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炸罐封盖起爆连接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955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爆炸罐封盖起爆连接模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水爆炸罐顶部罐盖上起爆针与导爆管的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爆炸罐封盖起爆连接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以爆炸试验室所用的深水爆炸罐进行爆破试验时,都要对如图1所示的模块进行拆卸安装,操作繁琐,时间花费多。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导爆管与起爆针连接的部分在模块的前段,如图1中导爆管1和5起爆针的连接位置所示。因此,需在下一次爆破之前进行拆装,并且为了保证高压下的起爆可靠性,仍需要胶水密封导爆管1和5起爆针的连接位置。故需要对连接模块实施改进,使之在必要时才进行拆装,极大简化操作流程。

专利申请文件201510801007.8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心机水下爆炸模型试验的起爆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件、微型电雷管和细径导爆索,所述微型电雷管和细径导爆索端部位于连接件内,细径导爆索与微型电雷管连接,所述连接件包含壳体、泡沫铝柱体和橡胶垫圈,泡沫铝柱体内部设有一端封闭的空腔体,微型电雷管和细径导爆索端部位于空腔体内,微型电雷管及细径导爆索与空腔体腔壁之间设有橡胶垫圈。其并未涉及连接件部分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爆炸罐封盖起爆连接模块。通过该装置可以简化深水爆炸实验后繁琐的拆卸起爆连接模块的步骤,减少拆卸时间,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爆炸罐封盖起爆连接模块,至少包括:

连接模块主体,所述连接模块主体包括下部的圆盘体和上部的圆柱体;

起爆针,所述起爆针自上而下贯穿所述圆盘体和所述圆柱体;

塑料连接头,所述塑料连接头包括开口向下并扣在所述圆柱体的上端的盲孔螺帽、设置在所述盲孔螺帽的上端面的夹嘴和与所述夹嘴匹配的紧固螺母,所述夹嘴包括相对竖向设置的两个半圆柱,所述夹嘴的外周与所述紧固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塑料连接头设置有自上而下的通孔,所述通孔依次穿过所述夹嘴和所述盲孔螺帽;

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设置在所述盲孔螺帽内顶面和所述圆柱体的上端面之间;

导爆管,所述导爆管穿过所述通孔并套接在所述起爆针的上端;

及分别与所述起爆针下端连接的一对接线柱。

进一步的,在所述圆柱体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盲孔,所述起爆针的上端从所述盲孔伸出,所述导爆管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密封胶层并伸入到所述盲孔中,所述导爆管套接在所述起爆针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胶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盲孔螺帽内顶面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胶层的下表面与所述圆柱体的上端面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胶层将所述起爆针内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模块主体的外部空间隔断。

优选的,密封胶层选择AB丙烯酸胶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密封胶层可以方便的实现连接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体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盲孔螺帽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进一步方便、增强连接模块主体与塑料连接头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半圆柱相对的两个面之间设置有空隙。

上述技术方案可便于导爆管的插入以及紧固螺母的旋紧。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所述盲孔和所述圆柱体同轴。

上述技术方案可便于导爆管的插入以及紧固螺母的旋紧可便于导爆管的设置。

水下爆炸罐设置有后壁,在水下爆炸罐设置的后壁上设置有后盖,后盖具有腔体。具体的,所述圆盘体设置在水下爆炸罐的后盖上,所述后盖设置在水下爆炸罐的后壁上,所述起爆针在所述后盖的腔体内分别连接各接线柱。

具体的,各接线柱分别依次穿过后盖和后壁伸入到水下爆炸罐的罐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圆盘体和所述圆柱体一体成型。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积极效果:

1、简化水下爆炸起爆装置的连接,以塑料连接头为主体连接装置能实现即用即换的优点。

2、操作简便,节省时间。

3、简化之后的起爆连接模块更有利于水下的爆炸试验的进行,突出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爆炸罐封盖起爆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爆炸罐封盖起爆连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爆炸罐封盖起爆连接模块的塑料连接头部分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爆炸罐封盖起爆连接模块的塑料连接头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爆炸罐封盖起爆连接模块的俯视图。

附图1、2、3、4、5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

1、导爆管,2、密封胶层,3、塑料连接头,301、盲孔螺帽,302、紧固螺母,303、半圆柱,4、连接模块主体,401、圆盘体,402、圆柱体,5、起爆针,6、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一种爆炸罐封盖起爆连接模块,包括:连接模块主体4、起爆针5、塑料连接头3、密封胶层2、导爆管1和一对接线柱6。

连接模块主体4包括下部的圆盘体401和上部的圆柱体402,圆盘体401和圆柱体402一体成型。起爆针5自上而下贯穿圆柱体402和圆盘体401。如图2、3、4所述,塑料连接头3包括开口向下并扣在圆柱体402的上端的盲孔螺帽301、连接在盲孔螺帽301的上端面的夹嘴和与夹嘴匹配的紧固螺母302,夹嘴包括相对竖向设置的两个半圆柱303,两个半圆柱303相对的两个面之间设置有空隙。夹嘴的外周与紧固螺母302螺纹连接,塑料连接头3设置有自上而下的通孔,通孔依次穿过夹嘴和盲孔螺帽301。密封胶层2设置在盲孔螺帽301内顶面和圆柱体402的上端面之间。导爆管1穿过通孔并套接在起爆针5的上端。

在圆柱体402的上端面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盲孔,通孔、盲孔和圆柱体402同轴。如图2、3所示,起爆针5的上端从盲孔伸出,导爆管1依次穿过通孔和密封胶层2并伸入到盲孔中,导爆管1套接在起爆针5的上端。圆柱体402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盲孔螺帽301内设置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密封胶层2的上表面与盲孔螺帽301内顶面密封连接,密封胶层2的下表面与圆柱体402的上端面密封连接,密封胶层2将起爆针5内的下端的口与连接模块主体4的外部空间隔断。

如图2、4、5所示,圆盘体401设置在水下爆炸罐的后盖上,后盖设置在水下爆炸罐的后壁上,起爆针5在后盖的腔体内分别连接各接线柱6。各接线柱6分别依次穿过后盖和后壁伸入到水下爆炸罐的罐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如图2所示,将起爆针5的两极接入接线柱6,将起爆针5穿过连接模块主体4,预留2cm长度,并将连接模块主体4安装在爆炸罐盖上;

2、将导爆管1穿过塑料连接头3,将起爆针5插入导爆管1中约1cm;

3、在塑料连接头3中添加AB丙烯酸胶水形成密封胶层2,并旋入到装有起爆针5的圆柱体402,再旋紧固定导爆管1的紧固螺母302,即完成安装;

4、待AB胶干后即可进行实验;

5、起爆后拆下塑料连接头,抽出导爆管,换新的塑料连接头即可再次使用。

总体上,塑料连接头可设置为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连接零件。在实验准备过程中装上该零件,实验完毕之后,即可拆下该零件,无需拆卸图中导线柱与起爆针的连接,简化操作。经过多次实验待起爆针消耗之后再拆卸连接模块主体与后盖,更换起爆针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