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头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59965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冷头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水冷头散热结构,尤指一种通过一第一盖体的复数导热片与一第二盖体的复数导热片的彼此相互穿插排列,以组合成微型化流道的水冷头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中央处理器(CPU)处理速度与效能的提升,使得目前CPU的产热量增加,而较高的工作频率,也使得工作时的瓦数相对地提升,其所产生的高温会使CPU减低寿命,尤其当过多的热量未能有效排除时,容易造成系统不稳定。为解决CPU过热的问题,一般都采用散热器(heatsink)与风扇的组合,以强制冷却的方式将热量排除,而达到维持CPU的正常运作的效果。但是,现有的风扇在高转速下所产生的扰人噪音与高耗电量,常是制造产商所难以克服的问题。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其分别为现有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立体分解图与立体组合图。由图中可知,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困扰,一种水冷头散热结构因应而生。现有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包括一座体1与一密闭盖体2。其中,所述的座体1是具有复数个散热片10,并且所述的座体1的底部是接触在一发热源(图未示)。还有,所述的密闭盖体2是密封在所述的座体1的上端,并且所述的密闭盖体2是具有一进水孔20与一出水孔21。因此,通过所述的座体1的底部与所述的发热源的接触,以使得所述的发热源所产生的热量能传导到所述的散热片10,然后再通过冷却液在所述的进水孔20与所述的出水孔21之间的循环流动(如箭头所示),用来将所述的散热片10所吸收的热量快速导离,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然而,现有所述的散热片10的设计都为单方向,并且每个散热片10之间的间隙D也受到传统加工的限制,而无法达到微流道的结构(无法产生较多的散热面积),因此使得冷却液与所述的散热片之间的热交换受到了限制,故散热效益不大。
所以,由上可知,上述现有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不足,而有待加以改善。
于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且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关经验,悉心观察且研究的,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不足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水冷头散热结构,凭借上下交叉设置的复数散热片以形成微型流道,因此当冷却液进入到水冷头散热结构后,受到直立的复数散热片挡流与微型流道扰流的双重作用下,使冷却液增加停留在水冷头内容的时间,充份与复数散热片产生热交换,以提升冷却液与所述的散热片之间的散热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盖体,其具有一第一板体与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的第一散热片;以及一第二盖体,其具有一第二板体、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二板体上的第二散热片、与至少二个分别穿透所述的第二板体的进水孔与出水孔,其中所述的第二盖体是与所述的第一盖体是以周围密封的方式相互结合在一起,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是彼此相互穿插排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盖体,其具有一第一板体与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的第一散热片;一第二盖体,其具有一第二板体、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二板体上的第二散热片、与至少二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板体上的进水孔与出水孔,其中所述的第二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是彼此相互穿插;以及一中空座体,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与所述的第二板体之间,并同时与所述的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密封地接合,且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以及第二散热片设在所述的中空座体内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第一盖体,其具有一第一板体与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的第一散热片;复数个第二散热片,其分别堆栈在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上,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是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相互穿插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以及一中空座体,其至少具有一进水孔与一出水孔,其中所述的中空座体是与所述的第一盖体密封地相互接合在一起,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设在所述地中空座体的内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盖体;一中空座体,其具有一第一板体、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的第一散热片、至少一进水孔、与至少一出水孔;以及复数个第二散热片,其分别堆栈在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上,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是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相互穿插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其中,所述的中空座体是与所述的第一盖体密封地相互接合在一起,且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设在所述的中空座体的内部。
使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散热结构是凭借上下交叉设置的复数散热片以形成微型流道,因此当冷却液进入到水冷头散热结构后,受到直立的复数散热片挡流与微型流道扰流的双重作用下,使冷却液增加停留在水冷头内容的时间,充分与复数散热片产生热交换,提升了冷却液与所述的散热片之间的散热作用。
2.本实用新型利用散热片间距对应原理将之相互接合(可相互接触或不接触),将可使散热片、流道密集化、微小化,不仅可增加整体的散热效率,也可利用热管传导的原理进行改良,同时将热导引到上部,再凭借上部的散热片往下传导与水冷液进行热交换,以增加整体的散热速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效率高于现有技术。


图1是为现有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为现有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4-4剖面图;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分解图;图6是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6-6剖面图;图7是为本实用新型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8是为本实用新型图7的8-8剖面图;图9是为本实用新型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为本实用新型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11是为本实用新型图10的11-11剖面图;图12是为本实用新型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3是为本实用新型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14是为本实用新型图13的14-14剖面图;图15是为本实用新型图14的分解图;图16是为本实用新型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第六实施例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座体;10-散热片;2-密闭盖体;20-进水孔;21-出水孔;D-间隙;1a-第一盖体;1b-第一盖体;1c-第一盖体;1D-第一盖体;1e-第一盖体;1f-第一盖体;10a-第一板体;10b-第一板体;10c-第一板体;10D-第一板体;10e-第一板体;11a-第一散热片;11b-一第一散热片;11c-第一散热片;11D-第一散热片;11e-第一散热片;2a-第二盖体;2b-第二盖体;2c-第二盖体;2D-第二盖体;20a-第二板体;20b-第二板体;20c-第二板体;20D-第二板体;21a-第二散热片;21b-第二散热片;21c-第二散热片;21D-第二散热片;21e-第二散热片;21f-第二散热片;200a-进水孔;200b-进水孔;200c-进水孔;201a-出水孔;201b-出水孔;201c-出水孔;201D-出水孔;3c-中空座体;3D-中空座体;3e-中空座体;3f-中空座体;30e-进水孔;31e-出水孔;31f-出水孔;32f-第一板体;33f-第一散热片;4b-热管;4D-热管;D-间距;H-预定间距;H-预定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与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
请参阅图3到图6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图3的4-4剖面图、本实用新型图4的分解图、与本实用新型图3的6-6剖面图。由所述的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散热结构是包括一第一盖体1a与一第二盖体2a。
其中,所述的第一盖体1a是具有一第一板体10a与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10a上的第一散热片11a。并且,所述的第二盖体2a是具有一第二板体20a、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二板体20a上的第二散热片21a、与至少二个分别穿透所述的第二板体20a的进水孔200a与出水孔201a,其中所述的第二盖体2a是与所述的第一盖体1a是以周围密封的(sealed)方式相互结合在一起,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a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a是彼此相互穿插排列。其中,每一个第一散热片11a与第二散热片21a的间距D是可介于0.05到2厘米(mm)之间,并且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a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a都可通过焊料(图未示)或任何导热接合胶,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第二板体20a与所述的第一板体10a上。
还有,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a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a是可采用任何的排列方式以分别成形在所述的第二板体20a与所述的第一板体10a上。例如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a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a是可分别垂直地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10a上与所述的第二板体20a上;或者,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a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a是可分别倾斜地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10a上与所述的第二板体20a上(其中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a是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a相互平行)。
另外,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a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a是可以等间距或非等间距的方式彼此相互穿插排列。或者,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a是可选择地形成在所述的第一板体10a的一第一预定区域(图未示)上,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a是可选择地形成在所述的第二板体20a的一与所述的第一预定区域相对应的第二预定区域(图未示)上。也即,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a或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a是可依据设计者的需求,而选择性地形成在所述的第一板体10a或所述的第二板体20a的部分区域上。
还有,所述的进水孔200a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盖体20a的上端的一旁侧,并且所述的出水孔201a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盖体20a的上端的另一旁侧。如此,通过所述的第一板体10a的底部是接触在一发热源(图未示),以使得所述的发热源所产生的热是通过所述的第一板体10a而传导到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a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a,然后再通过冷却液在所述的进水孔200a与所述的出水孔201a之间的循环流动(如箭头所示),用以将所述的一散热片11a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a所吸收的热量快速导离,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并且由于所述的散热片11a、21a的密集化,而使得所述的散热片11a、21a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具有良好的热交换性。
请参阅图7与图8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与本实用新型图7的8-8剖面图。由所述的图中可知,第二实施例的水冷头散热结构是包括一第一盖体1b、一第二盖体2b与二个热管4b。其中,所述的第一盖体1b是具有一第一板体10b与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10b上的第一散热片11b。并且,所述的第二盖体2b是具有一第二板体20b、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二板体20b上的第二散热片21b、与至少二个分别穿透所述的第二板体20b的进水孔200b与出水孔201b。
此外,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不同在于当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b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b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板体20b与所述的第一板体10b相隔一预定间距H时,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则更进一步包括二个与所述的第一板体10b的底部和所述的第二板体20b的底部接触的热管4b。因此,当所述的第一板体10b的底部12b是与一发热源(图未示)接触时,所述的发热源所产生的热是可通过所述的第一板体10b以传导到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b,并且也可通过所述的第一板体10b与所述的热管4b以传导到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b。然后,再通过冷却液(图未示)在所述的进水孔200b与所述的出水孔201b之间的循环流动(如箭头所示),用以将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b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b所吸收的热量快速导离,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请参阅图9到图11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立体组合图、与本实用新型图10的11-11剖面图。由所述的图中可知,第三实施例的水冷头散热结构是包括一第一盖体1c、一第二盖体2c与一中空座体3c。
其中,所述的第一盖体1c是具有一第一板体10c与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10c上的第一散热片11c。所述的第二盖体2c是具有一第二板体20c、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二板体20c上的第二散热片21c、与至少二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板体20c上的进水孔200c与出水孔201c,其中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c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c是彼此相互穿插。并且,所述的中空座体3c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板体10c与所述的第二板体20c之间,用以密封地(sealedly)环绕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c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c。
请参阅图12所示,其是为本实用新型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由图中可知,第四实施例的水冷头散热结构是包括一第一盖体1D、一第二盖体2D、中空座体3D、与二个热管4D。其中,所述的第一盖体1D是具有一第一板体10D与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10D上的第一散热片11D。并且,所述的第二盖体2D是具有一第二板体20D、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二板体20D上的第二散热片21D、与至少二个分别穿透所述的第二板体20D的进水孔(图未示)与出水孔201D。其中,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D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D是彼此相互穿插。并且,所述的中空座体3D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板体10D与所述的第二板体20D之间,用以密封地(sealedly)环绕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D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D。
此外,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最大的不同在于当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D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D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板体20D与所述的第一板体10D相隔一预定间距H时,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则更进一步包括二个与所述的第一板体10D的底部和所述的第二板体20D的底部接触的热管4D。因此,当所述的第一板体10D的底部12D是与一发热源(图未示)接触时,所述的发热源所产生的热是可通过所述的第一板体10D以传导到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D,并且也可通过所述的第一板体10D与所述的热管4D以传导到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D。然后,再通过冷却液(图未示)在所述的进水孔(图未示)与所述的出水孔201D之间的循环流动,用以将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D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D所吸收的热量快速导离,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请参阅图13到图15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本实用新型图13的14-14剖面图、与本实用新型图14的分解图。由所述的图中可知,第五实施例的水冷头散热结构是包括一第一盖体1e、复数个第二散热片21e与一中空座体3e。
其中,所述的第一盖体1e是具有一第一板体10e与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10e上的第一散热片11e。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e是分别堆栈在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e上,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e是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e相互穿插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板体10e上。并且,所述的中空座体3e是至少具有一进水孔30e与一出水孔31e,其中所述的中空座体3e是与所述的第一盖体1e密封地(sealedly)相互接合在一起,以包覆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e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e。
如此,通过所述的第一板体10e的底部是接触在一发热源(图未示),以使得所述的发热源所产生的热是通过所述的第一板体10e而传导到所述的第一散热片11e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e,然后再通过冷却液在所述的进水孔30e与所述的出水孔31e之间的循环流动(如箭头所示),用以将所述的一散热片11e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e所吸收的热量快速导离,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并且由于所述的散热片11e、21e的密集化,而使得所述的散热片11e、21e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具有良好的热交换性。
请参考图16所示,其是为本实用新型水冷头散热结构的第六实施例的剖面图。由图中可知,第六实施例的水冷头散热结构是包括一第一盖体1f、复数个第二散热片21f与一中空座体3f。
再者,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最大的不同在于第六实施例的第一盖体1f是为一平板,而所述的中空座体3f是具有一第一板体32f与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32f上的第一散热片33f。此外,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f是分别堆栈在所述的第一散热片33f上,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f是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33f相互穿插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板体32f上。
而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相同的是所述的中空座体3f是至少具有一进水孔(图未示)与一出水孔31f,其中所述的中空座体3f是与所述的第一盖体1f密封地(sealedly)相互接合在一起,以包覆所述的第一散热片33f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f。
如此,通过所述的第一板体32f的底部是接触在一发热源(图未示),以使得所述的发热源所产生的热是通过所述的第一板体32f而传导到所述的第一散热片33f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f,然后再通过冷却液在所述的进水孔(图未示)与所述的出水孔31f之间的循环流动(如箭头所示),用以将所述的一散热片33f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21f所吸收的热量快速导离,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并且由于所述的散热片33f、21f的密集化,而使得所述的散热片33f、21f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具有良好的热交换性。
再者,以上述第一到第四实施例而言,所述的第二盖体(20a、20b、20c、20D)可更进一步包括另一个出水孔(图未示)。因此,所述的进水孔(200a、200b、200c)是可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盖体(20a、20b、20c、20D)的上端的中央处,所述的出水孔(201a、201b、201c、201D)是可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盖体(20a、20b、20c、20D)的上端的一旁侧,并且所述的另一个出水孔是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盖体(20a、20b、20c或20D)的上端的另一旁侧。
另外,以上述第五、六实施例而言,所述的中空座体(3e、3f)是可进一步包括另一个出水孔(图未示)。例如,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水孔30e是设置在所述的中空座体3e的上端的中央处,所述的出水孔31e是设置在所述的中空座体3e的上端的一旁侧,并且所述的另一个出水孔(图未示)是设置在所述的中空座体3e的上端的另一旁侧。然而,上述进水孔与出水孔所设定的数量与开设的位置是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凡可使冷却液产生循环效果的设计都为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水冷头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散热结构是凭借上下交叉设置的复数散热片以形成微型流道,因此当冷却液进入到水冷头散热结构后,受到直立的复数散热片挡流与微型流道扰流的双重作用下,使冷却液增加停留在水冷头内容的时间,充分与复数散热片产生热交换,以提升冷却液与所述的散热片之间的散热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散热片(可为鳍片)间距对应原理将的相互接合(可相互接触或不接触),将可使散热片、流道密集化、微小化,不仅可增加整体的散热效率,也可利用热管传导的原理进行改良,同时将热导引到上部,再凭借上部的散热片往下传导与水冷液进行热交换,以增加整体的散热速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效率高于现有技术。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盖体,其具有一第一板体与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的第一散热片;以及一第二盖体,其具有一第二板体、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二板体上的第二散热片、与至少二个分别穿透所述的第二板体的进水孔与出水孔,其中所述的第二盖体是与所述的第一盖体是以周围密封的方式相互结合在一起,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是彼此相互穿插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是垂直地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是垂直地成形在所述的第二板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是倾斜地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是以平行所述的第一散热片的方式倾斜地成形在所述的第二板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散热片与相邻的第二散热片的间距是介于0.05到2厘米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彼此间是以等间距的方式彼此相互穿插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彼此间是以非等间距的方式彼此相互穿插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板体与所述的第一板体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板体的底部与一发热源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是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板体与所述的第一板体相隔一预定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与所述的第一板体的底部以及所述的第二板体的底部接触的热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板体的底部与一发热源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盖体的上端的一旁侧,并且所述的出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盖体的上端的另一旁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盖体更进一步包括另一个出水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盖体的上端的中央处,所述的出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盖体的上端的一旁侧,并且所述的另一个出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盖体的上端的另一旁侧。
15.一种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盖体,其具有一第一板体与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的第一散热片;一第二盖体,其具有一第二板体、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二板体上的第二散热片、与至少二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板体上的进水孔与出水孔,其中所述的第二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是彼此相互穿插;以及一中空座体,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与所述的第二板体之间,并同时与所述的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密封地接合,且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以及第二散热片设在所述的中空座体内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是垂直地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是垂直地成形在所述的第二板体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是倾斜地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是以平行所述的第一散热片的方式倾斜地成形在所述的第二板体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散热片与相邻的第二散热片的间距是介于0.05到2厘米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彼此间是以等间距的方式彼此相互穿插排列。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彼此间是以非等间距的方式彼此相互穿插排列。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板体与所述的第一板体焊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板体的底部与一发热源接触。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是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板体与所述的第一板体相隔一预定间距。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与所述的第一板体的底部以及所述的第二板体的底部接触的热管。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板体的底部与一发热源接触。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盖体的上端的一旁侧,并且所述的出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盖体的上端的另一旁侧。
2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盖体更进一步包括另一个出水孔。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盖体的上端的中央处,所述的出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盖体的上端的一旁侧,并且所述的另一个出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盖体的上端的另一旁侧。
29.一种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盖体,其具有一第一板体与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的第一散热片;复数个第二散热片,其分别堆栈在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上,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是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相互穿插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以及一中空座体,其至少具有一进水孔与一出水孔,其中所述的中空座体是与所述的第一盖体密封地相互接合在一起,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设在所述地中空座体的内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是垂直地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以及所述的第二散热片是垂直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并堆栈在相对应的第一散热片上。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是倾斜地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是平行所述的第一散热片。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散热片与相邻的第二散热片的间距是介于0.05到2厘米之间。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彼此间是以等间距的方式彼此相互穿插排列。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彼此间是以非等间距的方式彼此相互穿插排列。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一板体焊接。
36.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板体的底部与一发热源接触。
37.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中空座体的上端的一旁侧,并且所述的出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中空座体的上端的另一旁侧。
38.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座体更进一步包括另一个出水孔。
39.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中空座体的上端的中央处,所述的出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中空座体的上端的一旁侧,并且所述的另一个出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中空座体的上端的另一旁侧。
40.一种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盖体;一中空座体,其具有一第一板体、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的第一散热片、至少一进水孔、与至少一出水孔;以及复数个第二散热片,其分别堆栈在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上,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是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相互穿插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其中,所述的中空座体是与所述的第一盖体密封地相互接合在一起,且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设在所述的中空座体的内部。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是垂直地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以及所述的第二散热片是垂直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并堆栈在相对应的第一散热片上。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是倾斜地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并且所述的第二散热片是平行所述的第一散热片。
43.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散热片与相邻的第二散热片的间距是介于0.05到2厘米之间。
44.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彼此间是以等间距的方式彼此相互穿插排列。
45.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彼此间是以非等间距的方式彼此相互穿插排列。
46.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一板体焊接。
47.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板体的外部与一发热源接触。
48.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中空座体的上端的一旁侧,并且所述的出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中空座体的上端的另一旁侧。
49.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座体更进一步包括另一个出水孔。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水冷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中空座体的上端的中央处,所述的出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中空座体的上端的一旁侧,并且所述的另一个出水孔是设置在所述的中空座体的上端的另一旁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冷头散热结构,其包括一第一盖体、一第二盖体与一中空座体。其中,所述的第一盖体是具有一第一板体与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上的第一散热片;所述的第二盖体是具有一第二板体、复数个成形在所述的第二板体上的第二散热片、与至少二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板体上的进水孔与出水孔,其中所述的第二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是彼此相互穿插;以及,所述的中空座体是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板体与所述的第二板体之间,用以密封地(sealedly)环绕所述的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的第二散热片。
文档编号G12B15/02GK2930222SQ20062011570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1日
发明者彭裕皇, 钱益伸 申请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