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213489阅读:来源:国知局
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被配置成发出辅助光的闪光灯的闪光单元可以优选地被设置为在收纳在外壳内的收纳位置和从外壳向外突出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弹出式按钮可以优选地设置在小口径部分中,以便将闪光单元从收纳位置移动到突出位置。因此,弹出式按钮几乎不会被错误地操作。
[0076]第六,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倾斜部分可以优选地设置在大口径部分和小口径部分之间,使得倾斜部分的口径随着从大口径部分向小口径部分趋近而减小。弹出式按钮可以优选地布置在小口径部分中的倾斜部分一侧的末端。因此,可以通过将手指置于倾斜部分上并且从倾斜部分向小口径部分滑动手指来操作弹出式按钮。
[0077]第七,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闪光灯可以优选地收纳在大口径部分中。大口径部分可以优选地设置在被摄体一侧,而不是小口径部分。因此,从闪光灯发出的辅助光几乎不会到达大口径部分。
[0078]第八,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被配置成收纳电池的电池收纳部分可以优选地设置在外壳内。被配置成打开和关闭电池收纳部分的电池盖可以优选地由外壳支撑。操作按钮可以优选地布置在电池收纳部分中。因此,在关闭电池盖时,操作按钮不被操作。
[0079]第九,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被配置成切换与其他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通信开关按钮可以优选地被设置为操作按钮。因此,不太频繁地使用的操作按钮布置在电池收纳部分中。
[0080]第十,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麦克风可以优选地布置在大口径部分中。因此,麦克风位于成像设备的最外面的周边,并且外部声音几乎不会被阻挡。
[0081 ] 第^^一,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大口径部分和小口径部分的圆柱形壳体部分、和滚动防止部分可以优选地设置在外壳中,其中滚动防止部分相对于圆柱形壳体部分在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方向上向外突出。滚动防止部分可以优选地设置在圆柱形壳体部分的下表面一侧。拍摄按钮可以优选地位于在滚动防止部分上方的上端。因此,可以通过操作拍摄按钮来执行捕捉,其中,在捕捉期间,手抓握滚动防止部分。
[0082]第十二,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两个滚动防止部分可以优选地被设置为水平地分离。因此,可以在抓握第一滚动防止部分或者第二滚动防止部分的同时执行捕捉。
[0083]第十三,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滚动防止部分和第二滚动防止部分可以被优选地设置为两个滚动防止部分,其中,第二滚动防止部分具有比第一滚动防止部分更大的外形。拍摄按钮可以优选地设置为比第二滚动防止部分更靠近第一滚动防止部分。因此,由于第一滚动防止部分,用于对操作按钮进行操作的手指的移动几乎不会被干扰。
[0084]第十四,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被配置成通过光发射来呈现显示功能的发光单元可以优选地布置在大口径部分中。因此,从发光显示单元发出的光不被屏蔽。
[0085]第十五,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摄像透镜的可互换式镜头可以优选地可分离。因此,可以通过附接可互换式镜头来改变摄像放大率。
[0086]第十六,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摄像透镜的可互换式镜头可以优选地整体地提供。因此,不需要分离和附接可互换式镜头。
[0087]第十七,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可互换式镜头和设备本体,其中可互换式镜头包括摄像透镜,设备本体包括图像传感器和外壳,图像传感器设置在该外壳内。大口径部分和具有比大口径部分更小的外口径的小口径部分设置在外壳中。被配置成捕捉被摄体的拍摄按钮布置在大口径部分中。因此,通过操作位于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小口径部分分离或连续的大口径部分中的拍摄按钮来执行被摄体的捕捉。
[0088]第十八,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互换式镜头可以优选地可分离地附接到设备本体。因此,可以通过附接可互换式镜头来改变摄像放大率。
[0089]第十九,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互换式镜头和设备本体可以优选地整体地提供。因此,不需要分离和附接可互换式镜头。
[0090]第二十,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变焦旋钮可以优选地布置在可互换式镜头中。变焦旋钮可以优选地通过垂直移动来操作。因此,由于手指在抓握成像设备的状态下轻松地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所以变焦旋钮的操作方向和手指的轻松地移动的方向彼此相配。
[0091 ] 二^^一,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成像设备包括将图像数据传输到外部显示设备的通信电路、和图像传感器。成像设备还包括外壳和耦合部,图像传感器布置外壳中,耦合部布置在成像设备的后侧,其中,所述后侧是与图像传感器的光入射侧相反的一侦U。在所述外壳中设置大口径部分和倾斜部分,使得所述倾斜部分的口径随着从所述大口径部分向所述后侧趋近而减小,以及图像拍摄按钮布置在所述大口径部分的外周表面上。
[0092]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方面,由于通过针对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小口径部分分离或连续的拍摄按钮的操作来执行被摄体的捕捉,因此可以确保针对拍摄按钮的良好的可操作性并且改进成像设备的可用性。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他效果和优点也是可以的。
【附图说明】
[0093]通过下面参考与附图一起进行的详细描述,将轻松地获得对本公开内容的更完整的理解及其许多伴随的优点,并且其将变得更好理解,其中:
[0094]图1与图2到图22 —起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并且图1是示出了可互换式镜头所耦合到的成像设备通过适配器附接到显示设备的状态的透视图;
[0095]图2是示出了当在与图1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查看时,可互换式镜头所耦合到的成像设备通过适配器附接到显示设备的状态的透视图;
[0096]图3是可互换式镜头所耦合到的成像设备的透视图;
[0097]图4是可互换式镜头所耦合到的成像设备的正视图;
[0098]图5是可互换式镜头所耦合到的成像设备的后视图;
[0099]图6是可互换式镜头所耦合到的成像设备的平面图;
[0100]图7是可互换式镜头所耦合到的成像设备的底视图;
[0101]图8是可互换式镜头所耦合到的成像设备的一个侧面的侧视图;
[0102]图9是可互换式镜头所耦合到的成像设备的另一个侧面的侧视图;
[0103]图10是可互换式镜头和成像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0104]图11是成像设备在电池盖被打开的状态下的透视图;
[0105]图12是成像设备在闪光单元被移到突出位置的状态下的透视图;
[0106]图13是成像设备在闪光单元被移到突出位置的状态下的侧视图;
[0107]图14是示出了电源按钮被操作的状态的侧视图;
[0108]图15是示出了显示设备从上端倾斜地靠近成像设备的(近场通信)NFC通信单元的状态的透视图;
[0109]图16是成像设备在内圆柱体部分被向前抽出的状态下的放大透视图;
[0110]图17是示出了成像设备的使用模式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0111]图18是示出了成像设备的使用模式的另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0112]图19是示出了成像设备的使用模式的另一个示例的侧视图;
[0113]图20是成像设备的框图;
[0114]图21是示出了包括可互换式镜头和设备本体的成像设备的透视图;以及
[0115]图22是示出了其中可互换式镜头和设备本体被整体地形成的成像设备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16]下面,将参考各个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部件将用相同的参考标记来表示,并省略对这些结构部件的重复的说明。
[0117]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前后方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是基于在使用成像设备进行拍摄时从摄影者查看的方向。因此,被摄体一侧是前面,而摄影者一侧是后面。此外,还请注意,下面所描述的前后方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只是为了说明方便,以及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不限于这些方向。
[0118]<成像设备、适配器和显示设备之间的关系>
[0119]首先,将简要地描述可以与成像设备I 一起使用的适配器2和显示设备3之间的关系(参见图1和图2)。
[0120]适配器2可分离地附接到成像设备I的后表面。适配器2可分离地附接到显示设备3。
[0121]适配器2包括布置在基体4内部和外部的必需的组件。基体4的外部形状以圆形形状形成,以便基体4被形成为具有其前后方向的厚度薄的平面形状。在基体4中,一对收纳凹部(未示出)在相对的两侧形成,中心部分被插入在它们之间。在基体4的前侧,一对耦合孔(未示出)被形成为在圆周方向上分离。在基体4的前侧形成向前打开的锁孔(未示出)。
[0122]在适配器2中,设置了可相对于基体4旋转的一对安装体5和5。安装体5和5在相对的两侧的位置可旋转,基体4的中心部分被插入在它们之间。安装体5和5在收纳在基体4的收纳凹部的收纳位置和从收纳凹部抽出的抽出位置之间可旋转。
[0123]安装体5和5可移动,以便安装体5和5中的一个在接触/分离方向(垂直方向)上相对于另一个可移动,以及安装体5和5中的一个在趋近于另一个的方向上被弹簧(未不出)偏置。
[0124]安装体5和5安装在显示设备3上,以便显示设备3在安装体5和5被旋转到抽出位置的状态下被插入在安装体5和5之间。此时,由于安装体5和5中的一个在趋近于另一个的方向上被偏置,因此确保适配器2相对于显示设备3的稳定的安装状态,显示设备3被插入在它们之间。
[0125]显示设备3例如是移动电话。然而,显示设备3不限于移动电话,以及显示设备3可以是任何设备,只要该设备具有显示器功能即可。例如,显示设备3可以是移动终端、电视系统等等。
[0126]显不设备3包括布置在壳体6内部和外部的必需的组件。壳体6例如被形成为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壳形,以及显示面板7设置在壳体6的一个表面(后表面)上。作为触摸板的显示面板7通过在显示面板7的每个预定位置执行接触式操作来执行预定功能。
[0127]〈成像设备的配置〉
[0128]接下来,将描述成像设备I的配置(参见图3到图15)。
[0129]成像设备I包括布置在外壳8内部和外部的必需的组件。外壳8包括圆柱形壳体部分9、第一滚动防止部分10和第二滚动防止部分11。
[0130]圆柱形壳体部分9包括被形成为具有来回穿透的基本上圆柱形形状的圆柱形部分12、从圆柱形部分12的前端向内地突出的突出部分13和从后面关闭圆柱形部分12的后表面部分14。在圆柱形部分12中,垂直于作为光轴方向的前后方向的截面的外部形状被形成为具有基本上圆柱形形状。
[0131]圆柱形部分12包括布置在前侧的大口径部分12a、布置在大口径部分12a的后侧的小口径部分12b、以及布置在大口径部分12a和小口径部分12b之间的倾斜部分12c。大口径部分12a比小口径部分12b具有更大的前后宽度,而小口径部分12b具有比大口径部分12a更小的口径。倾斜部分12c的前端与大口径部分12a的后端匹配,而倾斜部分12c的后端与小口径部分12b的前端匹配,使得当从大口径部分12a向小口径部分12b趋近时口径被倾斜为变得更小。
[0132]此外,在成像设备1中,大口径部分12a和小口径部分12b还可以连续地提供,而无需提供倾斜部分12c。
[0133]突出部分13被形成为具有环形形状。在突出部分13内部,设置了环形安装部分
15。安装部分15从突出部分13向前突出,因此在内外围侧面包括啮合突出部分15a、15a和15a(参见图10)。啮合突出部分15a、15a和15a被设置为在圆周方向上分离。
[0134]在安装部分15的前侧,向前打开的锁孔15b和15b被形成为在圆周方向上分离。在安装部分15的外周围部分,设置了锁解除按钮15c。
[0135]在圆柱形壳体部分9内部,在靠近前端的位置处形成矩形透光孔9a。在圆柱形壳体部分9内部,在透光孔9a的后侧布置图像传感器16。在成像设备1中,通过下面将描述的透镜组捕捉到的光由图像传感器16进行光电转换。
[0136]第一滚动防止部分10被设置为在靠近圆柱形部分12的下表面的左侧的位置处向外突出(参见图3到图5)。第一滚动防止部分10的外表面包括前表面10a、后表面10b、侧表面10c、连续的表面10d、和底表面10e。连续的表面10d是与侧表面10c和底表面10e连续的表面,并被形成为向下倾斜以具有凸曲形状。
[0137]第一滚动防止部分10具有当成像设备1被置于办公桌或桌子的放置表面上时防止成像设备1滚动的功能,以及第一滚动防止部分10可以防止由于成像设备1的掉落等造成的损坏或故障。具体而言,成像设备1被配置为使得圆柱形部分12的外表面是环形的表面形状,以及第一滚动防止部分10对防止由于掉落等导致的损坏或故障是有用的。
[0138]在第一滚动防止部分10中,布置了覆盖体17(参见图3和图8)。覆盖体17位于侧表面10c上。在成像设备1中,在覆盖体17内部设置了诸如通用串行总线(USB)(未示出)的外部连接端子、和存储卡槽。因此,通过打开覆盖体17,可以执行与外部设备的连接以及存储卡的安装。此外,通过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或存储卡的安装,由成像设备1捕捉到的图像或视频可以被记录在外部设备或存储卡中。
[0139]第二滚动防止部分11被设置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