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防尘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767982阅读:来源:国知局
却空气通道组件50以及设置在线性光源20中的冷却空气通路,其中线阵相机30设置在可调支承板40上,能够通过调节可调支承板40在箱体10内的相对高度来调整线阵相机30的最佳拍摄位置。可调支承板40可以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箱体10内,比如,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中,可调支承板40可以通过调节螺杆42连接至箱体10的顶壁,如图2中所示,可以沿着可调支承板40的长度方向设置多组调节螺杆42,通过对调节螺杆42进行调节,以便实现对可调支承板40的位置的调整。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沿着风冷防尘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100的跨度,共设置有三组调节螺杆42,每组调节螺杆42包括并排设置在两个调节螺杆42。当然,可以根据风冷防尘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100的跨度的大小设置更多或更少的调节螺杆42,只要这些调节螺杆42能够确保可调支承板40在箱体10内的稳定性即可。
[0028]根据本发明的风冷防尘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100的冷却空气通道组件50可以包括第一冷却空气通道52和第二冷却空气通道54,其中,第一冷却空气通道52可以包括风刀521,风刀521的气流出口可以设置成在箱体10内朝向斜下方,形成一级气帘,如图3中所示。这样,将来自待采集图像的目标物中的灰尘、絮状物等漂浮物吹向箱体10的下方,并通过箱体10的下方排出到箱体10的外部。由此可以排出箱体10中的灰尘等漂浮物,从而为线阵相机30提供良好的图像采集环境。第二冷却空气通道54可以设置成为位于线性光源20内的冷却空气通路提供压缩的冷却空气。比如,可以在第二冷却空气通道54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或更多个气体出口 542,并且在线性光源20的冷却空气通路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或更多个气体入口 22,并通过进气管路222将气体出口 542连接至气体入口 22。这样,压缩的冷却空气可以通过风机输入到第二冷却空气通道54内,并通过连接至第二冷却空气通道54的进气管路222将冷却空气输送到线性光源20的冷却空气通路内,由此对线性光源20进行冷却,防止线性光源20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热现象。
[0029]进一步地,在冷却空气通道组件50的上方并且在线阵相机30的下方设置有导流板组件56,用于对箱体10内的下部的空气流进行引导。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风冷防尘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100的导流板组件56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冷却空气通道52的上方的第一导流板562和设置在第二冷却空气通道54的上方的第二导流板564。第一导流板562和第二导流板564均为中间向上凸出的流线型形状,第二导流板564略高于第一导流板562,从而使导流板组件56下方的空气从箱体10的内壁向上然后沿着导流板组件56的下壁成气旋运动,最后随着风刀521—起运动出箱体10的底部,由此将待采集图像的目标物中的灰尘、絮状物等杂质带出箱体10的外部,空气的流动路线如图3中虚线箭头所示。
[0030]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风冷防尘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100的线性光源20的冷却空气通路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气体排出口 24,气体排出口 24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排气管路242连接至设置在箱体10内的可调支承板40上方的冷却排气管44,从而将对线性光源20进行冷却后的冷却空气引入到可调支承板40的上部,由此对线阵相机30以及电源和控制系统32进行冷却,从而为线阵相机30以及电源和控制系统32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由此使得线阵相机30以及电源和控制系统32能够正常操作。如图2-4所示,在可调支承板40上设置有四个冷却排气管44,四个冷却排气管44分别设置在可调支承板40的四个角上。当然,也可以根据风冷防尘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100的处理量的大小,在可调支承板40上设置其他数量的冷却排气管44,比如,当根据本发明的风冷防尘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100设计为较小处理量时,则可以在可调支承板40上设置更少数量的冷却排气管44,而当根据本发明的风冷防尘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100设计为较大处理量时,则可以在可调支承板40上设置更多数量的冷却排气管44。
[0031]为了使引入到箱体10内的位于可调支承板40的上方的冷却空气流形成循环,在可调支承板40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46,如图2所示。比如,可以在可调支承板40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46,或者,也可以在线阵相机30的周围设置有多个通气孔46。在根据本发明的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沿着可调支承板40的中线均匀地设置有一排通气孔46。通过冷却排气管44排出的冷却空气对线阵相机30以及电源和控制系统32进行冷却之后,穿过设置在可调支承板40中的通气孔46,同时对线阵相机30的镜头进行冷却,然后穿过形成在第一导流板562与第二导流板564之间的空间,随着由风刀521形成的气流一起排出箱体10的底部,循环空气的流动路线如图3中虚线箭头所示,从而形成二级气帘,防尘灰尘上扬,污染镜头。
[0032]根据本发明的风冷防尘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100可以通过循环空气流对设置在箱体10内的线性光源20、线阵相机30以及电源和控制系统32等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并能够通过对空气流的引导确保空气流能够将图像采集装置100的箱体10内的灰尘、絮状物等漂浮物排出到箱体10的外部,从而确保线性光源20以及线阵相机30的洁净程度,由此确保图像采集的准确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风冷防尘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100通过冷却空气的连续的循环实现冷却空气的充分利用,提高了冷却空气的循环利用率。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冷却空气通道52上设置风刀521来将灰尘、絮状物等杂质向箱体10内的下方吹送,防止其向上漂浮,从而确保线阵相机30的镜头的洁净程度。另外,通过在第一冷却空气通道52的上方设置第一导流板562以及在第二冷却空气通道54的上方设置第二导流板564,能够对其下方的气流进行引导,防止灰尘、絮状物等杂质随着气流向上漂浮而污染线阵相机30的镜头。
[0033]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风冷防尘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100设置在高度可调的支架60上,以便调节最佳的图像采集距离。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风冷防尘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100的支架60包括设置在箱体10的两侧的高度调节立柱62,在附图5中示出单个高度调节立柱62的放大的立体视图。如图5所示,高度调节立柱62包括固定立柱64、与固定立柱64相对运动地设置的箱体固定件66以及用于相对于固定立柱64调节箱体固定件66的高度的调节装置68。可以通过调节装置68对箱体固定件66在固定立柱64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调节风冷防尘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100的高度。如图5所述,调节装置68包括固定地设置在固定立柱64上的固定块681、固定地设置在箱体固定件66上的活动块682以及设置在固定块681与活动块682之间的螺杆683。如图所示,可以在固定立柱64的侧壁上设置开口,使得设置在箱体固定件66上的活动块682从固定立柱64的内侧穿过开口,与设置在固定立柱64的外侧的固定块681相对旋转地设置的螺杆683穿过活动块682,并且与活动块682螺旋地连接,从而使得当螺杆683在活动块682内螺旋转动时,活动块682能够相对于螺杆683运动,从而带动箱体固定件66沿着螺杆683的轴向方向运动。
[0034]为了保持固定块681与活动块682之间的运动稳定性,可以在固定立柱64的开口的两侧设置两个固定块681,并且在两个固定块681之间设置两根光杆684,用于对活动块682的运动自由度进行限制,使得活动块682只能沿着光杆684作上下滑动,而不会相对于螺杆683发生相对转动。相应地,可以使得螺杆683的一个或两个端部穿过固定块681设置,并在螺杆683的一个或两个端部上设置操作手柄685,可以通过使操作手柄685旋转来改变活动块682相对于固定块681的上下位置,从而改变箱体固定件66相对于固定立柱64的高度位置,由此调整设置在箱体固定件66上的冷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100的高度。
[0035]此外,还可以在箱体10的侧壁上设置对应于每一台线阵相机30的镜头的镜头调节窗口 12,可以通过镜头调节窗口 12进入箱体10的内部,对线阵相机30的镜头进行观察和调节。可以在需要对镜头进行调节时将镜头调节窗口 12打开,而在冷式高速图像采集装置100的正常操作期间,将镜头调节窗口 12关闭,以防止灰尘、絮状物等杂质进入箱体10的内部。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待采集图像的目标物中的体积较大的漂浮物从箱体10的下部进入箱体10的内部,在箱体10的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百叶窗14,也可根据需要再加装遮光板,以保证箱体10内的环境要求。空气可以通过百叶窗14进入箱体10的内部,但是体积较大的漂浮物不能通过百叶窗14进入箱体10内,从而能够确保进入箱体10内的空气的洁净程度,保证箱体10内的空气的纯净度,从而为图像采集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图像采集的较高效率,由此提尚了生广率。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