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5964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在进行作业时通常通过支腿支撑。支腿通常包括与工程机械的主体连接并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支腿、相对于固定支腿可水平伸缩地设置的水平活动支腿以及 与该水平活动支腿连接并且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垂直支腿。支腿工作时,通过垂直支腿着地,垂直支腿通常通过液压缸而垂直伸缩地调节。以起重机为例,起重机在进行吊重作业时,必须保证各个支腿着地(受力),若其中一个或几个支腿未着地,即产生虚腿,极有可能导致起重机发生倾翻事故。因此,起重机吊重作业时,对支腿的实时监控显得至关重要。目前通常采用着地检测装置来实时检测支腿的着地情况。现有的着地检测装置通常包括安装在垂直支腿的液压缸的液压锁上的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对该液压缸的无杆腔的压力进行监测,从而判断支腿的着地情况。当该无杆腔内的压力高于或等于设定值时,说明支腿已着地,不存在虚腿现象;而当该无杆腔内的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则说明支腿悬空未着地,已产生虚腿。在上述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中,由于垂直支腿的液压缸的无杆腔的压力泄放存在滞后效应,甚至产生波动的扰动信号,因此检测实时性不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具有较高的检测实时性,能够消除安全隐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所述支腿包括固定支腿和相对于该固定支腿可水平伸缩地设置的水平活动支腿,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所述固定支腿与水平活动支腿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的检测开关。优选地,所述固定支腿和水平活动支腿为横截面为矩形的框形结构,所述水平活动支腿可水平伸缩地套设在所述固定支腿内。优选地,所述检测开关包括检测件和感应块,所述检测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腿和所述水平活动支腿中的一者上,所述感应块固定在所述固定支腿和所述水平活动支腿中的
另一者上。优选地,所述检测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腿上,所述感应块固定在所述水平活动支腿的伸入所述固定支腿的端部上。优选地,当所述水平活动支腿相对于所述固定支腿水平伸出至极限位置时,所述检测件和感应块的位置在垂直方向上相对应。优选地,所述检测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腿的上表面上,所述感应块固定在所述水平活动支腿的上表面上。[0012]优选地,所述检测开关为微动开关或接近开关。优选地,该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检测开关连接的控制器和与该控制器连接的报警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开关检测的间隙大小信号判断所述支腿是否着地,并且当确定所述支腿未着地时向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器在接收到该报警信号时进行报警。优选地,该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检测开关连接的控制器和与该控制器连接的报警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开关检测的间隙大小信号判断所述支腿是否着地,当所述固定支腿与水平活动支腿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大小大于或等于预设间隙大小时,则确定所述支腿已着地;当所述固定支腿与水平活动支腿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大小小于所述预设间隙大小时,则确定所述支腿未着地,向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所 述报警器在接收到该报警信号时进行报警。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工程机械的控制系统连接,当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支腿未着地时,该控制器还向所述工程机械的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以使得该控制系统停止所述工程机械的动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通过检测所述固定支腿与水平活动支腿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的检测开关来确定支腿是否着地,因此不存在滞后或波动的问题,从而具有较高的检测实时性,能够消除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在支腿着地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如图I所示的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在支腿未着地状态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固定支腿;2水平活动支腿;31检测件; 32感应块;4垂直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例如“水平”、“垂直”等是指工程机械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所处的方位,例如当工程机械位于水平面上作业时,水平方向是指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向,垂直方向是指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所述支腿包括固定支腿I和相对于该固定支腿I可水平伸缩地设置的水平活动支腿2,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所述固定支腿I与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的检测开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通过检测所述固定支腿I与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的检测开关来确定支腿是否着地,因此不存在滞后或波动的问题,从而具有较高的检测实时性,能够消除安全隐患。如图I和图2所示,工程机械的支腿主要包括与工程机械的主体(未示出)连接并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支腿I、相对于固定支腿I可水平伸缩地设置的水平活动支腿2以及与该水平活动支腿2连接并且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垂直支腿4。支腿工作时,通过垂直支腿4着地。如图I所示为支腿处于着地状态的示意图,当支腿着地受力时,由于垂直支腿4的支撑作用,水平活动支腿2会相对于固定支腿I微微上翘。如图2所示为支腿处于未着地状态的示意图,当支腿未着地时,由于垂直支腿4的重力作用,水平活动支腿2会相对于固定支腿I微微下垂。因此,支腿处于不同状态时,固定支腿I与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大小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固定支腿I与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 方向的间隙大小来确定支腿是处于着地状态还是处于未着地状态。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将水平活动支腿2相对于该固定支腿I可水平伸缩地设置,并且可以根据该具体的设置方式来选择检测开关的具体安装方式。例如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支腿I和水平活动支腿2为横截面为矩形的框形结构,所述水平活动支腿2可水平伸缩地套设在所述固定支腿I内。当然,水平活动支腿2也可以套设在固定支腿I之外。固定支腿I和水平活动支腿2也可以采用其他横截面形状的框形,也可以采用板形等其他适当的结构。检测开关可以采用各种能够定量地检测固定支腿I和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的检测装置;也可以采用定性地根据固定支腿I和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大小而作出响应的装置(例如接近开关、微动开关等),例如当该间隙大小小于或等于预定值时,检测开关作出响应(例如发出电信号、光信号等),而当该间隙大小大于预定值时,则检测开关不响应。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检测开关包括检测件31和感应块32,所述检测件31固定在所述固定支腿I和所述水平活动支腿2中的一者(例如固定支腿I)上,所述感应块32固定在所述固定支腿I和所述水平活动支腿2中的另一者(例如水平活动支腿)上。当固定支腿I与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大小小于等于预定值时,检测件31能够检测到感应块32的存在,从而作出响应。感应块32与检测件31的位置可以互换,下文中对此不再赘述。检测件31和感应块32可以分别固定到固定支腿I和所述水平活动支腿2的各适当位置上。优选地,如图I和图2所示,所述检测件31固定在所述固定支腿I上,所述感应块32固定在所述水平活动支腿2的伸入所述固定支腿I的端部上。由于在支腿从未着地支腿转变到着地状态的过程中,水平活动支腿2的端部与固定支腿I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大小和固定支腿I的端部与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大小变化最大,因此将感应块32设置在水平活动支腿2的伸入所述固定支腿I的端部,或者设置在水平活动支腿2的与固定支腿I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能够减小检测开关的误差,从而防止检测件31作出误响应。此外,将检测装置31设置在固定支腿I上,检测装置31的电线或信号传输线的长度无需随着水平活动支腿2的伸缩而变化,因此无需卷筒等用于引导线路的机构,便于着地检测装置的布线。如图I和图2所示,当所述水平活动支腿2相对于所述固定支腿I水平伸出至极限位置时,所述检测件31和感应块32的位置在垂直方向上相对应。当然,检测件31和感应块32的位置也可以稍有偏差。如图I和图2所示,所述检测件31固定在所述固定支腿I的上表面上,所述感应块32固定在所述水平活动支腿2的上表面上,从而方便检测件31和感应块32的安装。当然,检测件31和感应块32也可以分别固定在固定支腿I的下表面上和水平活动支腿2的下表面上。当根据检测开关检测的水平活动支腿2与固定支腿I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大小确定支腿处于未着地状态时,可以人工进行报警,停止工程机械的动作。优选地,该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检测开关连接的控制器和与该控制器连接的报警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开关检测的间隙大小信号判断所述支腿是否着地,并且当确定所述支腿未着地时向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器在接收到该报警信号时进 行报警。从而检测装置能够通过报警器自动报警,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压力。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开关检测的间隙大小信号判断所述支腿是否着地,该具体的判断方式可以根据检测开关的具体安装方式和安装位置来确定。例如在如图I和图2所示的如上文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固定支腿I与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大小大于或等于预设间隙大小时,则确定所述支腿已着地;当所述固定支腿I与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大小小于所述预设间隙大小时,则确定所述支腿未着地。而如果将检测件31固定在固定支腿I的端部的上表面,将感应块32固定在水平活动支腿2的上表面与检测件31相对应的位置时,则相反,当所述固定支腿I与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大小大于预设间隙大小时,则确定所述支腿未着地;当所述固定支腿I与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大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间隙大小时,则确定所述支腿已着地。更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可以与所述工程机械的控制系统连接,当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支腿未着地时,该控制器还向所述工程机械的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以使得该控制系统停止所述工程机械的动作(例如起重机的卷扬起升,变幅向下,伸缩臂伸出等动作),以防止工程机械发生倾翻等危险。上述工程机械可以为各种具有支腿的工程机械,例如可以为起重机、泵车等。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所述支腿包括固定支腿(I)和相对于该固定支腿(I)可水平伸缩地设置的水平活动支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所述固定支腿(I)与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的检测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腿(I)和水平活动支腿(2)为横截面为矩形的框形结构,所述水平活动支腿(2)可水平伸缩地套设在所述固定支腿(I)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开关包括检测件(31)和感应块(32),所述检测件(31)固定在所述固定支腿(I)和所述水平活动支腿(2)中的一者上,所述感应块(32)固定在所述固定支腿(I)和所述水平活动支腿(2)中的另一者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31)固定在所述固定支腿(I)上,所述感应块(32)固定在所述水平活动支腿(2)的伸入所述固定支腿(I)的端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水平活动支腿(2)相对于所述固定支腿(I)水平伸出至极限位置时,所述检测件(31)和感应块(32)的位置在垂直方向上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31)固定在所述固定支腿(I)的上表面上,所述感应块(32)固定在所述水平活动支腿(2)的上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开关为微动开关或接近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检测开关连接的控制器和与该控制器连接的报警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开关检测的间隙大小信号判断所述支腿是否着地,并且当确定所述支腿未着地时向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器在接收到该报警信号时进行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检测开关连接的控制器和与该控制器连接的报警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开关检测的间隙大小信号判断所述支腿是否着地,当所述固定支腿(I)与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大小大于或等于预设间隙大小时,则确定所述支腿已着地;当所述固定支腿(I)与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大小小于所述预设间隙大小时,则确定所述支腿未着地,向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器在接收到该报警信号时进行报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工程机械的控制系统连接,当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支腿未着地时,该控制器还向所述工程机械的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以使得该控制系统停止所述工程机械的动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的支腿的着地检测装置,所述支腿包括固定支腿(1)和相对于该固定支腿(1)可水平伸缩地设置的水平活动支腿(2),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所述固定支腿(1)与水平活动支腿(2)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的检测开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通过检测所述固定支腿与水平活动支腿之间的沿垂直方向的间隙的检测开关来确定支腿是否着地,因此不存在滞后或波动的问题,从而具有较高的检测实时性,能够消除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B66C5/00GK202465086SQ2012200833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7日
发明者刘永赞, 郭纪梅, 龙冶国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