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烧蚀夹层复结构尾翼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0756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烧蚀夹层复结构尾翼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烧蚀夹层复结构尾翼及其加工方法,属于火箭稳定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尾翼是火箭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保证弹体的飞行稳定性。目前,为了减少消极重量,同时降低制造成本,民用作业火箭大量采用了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尾翼,成功实施于防雹增雨、森林防火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传统尾翼是采用单一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加工而成,金属材料加工的尾翼虽然刚度、强度较好,但是耐烧蚀性较差、加工成本较高、加工工序复杂,且尾翼质量较大,影响火箭的有效载荷;非金属材料的尾翼虽然工序简单、质量较轻、耐烧蚀性较好,但其刚度、强度较差,在恶劣飞行条件下,可能造成尾翼断裂,导致稳定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单一材料加工的尾翼无法既能满足轻量化又能适应恶劣飞行条件等要求,而提供一种耐烧蚀夹层复结构尾翼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耐烧蚀夹层复结构尾翼,包括翼片基体、翼片中间体、翼片外包覆层及支耳;翼片基体为金属材料加工而成的支撑体,翼片基体的高度为整体式翼片高度的1/4~1/3,翼片基体底部为外形与整体式翼片底部外形相同的支撑段,翼片基体底部支撑段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出一列横向间隔排列且平行于翼片板面的连接片,每个连接片的顶端向两侧延伸出连接部,每个连接片的厚度不小于整体式翼片相应高度处厚度的1/3;翼片中间体为采用隔热压塑材料压制在翼片基体上端的板状结构,翼片中间体的下端完全包覆翼片基体的连接片,翼片中间体的上端、左右两端以及板面两侧均与整体式翼片相应位置留有包覆余量,翼片中间体的板面上分布有外包覆层定位孔;翼片中间体优选采用高硅氧纤维增强酚醛塑料;翼片外包覆层为采用耐冲刷压塑材料包覆在翼片中间体的包覆层结构;翼片外包覆层与翼片基体底部支撑段相接构成与整体式翼片外形一致的翼片结构。翼片外包覆层优选采用碳纤维增强酚醛塑料。支耳焊接固定在翼片基体底部。本发明耐烧蚀夹层复结构尾翼的加工方法,通过机加工艺加工翼片基体,并将支耳焊接固定在翼片基体底部;再通过模压工艺在翼片基体上端压制翼片中间体,然后通过模压工艺在翼片中间体外层压制翼片外包覆层。有益效果本发明耐烧蚀夹层复结构尾翼由于采用耐冲刷材料包覆隔热材料,因此具有较好的耐烧蚀性;采用金属材质的基体,使尾翼的刚度、强度指标能够满足恶劣飞行条件的需求,同时由于部分采用非金属材料,翼片质量较轻,提高了火箭的有效载荷,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耐烧蚀夹层复结构尾翼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图;图3为本发明耐烧蚀夹层复结构尾翼中翼片中间体压制后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耐烧蚀夹层复结构尾翼中翼片基体结构图;1-翼片外包覆层;2-翼片中间体;3-翼片基体;4-支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本发明的一种耐烧蚀夹层复结构尾翼,如图1、2所示,包括翼片基体3、翼片中间体2、翼片外包覆层1及支耳4;如图3所示,翼片基体3为金属材料加工而成的支撑体,翼片基体的高度为整体式翼片高度的1/3,翼片基体3底部为外形与整体式翼片底部外形相同的支撑段,翼片基体3底部支撑段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出一列横向间隔排列且平行于翼片板面的连接片,每个连接片的顶端向两侧延伸出连接部,每个连接片的厚度为整体式翼片相应高度处厚度的1/3;支耳4焊接固定在翼片基体3底部。翼片中间体2为采用高硅氧纤维增强酚醛塑料压制在翼片基体3上端的板状结构,翼片中间体2的下端完全包覆翼片基体的连接片,翼片中间体2的上端、左右两端以及板面两侧均与整体式翼片相应位置留有包覆余量,翼片中间体2的板面上分布有外包覆层定位孔,如图3所示;翼片外包覆层1为采用碳纤维增强酚醛塑料包覆在翼片中间体2的包覆层结构;翼片外包覆层1与翼片基体3底部支撑段相接构成与整体式翼片外形一致的翼片结构。本发明耐烧蚀夹层复结构尾翼的加工方法,通过机加工艺加工翼片基体3,并将支耳4焊接固定在翼片基体3底部;再通过模压工艺在翼片基体3上端压制翼片中间体2,然后通过模压工艺在翼片中间体2外层压制翼片外包覆层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