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9018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写入次数存在上限的闪存的电子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子设备中,尤其是嵌入式设备和多功能一体机(MPF、Multifunct1nPeripheral)中,为了在断开电源的状态下也对设备和装置所利用的少量数据进行保存,而米用 EEPROM (Electrical I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而且,最近广泛使用NOR型的闪存作为EEPROM。
[0003]EEPROM常被用作非易失性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收回由DRAM(DynamicRandom Access Memory)等构成的易失性存储器上的少量数据。
[0004]例如,发明了以下的技术,来作为从易失性存储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写入控制的优化技术。按每种写入时刻对数据进行分组,只将在特定时刻应当写入的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从而实现写入所需时间的短缩。
[0005]另外,在闪存中,在以页为单位的数据写入之前,先进行以区块为单位的数据删除(初始化)。由于存储器的结构上的限制导致初始化的次数(写入的次数)存在上限,因此开发出了平均地写入的耗损均衡(wear leveling)技术,避免集中写入到特定的区块。
[0006]例如,作为针对NAND型闪存的特性进行了优化的、具有日志功能且进行耗损均衡的文件系统,有 JFFS2 (Journaling Flash File System, vers1n 2)。JFFS2 是 Linux (注册商标)用的文件系统,在嵌入式设备中被大量使用。

【发明内容】

[0007]虽然如上所述已经开发了耗损均衡技术,但并不能说已经够了。
[0008]鉴于以上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减少对闪存的写入次数且合适地进行耗损均衡,从而延长闪存的使用寿命。
[0009]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具备: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和CPU。所述易失性存储器具有第一实时数据区域和第一历史区域,所述第一实时数据区域记录实时数据。所述第一历史区域记录一个以上的更新信息,所述更新信息至少包含用于对所述第一实时数据区域内记录的所述实时数据进行更新的更新数据。所述闪存具有若干个区块,在所述实时数据和所述更新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写入时,以所述区块为单位进行初始化。另外,所述闪存的每个区块具有第二实时数据区域和第二历史区域。所述第二实时数据区域中,记录所述实时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历史区域中,写入所述第一历史区域内记录的所述一个以上的更新信息。所述CPU在以所述更新数据对所述第一实时数据区域内的所述实时数据进行更新时,将对应的更新信息写入所述第一历史区域内。另外,所述CPU在预先设定的特定的时刻,汇总所述第一历史区域内记录的所述一个以上的更新信息。而且,所述CPU以特定的顺序将所述汇总的一个以上的更新信息写入所述若干个的所述第二历史区域内,写入后再对所述第一历史区域进行初始化。
[0010]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所述电子设备的结构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
[0011]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对闪存的写入次数且合适地进行耗损均衡,从而延长闪存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
[0013]图2是控制部的结构图。
[0014]图3是表示RAM的结构例的结构图。
[0015]图4是表示历史记录区域内记录的更新信息的结构例的图。
[0016]图5是表示EEPROM的结构例的结构图。
[0017]图6是表示启动图像形成装置时EEPROM和RAM之间的数据处理的图。
[0018]图7是表示CPU对RAM上的实时数据进行更新时的处理的图。
[0019]图8是表示在特定的时刻将RAM上的数据写入EEPROM的处理的图。
[0020]图9是表不刷新处理的图。
[0021]图10是表示增加的更新信息较多的情况下、不能全部写入一个区块的历史记录区域、还必须写入下一个区块的历史记录区域的状况的图。
[0022]图11是表示参照写入计数器只将最新的更新信息提取并写入EEPROM的状况的图。
[0023]图12是表示第一个区块的历史记录区域不足,在第二个区块的历史记录区域也进行更新信息的增加的状况的图。
[0024]图13是表示对数据ID —致的更新信息进行覆盖的状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使用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设备的例子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假设NOR型闪存作为改写次数存在上限且以区块为单位进行初始化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例子。(但是,也能够应用NAND型闪存)。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该非易失性存储器表示为EEPROM来进行说明。
[0026]<第一实施方式>
[0027][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0028]首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结构图。
[0029]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控制部11。控制部11对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全面控制。关于控制部11的结构,将在后面叙述。
[0030]控制部11与图像读取部12、图像处理部13、图像存储器14、图像形成部15、操作部18、传真通信部19、网络接口部20以及存储部21连接。控制部11对连接着的上述各部(功能块)进行控制,以及进行各功能块之间的信号或者数据的发送接收。
[0031]控制部11按照由用户通过操作部18或者已连接网络的PC等输入的作业执行指示,执行控制来实现扫描功能、印刷功能、复印功能以及传真收发功能等各功能。
[0032]图像读取部12从原稿中读取图像。
[0033]图像处理部13根据需要,对图像读取部12读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例如,图像处理部13为了提高由图像读取部12读取的图像在图像形成后的质量,进行阴影校正等图像处理。
[0034]图像存储器14是如下区域:对图像读取部12读取的原稿图像的数据进行暂时存储,并对成为图像形成部15中的印刷对象的数据进行暂时存储。
[0035]图像形成部15进行图像读取部12读取的图像数据等的图像形成。
[0036]操作部18具备接受用户输入的触摸面板部和操作按键部,该输入关于图像形成装置10可执行的各种动作和处理。触摸面板部具备设有触摸面板的IXD(Liquid CrystalDisplay)等显示部18a。
[0037]传真通信部19具备未图示的编码解码部、调制解调部以及NCU(Network ControlUnit),利用公众电话网络进行传真收发。
[0038]网络接口部20由网络适配器等通信模块构成,经由与网络接口部20连接的LAN等,与局域内的装置(服务器、PC等外部设备)进行各种数据的收发。
[0039]存储部21对图像读取部12读取的原稿图像等进行存储。存储部21为HDD (HardDisk Drive)等大容量存储装置。
[0040]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结构。
[0041][控制部的结构]
[0042]接下来,对上述的控制部1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控制部11的结构图。
[0043]如图2 所示,控制部 11 具有 CPU31、R0M(Read Only Memory) 32、RAM (Random AccessMemory,易失性存储器)33以及EEPR0M34 (闪存)。另外,这些各功能块通过总线35连接。RAM33和EEPR0M34的内部结构将在后面叙述。
[0044]R0M32对用于执行各种处理的、固件等若干个程序和数据进行只读存储。RAM33用作CPU31的工作区域,暂时保存OS (Operating System)、执行中的各种应用程序以及处理中的各种数据。
[0045]EEPR0M34是如下闪存:在写入数据之前需要以区块为单位进行初始化,且初始化的次数存在上限。
[0046]CPU31根据R0M32或者存储部21所存储的程序,对各部进行控制。
[0047]以上,对控制部11的结构进行了说明。
[0048][RAM 的结构]
[0049]接下来,对RAM33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RAM33的结构例的结构图。
[0050]如图3所示,RAM33划分为程序展开区域33p、实时数据记录区域33a、33b、33c、以及历史记录区域33d。程序展开区域33p用于对在CPU31中执行的程序进行展开,并且作为程序执行时的工作存储器。实时数据记录区域33a、33b及33c用于保存在程序中使用的变量的值。区域的分割可以是逻辑分割,也可以是物理分割。实时数据记录区域33a、33b及33c相当于“第一实时数据区域”。历史记录区域33d相当于“第一历史区域”。
[0051]此外,实时数据记录区域由3个区域构成,但这只是例子,也可以由任意个区域构成。
[0052]例如,对图像形成装置10印刷的张数进行计数的印刷计数器的变量名称设为PCNT。另外,实时数据记录区域33a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