置D”)相关联地存储到信息存储部403的设置信息数据321中(步骤S913)。
[0148]在那之后,移动终端120的执彳丁部406被启动,并且用户指不打印存储部403中存储的文档数据411,执行部406从位置检测部401获取当前的位置信息。此外,在步骤S914到S916中,通过执行与步骤S902到S90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