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134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可旋转支撑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装置,一般都包括主体部和支撑架,支撑架用于支撑主体部,位于主体部的背部或底部,主体部一般设有显示面,在使用时,该显示面面对用户。参照图1所示,为现有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装置包括主体部I和支撑架2,其中支撑架2枢接在该主体部I的背面,该支撑架2可进行旋转,以调整该支撑架2和该主体部I之间的夹角,而且该支撑架2呈相框状,便于用户搬运。图2所示,为另一种现有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装置包括主体部I和支撑架2,与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支撑架2固定在该主体部I的底部,通过垂直支撑该主体部I。上述图1及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功能比较单一,也即只具备电子装置原有的功能(例如作为计算机使用),而没有拓宽其它的功能,造成了结构和空间上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新的电子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用途较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用于固定第二装置,该第二装置具有第一侧和与该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主体部;支撑架,与该主体部可旋转地连接,用以支撑该主体部,该支撑架具有第一端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第二端和该主体部相连接;以及抵接部和固定部,该抵接部设置于该支撑架的该第一端,该固定部可操作地设置在该第二端,该固定部和该抵接部可选择性地配合,以固定该第二装置于该支撑架上;其中,当该第二装置和该支撑架相固定时,该第一侧与该抵接部相配合,该第二侧与该固定部相配合。优选的,该抵接部设有第一接触部和与该第一接触部相连接的第一挡止部,该第一挡止部与该第一接触部相垂直。优选的,该固定部设置有第二接触部及与该第二接触部相连接的第二挡止部,该第二挡止部与该第二接触部相垂直。优选的,该固定部和该第二端相枢接,该固定部可翻转地设置于该支撑架上。优选的,该第二端设有固定槽,该固定部可移动地设置在该固定槽内,移动的方向为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连线方向。优选的,该第二端设有固定槽,该固定部设有枢轴,该枢轴和该固定槽相配合,该第二接触部可绕该枢轴进行翻转。优选的,该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且该第一固定部到该抵接部的距离小于该第二固定部到该抵接部的距离。
优选的,该电子装置为一体化电脑。优选的,当该支撑架与该主体部之间的夹角调整时,该第二装置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化等于该支撑架与该水平面的夹角变化。优选的,该主体部设有USB接口,用以对该第二装置充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子装置的可旋转的支撑架可用于固定第二装置,且该支撑架和该主体部的夹角可调整,进一步的方便了用户对该第二装置的使用,拓宽了电子装置的用途,而且本发明电子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图1为现有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种现有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电子装置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二装置放置于本发明电子装置上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支撑架的抵接部与第二装置的配合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支撑架的固定部与第二装置的配合示意图。图8为第二装置放置于本发明电子装置上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一种电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参照图3至图8所示,揭示了本发明一种电子装置100,该电子装置100具有拓展功能,可用于固定第二装置200,使得该电子装置100和该第二装置200共用空间及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电子装置100可以是一体化电脑,或者是普通的平板状显示装置;该第二装置200可以为平板电脑或者手机等。本实施例中以平板电脑为例,具体的说明该平板电脑是如何和该电子装置100相固定的。参照图3所示,一种电子装置100,用于固定第二装置200,其中该第二装置200具有上表面2030、第一侧201和与该第一侧201相对的第二侧202。该电子装置100包括主体部I和支撑架2,其中该支撑架2与该主体部I可旋转地连接,用以支撑该主体部1,例如该支撑架2可与该主体部I相枢接,而且该支撑架2和该主体部I之间的夹角可以调整,以方便用户对该主体部I的使用。该支撑架2具有第一端20及与该第一端20相对应的第二端21,该第二端21和该主体部I相连接。该第一端20设有抵接部22,该第二端21设有固定部23,其中该固定部23可操作的设置在该第二端21,即该固定部23可移动或可翻转,该固定部23和该抵接部22配合用于固定该第二装置200。该抵接部22呈U形,设有第一接触部220和与该第一接触部220相连接的第一挡止部221,该第一挡止部221与该第一接触部220相垂直,该第一挡止部221及该第一接触部220及该第一端20形成一个容置槽。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挡止部是直接自该第一端20向垂直于该支撑架2的方向延伸。而且该固定部可单独制造,也可和该第一端20为一个整体。该固定部23设置有第二接触部230及与该第二接触部230相连接的第二挡止部231,该第二挡止部231与该第二接触部230相垂直。其中该第二接触部230和该支撑架2相枢接,以使得该第二接触部230可带动该第二挡止部231翻转。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接触部230和该支撑架2的枢接结构可设置在该第二端21的上表面,当然也可以如图4所示的,在第二端设置固定槽24,该固定部23可设置在该固定槽24内,该第二接触部230两侧设有枢轴(图中未画出),该枢轴可和该固定槽24相枢接,使得该第二接触部230绕该枢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该第二挡止部231进行翻转。优选的,该第二端设有固定槽,该固定部可在该固定槽内移动,移动的方向为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连线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该固定部23的数量有4个,对称设置,为第一固定部
232、第二固定部233、第三固定部234、第四固定部235。其中该第一固定部232与该抵接部22的距离小于该第二固定部233与该抵接部22之间的距离,如此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使得该第二装置能够以纵向或横向的方式固定在该支撑板2上。其中,在实际中是需要使用该第一固定部232或者该第二固定部233,可依用户实际的需求为准,由用户自行选择。例如,当用户需要进行宽屏阅读时,可选择该第一固定部232和该抵接部22配合以固定该第二装置200,使该第二装置200横向放置(如图5所示);当用户需要进行纵向阅读时,可选择该第二固定部233和该抵接部22配合以固定该第二装置200,使该第二装置200纵向放置(如图8所示)。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固定该第二装置200时,可使用一个固定部和抵接部配合进行固定,不必限于多个固定部同时使用。进一步的,图4中,第一固定部232、第三固定部234是处于翻转状态,第二固定部
233、第四固定部234处于初始状态。图中如此表示,是便于对固定部23翻转前和翻转后的状态进行对比。当将该第二装置200固定在该支撑架2上时,一般先将该第二装置的第一侧201和该抵接部22相配合,然后将该第二装置的另一侧置于该支撑架2上,最后操作(本实施例中为翻转)该固定部23,使之该第二接触部230与该第二装置200的该第二侧202相接触,该第二装置200的该第二挡止部231置于该第二装置200的上表面203的上方,实现该第二装置200和该电子装置100的固定。图5所示为该第二装置200和本发明该电子装置100的固定状态示意图。该第二装置200的第一侧201、第二侧202分别和该支撑架2的该抵接部22和该固定部23相配合。而该第一侧201和该抵接部22的配合可参照图6所示,该第二侧202和该固定部23的配合可参照图7所示。如图6所示,第二装置200的第一侧201和该抵接部22的第一接触部220相接触,该抵接部22的第一挡止部221位于该第二装置200的上表面203,起到固定该第二装置200的第一侧201的作用。如图7所示,第二装置200的第二侧202和该固定部23的第二接触部230相接触,该固定部23的第二挡止部231位于该第二装置200的上表面203,起到固定该第二装置200的第二侧202的作用。如此可实现该第二装置200在该支撑架2上的固定。利用本实施例的方式,用户可以将该第二装置200固定在该电子装置100上,然后进行对该第二装置200的使用(例如阅读、浏览网页、查看视频等)。进一步的,该主体部上设有USB接口(图中未画出),当该第二装置200电力不足时,可使用该USB接口为该第二装置200进行充电。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点在于,通过对该支撑架2和该主体部I之间的夹角可以调整,该第二装置200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化等于该支撑架与该水平面的夹角变化,也等同于调节固定在该支撑架2上的该第二装置200和用户之间的夹角,更进一步的便于使用。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参照图9所示,可将该固定部23’设置为在固定槽24’内滑动的方式,实现和该第二装置200’的配合;该固定部23’的一端通过弹簧5连接在该固定槽24’的一端。当将该第二装置200’和该固定部23’相配合时,只需推动该固定部23’向远离该抵接部(图中未画出)的方向移动,以使该支撑架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该第二装置200’,待第二装置200’完全置于支撑架(图中未画出)时,松开固定部23’,固定部23’在弹簧5的作用下,向该抵接部方向移动,实现对第二装置200’的固定,此时,该固定部23’的第二接触部230’、第二挡止部231’共同和该第二装置200’配合,能达到和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通过采用本实施例,可将固定槽24’的空间设置的较长,以使得该固定部23’可操作的距离较长,以更好的和该固定部23’配合,例如可同时满足该第二装置200’横向或纵向放置的需求。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用于固定第二装置,该第二装置具有第一侧和与该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 主体部; 支撑架,与该主体部可旋转地连接,用以支撑该主体部,该支撑架具有第一端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第二端和该主体部相连接;以及 抵接部和固定部,该抵接部设置于该支撑架的该第一端,该固定部可操作地设置在该第二端,该固定部和该抵接部可选择性地配合,以固定该第二装置于该支撑架上; 其中,当该第二装置和该支撑架相固定时,该第一侧与该抵接部相配合,该第二侧与该固定部相配合。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抵接部设有第一接触部和与该第一接触部相连接的第一挡止部,该第一挡止部与该第一接触部相垂直。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设置有第二接触部及与该第二接触部相连接的第二挡止部,该第二挡止部与该第二接触部相垂直。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和该第二端相枢接,该固定部可翻转地设置于该支撑架上。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设有固定槽,该固定部可移动地设置在该固定槽内,移动的方向为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连线方向。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设有固定槽,该固定部设有枢轴,该枢轴和该固定槽相配合,该第二接触部可绕该枢轴进行翻转。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且该第一固定部到该抵接部的距离小于该第二固定部到该抵接部的距离。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一体化电脑。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支撑架与该主体部之间的夹角调整时,该第二装置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化等于该支撑架与该水平面的夹角变化。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体部设有USB接口,用以对该第二装置充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用于固定第二装置,该第二装置具有第一侧和与该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主体部;支撑架,与该主体部可旋转地连接,用以支撑该主体部,该支撑架具有第一端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第二端和该主体部相连接;以及抵接部和固定部,该抵接部设置于该支撑架的该第一端,该固定部可操作地设置在该第二端,该固定部和该抵接部可选择性地配合,以固定该第二装置于该支撑架上;其中,当该第二装置和该支撑架相固定时,该第一侧与该抵接部相配合,该第二侧与该固定部相配合。
文档编号H05K5/02GK103096665SQ20131000677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9日
发明者苏永俊, 蔡盈宗 申请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