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箭发射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1259阅读:10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箭发射助力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电力的火箭发射助力装置,通过本装置可以在火箭发射前段通过电力对火箭进行加速,达到节省燃料的目的,尤其是适用于小微型卫星的发射。



背景技术:

卫星依靠火箭发射,通过燃料燃烧提供的作用力推动火箭升空,最终将卫星送到指定的太空轨道。用火箭发射卫星,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尤其是在近地飞行阶段,空气阻力大,火箭飞行相同距离燃料消耗相对更多。为了提高大型火箭携带更多的燃料,有些大型火箭采用捆绑助力器进行发射,提高火箭运载能力。

据香港《商报》报道称,中国正在研制超级磁悬浮列车,采用真空管设计,未来的时速可达到每小时2900公里。在西南交通大学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导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完成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轨道测试。这项技术进行了数年研究。《科技世界》报道称,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轨道测试。这种新型环形轨道将掀起一股速度更快的列车的浪潮。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轨道,能够让速度达到每分钟25公里。磁悬浮技术日益成熟,通过磁悬浮技术可以运载,加速许多装备。



技术实现要素:

(1)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火箭发射助力装置,节省火箭在发射初级阶段的燃料,通过电磁力,使火箭在近地阶段就获得较高的速度,从而节省燃料,提高火箭发射效率。

(2)技术方案:

整个火箭发射电磁助力装置类似于磁悬浮列车运输装置,通过磁悬浮技术,将火箭在地面一定长度的该装置内进行加速,使得火箭在点火时已经获得相当大的初速度,将该装置建设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减少发射时外界空气的阻力。外力助飞,高海拔发射,从而节省燃料,达到提高火箭发射效率的目的。

(3)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原理简单,主要结构理论上也不复杂,建设具备可行性,可以满足中小型火箭起飞助力的需要,节省大量燃料,提高中小型火箭的发射效率。

(4)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运载结构横截面示意简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前侧视截面示意简图。

图3是本发明火箭发射脱离装置时侧视截示意简图。

(5)具体实施方式:

火箭发射电磁助力装置。整个弹射装置分为容纳体1,运载结构2,火箭3,火箭体内安装有卫星4,以及支撑运载结构2的支撑轨道6,整个容纳体1发射末端依靠的山体或者建筑5等几大部分组成。

容纳体1和运载结构2类似于磁悬浮轨道和磁悬浮列车,容纳体1内安装有电磁装置,运载结构2也安装有电磁装置,二者通过电磁作用,可以使得运载结构2在容纳体1内沿着平行于容纳体1纵向的支撑轨道6自由运动。

运载结构2安置火箭3,通过运载结构2自身运动,带动火箭3运动,经过一定时间的加速后,火箭3没有点火也会达到较高的速度,通过调整运载结构2的运动方向,使得火箭3在容纳体1的末端脱离运载结构2,火箭3进入空中后点火,由火箭3的燃料推动火箭3运动。最终将卫星4发射到预定轨道。

整个容纳体1可以通过密闭措施,出口为可以承受1大气压以上压力的橡胶膜密闭,容纳体1内部接近真空,避免气流对高速运动的运载结构2产生较大影响。运载结构2在达到容纳体1出口位置时利用反向的电磁作用,很短时间停止运动,运载结构2沿着支撑轨道6返回到容纳体1的出发点处,火箭3脱离运载结构2,依靠惯性,冲破橡胶膜进入大气中,按照设计的角度进入火箭3的点火阶段,完成火箭3的助力发射。

整个装置如果安装在高海拔地区,如西藏高原地区,本身地势较高,空气稀薄,既缩短了火箭运行距离,又减少了高空气阻力的影响,利用火箭发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电力的火箭发射助力装置,通过本装置可以在火箭发射前段通过电力对火箭进行加速,达到节省燃料的目的,尤其是适用于小微型卫星的发射。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宁
技术研发日:2017.04.30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