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_4

文档序号:9527889阅读:来源:国知局
定中设定记录形式)。在设定了 JPEG的情况下,在图像压缩电路中对图像处理后的数据进行JPEG压缩并进行记录。并且,在TIFF形式的情况下,转换为RGB数据并以RGB形式进行记录。并且,在设定了 RAW记录的情况下,在与通过拍摄而取得的RAW数据进行了合成的情况下,还记录合成RAW数据。图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可以是照相机主体内的记录介质131,也可以经由通信电路(未图示)记录在外部的设备中。
[0084]在步骤S41中的判定结果不是全按了快门释放按钮(第二快门释放开关接通)的情况下、或步骤S31中的判定结果为处于动态图像记录中的情况下,接着,进行AE(S51)。在所述步骤S41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不对快门释放按钮进行任何操作,该情况下,在后述步骤S57中进行实时取景显示。并且,在所述步骤S31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处于动态图像记录中。在该步骤中,计算用于以适当曝光进行实时取景显示或动态图像拍摄的摄像元件103的电子快门的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
[0085]当进行AE后,接着,进行基于电子快门的拍摄(S53)。这里,将被摄体像转换为图像数据。即,在由摄像元件103的电子快门决定的曝光时间内进行电荷蓄积,当经过曝光时间后读出蓄积电荷,由此取得图像数据。
[0086]当进行基于电子快门的拍摄后,接着,对所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S55)。在该步骤中,通过基本图像处理电路109a进行WB校正、彩色矩阵运算、伽马转换、边缘强调、降噪等基本图像处理。
[0087]当进行基本图像处理后,接着,进行实时取景显示(S57)。在该步骤中,使用步骤S55中的进行基本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在显示面板135中进行实时取景显示。S卩,由于在步骤S53中取得图像数据并进行了图像处理,所以,使用该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实时取景显示的更新。拍摄者通过观察该实时取景显示,能够决定构图和快门定时。
[0088]当在步骤S57中进行实时取景显示后,接着,判定是否处于动态图像记录中(S59) ο这里,判定记录中标志是否接通。在该判定结果为处于动态图像记录中的情况下,进行动态图像记录(S61)。这里,将从摄像元件103中读出的摄像数据作为动态图像用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将其记录在动态图像文件中。
[0089]当在步骤S61中进行动态图像记录后、或步骤S59中的判定结果为未处于动态图像记录中的情况下、或在步骤S47中进行静态图像记录后、或在步骤S38中进行合成效果确认用图像的显示后,接着,判定电源是否断开(S39) ο在该步骤中,判定是否再次按下了操作部件123的电源按钮。在该判定结果为电源未断开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3。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电源断开的情况下,在进行主流程的结束动作后,结束该主流程。
[0090]这样,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流程中,能够设定深度合成模式等对多个图像数据进行合成的拍摄模式(S9)。在设定了深度合成模式的情况下,当进行了快门释放按钮的半按时(S33:是),进行深度合成AF,进行深度合成以用于合成效果确认,显示生成图像(S35?S38)。因此,即使在实时取景显示中,也通过快门释放按钮的半按操作来显示深度合成的图像,所以,能够在拍摄前观察深度合成图像,能够确认焦点范围等。
[0091]并且,当进行了快门释放按钮的全按时(S41:是),进行正式拍摄,S卩,改变对焦镜头的位置并进行拍摄,取得多个图像数据(S43)。从该多个图像数据中选择一部分进行深度合成以用于记录图像确认,显示生成图像(S44、S45)。使用以用于确认的图像数据与记录用的图像数据相比,帧数较少,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处理,能够显示深度合成图像(S45)。因此,能够在刚刚拍摄之后确认与记录图像大致相同的深度合成图像。
[0092]接着,使用图4所示的流程图对步骤S36的深度合成AF的详细动作进行说明。当进入深度合成AF的流程后,首先,设定合成用拍摄张数(S71)。这里,决定步骤S43的拍摄时的静态图像的合成用拍摄张数。合成用拍摄张数可以是根据记录介质131的记录容量等状况而预先确定的张数,并且,也可以是拍摄者设定的张数。
[0093]当在步骤S71中进行合成用拍摄张数的设定后,接着,检测对比度信号的峰值(S73)。这里,以适于检测对比度峰值的对焦间隔(反复进行对焦用镜头的移动和停止并进行摄像的对焦镜头位置的移动间隔)对被摄体进行拍摄(从摄像元件103取得图像数据),取得图像数据,将该图像数据与对焦位置对应起来暂时存储在SDRAM127中。然后,从此时取得的图像数据中提取对比度信号,检测该对比度信号的峰值位置。但是,该步骤中的对焦间隔设定为比通常的AF对比度峰值检测更细,并且,将用于扫描对焦的宽度设定为较宽。并且,图像数据使用通过像素混合电路106混合后的数据。对焦扫描中的图像数据保存在SDRAMl27 中。
[0094]另外,在步骤S73中,将对焦间隔设定为较小、并且将对焦扫描的宽度设定为较宽是基于以下理由。在通常的AF动作中,由于仅检测对比度信号的峰值位置即可,所以,对焦间隔不需要那么小,并且,扫描宽度不需要较宽。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为了取得深度合成用图像而进行的,为了使合成后的图像的景深成为期望深度,使对焦间隔和扫描宽度与通常AF不同。即,为了成为与景深对应的对焦间隔而设定为比通常AF的峰值检测更细,并且,为了加深景深而与通常AF相比扩宽扫描宽度。
[0095]当在步骤S73中进行对比度峰值检测后,接着,设定对焦基准位置(S75)。这里,将对比度信号成为峰值位置的对焦位置设定为对焦基准位置。即,将对焦位置设为对焦基准位置。
[0096]当在步骤S75中设定对焦基准位置后,接着,设定对焦位置(S77)。这里,设定步骤S43中的静态图像拍摄中使用的对焦位置。优选以步骤S75中设定的对焦基准位置为中心,以使拍摄张数在接近侧和望远侧成为相同数量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将被摄体距离、焦距、光圈值作为参数,通过参照基准间隔表(存储在闪存125中)来决定对焦位置的间隔。
[0097]当在步骤S77中进行对焦位置的设定后,接着,设定待合成的对焦位置(S79)。待合成的对焦位置的间隔设为对基准间隔乘以分辨率校正系数(存储在闪存125中)而得到的间隔。考虑摄像而得到的合成前的图像的分辨率、显示面板135的分辨率、显示面板135中显示时的合成效果、图像处理所需要的时间,来决定分辨率校正系数。
[0098]另外,如上所述,确认用的深度合成处理存在快门释放按钮的半按时的合成效果确认用(图3的S37)以及快门释放按钮的全按时的记录图像的确认用(图3的S44)这2种。两者的图像的精度可以为相同程度,但是,由于记录图像的确认是用于实际记录的图像的确认,所以,优选设记录图像确认用的精度为高精度。因此,闪存125中存储的基准间隔表和分辨率校正系数设置合成效果确认用和记录图像确认用这2种。
[0099]当在步骤S79中设定待合成的对焦位置后,结束深度合成AF的处理流程,返回原来的处理流程。
[0100]接着,使用图5所示的流程图对步骤S43的拍摄的详细动作进行说明。当进入拍摄的流程后,首先,判定是否设定了深度合成(S81)。深度合成模式可以在步骤S9的照相机设定中由用户设定。
[0101]在步骤S81中的判定结果为未设定深度合成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拍摄(S89)。这里,半按快门释放按钮,在步骤S35中决定的曝光控制值和对焦位置利用摄像元件103进行摄像,取得图像数据。
[0102]另一方面,在步骤S81中的判定结果为设定了深度合成模式的情况下,进行对焦移动(S83)。这里,在步骤S75(图4)中设定的对焦位置处,按照所设定的顺序使对焦镜头移动。
[0103]当进行对焦移动后,接着,进行拍摄(S85)。当到达步骤S75中设定的对焦位置后,以步骤S35中计算出的曝光控制值进行拍摄,从摄像元件103取得图像数据。在这里的拍摄时,曝光时间由机械快门101控制,但是,也可以由摄像元件103的电子快门控制。拍摄所取得的图像数据暂时保存在SDRAM127等中。
[0104]当进行拍摄后,接着,判定拍摄是否结束(S87)。这里,判定是否以步骤S75中设定的对焦位置的数量(拍摄张数)进行了拍摄。在该判定结果为所设定的深度合成用的拍摄张数的拍摄未结束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83,使对焦镜头移动到下一个对焦位置,进行深度合成用的拍摄。
[0105]在步骤S87中的判定结果为所设定的深度合成用的拍摄张数的拍摄结束的情况下、或进行步骤S89的拍摄后,结束拍摄的处理流程,返回原来的处理流程。
[0106]这样,在拍摄的处理流程中,在设定了深度合成的情况下(S81),移动到步骤S75中设定的对焦位置进行拍摄(S85)。当在预先设定的全部对焦位置处进行的拍摄结束后(S87),结束深度合成用的拍摄。
[0107]接着,使用图6所示的流程图对步骤S37、S44、S46 (图4)的图像处理的详细动作进行说明。当进入图像处理的处理流程后,首先,与步骤S81同样,判定是否是深度合成(Slll)。在该步骤中,根据是否在步骤S9中设定了深度合成模式来进行判定。
[0108]在步骤Slll中的判定结果为未设定深度合成模式的情况下,进行基本图像处理(S127)。这里,读出步骤S89中取得的图像数据,基本图像处理电路109a对该图像数据实施OB减法处理、WB校正、彩色矩阵运算、伽马转换、边缘强调、噪声降低等基本图像处理。
[0109]另一方面,在步骤Slll中的判定结果为设定了深度合成模式的情况下,进行基本图像处理(S113)。这里,基本图像处理电路109a对步骤S85中取得的深度合成用的图像数据实施OB减法处理、WB校正、彩色矩阵运算、伽马转换、边缘强调、噪声降低等基本图像处理。另外,步骤S113中的基本图像处理可以与步骤S127中的基本图像处理相同,但是,在步骤S113中的基本图像处理中,由于是用于深度合成,所以,例如,可以较强地实施边缘强调等,可以与通常模式的基本图像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