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提升装置的双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327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梯提升装置的双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梯提升装置的双制动器。
背景技术
电梯由驱动机构驱动在电梯井道内运行,出于需要和安全的目的,电梯轿厢在正常运行时需要平层在某一楼板定位,在紧急情况下也需紧急制停阻止电梯轿厢运行;制动器被设计成一种用于正常操作制动及升降紧急制动的制动装置。
在制动器线圈通电,铁芯中有励磁电流时,产生电磁力吸引电枢,电磁力大于制动弹簧作用在电枢上的弹簧力,制动盘被释放,制动力也就被释放,制动动作解除,电梯运行;相反,当制动线圈停止通电,没有励磁电流时,电磁力消失,电枢在制动弹簧产生的弹簧力推动下移出,并压紧制动盘,制动力有效,电梯停止运转或紧急制动。
如图1所示,以往的双制动器技术中前后侧二个铁芯(16、16`)在同一个方向并列布置,这样会造成前后侧磁场的干涉,影响制动力的稳定。而且前后制动器具有同样的制动力,这就要求更多的空间,在具体应用中这不是所希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的目的在于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排除前后侧磁场干涉、制动力稳定、安全性好的电梯提升装置的双制动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提升装置的双制动器,包括前制动器、后制动器、制动体及连接螺杆;所述前制动器由设置在电机轴上前制动盘、前刹车片、前电枢、将前电枢顶推压住前制动盘的前制动弹簧、前线圈及前铁芯组成;所述后制动器由设置在电机轴上后制动盘、后刹车片、后电枢、将后电枢顶推压住后制动盘的后制动弹簧、后线圈及后铁芯组成;所述前制动器与后制动器分别相向设于制动体的前后两侧,以使前铁芯和后铁芯方向不同而排除前后侧磁场的干涉。
上述前铁芯和后铁芯分别连接于不同的连接螺杆。
上述前铁芯和后铁芯也可以分别连接于同一连接螺杆。
同时为了节省占用空间和降低成本,本发明进一步要求上述后制动器的制动力比前制动器的制动力小。
其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后电枢比前电枢小。
也可以是上述后制动盘固定在电机轴上。
也可以是上述后刹车片半径比前刹车片半径小。
也可以是上述后制动弹簧的弹簧力比前制动弹簧的弹簧力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双制动器可排除前后侧磁场干涉,制动力稳定;后制动器的制动力可比前侧制动器的制动力小,而后制动器结构可以采用不同设计,节省空间,成本降低。


图1是现有双制动器的纵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提升装置的双制动器,包括前制动器1、后制动器1`、制动体2及连接螺杆3;所述前制动器1由设置在电机轴4上前制动盘11、前刹车片12、前电枢13、将前电枢13顶推压住前制动盘11的前制动弹簧14、前线圈15及前铁芯16组成;所述后制动器1`由设置在电机轴4上后制动盘11`、后刹车片12`、后电枢13`、将后电枢13`顶推压住后制动盘11`的后制动弹簧14`、后线圈15`及后铁芯16`组成;所述前制动器1与后制动器1`分别相向设于制动体2的前后两侧,上述设计的目的是使前铁芯16、后铁芯16`分别相向设于制动体2的前后两侧(现有技术中前铁芯16、后铁芯16`为同向并列布置,这样会造成前后侧磁场的干涉,影响制动力的稳定,如图1所示),当前后线圈(15、15`)中产生励磁电流时,前后制动器(1、1`)的磁场是各自独立的,从而保证制动力的稳定。上述制动体2夹住前、后制动盘(11、11`)。上述前后铁芯(16、16`)和前后电枢(13、13`)、制动体2在外围端设有安装孔以便让连接螺杆3通过,连接螺杆3引导前后电枢(13、13`)轴向移动实现制动器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前铁芯16与后铁芯16`连接在不同的连接螺杆3。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前铁芯16与后铁芯16`连接在同一的连接螺杆3,其他结构如实施例一所述。
实施例三为了节省占用空间和降低成本,本发明进一步要求设计成后制动器1`的制动力比前制动器1的制动力小,如图4所示,其可以通过缩小后电枢13`来实现,即后电枢13`比前电枢13小。本实施例其他结构如实施例一所述。
实施例四为了节省占用空间和降低成本,本发明要求设计成后制动器1`的制动力比前制动器1的制动力小,如图5所示,后制动盘11`可以直接固定在电机轴4上,这种直接固定可以通过平键或过盈配合等结构来实现。
而传统的这种制动器中,电机轴先和花键衬套相连,制动盘再与花键衬套相连,在实现制动时,制动盘在花键衬套上有极小距离的轴向运动,被夹紧在制动盘左右两侧的刹车片中。
在图5中由于后制动器1`制动力小,后制动盘11`只需一侧后刹车片12`就可以满足制动要求,后制动盘11`直接固定在电机轴4上,轴向不需运动,制动时,后电枢13`带动后刹车12`片顶推后制动盘11`实现制动。这种直接固定可以通过平键或过盈配合等结构实现这种构思即可。这样的设计构思能有效减少占用空间和制造加工成本。
本实施例其他结构如实施例一所述。
实施例五为了节省占用空间和降低成本,本发明要求设计成后制动器1`的制动力比前制动器1的制动力小,如图6所示,其可以通过缩小后刹车片12`半径来实现,即后刹车片12`半径比前刹车片12半径小。本实施例其他结构如实施例一所述。
另外,由于后制动器1`所需提供的制动力小,因此后制动弹簧14`提供的弹簧力也可以比前制动弹簧14小,后制动弹簧14`可采用较小规格的弹簧,因而可以减少体积,降低成本。上述实施例三、四和五的实施方案都能实现减少后制动器的占用空间和体积,及减少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提升装置的双制动器,包括前制动器(1)、后制动器(1`)、制动体(2)及连接螺杆(3);所述前制动器(1)由设置在电机轴(4)上前制动盘(11)、前刹车片(12)、前电枢(13)、将前电枢(13)顶推压住前制动盘(11)的前制动弹簧(14)、前线圈(15)及前铁芯(16)组成;所述后制动器(1`)由设置在电机轴(4)上后制动盘(11`)、后刹车片(12`)、后电枢(13`)、将后电枢(13`)顶推压住后制动盘(11`)的后制动弹簧(14`)、后线圈(15`)及后铁芯(1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制动器(1)与后制动器(1`)分别相向设于制动体(2)的前后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提升装置的双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铁芯(16)和后铁芯(16`)分别连接于不同的连接螺杆(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提升装置的双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铁芯(16)和后铁芯(16`)分别连接于同一连接螺杆(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电梯提升装置的双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器(1`)的制动力比前制动器(1)的制动力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提升装置的双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电枢(13`)比前电枢(13)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提升装置的双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盘(11`)固定在电机轴(4)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提升装置的双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刹车片(12`)半径比前刹车片(12)半径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提升装置的双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弹簧(14`)的弹簧力比前制动弹簧(14)的弹簧力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提升装置的双制动器。其包括前制动器、后制动器、制动体及连接螺杆;所述前制动器由设置在电机轴上前制动盘、前刹车片、前电枢、将前电枢顶推压住前制动盘的前制动弹簧、前线圈及前铁芯组成;所述后制动器由设置在电机轴上后制动盘、后刹车片、后电枢、将后电枢顶推压住后制动盘的后制动弹簧、后线圈及后铁芯组成;所述前制动器与后制动器分别相向设于制动体的前后两侧。本发明所述的双制动器可排除前后侧磁场干涉,制动力稳定;后制动器的制动力可比前侧制动器的制动力小,而后制动器结构可以采用不同设计,节省空间,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B66D5/30GK101066744SQ200710027818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9日
发明者肖永恒 申请人: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