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片撕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7444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镜片撕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镜片撕膜装置。



背景技术:

镜片是一种使用率非常大的一种生活用品,镜片可以克服近视的问题,还可以阻挡紫外线和红外线,减少对眼睛的刺激,镜片在生产完成后,为了保持镜片的光滑与美观程度,需要在镜片的表面贴上保护膜,在后期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撕去表面的塑胶模,镜片要达到最佳的透视效果,就要保证镜片表面不能有任何污痕。

现有镜片撕膜一般采用人工撕膜和撕膜机撕膜两种方式,人工撕膜过程中人手极易碰触到镜片,导致镜片被油汗污染,导致镜片报废,而且人工撕膜效率低;市面上的撕膜机先将镜片固定,再采用胶布进行撕膜,而市面上不管是单面撕膜机还是双面撕膜机均由于镜片的固定需求容易损坏撕完后的镜片的光滑度和清洁度,无法最大化地保证镜片上下表面的干净程度,而同时当其胶布随着使用过程越来越小时,其胶布半径值也越来越小,其胶布的包角就越来越小即胶布的预紧力也会有所减小,这时倘若无法有效地控制或调节胶布的预紧力的话便无法保证撕膜时胶布所需要的粘合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有效保证镜片撕膜后的光滑干净、保证恒定预紧力、有效提高撕膜效率和质量的镜片撕膜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镜片撕膜装置,包括传送台、设置于所述传送台上的若干个载镜托盘、设置于所述传动台下方的若干个支撑座、镜片固定模块、镜片上膜撕膜模块、镜片下膜撕膜模块和镜片检测模块;所述镜片固定模块、镜片下膜撕膜模块、镜片上膜撕膜模块和镜片检测模块依次环绕设置于所述传送台上;所述传送台包括四组呈正方形设置的传动组和连接每相邻两个所述传动组之间的导滑板以实现对所述载镜托盘的输送;所述传动组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传动单元;所述镜片固定模块、镜片下膜撕膜模块、镜片上膜撕膜模块和镜片检测模块分别设置于每组所述传动组处;所述镜片固定模块配合所述载镜托盘用于固定待撕膜镜片;所述镜片上膜撕膜模块包括胶布上膜撕膜组件、第一固定外框和第一吸盘组件;所述胶布上膜撕膜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外框上且位于所述传动组上方;所述胶布上膜撕膜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胶布、第一胶布放卷固定杆和两根第一张紧杆;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外框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杆与所述第一胶布放卷固定杆平行并排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外框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杆与所述第一胶布放卷固定杆平行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胶布放卷固定杆和所述第一张紧杆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外框的侧面上;两根所述第一张紧杆之间的距离大于待撕镜片的长度;所述胶布套设于所述第一胶布放卷固定杆上;所述胶布的胶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张紧杆的限位最终沾附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杆处;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外框上且位于所述载镜托盘上方;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若干个第一吸盘单元和驱动所述第一固定板做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胶布收卷固定杆和所述第一胶布放卷固定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外框侧面的一端进一步设置有一螺旋固定盖;所述胶布侧面与所述螺旋固定盖之间分别进一步设置有一压紧弹簧;所述镜片下膜撕膜模块包括胶布下膜撕膜组件、第二固定外框和第二吸盘组件;所述胶布下膜撕膜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外框上且位于所述传动组下方;所述胶布下膜撕膜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l型固定板、推出件、胶布、第二胶布放卷固定杆、圆弧压紧块和两根第二张紧杆;所述第三驱动件固定于所述l型固定板的竖直侧面上且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杆与所述第二胶布放卷固定杆平行并排设置;所述第二胶布放卷固定杆、圆弧压紧块和所述第二张紧杆水平设置于所述l型固定板的侧面上;所述推出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外框下表面且所述推出件的推杆与所述l型固定板的水平面相固定以实现对所述l型固定板的向上顶出;两根所述第二张紧杆之间的距离大于待撕镜片的长度;所述圆弧压紧块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二张紧杆之间且所述圆弧压紧块的圆弧面与待撕镜片下表面相适配;所述圆弧压紧块设置于所述载镜托盘正下方;所述胶布套设于所述第二胶布放卷固定杆上;所述胶布的胶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张紧杆、所述圆弧压紧块的圆弧面和另一根所述第二张紧杆的限位最终沾附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杆处;所述吸盘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外框上且位于所述载镜托盘上方;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吸盘单元和驱动所述第二固定板做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二胶布收卷固定杆和所述第二胶布放卷固定杆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外框侧面的一端进一步设置有一螺旋固定盖;所述胶布侧面与所述螺旋固定盖之间分别进一步设置有一压紧弹簧;所述镜片检测模块包括可调节支撑架、设置于可调节支撑架上的检测相机和设置于所述传动台上并与所述检测相机相对设置的背光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胶布收卷固定杆包括第一圆柱部和第二圆柱部,所述第一圆柱部与所述第二圆柱部同轴分布且所述第一圆柱部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部的半径,所述第一圆柱部靠近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且第一圆柱部上开设有一圆槽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杆相紧配合;所述第一胶布放卷固定杆包括第三圆柱部和第四圆柱部,所述第三圆柱部与所述第四圆柱部同轴分布且所述第三圆柱部的半径大于所述第四圆柱部的半径以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三圆柱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外框的侧面上;所述螺旋固定盖设置于所述第二圆柱部和所述第四圆柱部一端;所述压紧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圆柱部和所述第四圆柱部与所述螺旋固定盖之间;所述第二胶布收卷固定杆包括第五圆柱部和第六圆柱部,所述第五圆柱部与所述第六圆柱部同轴分布且所述第五圆柱部的半径大于所述第六圆柱部的半径,所述第五圆柱部靠近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且第五圆柱部上开设有一圆槽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杆相紧配合;所述第二胶布放卷固定杆包括第七圆柱部和第八圆柱部,所述第七圆柱部与所述第八圆柱部同轴分布且所述第七圆柱部的半径大于所述第八圆柱部的半径以形成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七圆柱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外框的侧面上;所述螺旋固定盖设置于所述第六圆柱部和所述第八圆柱部一端;所述压紧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五圆柱部和所述第七圆柱部与所述螺旋固定盖之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胶布上膜撕膜组件中,所述胶布套设于所述第四圆柱部上且所述胶布的另一端固定沾附于所述第二圆柱部上;所述胶布的预紧力即所述胶布与所述第一台阶面之间的摩擦力由所述压紧弹簧对所述第四圆柱部上的胶布的压力提供。

作为进一步改进,同一所述传动组内的两个所述传动单元长短不一且内外设置使得传送台整体呈回字型状;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皮带固定板、带轮传动组和传动带;所述带轮传动组设置于所述皮带固定板下;所述带轮传动组包括主动轮和设置于所述主动轮上方两侧的两个从动轮使得整体呈三角形状;所述传动带整体闭环设置,所述传动带依次通过从动轮、主动轮、另一个从动轮和所述皮带固定板;两个所述传动单元的主动轮通过传动杆进行固定连接并通过第五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杆旋转。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滑板呈l型状;所述导滑板上设置有一圆弧导轨和两个万向滚珠块;所述万向滚轮块包括圆柱部和活动固定于所述圆柱部上的万向滚珠;所述载镜托盘下方进一步设置有与所述圆弧导轨相适配的万向滚珠块以实现所述载镜托盘在两个相邻的所述传动组之间的滑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镜片固定模块、镜片下膜撕膜模块、镜片上膜撕膜模块和镜片检测模块的所述皮带固定板上均进一步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板、光传感器、限位杆和气压缸;所述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载镜托盘是否运动至撕膜位置并控制所述气压缸将所述限位杆顶出实现对所述载镜托盘的停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载镜托盘上开设有一退让槽用于当撕下膜时待撕镜片与胶布贴合时所述第一张紧杆可以穿过所述退让槽;所述退让槽内进一步由四角分别向内延伸有一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末端呈阶梯状用于固定待撕镜片的四个角。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镜片固定模块包括固定支架、第五驱动件、运动板和限位固定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传动组上;所述第五驱动件的驱动杆穿过所述固定支架下表面与所述运动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固定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设置于所述运动板上;所述载镜托盘上开有若干个与所述限位固定件相适配的固定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节支撑架包括龙门支撑框、滑动板和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的相机固定架;所述检测相机架设于所述相机固定架上;所述滑动板可实现在所述龙门支撑框的竖直杆上的滑动并通过螺栓进行松开和固定以调节所述检测相机高度。

一种镜片撕膜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所述固定镜片固定模块位置的所述载镜托盘上放置待撕镜片;

s2:所述传动带运行,所述载镜托盘到达所述镜片下膜撕膜模块,所述光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载镜托盘并控制所述气压缸推出以实现所述限位杆对所述载镜托盘的停止;

s3:所述第四驱动件控制所述第二吸盘单元伸出,所述第二吸盘单元碰到待撕镜片后,与所述第二吸盘单元相连接的真空发生器开启;

s4:所述推出件控制所述l型固定板向上运动以实现所述胶布与待撕镜片的下膜的完全贴合,所述推出件收回,完成撕下膜动作,所述第三驱动件带动胶布旋转将带有下膜的已使用的胶布部分卷起以供下一个待撕镜片的撕下膜动作;

s5:与所述第二吸盘单元相连接的真空发生器关闭,所述第四驱动件待定所述第二吸盘单元收回;所述传动带运行,所述载镜托盘到达所述镜片上膜撕膜模块,所述光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载镜托盘并控制所述气压缸推出以实现所述限位杆对所述载镜托盘的停止;

s6:与所述第一吸盘单元相连接的真空发生器开启,所述第二驱动件控制所述第一吸盘单元伸出以实现对待撕镜片下表面的吸附,继续伸出直至待撕镜片的上膜与所述胶布完全贴合,所述第二驱动件收回,待撕镜片回到所述载镜托盘上,完成撕上膜动作,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胶布旋转将带有上膜的已使用的胶布部分卷起以供下一个待撕镜片的撕上膜动作;

s7:与所述第一吸盘单元相连接的真空发生器关闭,所述第二驱动件继续往下收回到底;所述传动带运行,所述载镜托盘到达镜片检测模块,所述光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载镜托盘并控制所述气压缸推出以实现所述限位杆对所述载镜托盘的停止;

s8:所述检测相机对待撕镜片进行瑕疵检测,并将合格与不合格的镜片进行分类。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一种镜片撕膜装置整体采用流水线式的撕膜方式,可以有效快速地对待撕镜片进行分步撕膜,同时传送台利用皮带固定板和带轮传动组和配合来有效实现皮带的传动,通过皮带的运动来保证载镜托盘在皮带上的平稳运输,而导滑板也能有效保证待撕镜片的传输稳定性,有效提高撕膜效率,加快撕膜速度。

2、本发明一种镜片撕膜装置采用压紧弹簧配合螺旋固定盖的结构,可以有效通过旋转螺旋固定盖来控制压紧弹簧对胶布侧面的压力,从而保证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三驱动件要有一定的扭力才能拉动胶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胶布时刻绷紧,以满足撕膜时的预紧力。

3、本发明一种镜片撕膜装置中采用第一张紧杆和第二张紧杆的设置保证胶布的张紧力,同时利用胶布之间的张紧力来实现对镜片上膜和下膜的完全贴合,最后通过驱动件来快速有效地撕掉上膜,撕膜效率高,撕膜效果好。

4、本发明一种镜片撕膜装置中采用了限位装置的设置,通过光传感器来准确判断载镜托盘的位置同时及时制停,以供后续的撕膜动作的进行。

5、本发明一种镜片撕膜装置中的镜片检测模块采用了相机检测的方式,可以有效通过镜片像素阈值过滤判断撕膜后的镜片是否有瑕疵,通过数据库形成统计报表,生产情况可以很方便的对接企业erp等系统,同时可通过可调节支撑架来调节高度,以实现检测相机的不同高度要求。

6、本发明一种镜片撕膜装置通过将张紧杆设置于胶布上方和下方的结构来形成胶布的张紧包角以加大胶布的张紧力,同时载镜托盘通过开设让位槽的结构来供张紧杆穿过,结构简单,功能易行。

7、本发明一种镜片撕膜装置中的载镜托盘开设有退让槽和支撑座可以有效地对张紧杆进行避让,同时在槽内设置支撑座来从四个方向对载镜托盘进行固定从而最大化地利用空间。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镜片撕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镜片撕膜装置中镜片上膜撕膜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镜片撕膜装置中镜片上膜撕膜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镜片撕膜装置中镜片上膜撕膜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一种镜片撕膜装置中镜片下膜撕膜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一种镜片撕膜装置中镜片下膜撕膜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传送台10、

传动组11、传动单元111、皮带固定板1111、带轮传动组1112、主动轮11121、从动轮11122、传动带1113、

导滑板12、圆弧导轨121、万向滚珠块122

载镜托盘20、退让槽21、支撑座22、

支撑底座30、

镜片固定模块40、固定支架41、第五驱动件42、运动板43、限位固定件44、

镜片上膜撕膜模块50、

胶布上膜撕膜组件51、第一驱动件511、胶布512、第一胶布放卷固定杆513、第一张紧杆514、第一胶布收卷固定杆515、螺旋固定盖516、压紧弹簧517、

第一固定外框52、

第一吸盘组件53、第一吸盘单元531第二驱动件532

镜片下膜撕膜模块60、

胶布下膜撕膜组件61、第三驱动件611、l型固定板612、推出件613、胶布614、第二胶布放卷固定杆615、圆弧压紧块616、第二张紧杆617、第二胶布收卷固定杆618、螺旋固定盖619、压紧弹簧610、

第二固定外框62、

第二吸盘组件63、第二固定板631、第二吸盘单元632、第死驱动件633、

镜片检测模块70、可调节支撑架71、龙门支撑框711、滑动板712、相机固定架713、

检测相机72、

背光灯73、

限位装置80、

限位板81、光传感器82、限位杆83、气压缸84、

电控箱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6,实施例中,一种镜片撕膜装置,包括传送台10、设置于所述传送台10上的若干个载镜托盘20、设置于所述传动台下方的若干个支撑底座30、镜片固定模块40、镜片上膜撕膜模块50、镜片下膜撕膜模块60和镜片检测模块70;所述镜片固定模块40、镜片下膜撕膜模块60、镜片上膜撕膜模块50和镜片检测模块70依次环绕设置于所述传送台10上;采用先撕下膜再撕上膜这样的顺序依次设置是因为撕膜后镜片的中心凸出部分的光滑度和清洁度十分重要,而镜片下膜的边缘处的使用频率不是很多并不是非常的重要,同时在镜片下膜撕膜模块60中的吸盘数量为一个且直接设置于镜片上表面中心处,镜片上膜撕膜模块50中的吸盘是多个且均匀设置于所述镜片下表面的四角,故采用先撕下膜再撕上膜的顺序可以有效避免吸盘对镜片上表面造成的损伤。

请参考图1,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台10包括四组呈正方形设置的传动组11和连接每相邻两个所述传动组11之间的导滑板12以实现对所述载镜托盘20的输送;所述传动组11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传动单元111;所述镜片固定模块40、镜片下膜撕膜模块60、镜片上膜撕膜模块50和镜片检测模块70分别设置于每组所述传动组11处。

进一步地,同一所述传动组11内的两个所述传动单元111长短不一且内外设置使得传送台10整体呈回字型状;所述导滑板12呈l型状;所述导滑板12上设置有一圆弧导轨121和两个万向滚珠块122;所述万向滚轮块包括圆柱部和活动固定于所述圆柱部上的万向滚珠;所述载镜托盘20下方进一步设置有与所述圆弧导轨121相适配的万向滚珠块122以实现所述载镜托盘20在两个相邻的所述传动组11之间的滑动。

所述传动单元111包括皮带固定板1111、带轮传动组1112和传动带1113;所述带轮传动组1112设置于所述皮带固定板1111下;所述带轮传动组1112包括主动轮11121和设置于所述主动轮11121上方两侧的两个从动轮11122使得整体呈三角形状;所述传动带1113整体闭环设置,所述传动带1113依次通过从动轮11122、主动轮11121、另一个从动轮11122和所述皮带固定板1111;两个所述传动单元111的主动轮11121通过传动杆进行固定连接并通过第五驱动件42驱动所述传动杆旋转。采用流水线式的撕膜方式,可以有效快速地对待撕镜片进行分步撕膜,同时传送台10利用皮带固定板1111和带轮传动组1112和配合来有效实现皮带的传动,通过皮带的运动来保证载镜托盘20在皮带上的平稳运输,而导滑板12也能有效保证待撕镜片的传输稳定性,有效提高撕膜效率,加快撕膜速度。

请参考图1,实施例中,所述镜片固定模块40配合所述载镜托盘20用于固定待撕膜镜片;所述镜片固定模块40包括固定支架41、第五驱动件42、运动板43和限位固定件44;所述固定支架41固定于所述传动组11上;所述第五驱动件42的驱动杆穿过所述固定支架41下表面与所述运动板4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固定件44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设置于所述运动板43上;所述载镜托盘20上开有若干个与所述限位固定件44相适配的固定孔。当该工位的限位装置80检测到载镜托盘20时,所述运动板43带着限位固定件44推出穿过载镜托盘20的四个限位孔以实现固定。

请参考图2至图4,所述镜片上膜撕膜模块50包括胶布上膜撕膜组件51、第一固定外框52和第一吸盘组件53;所述胶布上膜撕膜组件51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外框52上且位于所述传动组11上方;所述胶布上膜撕膜组件51包括第一驱动件511、胶布512、第一胶布放卷固定杆513和两根第一张紧杆514;所述第一驱动件511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外框52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一驱动件511的驱动杆与所述第一胶布放卷固定杆513平行并排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511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外框52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一驱动件511的驱动杆与所述第一胶布放卷固定杆513平行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胶布放卷固定杆513和所述第一张紧杆514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外框52的侧面上;两根所述第一张紧杆514之间的距离大于待撕镜片的长度;两根所述第一张紧杆514上方进一步设置有两个加固杆,所述加固杆和所述第一张紧杆514一端固定有一块限位板81用于防止胶布脱出所述胶布套设于所述第一胶布放卷固定杆513上;所述胶布的胶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张紧杆514的限位最终沾附所述第一驱动件511的驱动杆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盘组件5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外框52上且位于所述载镜托盘20上方;所述第一吸盘组件53包括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若干个第一吸盘单元531和驱动所述第一固定板做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件532;所述吸盘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待撕镜片四侧边下方的中心位置;所述吸盘的吸气口与所述待撕镜片下表面相贴合;待撕镜片为横截面为圆弧的片状镜片,即所述吸盘在横截面上位于圆弧两端的两个吸盘长度较短且与所述待撕镜片下表面相贴合;所述吸盘在横截面上位于圆弧最高点的两个吸盘长度较长且且与所述待撕镜片下表面相贴合;采用这样的吸盘设置同时将吸盘均固定于同一块所述固定块进行控制运动可以有效实现待撕镜片的下膜各受力点与所述吸盘相贴合,便于实现对上膜的快速高效撕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布收卷固定杆515包括第一圆柱部和第二圆柱部,所述第一圆柱部与所述第二圆柱部同轴分布且所述第一圆柱部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部的半径,所述第一圆柱部靠近所述第二驱动件532设置且第一圆柱部上开设有一圆槽与所述第一驱动件511的驱动杆相紧配合;所述第一胶布放卷固定杆513包括第三圆柱部和第四圆柱部,所述第三圆柱部与所述第四圆柱部同轴分布且所述第三圆柱部的半径大于所述第四圆柱部的半径以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三圆柱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外框52的侧面上;采用第一台阶面来对胶布侧面进行支撑,同时将第一台阶面的直径值设置为大于所述胶布的中空部的直径值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以实现对胶布的限位固定,同时在保证预紧力的情况下保证胶布不出现在使用过程中因半径值逐渐变小从而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的接触面积逐渐变小而改变预紧力的情况,通过设计第一台阶面的半径值可以有效实现对撕膜最低预紧力的保证。

具体地,所述螺旋固定盖516设置于所述第二圆柱部和所述第四圆柱部一端;所述压紧弹簧517设置于所述第二圆柱部和所述第四圆柱部与所述螺旋固定盖516之间;采用压紧弹簧517配合螺旋固定盖516的结构,可以有效通过旋转螺旋固定盖516来控制压紧弹簧517对胶布侧面的压力,从而保证第二驱动件532要有一定的扭力才能拉动胶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胶布时刻绷紧,以满足撕膜时的预紧力,该装置主要通过弹簧的压力来提供对胶布的预紧力,由于胶布的粘着力为550~650g/mm2,通过计算可得出摩擦力即预紧力的大小为47.6n~56.4n,同时根据弹簧的压缩量和圈数和外径的理论值假设可计算出弹簧的线径为0.24mm~0.27mm,通过弹簧线径选出适用的弹簧型号,优选的,弹簧的线径为0.26mm,采用这个尺寸的线径的弹簧可以有效满足在第一台阶面接触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旋转调节弹簧的压缩程度便可解决整个撕膜过程中由于胶布半径变小而使得包角变小从而导致张紧力变小的问题,有效保证整个撕膜过程中胶布与第一台阶面的摩擦力始终可以满足第二驱动件需要一定的扭力才能带动胶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胶布的张紧力。

请参考图5至图6,实施例中,所述镜片下膜撕膜模块60包括胶布下膜撕膜组件61、第二固定外框62和第二吸盘组件63。所述胶布下膜撕膜组件61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外框62上且位于所述传动组11下方;所述胶布下膜撕膜组件61包括第三驱动件611、l型固定板612、推出件613、胶布614、第二胶布放卷固定杆615、圆弧压紧块616和两根第二张紧杆617;所述第三驱动件611固定于所述l型固定板612的竖直侧面上且所述第三驱动件611的驱动杆与所述第二胶布放卷固定杆615平行并排设置;所述第二胶布放卷固定杆615、圆弧压紧块616和所述第二张紧杆617水平设置于所述l型固定板612的侧面上;所述推出件613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外框62下表面且所述推出件613的推杆与所述l型固定板612的水平面相固定以实现对所述l型固定板612的向上顶出;两根所述第二张紧杆617之间的距离大于待撕镜片的长度;所述圆弧压紧块616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二张紧杆617之间且所述圆弧压紧块616的圆弧面与待撕镜片下表面相适配;所述圆弧压紧块616设置于所述载镜托盘20正下方;采用圆弧压紧块616的结构可以有效实现镜片下表面与胶布的完全贴合;所述胶布套设于所述第二胶布放卷固定杆615上;所述胶布的胶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张紧杆617、所述圆弧压紧块616的圆弧面和另一根所述第二张紧杆617的限位最终沾附所述第三驱动件611的驱动杆处;所述第二胶布收卷固定杆618和所述第二胶布放卷固定杆615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外框62侧面的一端进一步设置有一螺旋固定盖619;所述胶布侧面与所述螺旋固定盖之间分别进一步设置有一压紧弹簧6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盘组件6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外框62上且位于所述载镜托盘20上方;所述第二吸盘组件63包括第二固定板631、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吸盘单元632和驱动所述第二固定板631做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第死驱动件633;所述第二吸盘单元632的数量为一个,且设置于待撕镜片正上方。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胶布收卷固定杆618包括第五圆柱部和第六圆柱部,所述第五圆柱部与所述第六圆柱部同轴分布且所述第五圆柱部的半径大于所述第六圆柱部的半径,所述第五圆柱部靠近所述第三驱动件611设置且第五圆柱部上开设有一圆槽与所述第二驱动件532的驱动杆相紧配合;所述第二胶布放卷固定杆615包括第七圆柱部和第八圆柱部,所述第七圆柱部与所述第八圆柱部同轴分布且所述第七圆柱部的半径大于所述第八圆柱部的半径以形成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七圆柱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外框62的侧面上;采用第二台阶面来对胶布侧面进行支撑,同时将第二台阶面的直径值设置为大于所述胶布的中空部的直径值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以实现对胶布的限位固定,同时在保证预紧力的情况下保证胶布不出现在使用过程中因半径值逐渐变小从而与所述第二台阶面的接触面积逐渐变小而改变预紧力的情况,通过设计第二台阶面的半径值可以有效实现对撕膜最低预紧力的保证。

具体地,所述螺旋固定盖619设置于所述第六圆柱部和所述第八圆柱部一端;所述压紧弹簧610设置于所述第五圆柱部和所述第七圆柱部与所述螺旋固定盖619之间;采用压紧弹簧610配合螺旋固定盖619的结构,可以有效通过旋转螺旋固定盖619来控制压紧弹簧610对胶布侧面的压力,从而保证第死驱动件633要有一定的扭力才能拉动胶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胶布时刻绷紧,以满足撕膜时的预紧力。

请参考图2至图6,实施例中,在所述胶布上膜撕膜组件51中,所述胶布套设于所述第四圆柱部上且所述胶布的另一端固定沾附于所述第二圆柱部上;所述胶布的预紧力即所述胶布与所述第一台阶面之间的摩擦力由所述压紧弹簧对所述第四圆柱部上的胶布的压力提供。在所述胶布下膜撕膜组件61中,所述胶布套设于所述第八圆柱部上且所述胶布的另一端固定沾附于所述第六圆柱部上;所述胶布的预紧力即所述胶布与所述第二台阶面之间的摩擦力由所述压紧弹簧对所述第八圆柱部上的胶布的压力提供。所述胶布为胶卷;在两个撕膜模块中所述两根张紧杆均同时低于或同时高于胶布的最低端。采用第一张紧杆514和第二张紧杆617的设置可以有效形成高度差,使得胶布与张紧杆之间形成包角以提供撕膜时所需的张紧力,同时利用胶布之间的张紧力来实现对镜片上膜和下膜的完全贴合,最后通过驱动件来快速有效地撕掉上膜,撕膜效率高,撕膜效果好。

请参考图1,实施例中,所述镜片检测模块70包括可调节支撑架71、设置于可调节支撑架71上的检测相机72和设置于所述传动台上并与所述检测相机72相对设置的背光灯73;所述可调节支撑架71包括龙门支撑框711、滑动板712和与所述滑动板712固定连接的相机固定架713;所述相机固定架713的数量为两个且间隔平行设置;所述检测相机72架设于所述相机固定架713上;所述滑动板712可实现在所述龙门支撑框711的竖直杆上的滑动并通过螺栓进行对滑动板712的松开和固定以调节所述检测相机72高度。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实现相机不同高度下的焦距需求,结构简单,功能易行。所述背光灯73采用背光打光方式为所述检测相机72进行供光;所述检测相机72为basler工业相机,其像素为500万黑白,帧率为14fps,所述检测相机72根据像素阈值来检测镜片的瑕疵,同时提供自定义设置功能,增强灵活性。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相机72包括图像获取装置和检测判断装置,所述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工厂流水线工作台上的待撕镜片的图像;所述检测判断装置,与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输出的所述待撕镜片的图像,将所述待撕镜片的图像与预先存储的所述待撕镜片的标准图像进行逐像素大小的比对,如果比对结果不符合预定标准,则所述待撕镜片为不良品。

具体的,通过在流水线生产线上安装的图像获取装置获取工厂流水线工作台上的待撕镜片的图像,再通过检测判断装置接收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输出的所述待撕镜片的图像,将所述待撕镜片的图像与预先存储的所述待撕镜片的标准图像进行逐像素大小的比对,如果比对结果不符合预定标准,判断为所述待撕镜片为不良品。其整个系统采用的设备少,安装简单,维护也比较容易,易使用,由于采用像素尺寸对比取代物理实际尺寸比对,检测结果高效准确,可适用任何产品流水线,具有一般性,广泛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相机还包括报警装置,与所述检测判断装置连接,用于当所述检测判断装置判断所述待撕镜片为不良品时,提示报警,以方便提示流水线操作人员,提示操作人员以对不良品作出进一步处理。其中所述报警装置可以为声音、光、电或光电结合的报警装置,也可是其他任何报警装置。

所述图像获取装置为工业摄像头,所述检测判断装置为嵌入式主机,所述工业摄像头通过usb线连接所述嵌入式主机。采用该方案,其整个系统构成简单,成本低,且不需额外的精密测量仪器辅助安装,简单易维护,广泛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环境。其中所述检测判断装置也可以是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等具有逻辑计算功能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对此不作限定。所述工业摄像头通过固定支架安装于所述工厂流水线工作台上方第一预定高度处,具体高度值以能够获取生产线上整幅产品图像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不同产品的形状、尺寸大小等参数具体调整。

进一步的,为了适应流水线产品快速的移动检测,该检测相机还包括:一对红外探,与所述嵌入式主机(即检测判断装置)连接,用于当所述待撕镜片进入预定视线范围后,在预定时间内输出拍照触发信号;所述嵌入式主机,用于接收所述拍照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工业摄像头(即图像获取装置)拍摄获取工厂流水线工作台上的所述待撕镜片的图像;所述嵌入式主机,还用于接收所述工业摄像头输出的所述待撕镜片的图像,将所述待撕镜片的图像与预先存储的所述待撕镜片的标准图像进行逐像素大小的比对,如果比对结果不符合预定标准,则所述待撕镜片为不良品;其中所述预定时间小于1毫秒。所述红外探头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对称固定于所述流水线工作台的两侧。所述红外探头位于距离所述工厂流水线工作台上方第二预定高度处。所述一对红外探头与所述工业摄像头之间水平距离第一预定值。第一预定值为15cm-30cm,具体根据流水线的速度与摄像头性能确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现场得出,如15cm、20cm、25cm、30cm等等。

安装时一对红外探头对射安装固定于流水线两侧,安装高度可根据待撕镜片物体实际高度调整,本实施例中距离红外探头后15cm处固定摄像头,摄像头高度以能够拍摄待撕镜片物体全貌为准,通过usb线连接摄像头与嵌入式主机,至此,整个系统安装完成,不需额外精密测量仪器辅助安装,广泛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环境。为保证在不同时刻采集的待撕镜片物体处于图像中的相同位置,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用一对红外探头40作为位置探测器,当待撕镜片物体进入预定视线范围时,控制摄像头拍照检测。红外探头的响应时间(即所述预定时间)小于1毫秒,适应流水线移动速度,确保待检物体进入规定区域时,立刻拍照分析识别是否为不良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判断装置还用于在将所述待撕镜片的图像与预先存储的所述待撕镜片的标准图像进行逐像素对比时,计算出总的像素位置偏差,当所述像素位置偏差超过预定误差阈值时报警。由于采用与标准图像像素对比方法,使得此系统更具一般性,破除了只能检测特定待检物体的限制,极大提高了系统复用性,自适应性。无论待撕镜片形状是否规则,只要保存此待撕镜片物体的标准图像,检测时逐像素对比,可计算出与背景差异化的像素,用户可根据不同产品自行设定误差阈值,超过阈值则系统进行声光报警。

请参考图1和图4,实施例中,位于所述镜片固定模块40、镜片下膜撕膜模块60、镜片上膜撕膜模块50和镜片检测模块70的所述皮带固定板1111上均进一步设置有限位装置80;所述限位装置80包括限位板81、光传感器82、限位杆83和气压缸84;所述限位板81固定设于所述皮带固定板1111内侧;所述光传感器82和所述限位杆83固定于所述限位板81;所述气压缸84设置于所述限位杆83下方;所述光传感器82用于检测所述载物托盘是否运动至撕膜位置并控制所述气压缸84将所述限位杆83顶出实现对所述载物托盘的停止。采用了限位装置80的设置,通过光传感器82来准确判断载镜托盘20的位置同时及时制停,以供后续的撕膜动作的进行。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载物托盘上开设有一退让槽21用于当待撕镜片与胶布贴合时所述张紧杆可以穿过所述退让槽21。所述退让槽21内进一步由四角分别向内延伸有一支撑座22;所述支撑座22末端呈阶梯状用于固定待撕镜片的四个角。所述退让槽2131采用这样的特殊结构设计不仅可以在满足张紧杆的张紧力要求的同时供张紧杆穿过退让槽21以实现对待撕镜片上表面的完全贴合,同时支撑座22末端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稳固安全地从四个方向对待撕镜片进行固定。

一种镜片撕膜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所述固定镜片固定模块40位置的所述载镜托盘20上放置待撕镜片;

s2:所述传动带1113运行,所述载镜托盘20到达所述镜片下膜撕膜模块60,所述光传感器82检测到所述载镜托盘20并控制所述气压缸84推出以实现所述限位杆83对所述载镜托盘20的停止;

s3:所述第死驱动件633控制所述第二吸盘单元632伸出,所述第二吸盘单元632碰到待撕镜片后,与所述第二吸盘单元632相连接的真空发生器开启;

s4:所述推出件613控制所述l型固定板612向上运动以实现所述胶布与待撕镜片的下膜的完全贴合,所述推出件613收回,完成撕下膜动作,所述第三驱动件611带动胶布旋转将带有下膜的已使用的胶布部分卷起以供下一个待撕镜片的撕下膜动作;

s5:与所述第二吸盘单元632相连接的真空发生器关闭,所述第死驱动件633待定所述第二吸盘单元632收回;所述传动带1113运行,所述载镜托盘20到达所述镜片上膜撕膜模块50,所述光传感器82检测到所述载镜托盘20并控制所述气压缸84推出以实现所述限位杆83对所述载镜托盘20的停止;

s6:与所述第一吸盘单元531相连接的真空发生器开启,所述第二驱动件532控制所述第一吸盘单元531伸出以实现对待撕镜片下表面的吸附,继续伸出直至待撕镜片的上膜与所述胶布完全贴合,所述第二驱动件532收回,待撕镜片回到所述载镜托盘20上,完成撕上膜动作,所述第一驱动件511带动胶布旋转将带有上膜的已使用的胶布部分卷起以供下一个待撕镜片的撕上膜动作;

s7:与所述第一吸盘单元531相连接的真空发生器关闭,所述第二驱动件532继续往下收回到底;所述传动带1113运行,所述载镜托盘20到达镜片检测模块70,所述光传感器82检测到所述载镜托盘20并控制所述气压缸84推出以实现所述限位杆83对所述载镜托盘20的停止;

s8:所述检测相机72对待撕镜片进行检测,并将合格与不合格的镜片进行分类。

请参考图1,实施例中,该装置进一步包括总开关和电控箱90,总开关设有启动键和停止键用于控制整体传动台运动和停止,所述电控箱90内设置有单片机集成控制板,以上步骤方法中电机和吸盘的控制过程均可通过单片机集成控制板等成熟的控制电子硬件进行控制在此不做具体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