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0766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屏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的机械设备,具体指一种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今无线通信领域,应用了大量的室外基站,因室外基站不需要机房,所以营运商也越来越依靠室外基站来快速实现广覆盖,以降低建网成本。但由于室外基站一般采用交流供电,所以在交流进线口处除了应就近并联防雷器泄放雷击电流外,对交流电源线还要进行滤波和屏蔽处理。
请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中屏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基本原理是依靠缩短导线长度来达到屏蔽的目的,具体讲为当室外机柜的交流进线1从机柜底部2进入机柜后,将滤波器3用一个屏蔽罩盖起来,使滤波器3的输入端31与输出端32在同一个屏蔽体5内,进而依靠缩短屏蔽腔内导线的长度来实现电磁屏蔽。所述装置还包括一避雷器4和一密封模块6。
请参考图2,虽然上述的屏蔽装置将滤波器3的输入端31与输出端32放在一个屏蔽体5内能保证滤波器3外壳良好接地,但无法阻止输入端31与输出端32的互相耦合,进而会最终导致外部干扰进入机柜内部,并将机柜内部的高频信号传导出去,成为外部其它设备的干扰源。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屏蔽装置为了使机柜EMC达到相关标准,只有将滤波器输入与输出端的导线长度a和b(图1所示)控制得足够小,才能达到有效的屏蔽,这种方案在设备功耗较小且设备电磁频率较低时,一般可以实现;但当设备功耗较大,线缆较粗或设备频率较高时,因为操作等原因,很难将两端的电缆长度控制得很短,进而不可避免地出现EMC问题。
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屏蔽装置不能在设备功耗较大,线缆较粗或设备频率较高时有效地避免EMC产生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屏蔽装置,包括机柜底板(10)、通线孔(101),其开设在所述机柜底反(10)的上;避雷器(20),所述的避雷器(20)安置于所述的机柜底板(10)上;屏蔽罩体,所述的屏蔽罩体置于所述避雷器(20)之上,将避雷器(20)及通线孔(101)罩于其中;滤波器(40),所述的滤波器(40)有输出端(401)和输入端(402);密封块(60),作用为密封穿设于通线孔(101)中的交流线缆,所述的屏蔽装置还包括过孔(301),所述输入端(402)可藉由所述过孔(301)穿过所述屏蔽罩体侧壁与机柜内的线缆连接;屏蔽条(50),固定卡设在所述滤波器(40)与屏蔽罩体间形成的缝隙中。
所述屏蔽罩体为一屏蔽罩(30)。
所述的过孔(301),所述输入端(402)可藉由所述过孔(301)穿过所述屏蔽罩(30)侧壁与机柜内的线缆连接。
所述的屏蔽罩体由第一屏蔽罩体(30)、第二屏蔽罩体(100)及第三屏蔽罩体(80)组成。
所述的屏蔽装置还包括连接件(90),通过所述连接件(90)可将所述的第二屏蔽罩(100)与第三屏蔽罩(80)连接在一起。
所述连接件(90)具体为紧固螺钉。
采取上这的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完全隔离了滤波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所以彻底消除了机柜内部设备与外部输入电缆间电磁耦合;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在机柜尺寸越来越小,内部空间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机柜水平空间较小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屏蔽装置优点更为明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与与现有技术相比,少用一个屏蔽罩,节约了成本。


图1为现有技术中屏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干扰信号传播过程原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屏蔽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及屏蔽原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屏蔽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屏蔽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及屏蔽原理图,所述的屏蔽装置包括机柜底板10、通线孔101,其开设在所述机柜底板10上;避雷器20,所述的避雷器20安置于所述的机柜底板10上,起防雷作用;屏蔽罩30,所述的屏蔽罩30置于所述避雷器20之上,将避雷器20罩于其中,另外,所述的通线孔101也被罩于屏蔽罩30中,过孔301,其开设在屏蔽罩30的一侧壁上;滤波器40,所述的滤波器40有输出端401和输入端402,所述输入端402可藉由所述过孔301穿过所述屏蔽罩30侧壁与机柜内的线缆连接;屏蔽条50,可以导电,其固定卡设在所述滤波器40与屏蔽罩30间形成的缝隙中,起屏蔽作用;密封块60,作用为密封穿设于通线孔101中的交流线缆70。另外,所述的机柜底板10和屏蔽罩30都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原理为当外部交流电缆进入机柜后,用屏蔽罩30将滤波器40输入端402和避雷器20与机柜内部设备(图未示)屏蔽开来,滤波器40通过屏蔽罩30的过孔301进入屏蔽罩30内部,完成接线,由于在滤波器40与屏蔽罩30间形成的缝隙中有导电的屏蔽条50,所以内部干扰信号便通过金属壳直接向接地点进行泄放,这样就将滤波器40的输入端402与输出端401完全隔离开,也将滤波器40的输入端402和机柜内部设备完全隔离,避免了滤波器40输入端402与输出端401产生耦合;同时,外部干扰信号在通过交流线缆进入机柜到达滤波器40输入端402时,也沿着屏蔽罩30侧壁向接地点泄放,避免对机柜内部设备的干扰。
请参考图4,为本实用新型屏蔽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屏蔽装置包括机柜底板10、通线孔101,其开设在所述机柜底反10的上;避雷器20,所述的避雷器20安置于所述的机柜底板10上,起防雷作用;第一屏蔽罩30,所述的第一屏蔽罩30置于所述避雷器20之上,将避雷器20罩于其中,另外,所述的通线孔101也被罩于第一屏蔽罩30中,通孔302,其开设在第一屏蔽罩30的一侧壁上;滤波器40,所述的滤波器40有输出端和输入端;第二屏蔽罩100,其一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101,通过所述输入端402与安装孔101的配合将所述滤波器40固定在所述第二屏蔽罩100侧壁上并将所述滤波器40罩于第二屏蔽罩100之中;第三屏蔽罩80,将所述输入端罩于其中;屏蔽条50,分别固定卡设在所述滤波器40与第一屏蔽罩30间形成的缝隙中、所述第一屏蔽罩30与所述第二屏蔽罩100间形成的缝隙中、所述第一屏蔽罩30与所述第三屏蔽罩80形成的缝隙中;连接件90,通过所述连接件90可将所述的第二屏蔽罩100与第三屏蔽罩80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件90具体可为紧固螺钉。
可见第二实施例中的屏蔽装置特别适合机柜水平方向的空间有限的情况,其主要原理为利用多个屏蔽罩通过屏蔽条组合成第一实施例中屏蔽罩形成的屏蔽空间,有效利用机柜高度方向的空间换取了机柜水平方向的空间。
采取上这的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完全隔离了滤波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所以彻底消除了机柜内部设备与外部输入电缆间电磁耦合;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在机柜尺寸越来越小,内部空间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机柜水平空间较小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屏蔽装置优点更为明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少用一个屏蔽罩,节约了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屏蔽装置,包括机柜底板(10)、通线孔(101),其开设在所述机柜底反(10)的上;避雷器(20),所述的避雷器(20)安置于所述的机柜底板(10)上;屏蔽罩体,所述的屏蔽罩体置于所述避雷器(20)之上,将避雷器(20)及通线孔(101)罩于其中;滤波器(40),所述的滤波器(40)有输出端(401)和输入端(402);密封块(60),作用为密封穿设于通线孔(101)中的交流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装置还包括过孔(301),所述输入端(402)可藉由所述过孔(301)穿过所述屏蔽罩体侧壁与机柜内的线缆连接;屏蔽条(50),固定卡设在所述滤波器(40)与屏蔽罩体间形成的缝隙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体为一屏蔽罩(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罩体由第一屏蔽罩体(30)、第二屏蔽罩体(100)及第三屏蔽罩体(80)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装置还包括连接件(90),通过所述连接件(90)可将所述的第二屏蔽罩(100)与第三屏蔽罩(80)连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90)具体为紧固螺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屏蔽装置不能在设备功耗较大,线缆较粗或设备频率较高时有效地避免EMC产生的问题。所述屏蔽装置,包括机柜底板(10)、通线孔(101),其开设在所述机柜底板(10)的上;避雷器(20),所述的避雷器(20)安置于所述的机柜底板(10)上;屏蔽罩体,所述的屏蔽罩体置于所述避雷器(20)之上,将避雷器(20)及通线孔(101)罩于其中;滤波器(40),所述的滤波器(40)有输出端(401)和输入端(402);密封块(60),作用为密封穿设于通线孔(101)中的交流线缆过孔(301),所述输入端(402)可藉由所述过孔(301)穿过所述屏蔽罩体侧壁与机柜内的线缆连接;屏蔽条(50),固定卡设在所述滤波器(40)与屏蔽罩体间形成的缝隙中。
文档编号G12B17/02GK2718736SQ20042004239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1日
发明者鲁勇, 冯凯, 李宝军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