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38390阅读:来源:国知局
料制成的载体颗粒彼此混合的显影剂并且包括筒状显影套筒59,在显影套筒59的内侧设置有沿周向具有多个磁极的磁体辊(未示出)。当显影套筒59旋转时,显影单元58在与图像保持部件54相对的部分形成磁刷。
[0040]此外,当电压施加单元(未示出)将显影偏压施加在显影套筒59上时,显影单元58用色调剂将图像保持部件54的外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色调剂图像(显影剂图像)。另外,从设置在图像形成部50的上侧的相应颜色的色调剂盒88向各种颜色的显影单元58供应色调剂。
[0041 ] 清洁装置60包括清洁刮板61,清洁刮板61与图像保持部件54的外周面接触以便残留在图像保持部件54的外周面上的色调剂被清洁刮板61刮除而回收。另外,中间图像转印带66沿着图像保持部件54的旋转方向设置在显影单元58的下游侧,并且通过显影单元58显影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在中间图像转印带66上。
[0042]如图1所示,转印单元64构造为包括:环状的中间图像转印带66 ;—次图像转印辊68,其将色调剂图像从图像保持部件54 —次转印到中间图像转印带66上;以及二次图像转印辊70和辅助辊72,其将依次叠加在中间图像转印带66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
[0043]在中间图像转印带66的内侧设置有被驱动而可旋转的驱动辊74和构造为可旋转的多个从动辊76。另外,中间图像转印带66卷绕在一次图像转印辊68Y、68M、68C和68K、驱动辊74、从动辊76和辅助辊72上。中间图像转印带66构造为通过驱动辊74的旋转沿着附图所示的逆时针方向循环地旋转。
[0044]作为实例,一次图像转印辊68具有这样的构造:在由例如不锈钢等金属制成的柱状轴的周边设置有弹性层(未示出),并且当柱状轴的两个端部由轴承支撑时该弹性层可以旋转。另外,在一次图像转印辊68中,将具有与色调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电压(正电压)从电源(未示出)施加在该柱状轴上。
[0045]作为实例,二次图像转印辊70具有与一次图像转印辊68的构造相同的构造,并且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传送路径30中的配准辊38的下游侧。另外,在中间图像转印带66夹设在二次图像转印辊70与辅助辊72之间的同时,二次图像转印辊70在二次转印位置与中间图像转印带66的表面(外表面)接触。二次图像转印辊70接地。
[0046]辅助辊72形成二次图像转印辊70的相对电极,并且二次转印电压(负电压)经由设置为与辅助辊72的外周面接触的由金属制成的供电辊(未示出)施加在辅助辊72上。当二次转印电压施加在辅助辊72上从而在辅助辊72与二次图像转印辊70之间产生电位差时,中间图像转印带66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被传送至二次图像转印辊70与中间图像转印带66之间的接触部分的记录纸张P上。
[0047]在二次图像转印辊70的下游侧设置有传送带78,传送带78将已经完成色调剂图像的二次转印的记录纸张P传送至定影装置80。传送带78卷绕在支撑辊46和驱动辊48上并且循环地旋转以将记录纸张P传送至定影装置80。
[0048]定影装置80包括:加热带机构82,其设置有对转印在记录纸张P上的色调剂图像热定影的定影带84 ;以及加压辊86,其将记录纸张P加压抵靠在定影带84上。因此,在传送记录纸张P的同时,定影带84和加压辊86对转印在记录纸张P上的色调剂图像加热并加压从而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纸张P上。
[0049]接下来,对图像读取装置100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图像读取装置100包括:文档放置台102,其上可以放置文档(未示出);台板玻璃104,其上放置有单个文档;文档读取单元106,其读取(扫描)放置在台板玻璃104上的文档;以及文档排出单元108,经读取的文档被排出到文档排出单元108。
[0050]如图2所示,文档读取单元106包括作为由多个框架部件和多个面板部件构成的壳体的图像读取装置主体100A。在图像读取装置主体100A中设置有:光照射单元110,其用光照射(扫描)放置在台板玻璃104上的文档;以及单个全速率反射镜112和两个半速率反射镜114,其沿着与台板玻璃104平行的方向以折返的方式反射由光照射单元110照射并且从文档反射的反射光。
[0051]此外,文档读取单元106包括:聚焦透镜116,通过全速率反射镜112和半速率反射镜114折返的反射光入射在聚焦透镜116上;以及光电转换元件118,其将由聚焦透镜116成像的反射光转换成电信号。另外,布置为与聚焦透镜116相对的光电转换元件118设置在基板120上。另外,光接收系统128至少由聚焦透镜116和光电转换元件118 (基板120)构成。
[0052]此外,如图2所示,图像读取装置100设置在色调剂盒88的上侧。也就是说,覆盖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A的上部的面板部件(未示出)等未设置在色调剂盒88与图像读取装置100之间,而是图像读取装置100直接设置在色调剂盒88的上表面侧。
[0053]具体而言,在图像读取装置主体100A中,设置有基板120的部分正下方的底壁成为突出底壁126,底壁126从其它部分正下方的底壁122向下突出。另外,底壁122和突出底壁126通过连接壁124彼此连接成一体。
[0054]另外,突出底壁126设置在色调剂盒88Y与色调剂盒88M之间(连接壁124沿着上下方向与色调剂盒88重叠),以便图像读取装置主体100A直接设置在色调剂盒88Y、88M、88C和88K的上表面侧。因此,色调剂盒88Y与色调剂盒88M之间的空隙变为接纳部20,接纳部20形成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A中并且接纳突出底壁126。
[0055]在接纳部20中,在曝光单元62的上侧设置有作为吹风机实例的排气扇90。排气扇90是排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A中的空气并且向上方吹送冷却风的风扇。排气扇90直接冷却突出底壁126。
[0056]如图3和图4所示,在图像读取装置主体100A的后壁100B中形成有供作为配线实例的线束132穿过的开口部101。开口部101形成为沿水平方向较长以便其纵向为左右方向,并且穿过开口部101的线束132的一个端部132A与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主体100A中的基板130连接。
[0057]在开口部101正下方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A的后壁1B中设置有连接器92,并且线束132的另一个端部132B与连接器92连接。在连接器92的下侧设置有沿着左右方向布置的多个(例如三个)连接器94、96和98。
[0058]线束134、136和138各自的一个端部分别与连接器94、96和98连接,并且线束134、136和138中的每一个被引至下侧。线束134、136和138各自的另一个端部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A中的装置(例如图像形成单元52、曝光单元62、转印单元64等)连接。
[0059]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0060]接下来,对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供给装置140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空气供给装置140包括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A的后壁1B(外侧)上的风扇单元142。具体而言,沿着左右方向在风扇单元142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具有较大旋转半径的大直径风扇144,并且沿着左右方向在大直径风扇14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具有较小旋转半径的小直径风扇146和148。
[0061]空气供给装置140包括独立地(或同时)驱动风扇单元142中的大直径风扇144及小直径风扇146和148旋转的驱动电动机(未示出)等。另外,可以从图像形成装置10侧或图像读取装置100侧获得用于驱动驱动电动机的电源。另外,可以从图像形成装置10和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外部获得电源。
[0062]如图4所示,空气供给装置140设置在开口部101的下侧,以便在开口部101的后侧(外侧)形成大致沿着图像读取装置主体100A的后壁100B从下侧向上侧流动的空气帘(空气流)T。通过空气帘T,能够阻挡外部空气侵入到图像读取装置主体100A(图像读取装置100)中。
[0063]另外,如图3所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供给装置14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A的后壁1B侧(外侧),空气供给装置140从连接器94向右方移位,以便不与线束134、136和138中的每 Iv干涉。因此,在后视图中,远尚开口部101的小直径风扇146和大直径风扇144设置为它们的旋转轴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以便至少朝向开口部101吹风。
[0064]小直径风扇146和148可以是与排气扇90类似地排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A中的空气的排气扇,或者可以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A中。在任何情况下,通过使用由大直径风扇144及小直径风扇146和148形成的空气帘T,能够抑制或防止尘埃等通过开口部101侵入。
[0065]接下来,对包括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上述构造的空气供给装置140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作用(主要是空气供给装置140的作用)进行描述。
[0066]当要复制(或扫描)文档时,将文档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100的文档放置台102或台板玻璃104上,并且通过操作操作面板(未示出)来启动复制(或扫描)。也就是说,文档读取单元106读取文档。另外,所读取出的图像数据被发送到主操作单元16。
[0067]然后,各个充电单元56对图像保持部件54的外周面充电,并且各个曝光单元62根据发送的图像数据利用所发射出的光束L对图像保持部件54的外周面曝光。因此,在图像保持部件54的外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另外,各个显影单元58将形成在图像保持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