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鳍片及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411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鳍片及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创作有关于ー种散热鳍片及散热装置,尤指ー种可在制造散热装置的过程中防止溢料并且与基座紧密结合的散热鳍片。
背景技术
散热装置与电子产品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电子产品在运作吋,电路中的电流会因阻抗的影响而产生不必要的热能,如果这些热能不能有效地排除而累积在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元件上,电子元件便有可能因为不断升高的温度而损坏。因此,散热装置的优劣影响电子产品的运作甚巨。请參阅图1,图I为先前技术的平板型散热鳍片12的示意图。一般而言,散热装置上设置有图I所示的平板型散热鳍片12。如图I所示,平板型散热鳍片12是由压铸制程与基座10 —体成型。由于压铸制程中的脱模需求,平板型散热鳍片12需要有ニ至三度的脱 模角a,所以整体重量较重,且鳍片高度会受到限制。此外,在相同大小的散热装置中,脱模角a会使得鳍片数量较少,造成散热面积不足,散热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本创作提供一种可在制造散热装置的过程中防止溢料并且与基座紧密结合的散热鳍片。此散热鳍片以成型制程成型,可不需现有散热鳍片的脱模角。ー种散热鳍片,包含ー鳍片本体,包含ー散热部、一固定部以及ー防溢料结构,该防溢料结构连接于该散热部与该固定部之间,该防溢料结构的宽度大于该散热部的宽度;以及ー突出元件,包含一卡合部以及ー突出部,该突出部自该卡合部突出,该卡合部用以与该固定部卡合,以使该突出元件固定于该固定部上。该卡合部为ー U形凹槽且以紧配的方式与该固定部卡合。该突出部的表面形成有一咬合结构。该咬合结构为ー螺纹、一斜纹、一网纹或一直纹。该鳍片本体更包含一凹槽结构,形成于该固定部上。该防溢料结构的宽度大于该固定部的宽度。该防溢料结构自该固定部向外突出的长度介于I毫米与10毫米之间。该防溢料结构为等厚度。为ー平板型散热鳍片。一种散热装置,包含一基座;以及ー散热鳍片,包含ー鳍片本体,包含ー散热部、一固定部以及ー防溢料结构,该防溢料结构连接于该散热部与该固定部之间,该防溢料结构的宽度大于该散热部的宽度;以及一突出元件,包含一卡合部以及ー突出部,该突出部自该卡合部突出,该卡合部用以与该固定部卡合,以使该突出元件固定于该固定部上,该突出元件与该固定部一起固定于该基座中。该卡合部为ー U形凹槽且以紧配的方式与该固定部卡合。[0016]该突出部的表面形成有一咬合结构。该咬合结构为ー螺纹、一斜纹、一网纹或一直纹。该鳍片本体更包含一凹槽结构,形成于该固定部上。该防溢料结构的宽度大于该固定部的宽度。该防溢料结构自该固定部向外突出的长度介于I毫米与10毫米之间。该防溢料结构为等厚度。该散热鳍片为一平板型散热鳍片。该基座包含一箱体,该箱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基座更包含一凸缘,自该箱体的周围向外突出。根据ー实施例,本创作的散热鳍片包含ー鳍片本体以及ー突出元件。鳍片本体包含ー散热部、一固定部以及ー防溢料结构。防溢料结构连接于散热部与固定部之间。防溢料结构的宽度大于散热部的宽度。突出元件包含一卡合部以及ー突出部。突出部自卡合部突出。卡合部用以与固定部卡合,以使突出元件固定于固定部上。于此实施例中,突出部的表面可形成有一咬合结构。根据另ー实施例,本创作的散热装置包含一基座以及ー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包含ー鳍片本体以及ー突出元件。鳍片本体包含ー散热部、一固定部以及ー防溢料结构。防溢料结构连接于散热部与固定部之间。防溢料结构的宽度大于散热部的宽度。突出元件包含一卡合部以及ー突出部。突出部自卡合部突出。卡合部用以与固定部卡合,以使突出元件固定于固定部上。突出兀件与固定部一起固定于基座中。于此实施例中,突出部的表面可形成有一咬合结构。综上所述,本创作可先以成型制程(例如,铝挤型制程)成型散热鳍片的鳍片本体,将突出元件固定于鳍片本体的固定部上,再以压铸制程将熔化金属材料成型包覆鳍片本体的固定部与突出元件的基座。本创作的散热鳍片的鳍片本体具有防溢料结构,且防溢料结构可于压铸制程中防止熔化金属材料溢出造成毛边。由于本创作的散热鳍片的鳍片本体以成型制程成型,本创作的散热鳍片可不需现有散热鳍片的脱模角。因此,本创作的散热鳍片的重量较轻,且鳍片高度也可做得比现有散热鳍片高。此外,在相同大小的散热装置中,本创作的散热鳍片数量可装设比现有散热鳍片多,进而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性能。再者,形成于突出元件的突出部的表面上的咬合结构可于压铸制程中有效抓住金属材料,进而增加基座与散热鳍片的结合强度。关于本创作的优点与精神可以由以下的创作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ー步的了解。
图I为先前技术的平板型散热鳍片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创作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图2中的散热装置的爆炸图。图4为图2中的散热装置沿A-A线的剖面图。图5为图4中的散热鳍片的爆炸图。图6为图2中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根据本创作第二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剖面图。[0036]图8A-8D为四种不同样式的突出元件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3、3'-散热装置;10、30、30 '-基座;12、32_散热鳍片;300-箱体;302-凸缘;304_容置空间;320_鳍片本体;322、322'-突出元件;3200_散热部;3202_固定部;3204-防溢料结构;3206_凹槽结构;3220_卡合部;3222_突出部;3224_咬合结构;W1、W2、W3-宽度;L-长度;A-A-剖面线;S100-S108-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參阅图2至图5,图2为根据本创作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3的立体图,图3为图2中的散热装置3的爆炸图,图4为图2中的散热装置3沿A-A线的剖面图,图5为图4中的散热鳍片32的爆炸图。如图2至图5所示,散热装置3包含一基座30以及ー散热鳍片32。散热鳍片32包含ー鳍片本体320以及三突出元件322。于此实施例中,散热鳍片32为ー平板型散热鳍片。鳍片本体320包含一散热部3200、一固定部3202以及ー防溢料结构·3204。防溢料结构3204连接于散热部3200与固定部3202之间。又,鳍片本体320更可以包含一凹槽结构3206,其中凹槽结构3206形成于固定部3202上。如图4所示,防溢料结构3204的宽度Wl大于散热部3200的宽度W2且大于凹槽结构3206中的固定部3202的宽度W3。于此实施例中,防溢料结构3204自凹槽结构3206中的固定部3202向外突出的长度L可介于I毫米与10毫米之间,其中防溢料结构3204为等厚度。于另ー实施例中,防溢料结构3204的厚度也可呈梯度变化。每ー个突出元件322分别包含一卡合部3220以及ー突出部3222。突出部3222自卡合部3220突出。卡合部3220用以与鳍片本体320的固定部3202卡合,以使突出元件322固定于鳍片本体320的固定部3202上。于此实施例中,卡合部3220可为ー U形凹槽且以紧配的方式与鳍片本体320的固定部3202卡合。请參阅图6,图6为图2中的散热装置3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首先,执行步骤S100,以ー成型制程成型鳍片本体320。于此实施例中,上述的成型制程可为ー铝挤型制程,以使鳍片本体320成型为ー平板型散热鳍片。接着,执行步骤S102,使突出元件322的卡合部3220以紧配的方式与鳍片本体320的固定部3202卡合,以使突出元件322固定于鳍片本体320的固定部3202上。接着,执行步骤S104,将散热鳍片32放入ー模具(未显示)中。接着,执行步骤S106,将ー熔化金属材料(例如,铝等)注入模具中。最后,执行步骤S108,以一压铸制程将熔化金属材料成型基座30,其中基座30包覆突出元件322与鳍片本体320的固定部3202,使得突出元件322与鳍片本体320的固定部3202 —起固定于基座30中,如图4所示。于此实施例中,鳍片本体320的防溢料结构3204可于压铸制程中防止熔化金属材料溢出造成毛边。当防溢料结构3204自凹槽结构3206中的固定部3202向外突出的长度L介于I毫米与10毫米之间时,即可于压铸制程中有效防止熔化金属材料溢出造成毛边。此夕卜,鳍片本体320的凹槽结构3206可有效抓住金属材料,以增加基座30与散热鳍片32的结合强度。本创作可配合基座30的结构设计,在鳍片本体320的固定部3202上设置至少ー突出元件322。至于突出元件322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可根据基座30的实际结构来决定,不以图3所绘示的实施例为限。[0044]配合图4,请參阅图7,图7为根据本创作第二实施例的散热装置3’的剖面图。散热装置3’与上述的散热装置3的主要不同的处在于,散热装置3’的基座30’包含一箱体300以及ー凸缘302,其中箱体300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304,且凸缘302自箱体300的周围向外突出。于实际应用中,可利用螺丝锁固、铆接、焊接或其它固定方式将凸缘302固定于固定平面上,进而将散热装置3’固定于固定平面上。当本创作的散热装置3’设置于户外时(例如,基地台),有散热需求的电子元件可容置于基座30’的箱体300内部的容置空间304中,以保护电子元件免于遭受风吹雨打而损坏。需说明的是,图7中与图4中所示相同标号的元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配合图5,请參阅图8A-8D,图8A-8D为四种不同样式的突出元件322’的立体图。突出元件322’与上述的突出元件322的主要不同的处在于,突出元件322’的突出部3222的表面形成有一咬合结构3224。如图8A所示,咬合结构3224为ー螺纹;如图8B所示,咬合结构3224为ー斜纹;如图8C所示,咬合结构3224为ー网纹;如图8D所示,咬合结构3224为一直纹。需说明的是,图8A-8D中与图5中所示相同标号的元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4中的突出元件322可以图8A-8D中的突出元件322’替换。在基座30的成型过程中,熔化金属材料会包覆突出元件322’的咬合结构3224与鳍片本体320的固定部3202。换言之,在基座30成型后,突出元件322’的咬合结构3224可有效抓住金属材料,以増加基座30与散热鳍片32的结合强度。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创作可先以成型制程(例如,铝挤型制程)成型散热鳍片的鳍片本体,将突出元件固定于鳍片本体的固定部上,再以压铸制程将熔化金属材料成型包覆鳍片本体的固定部与突出元件的基座。本创作的散热鳍片的鳍片本体具有防溢料结构,且防溢料结构可于压铸制程中防止熔化金属材料溢出造成毛边。由于本创作的散热鳍片的鳍片本体以成型制程成型,本创作的散热鳍片可不需现有散热鳍片的脱模角。因此,本创作的散热鳍片的重量较轻,且鳍片高度也可做得比现有散热鳍片高。此外,在相同大小的散热装置中,本创作的散热鳍片数量可装设比现有散热鳍片多,进而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性能。再者,形成于突出元件的突出部的表面上的咬合结构可于压铸制程中有效抓住金属材料,进而增加基座与散热鳍片的结合强度。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鳍片本体,包含一散热部、一固定部以及一防溢料结构,该防溢料结构连接于该散热部与该固定部之间,该防溢料结构的宽度大于该散热部的宽度;以及 一突出元件,包含一卡合部以及一突出部,该突出部自该卡合部突出,该卡合部用以与该固定部卡合,以使该突出元件固定于该固定部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该卡合部为一U形凹槽且以紧配的方式与该固定部卡合。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表面形成有一咬合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该咬合结构为一螺纹、一斜纹、一网纹或一直纹。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该鳍片本体更包含一凹槽结构,形成于该固定部上。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该防溢料结构的宽度大于该固定部的览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该防溢料结构自该固定部向外突出的长度介于I毫米与10毫米之间。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该防溢料结构为等厚度。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为一平板型散热鳍片。
10.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座;以及 一散热鳍片,包含 一鳍片本体,包含一散热部、一固定部以及一防溢料结构,该防溢料结构连接于该散热部与该固定部之间,该防溢料结构的宽度大于该散热部的宽度;以及 一突出元件,包含一卡合部以及一突出部,该突出部自该卡合部突出,该卡合部用以与该固定部卡合,以使该突出元件固定于该固定部上,该突出元件与该固定部一起固定于该基座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合部为一U形凹槽且以紧配的方式与该固定部卡合。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表面形成有一咬合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咬合结构为一螺纹、一斜纹、一网纹或一直纹。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鳍片本体更包含一凹槽结构,形成于该固定部上。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溢料结构的宽度大于该固定部的宽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溢料结构自该固定部向外突出的长度介于I毫米与10毫米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溢料结构为等厚度。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鳍片为一平板型散热鳍片。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含一箱体,该箱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更包含一凸缘,自该箱体的周围向外突出。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鳍片,包含一鳍片本体以及一突出元件。鳍片本体包含一散热部、一固定部以及一防溢料结构。防溢料结构连接于散热部与固定部之间。防溢料结构的宽度大于散热部的宽度。突出元件包含一卡合部以及一突出部。突出部自卡合部突出。卡合部用以与固定部卡合,以使突出元件固定于固定部上。
文档编号H05K7/20GK202587736SQ2012202192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5日
发明者林家羽, 蔡燕 申请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