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1861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聚丙烯薄膜)是将高分子聚丙烯(聚丙烯)的熔体,首先通过狭长机头制成片材或厚膜,然后在专用的拉伸机内,在一定的温度和设定的速度下,同时或分步在垂直的两个方向(纵向、横向)上进行的拉伸,并经过适当的冷却或热处理或特殊的加工(如电晕、涂覆等)制成的薄膜。

普通BO聚丙烯薄膜表面极性非常小,可粘附性及印刷性非常低,不利于粘接和印刷,因此需要增加其表面极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等离子体电晕处理,但该方法处理的表面极性会随时间自然退化;或采用马来酸酐等强极性单体接枝改性聚丙烯可以增加其表面极性,但该方法耗能高、使用有毒溶剂,时间长,环境友好性差,且制品表面极性改善程度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构成新颖,无表面张力退化效应。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在聚乙烯膜两侧均固定有混合物层,该混合物层由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聚丙烯混合构成。

进一步地,聚乙烯膜厚度为100微米。

进一步地,两侧的混合物层厚度为25微米。

一种如上所述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聚丙烯,干燥后混匀,在180~200℃熔融共混挤出;

⑵、步骤⑴共混挤出物和聚丙烯分别干燥后,在流延机中三层流延,聚丙烯为中间层。

进一步地,步骤⑴中,干燥条件为100℃下干燥3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⑴中,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聚丙烯的重量比为1:4。

进一步地,步骤⑵中,干燥条件为100℃下干燥5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丙烯与马来酸酐共聚物添加剂与聚丙烯共混制膜技术提高并保持BO聚丙烯表面极性;在多层共挤BO聚丙烯面层树脂中加入不同比例的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可以大幅度增加BO聚丙烯膜表面张力并且张力大小可控\可调,完全解决了BO聚丙烯电晕膜的表面张力退化效应的技术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1

将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聚丙烯在100℃下干燥3小时,而后将20公斤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与80公斤的聚丙烯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用挤出机在180~200℃的温度范围内熔融共混挤出,切粒,干燥。

将步骤(1)中的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丙烯混合物、聚丙烯在100℃下干燥5小时,采用流延机三层流延。其中聚丙烯层为芯层,厚度100微米;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丙烯混合物为外层,厚度25微米,收卷,得到无表面张力退化效应的BO聚丙烯薄膜。

本实施例制备的BO聚丙烯薄膜无表面张力退化效应,表面极性可长时间维持在有效范围内;熔融共混法进行聚丙烯改性,不使用有毒溶剂,无刺激性气味产生,环境友好性强,低耗能,生产周期大为缩短;粘附性及印刷性优良,为BO聚丙烯膜拓展应用领域向高端应用领域应用奠定了基础。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