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和乘客输送机用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152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和乘客输送机用扶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和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其能够大幅降低行驶阻力,并能够防止周围被所使用的纤维污损。移动扶手(9)具备主体树脂部(17)、基布(20)和滑动布(21)。主体树脂部(17)的横截面呈C字状,并且主体树脂部(17)形成为环状。基布(20)沿主体树脂部(17)的长边设置在主体树脂部(17)的内侧面。滑动布(21)以覆盖基布(20)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于基布(20)。此外,滑动布(21)编织成,纵线(24)的露出部分(24a)在表面上彼此不相邻。使用预定的纤维来作为纵线(24),该纤维具有比构成基布(20)的纤维的摩擦特性要低的摩擦特性,且容易磨损。
【专利说明】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和乘客输送机用扶手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在乘客输送机中使用的移动扶手、和以在乘客输送机中的使用为目的的乘客输送机用扶手。
【背景技术】
[0002]在叫作扶梯或移动人行道的乘客输送机中,一般使用截面呈C字状的环状的移动扶手。为了安全,移动扶手用于供梯级上的乘客抓取。移动扶手以与梯级同步的方式被驱动,并借助引导轨引导其行驶。
[0003]在乘客输送机中,一般经由移动扶手的内侧表面来进行移动扶手的驱动和对行驶的引导。因此,要求移动扶手在其内侧表面具备以下两方面功能:用于产生足够驱动力的高摩擦特性(摩擦系数);和用于降低行驶时的阻力(行驶阻力)的低摩擦特性(摩擦系数)。
[0004]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的现有技术。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移动扶手中,构成帆布的纵线的一部分使用了氟树脂纤维等摩擦特性极低的线。并且,以纵线通过横线的表面侧多于通过横线的背面侧的方式编织帆布。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42413号公报。
[0006]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移动扶手中,以由氟树脂纤维等构成的纵线更多地露出到其表面的方式编织帆布。氟树脂纤维耐磨损性较低。因此,若使氟树脂纤维较多地露出于移动扶手的内侧表面,则存在以下问题:磨损的氟树脂纤维脱开,周围污损。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大幅降低在引导轨上行驶时的阻力、并能够防止周围被所使用的纤维污损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以及具备这样功能的乘客输送机用扶手。
[0008]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具备:主体树脂部,其横截面呈C字状,并且主体树脂部形成为环状;基布,其沿主体树脂部的长边设置在主体树脂部的内侧面;以及滑动布,其以覆盖基布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于基布,滑动布编织成,纵线的露出部分在表面上彼此不相邻,纵线的露出部分是纵线通过横线的表面侧的部分,使用预定的纤维来作为纵线,该纤维具有比构成基布的纤维的摩擦特性要低的摩擦特性,且容易磨损。
[0009]此外,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具备:主体树脂部,其横截面呈C字状,并且主体树脂部形成为环状;以及帆布,其沿主体树脂部的长边设置在主体树脂部的内侧面,帆布具备:基部,其形成帆布的表面的一部分;和滑动部,其形成帆布的表面的另一部分,滑动部编织成,纵线的露出部分在表面上彼此不相邻,纵线的露出部分是纵线通过横线的表面侧的部分,使用预定的纤维来作为纵线,该纤维具有比构成基部的纤维的摩擦特性要低的摩擦特性,且容易磨损。
[0010]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具备:长条形的主体树脂部,其横截面呈C字状;基布,其沿主体树脂部的长边设置在主体树脂部的内侧面;以及滑动布,其以覆盖基布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于基布,滑动布编织成,纵线的露出部分在表面上彼此不相邻,纵线的露出部分是纵线通过横线的表面侧的部分,使用预定的纤维来作为纵线,该纤维具有比构成基布的纤维的摩擦特性要低的摩擦特性,且容易磨损。
[0011]此外,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具备:长条形的主体树脂部,其横截面呈C字状;以及帆布,其沿主体树脂部的长边设置在主体树脂部的内侧面,帆布具备:基部,其形成帆布的表面的一部分;和滑动部,其形成帆布的表面的另一部分,滑动部编织成,纵线的露出部分在表面上彼此不相邻,纵线的露出部分是纵线通过横线的表面侧的部分,使用预定的纤维来作为纵线,该纤维具有比构成基部的纤维的摩擦特性要低的摩擦特性,且容易磨损。
[0012]根据本发明,能够大幅降低移动扶手在引导轨上行驶时的阻力,并能够可靠地防止由用于移动扶手的纤维而引起的周围的污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示出乘客输送机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0014]图2是沿图1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0015]图3是沿图1所示的B-B线的剖视图。
[0016]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的剖视图。
[0017]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移动扶手的帆布的主视图。
[0018]图6是图5所示的帆布的剖视图。
[0019]图7是示出图5所示的基布的编织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0020]图8是示出图5所示的基布的编织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0021]图9是示出图5所示的滑动布的编织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0022]图10是示出图5所示的滑动布的编织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0023]图11是图9所示的C部的放大图。
[0024]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移动扶手的帆布的结构的图。
[0025]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移动扶手的帆布的主视图。
[0026]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移动扶手的滑动布的编织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0027]标号说明
[0028]1:析架;
[0029]2:梯级;
[0030]3:梯级链;
[0031]4:机房;
[0032]5:梯级驱动用链轮;
[0033]6:驱动电动机;
[0034]7:减速器;
[0035]8:控制板;
[0036]9:移动扶手;
[0037]10:栏杆;[0038]11:扶手驱动装置;
[0039]12:驱动辊;
[0040]13:加压辊;
[0041]14:扶手驱动用链轮;
[0042]15:扶手链;
[0043]16:引导轨;
[0044]17:主体树脂部;
[0045]18:抗张体;
[0046]19:帆布;
[0047]20:基布;
[0048]21:滑动布;
[0049]22、24:纵线;
[0050]23a、23b:横线;
[0051]24a:露出部分;
[0052]24b:非露出部分;
[0053]25:绕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54]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恰当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
[0055]实施方式I
[0056]图1是示出乘客输送机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下面,对在上下楼层间的移动时所利用的扶梯的结构进行具体地说明。对于乘客输送机的其它例子、例如移动人行道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0057]在图1中,标号I为架设在上下楼层间的扶梯的桁架。桁架I支承扶梯的自重和装载载荷。标号2为乘客在上下楼层间移动时乘用的梯级。梯级2与环状的梯级链3连结。在设置于桁架I上部的机房4中,梯级链3绕挂于梯级驱动用链轮5。
[0058]标号6为驱动电动机,标号7为减速器。驱动电动机6用于驱动梯级驱动用链轮5等。减速器7对驱动电动机6的输出进行减速,并经由链使设置有梯级驱动用链轮5的轴旋转。标号8为控制扶梯的运转的控制板。由控制板8来进行驱动电动机6的控制。
[0059]标号9为呈环状的移动扶手。移动扶手9是为了安全而供相对于梯级2进行乘降的乘客或梯级2上的乘客抓取的部件。在梯级2的两侧设置有栏杆10。移动扶手9的上部侧沿栏杆10的上端部配置。此外,移动扶手9在扶梯的上下乘降口处上下反转,移动扶手9的下部侧配置在设置于梯级2的两侧的裙板内等。
[0060]移动扶手9以与去路侧的梯级2同步的方式被扶手驱动装置11驱动。扶手驱动装置11例如通过摩擦驱动方式来驱动移动扶手9。在采用了摩擦驱动方式的扶手驱动装置11中,具备驱动辊12和加压辊13 (在图1中均未图示)。移动扶手9被驱动辊12和加压辊13从上下(正反面)夹入其间。扶手驱动装置11以夹入了该移动扶手9的状态使驱动辊12旋转,由此利用与移动扶手9之间的摩擦力来驱动移动扶手9。此外,驱动辊12与移动扶手9的内侧表面接触。加压辊13与移动扶手9的外侧表面(乘客所把持的面(把持面))接触。
[0061]标号14为扶手驱动用链轮。扶手驱动用链轮14与梯级驱动用链轮5设置于相同的轴。扶手驱动用链轮14的旋转力被扶手链15传递至扶手驱动装置11。即,借助驱动电动机6的驱动力,扶手驱动用链轮14与梯级驱动用链轮5 —同旋转,从而该驱动力经由扶手链15传递至扶手驱动装置11。并且,移动扶手9被扶手驱动装置11驱动,与去路侧的梯级2同步地在上下楼层间循环移动。
[0062]接着,对移动扶手9进行具体说明。
[0063]图2是沿图1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所示的B-B线的剖视图。图4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的剖视图。
[0064]移动扶手9的横(短边方向)截面呈大致C字状。经由移动扶手9的内侧表面来进行扶手驱动装置11对移动扶手9的驱动、和引导轨16对移动扶手9的行驶的引导。因此,要求移动扶手9在内侧表面具备以下两方面功能:用于产生足够驱动力的高摩擦特性(摩擦系数);和用于降低在引导轨16上行驶时的阻力(行驶阻力)的低摩擦特性(摩擦系数)。
[0065]本实施方式的移动扶手9由主体树脂部17、抗张体18、帆布19构成其主要部分。
[0066]主体树脂部17构成移动扶手9的主要部分。主体树脂部17的横截面呈大致C字状,该主体树脂部17作为整体形成为环状。主体树脂部17例如由橡胶或聚氨基甲酸酯等树脂部材构成。在图2等中,将主体树脂部17由一种树脂部材构成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也可以配合赋予移动扶手9的功能等,来由多个树脂层构成主体树脂部17。
[0067]抗张体18用于对移动扶手9赋予预定的拉伸强度,以防止其拉伸。抗张体18例如由钢制的丝捻合而成。也可以由钢带等构成抗张体18。抗张体18沿主体树脂部17的长边设置在主体树脂部17的内部。
[0068]此外,具备帆布19,以对移动扶手9赋予上述的摩擦特性的两方面的功能。帆布19沿主体树脂部17的长边设置在主体树脂部17的内侧面。图5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移动扶手的帆布的主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帆布的剖视图。
[0069]帆布19具有由基布20和滑动布21构成的双层构造。
[0070]基布20沿主体树脂部17的长边设置在主体树脂部17的内侧面。基布20配置为覆盖主体树脂部17的整个内侧面。基布20至少在其一部分使用了以下纤维:该纤维与构成主体树脂部17的内侧面的树脂之间的粘接性优秀。图7是示出图5所示的基布的编织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图8是示出基布的编织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0071]基布20例如由将纵线22和横线23a以预定的编织方法编织而得到的编织物构成。纵线22是长边沿主体树脂部17 (移动扶手9)的长边配置的线。横线23a是长边沿主体树脂部17的短边(与长边正交的方向)配置的线。作为纵线22和横线23a,例如使用聚酯纤维。
[0072]在图7示出的编织方法中,各纵线22在通过I条横线23a的表面侧(一部分形成移动扶手9的内侧表面的一侧)后,通过I条横线23a的背面侧(与主体树脂部17对置的一侧)。即,各纵线22交替通过横线23a的表面侧和背面侧。各横线23a在通过I条纵线22的表面侧后,通过I条纵线22的背面侧。即,各横线23a交替通过纵线22的表面侧和背面侧。[0073]在图8所示的编织方法中,各纵线22在通过I条横线23a的表面侧后,通过I条横线23a的背面侧。即,各纵线22交替通过横线23a的表面侧和背面侧。
[0074]对于横线23a,存在两种相对于纵线22的通过方法。第I种横线23a通过I条纵线22的表面侧后,连续通过2条纵线22的背面侧。第I种横线23a重复该通过。第2种横线23a在通过I条纵线22的背面侧后,连续通过2条纵线22的表面侧。第2种横线23a重复该通过。第I种横线23a和第2种横线23a配置为交替排列。
[0075]基布20的编织方法并不限定于图7和图8示出的方法。
[0076]此外,具备滑动布21,以降低移动扶手9在引导轨16上行驶时的阻力(行驶阻力)。滑动布21以覆盖基布20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于基布20。滑动布21不配置在与驱动辊12对置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辊12与帆布19的中央部接触(对置)。因此,滑动布21避开帆布19的中央部,配置在其两侧。即,在移动扶手9中,两张滑动布21沿主体树脂部17的长边配置。此外,基布20的表面在一张滑动布21和另一张滑动布21之间沿主体树脂部17的长边露出。
[0077]滑动布21在其至少一部分使用预定的纤维,该纤维为具有比构成基布20的纤维的摩擦特性要低的摩擦特性的纤维,且比构成基布20的纤维更容易磨损。图9是示出图5所示的滑动布的编织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0是示出滑动布的编织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0078]滑动布21例如由将纵线24和横线23b以预定的编织方法编织而得到的编织物构成。纵线24是长边沿主体树脂部17 (移动扶手9)的长边配置的线。纵线24由预定的纤维构成,该纤维具有比构成基布20的纤维的摩擦特性要低的摩擦特性,且容易磨损。作为纵线24,例如使用氟树脂纤维(PTFE材料)。
[0079]横线23b是长边沿主体树脂部17的短边(与长边正交的方向)配置的线。作为横线23b,例如使用聚酯纤维。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在基布20和滑动布21中使用共同的横线的情况。
[0080]在图9所示的编织方法中,各纵线24在通过I条横线23b的表面侧(形成移动扶手9的内侧表面的一侧)后,连续通过4条横线23b的背面侧(与基布20对置的一侧)。纵线24重复该通过。各横线23b在通过I条纵线24的背面侧后,连续通过4条纵线24的表面侧。横线23b重复该通过。
[0081]在图10所示的编织方法中,各纵线24在通过I条横线23b的表面侧后,连续通过9条横线23b的背面侧。纵线24重复该通过。对于横线23b,存在两种相对于纵线24的通过方法。第I种横线23b在通过I条纵线24的背面侧后,连续通过4条纵线24的表面侧。第I种横线23b重复该通过。第2种横线23b仅通过纵线24的表面侧。第I种横线23b和第2种横线23b配置为交替排列。
[0082]滑动布21的编织方法并不限定于图9和图10所示的方法。但是,作为滑动布21的编织方法,需要具备下述条件I和II。
[0083]I)纵线24周期性地通过横线23b的表面侧。
[0084]图9和图10所示的滑动布21编织成,各纵线24周期性地通过横线23b的表面侧。即,在图9和图10所示的滑动布21,不存在仅通过横线23b的背面侧的纵线24。
[0085]II)纵线24的露出部分24a在滑动布21的表面上彼此不相邻。[0086]图11是图9所示的C部的放大图。纵线24的露出部分24a是指由于纵线24通过横线23b的表面侧,而使纵线24露出到滑动布21的表面的部分。在将由于纵线24通过横线23b的背面侧而使纵线24未露出到滑动布21的表面的部分相对于所述露出部分24a称为非露出部分24b的情况下,各露出部分24a的周围(在图11中为上下、左右、右上、右下、左上、左下)被非露出部分24b包围。
[0087]图1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移动扶手的帆布的结构的图。图12所示的绕线25为用于将滑动布21固定在基布20的表面侧的线。绕线25以缠绕于构成基布20的纤维和构成滑动布21的纤维的方式织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绕线25配置为与纵线22和24相同的方向,并使其交替通过基布20的横线23a的背面侧和滑动布21的横线23b的表面侧。
[0088]具有上述结构的移动扶手9被扶手驱动装置11驱动,并沿引导轨16移动(行驶)。在移动扶手9行驶时,仅有滑动布21与引导轨16接触,基布20不与引导轨16接触。通过滑动布21与引导轨16的接触,滑动布21的纵线24逐渐磨损,其磨损粉末(纵线24的材料成分)附着于引导轨16和滑动布21的整个表面(横线23b的表面)。由此,滑动布21的表面被纵线24的材料成分覆盖。
[0089]由于滑动布21的表面被纵线24的材料成分覆盖,因而移动扶手9在引导轨16上行驶时的阻力(行驶阻力)大幅降低。由于纵线24分别露出于滑动布21的表面上,因此通过使移动扶手9在其长边移动,能够使滑动布21的整个表面被纵线24的材料成分普遍覆
至JHL ο
[0090]滑动布21的纵线24通过与引导轨16接触而逐渐磨损。若将露出部分24a在滑动布21的表面上配置在接近的位置,则在纵线24的磨损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纵线24容易从滑动布21冒出。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布21编织成,纵线24的露出部分24a在滑动布21的表面上彼此不相邻。因此,即使纵线24磨损,也能够恰当保持纵线24,能够可靠地防止纵线24从滑动布21冒出这样的不良情况。
[0091]为了防止这样的不良情况,需要避免将露出部分24a在滑动布21的表面上配置于接近的位置、以及露出部分24a在同一横线23b上频繁出现于滑动布21的表面这两种情况。图9示出了具备这样的最恰当条件的情况下的滑动布21的编织方法。具体地说,图9所示的滑动布21的编织方法在上述条件I和II的基础上还满足下述条件III。
[0092]III)横线23b周期性地通过纵线24的背面侧。
[0093]图9所示的滑动布21编织成,各横线23b周期性地通过纵线24的背面侧。即,在图9所示的滑动布21,不存在仅通过纵线24的表面侧的横线23b。
[0094]图9所示的滑动布21的编织方法示出了满足条件I至III的结构中的、露出部分24a的出现率(露出部分24a相对于纵线24与横线23b交叉的部分(露出部分24a和非露出部分24b)的比例)为最大的结构。在图9所示的滑动布21中,露出部分24a的出现率为20%。为了满足上述条件I至III,需要使纵线24在通过I条横线23b的表面侧后,连续通过4条以上的横线23b的背面侧。此外,需要使横线23b在通过I条纵线24的背面侧后,连续通过4条以上的纵线24的表面侧。在所述情况下,露出部分24a的出现率(比0%大)为20%以下。
[0095]图10所示的滑动布21的编织方法不满足上述条件III。在图10所示的滑动布21中,一部分横线23b仅通过纵线24的表面侧。但是,图10所示的滑动布21的露出部分24a的出现率比图9所示的滑动布21的露出部分24a的出现率低。在图10所示的滑动布21中,露出部分24a的出现率为10%。因此,在同一横线23b上,能够使露出部分24a的间隔增大到一定程度,即使不满足条件III也不存在问题。
[0096]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扶手9中,使滑动布21的纵线24积极地磨损,借助其材料成分覆盖滑动布21的表面。因此,滑动布21的纵线24优选为比横线23b先与引导轨16接触。例如使纵线24比横线23b向表面侧突出。这样的方法能够通过采用具有比横线23b的直径大的直径的线来作为纵线24而容易地实现。
[0097]图13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移动扶手的帆布的主视图。图13示出了以图9所示的编织方法编织了滑动布21时的露出部分24a的配置例。
[0098]如图13所示,在沿帆布19的长边设置有两个滑动布21的情况下,优选为设置于一张滑动布21的露出部分24a和设置于另一张滑动布21的露出部分24a配置为相对于沿着移动扶手9 (帆布19)的长边的线对称。根据所述结构,能够防止由于露出部分24a的配置而产生的行驶阻力的偏移,能够使移动扶手9的行驶稳定。在滑动布21的编织方法满足上述条件I至III时,如图13的折线D所示,露出部分24a在滑动布21的表面上作为整体排列成V字状。折线D表示连结接近的露出部分24a的线。
[0099]此外,在制造移动扶手9时,首先,制作具有与图4所示的移动扶手9相同的结构的、长条形的扶手主体。在该扶手主体中,在具有与主体树脂部17相同的截面的、长条形的部材(主体树脂部),设置抗张体18和帆布19。在制作好长条形的扶手主体后,将扶手主体切断为预定长度并连接其两端部,从而完成环状的移动扶手9。
[0100]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为了对移动扶手9赋予上述摩擦特性的两方面的功能而由基布20和滑动布21构成帆布19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这里仅示出了一个例子。若能够实现上述两方面的功能,则帆布19由几层(还包括一层)构成均可。
[0101]S卩,帆布19具备基部和滑动部。
[0102]基部沿主体树脂部17的长边形成帆布19的表面的一部分。基部为具有高摩擦特性(摩擦系数)的部分,其用于对移动扶手9产生充分的驱动力,基部配置为与驱动辊12对置(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布20中的、在一张滑动布21和另一张滑动布21之间沿主体树脂部17的长边露出的部分相当于基部。作为基部,能够采用上述基布20的各种结构。
[0103]滑动部沿主体树脂部17的长边形成帆布19的表面的另一部分。滑动部为具有低摩擦特性(摩擦系数)的部分,其用于降低在引导轨16上行驶时的阻力(行驶阻力),滑动部配置为与引导轨16对置(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布21相当于滑动部。作为滑动部,能够采用上述滑动布21的各种结构。
[0104]实施方式2
[0105]图14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移动扶手的滑动布的编织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0106]在图14所示的滑动布21的编织方法中,各横线23b在通过I条纵线24的背面侧后,连续通过5条纵线24的表面侧。横线23b重复该通过。对于纵线24,存在两种相对于横线23b的通过方法。第I种纵线24在通过I条横线23b的表面侧后,连续通过2条横线23b的背面侧。第I种纵线24重复该通过。第2种纵线24仅通过横线23b的背面侧。第I种纵线24和第2种纵线24配置为交替排列。
[0107]图14所示的滑动布21的编织方法不满足上述条件I。即,纵线24的一部分始终通过横线23b的背面侧。在移动扶手9行驶时,若移动扶手9相对于引导轨16的宽度方向位置不变,则纵线24的材料成分不附着于横线23b中的、有上述第2种纵线24在背面侧通过的部分的表面。但是,在实际的乘客输送机中,移动扶手9相对于引导轨16的宽度方向位置并不始终相同。移动扶手9 一边向左右略微摆动,一边在引导轨16上移动。因此,SP使是图14所示的滑动布21的编织方法(例如,仅满足条件II的编织方法),滑动布21的整个表面仍被纵线24的材料成分覆盖。即使不满足上述条件I,也能够期待一定的效果。
[0108]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I中公开的结构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其具备: 主体树脂部,其横截面呈C字状,并且该主体树脂部形成为环状; 基布,其沿所述主体树脂部的长边设置在所述主体树脂部的内侧面;以及 滑动布,其以覆盖所述基布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基布, 所述滑动布编织成,纵线的露出部分在表面上彼此不相邻,所述纵线的露出部分是所述纵线通过横线的表面侧的部分, 使用预定的纤维来作为所述纵线,该纤维具有比构成所述基布的纤维的摩擦特性要低的摩擦特性,且容易磨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所述滑动布的所述露出部分相对于所述纵线与所述横线交叉的部分的比例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所述滑动布的各纵线重复以下通过:在通过I条所述横线的表面侧后,连续通过4条以上所述横线的背面侧, 所述滑动布的各横线重复以 下通过:在通过I条所述纵线的背面侧后,连续通过4条以上所述纵线的表面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所述滑动布的所述纵线比所述横线向表面侧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所述纵线具有比所述横线的直径大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所述滑动布具备沿所述主体树脂部的长边配置的第I滑动布和第2滑动布, 所述基布的表面在所述第I滑动布和所述第2滑动布之间沿所述主体树脂部的长边露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设置于所述第I滑动布的所述露出部分配置成与设置于所述第2滑动布的所述露出部分线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设置于所述第I滑动布的所述露出部分和设置于所述第2滑动布的所述露出部分作为整体排列成V字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所述纵线使用了氟树脂纤维。
10.一种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其具备: 主体树脂部,其横截面呈C字状,并且该主体树脂部形成为环状;以及 帆布,其沿所述主体树脂部的长边设置在所述主体树脂部的内侧面, 所述帆布具备:基部,其形成所述帆布的表面的一部分;和滑动部,其形成所述帆布的表面的另一部分, 所述滑动部编织成,纵线的露出部分在表面上彼此不相邻,所述纵线的露出部分是所述纵线通过横线的表面侧的部分,使用预定的纤维来作为所述纵线,该纤维具有比构成所述基部的纤维的摩擦特性要低的摩擦特性,且容易磨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所述滑动部的所述露出部分相对于所述纵线与所述横线交叉的部分的比例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2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所述滑动部的各纵线重复以下通过:在通过I条所述横线的表面侧后,连续通过4条以上所述横线的背面侧, 所述滑动部的各横线重复以下通过:在通过I条所述纵线的背面侧后,连续通过4条以上所述纵线的表面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所述滑动部的所述纵线比所述横线向表面侧突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所述纵线具有比所述横线的直径大的直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所述滑动部具备沿所述主体树脂部的长边配置的第I滑动部和第2滑动部, 所述基部的表面在所述第I滑动部和所述第2滑动部之间沿所述主体树脂部的长边露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设置于所述第I滑动部的所述露出部分配置成与设置于所述第2滑动部的所述露出部分线对称。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设置于所述第I滑动部的所述露出部分和设置于所述第2滑动部的所述露出部分作为整体排列成V字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 所述纵线使用了氟树脂纤维。
19.一种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其具备: 长条形的主体树脂部,其横截面呈C字状; 基布,其沿所述主体树脂部的长边设置在所述主体树脂部的内侧面;以及 滑动布,其以覆盖所述基布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基布, 所述滑动布编织成,纵线的露出部分在表面上彼此不相邻,所述纵线的露出部分是所述纵线通过横线的表面侧的部分, 使用预定的纤维来作为所述纵线,该纤维具有比构成所述基布的纤维的摩擦特性要低的摩擦特性,且容易磨损。
20.一种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其具备: 长条形的主体树脂部,其横截面呈C字状;以及 帆布,其沿所述主体树脂部的长边设置在所述主体树脂部的内侧面, 所述帆布具备:基部,其形成所述帆布的表面的一部分;和滑动部,其形成所述帆布的表面的另一部分,所述滑动部编织成,纵线的露出部分在表面上彼此不相邻,所述纵线的露出部分是所述纵线通过横线的表面侧的部分, 使用预定的纤维来作为所述纵线,该纤维具有比构成所述基部的纤维的摩擦特性要低的摩擦特性,且容易磨损。
【文档编号】B66B23/24GK103569840SQ201310302689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本田武信 申请人: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