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绳索传动的轿厢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311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绳索传动的轿厢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绳索传动的轿厢的电梯,给该轿厢配置有一些垂直的导轨。
电梯通常安装在一个垂直的井道中,该井道是一个建筑物结构的一部分或刚性地与该建筑物结构相连接,使得该井道与建筑物结构构成一个整体。井道由混凝土、金属、玻璃或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是一个即重又昂贵的结构单元。但该井道是绝对必需的,以便保护与轿厢相连接的绳索不受气候影响、尤其是不受潮湿的影响,因为潮湿对绳索与所配置的驱动轮之间的摩擦产生不利影响。为了避免当电梯设置在露天的情况下使用昂贵的井道,由实践中公开了,电梯的轿厢借助一个升降柱塞直接地或与绳索连接地在传动比为2∶1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行驶。但在这种电梯中输送高度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轿厢的速度不允许超过1米/秒。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开始部分所述类型的电梯,它在结构简单及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可在露天工作。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这样来解决,即在轿厢的两侧的绳索各设置在一个壳体中并由一个共同的驱动轮加载。
由于该措施而无需要安装一个井道来保护绳索当电梯在露天工作时不受气候影响、尤其是不受潮湿的影响。通过将绳索设置在壳体中而保证了电梯可靠地工作。
合乎目的的是,在轿厢的每侧上的绳索一方面与轿厢相联接,另一方面与一个配重相联接。随之而来的是绳索的均匀负荷及驱动轮驱动功率的下降,因为作用的力相互地抵消。为了实现一个紧凑的结构形式,配重与轿厢位于固定导轨的垂直支架的相反对置的侧上。设置在轿厢两侧上的垂直支架是电梯的唯一的重要的静态部件。它们例如可设置在轿厢的设置有门的前部区域中并与建筑物相连接。此外也可露天地架设电梯,其方式是例如借助一些张紧绳索固定这些垂直支架。这些垂直支架的架设及由此电梯的架设例如可使用在篷帐结构中或在一个博览会场地中或在类似的相对不稳固的结构部分中。
为了使垂直支架构造得既抗弯又抗折断且相对压力稳固,优选每个垂直支架构造成双T形支架并设置在壳体中。这些垂直支架例如可这样地固定在至少一个基础上,使得整个电梯可处于露天地、即无其它支撑地被架设。
为了节省位置地实现绳索的导向,优选的是,这些垂直支架在它们的上端部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支承绳索的驱动轮及多个导向轮的升降驱动台,其中该升降驱动台桥状地延伸在两个垂直支架之间。当然这些导向轮这样地相对驱动轮设置,使得该驱动轮被这些绳索以这样一些包角围绕,这些包角相应于相关的技术规定。合乎目的的是,在升降驱动台上固定着一个在中间连接一个传动装置的情况下可驱动驱动轮的电动机。在电动机有相应的设计参数的情况下可取消该传动装置,驱动装置因此作成“无齿轮”的。此外升降驱动台承载有一个电子控制装置。当然,该电子控制装置、电动机及传动装置也可固定地配置在轿厢的下面,并且绳索通过一些相应的导向轮通向轿厢。
垂直支架优选用相对于升降驱动台在相反侧面的端部固定在一个井道槽中。该——例如混凝土浇注的——井道槽一方面保证了垂直支架的可靠固定,另一个方面当轿厢在其最下端位置时可在轿厢下面提供一个自由空间。为了附加的加固,这些垂直支架借助多个彼此间隔开的横向支架彼此相连接。
优选的是,每个垂直支架的桥板相对于轿厢平行地定向并在朝着轿厢的侧上承载导轨。因此,导轨设置在由垂直支架的突缘及桥板撑开的U形的自由空间内。为了避免配重的不可控制的摆动运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构型,在垂直支架的与导轨相反对置的侧上的突缘具有导向装置,用于将配重支承在垂直支架的相应的U形的空槽中。由于配重及导轨相对于垂直支架的桥板的布置,垂直支架基本上承受压力负荷。
为了实现配重的相对几乎无磨损的导向,合乎目的的是,导向装置被构造成相对地固定在突缘上的角型材,一些固定在配重上的导轮支承在这些角型材上。在此情况下,角型材的角尖例如指向配重的方向,并且这些导轮被这样地定向,使得它们的滚动面全面地在角型材的腿上碾滚。
优选横截面为T形的导轨在中间设置有一个固定型材的情况下这样地被固定在垂直支架的桥板上,使得导轨的基部相对于垂直支架的桥板平行地延伸,并且导轨的插在轿厢侧的滚轮之间的接板指向轿厢的方向。因为不仅导轨而且滚轮位于轿厢的两个侧上,因此轿厢被可靠地支承,其中该支承仅允许轿厢向上及向下运动。
为了实现导轨相对几乎无扭曲的固定,该导轨例如可借助一些夹紧爪固定在固定型材上,并且该固定型材又被焊接在垂直支架上。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构型,滚轮被支承在一个U形型材上,该U形型材通过一个角型材同轿厢的一个框架相连接。例如也可取代角型材而使用一个由U形型材或平面型材作的支架,并且该U形材料例如可由角型材来代替。
合乎目的的是,框架由横截面为U形的型材组成,其中这些延伸在轿厢的高度上的型材以它们的腿在朝着各所配置的垂直支架的方向上指向,并且型材的一个腿与角型材的一个腿相连接,该角型材的另一个腿固定着U形型材。由于该相对刚性的结构而始终保证了滚轮靠置在所配置的导轨上。
为了保护轿厢与垂直支架或与此连接的导轨之间的耦合区域不受气候影响,优选的是,在轿厢的两侧上配置一个延伸在其高度上的保护壳体,该保护壳体覆盖框架的相应的型材,并且该保护壳体具有一个用于角型材的配置给相应的型材的腿的透孔,该腿穿过接收所配置的垂直支架的壳体的一个缝槽伸出。因此这些可能会被潮湿侵入的孔口——即一方面保护壳体的透孔,另一个方面壳体的缝槽——保持相对地小,其中仍保证轿厢可靠地支承在垂直支架之间。合乎目的的是,透孔构造在保护壳体的两个突出部分之间,这两个突出部分延伸穿过壳体的缝槽。因此,壳体构造成与保护壳体在这些孔口的区域中交叠套置的且防止水侵入。优选壳体在缝槽的两侧承载有一些彼此V形地定向的密封唇,这些密封唇靠置在保护壳体的所述突出部分上。因此避免出现在保护壳体或壳体上的雨或雪到达其内部并在那里导致对绳索或导向部分的损害。
合乎目的的是,在一个导轨的相应的壳体内配置了电缆,在另一个导轨的相应的壳体内配置了防坠装置的释放器。优选这些电缆通过壳体的缝槽与保护壳体的透孔伸到轿厢的内部。因此,一方面对轿厢内的用电器供电用的、另一方面控制电梯用的电缆以及已由现有技术公开的、对两个导轨加载的防坠装置的释放器不受气候影响地设置在壳体中。
驱动轮及导向轮优选由一个罩覆盖。当然在该罩下面的还有电动机、传动装置及控制装置,它们由此是不受气候影响的,因此该电梯适于架设在露天中。该罩对于维护工作是可摆动地铰接的或可具有一个活门或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构型,在轿厢的两侧上,一个金属丝绳索一方面被固定在对应的配重上,另一方面被固定在轿厢上,其中该金属丝绳索延伸在所配置的垂直支架的下面且支撑一个带有配重的导向轮。为了释放防坠装置、即一个紧急制动装置,在金属丝绳索上固定有一个起重装置(Hebezeug),以便当驱动装置制动器释放时或向上或向下牵引轿厢。因为轿厢既可在向上行驶时也可在向下行驶时被紧急制动(in Fang geraten),因此释放防坠装置需要不同的方式。在向下行驶期间的紧急制动后,轿厢必须向上运动。为此在金属丝绳索的配置给配重的区段上固定起重装置的一个端部,它的另一个端部与此相对地被固定在其中设置有导向轮与张紧配重的井道槽内的很下部处。当加载起重装置以使其张紧时,配重向下运动且由此轿厢向上运动,使得防坠装置脱离工作。当向上行驶期间的紧急制动后,轿厢必须向下运动,为此在金属丝绳索的配置给配重的区段上固定起重装置的一个端部,它的另一个端部与此相对地被固定在很上部。张紧配重例如通过导向轮的固定而被固定。接着,在释放电梯的驱动装置制动器后,轿厢被向下牵引,以使防坠装置脱离工作。
为了保护电梯的使用者或电梯的驱动部件不受冷和/或热的影响,合乎目的的是,轿厢和/或被罩覆盖的区域同一个用于温度调节的加热和/或空调装置相连接。
为了能使安装在一个建筑物中的电梯的使用者舒适地从轿厢转移到建筑物中,有利的是,在每个楼层的地面的平面中在电梯的一个外门与建筑物之间设置有一个廊板。这些廊板同时用作位于下面的廊板的顶板,其中在用于最上面的楼层的廊板的上面当然设置有一个顶板。此外也可以这样来定这些廊板的尺寸,使得它们可被用作座位。
优选的是,多个廊板通过一个构架彼此相连接。合乎要求的是,该构架浮置地或在建筑物上和/或在垂直支架上被固定。对此变换地,这些廊板被设置在垂直支架上。
可以理解,上述的及以下还要描述的特征不仅能以分别被说明的组合,而且能以其它的组合应用。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以下借助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附图表示

图1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一个截面图,图2根据图1的一个细节部分II的放大视图,图3根据图2的电梯的一个驱动单元的正视图,图4根据图3的视图的一个俯视图,图5根据图1的细节部分II的一个仰视图,及图6根据图5的视图的一个侧视图。
该电梯包括一个适于输送多个人员的轿厢1,该轿厢设置有一个门2,并且该轿厢通过一个由型材3组成的框架4加强,其中该框架4设置在轿厢1的具有门2的一侧的区域中。在每个楼层前给电梯配置有一个外门52及一个廊板(Balkon)53,以保证从轿厢1舒适的到建筑物中的转移。型材3具有一个U形的横截面,其中延伸在轿厢1的高度上的型材3用它们的桥板5定位在向着轿厢1的方向上,并且型材3的腿6相对于轿厢1的外壁7垂直地延伸。型材3的一个腿6与一个角型材9的一个腿8固定地连接,该角型材的另一个腿10与型材3间隔开地延伸并在背对着轿厢1的侧上固定着一个U形型材11。在U形型材11上不仅支承着一些与垂直的导轨12共同作用的滚轮13,而且固定着这些绳索14的一个端部,这些绳索的另一个端部固定在一个配重15上。横截面为T形的导轨12在中间设置有固定型材16的情况下与一个构造成双T形支架的垂直支架18的一个桥板17相连接,其中该导轨12的基部19相对于垂直支架18的桥板17平行延伸地借助一些夹紧爪20固定在与垂直支架18相焊接的固定型材16上。导轨12的指向轿厢1的方向的接板21既以它的这些平行的纵向侧也在端侧在这些滚轮13之间导向。因为这种支承存在于轿厢1的两个侧上,所以轿厢1仅在垂直方向上具有自由度。
在垂直支架18的与导轨12相反对置的侧上设置有一些导向装置22,用于将配重15支承在垂直支架18的相应的U形的空槽23中,其中这些导向装置22包括一些固定在垂直支架18的相对的突缘24上的角型材25及一些支承在配重15上的导轮26。用夹紧爪27固定在垂直支架18的突缘24上角型材25的角尖在朝着配重15的方向上指向并设置在该配重的中心上。这些导轮26被这样地定向,使得它们的滚动面28在角型材25的所配置的腿29上碾滚。
在两个垂直支架18的上端部上设置有一个升降驱动台30,在该升降驱动台上支承着一个驱动轮31,该驱动轮在中间连接着一个传动装置33的情况下由一个电动机32驱动。设置在轿厢1左侧的绳索14从配重15起通过第一导向轮34及通过驱动轮31以及一个设置在驱动轮31与第一导向轮34下面的第二导向轮35延伸到固定它的U形型材11。当然,与电梯的载重量相关地也可有多根绳索14顺着该路径延伸。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根彼此并列的绳索14。在轿厢1右侧上的这些绳索14从所配置的配重15起导向第三导向轮36并从那里通过驱动轮31和一个设置在后面的第四导向轮37以及一个第五导向轮38导向轿厢侧的固定部分。所有的导向轮34、35、36、37、38相对驱动轮31的布置被这样地选择,使得这些绳索14以一个确定的角度均匀地环绕该驱动轮31,以便一方面避免这些绳索4的滑动,另一个方面保证轿厢1匀称地被驱动。
为了保护不受气候影响、尤其是不受潮湿的影响,在升降驱动台30上设置有一个罩39,后者覆盖住电梯的所有驱动部件40。罩39在轿厢1的两侧上同壳体41相连接,在该壳体中延伸着绳索14并接收导轨12及配重15,并且该壳体延伸在垂直支架18的整个高度上。此外设置有在轿厢1的高度上在两侧上延伸的保护壳体,用于接收框架4的型材3。为了使轿厢1与导轨12耦合,保护壳体42具有一个用于角型材9的配置给框架4的型材3的腿8的透孔43,该腿8穿过壳体41的一个缝槽44伸出。透孔43被构造在保护壳体42的两个突出部分45之间并具有一个椭圆形状,该椭圆形状的大直径(长轴)沿轿厢1的高度延伸。两个突出部分45延伸穿过壳体41的缝槽44。为了密封,在壳体41的缝槽44的两侧上设置有一些彼此相对V形地定向的密封唇46,这些密封唇靠置在保护壳体42的突出部分45上。由于透孔43的椭圆形状,这些密封唇46相对接触地位于透孔43的上面及下面及其余部分则跟随突出部分45的几何形状,由此可有效地不仅防止水侵入壳体41而且防止水侵入保护壳体42。
为了对轿厢1内部的电装置供电并实现对电梯的控制,在设置在轿厢1的左侧上的壳体41中设置有一些电缆47。这些电缆一方面通到升降驱动台30,另一方面穿过壳体41的缝槽44和保护壳体42的透孔43通到轿厢1中。在轿厢1的右侧上设置有一个防坠装置(Fangvorrichtung)48的张紧绳索,该防坠装置以公知的方式作用在导轨12上。
为了释放与垂直支架18共同作用的防坠装置48,在轿厢1的两侧上,一个金属丝绳索49一方面被固定在对应的配重15上,另一方面被固定在轿厢1的底面上。这些金属丝绳索49延伸在一个井道槽中的所配置的垂直支架18的下面且各支撑一个带有张紧配重51的导向轮50。
参考标号清单1轿厢 25角型材2门 26导轮3型材 27夹紧爪4框架 28滚动面5型材3的桥板29角型材25的腿6型材3的腿 30升降驱动台7轿厢1的外壁31驱动轮8角型材9的腿32电动机9角型材 33传动装置10角型材9的腿 34第一导向轮11U形型材 35第二导向轮12导轨 36第三导向轮13滚轮 37第四导向轮14绳38第五导向轮15配重 39罩16固定型材 40驱动部件17垂直支架的桥板41壳体18垂直支架 42保护壳体19导轨12的基部 43透孔20夹紧爪44缝槽21导轨12的桥板 45突出部分22导向装置 46密封唇23垂直支架18的空槽 47电缆24垂直支架18的突缘 48防坠装置
49金属丝绳索 52外门50导向轮 53廊板51张紧配重
权利要求
1.具有绳索传动的轿厢(1)的电梯,给该轿厢配置有一些垂直导轨(12),其特征在于绳索(14)在该轿厢(1)的两侧上被各设置在一个壳体(41)中并由一个共同的驱动轮(31)加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这些绳索(14)在该轿厢(1)的每个侧上一方面与该轿厢(1)相连接,另一方面与一个配重(1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该配重(15)与该轿厢(1)位于一个支撑所述导轨(12)的垂直支架(18)的相反对置的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每个垂直支架(18)构造成双T形支架并设置在壳体(41)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这些垂直支架(18)在它们的上端部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支承绳索(14)的驱动轮(31)及多个导向轮(34,35,36,37,38)的升降驱动台(30),其中该升降驱动台(30)桥状地延伸在这两个垂直支架(1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在该升降驱动台(30)上固定着一个在中间连接一个传动装置(33)的情况下驱动所述驱动轮(31)的电动机(3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该升降驱动台(30)承载有一个电子控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一项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这些垂直支架(18)用与升降驱动台(30)相反对立的端部固定在井道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一项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这些垂直支架(18)借助多个彼此间隔开的横向支架彼此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一项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每个垂直支架(18)的桥板(17)相对于轿厢(1)平行地定向并在朝着该轿厢(1)的侧上承载所述导轨(12)。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中一项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支架(18)的与导轨(12)相反对置侧上的这些突缘(24)具有导向装置(22),以便将配重(15)支承在垂直支架(18)的相应的U形的空槽(23)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22)被构造成相对地固定在这些突缘(24)上的角型材(25),在它们上支承着一些固定在配重(15)上的导轮(26)。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一项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横截面为T形的导轨(12)在中间设置有一个固定型材(16)的情况下被这样地固定在垂直支架(18)的桥板(17)上,使得导轨的基部(19)相对于垂直支架(18)的桥板(17)平行地延伸,并且导轨的插在轿厢侧的滚轮(13)之间的接板(21)朝向轿厢(1)的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这些滚轮(13)被支承在一个U形型材(11)上,该U形型材(11)通过一个角型材(9)同轿厢(1)的一个框架(4)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该框架(4)由一些横截面为U形的型材(3)组成,其中这些延伸在轿厢(1)的高度上的型材(3)用它们的腿(6)朝向各所配置的垂直支架(18)的方向,并且型材(3)的一个腿(6)与角型材(9)的一个腿(8)相连接,该角型材的另一个腿(10)保持着U形型材(11)。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一项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在轿厢(1)的两侧上配置有延伸在其高度上的保护壳体(42),该保护壳体覆盖着所述框架(4)的相应的型材(3),并且该保护壳体具有一个用于角型材(9)的配置给相应的型材(3)的腿(8)的透孔(43),该腿(8)穿过接收所配置的垂直支架(18)的壳体(41)的一个缝槽(44)伸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该透孔(43)构造在保护壳体(42)的两个突出部分(45)之间,这两个突出部分延伸穿过壳体(41)的缝槽(44)。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壳体(41)在缝槽(44)的两侧上承载一些彼此V形地定向的密封唇(46),这些密封唇靠置在保护壳体(42)的这些突出部分(45)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一项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导轨(12)的相应的壳体内配置了电缆(47),在另一个导轨(12)的相应壳体内配置了防坠装置(48)的释放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这些电缆(47)穿过壳体(41)的缝槽(44)及保护壳体(42)的透孔(43)伸到轿厢(1)的内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一项的电梯,其特征在于驱动轮(31)及导向轮(34,35,36,37,38)由一个罩(39)覆盖。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一项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在轿厢(1)的两个侧上,一个金属丝绳索(49)一方面被固定在相应的配重(15)上,另一方面被固定在轿厢(1)上,其中该金属丝绳索(49)延伸在所配置的垂直支架(18)的下面并且支撑一个带有配重(51)的导向轮(50)。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一项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轿厢(1)和/或由罩(39)覆盖的区域同一个用于温度调节的加热和/或空调装置相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一项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楼层的地面的平面中在电梯的一个外门(52)与建筑物之间设置有一个廊板(53)。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多个廊板(53)通过一个构架彼此相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该构架浮置地或在建筑物上和/或在所述垂直支架(18)上被固定。
27.根据权利要求24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这些廊板(53)被设置在所述垂直支架(18)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一个绳索传动的轿厢(1)的电梯,给该轿厢配置有一些垂直导轨(12)。绳索(14)在轿厢(1)的两侧上被各设置在一个壳体(41)中并由一个共同的驱动轮(31)加载。
文档编号B66B7/02GK1829652SQ200480021870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7日
发明者京特·施密特 申请人:施密特电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