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保护膜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65020发布日期:2018-06-23 00:1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保护膜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手机保护膜生产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手机保护膜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在手机零部件组装过程中,尤其是手机屏幕、按键、摄像头的组装过程中,需要防止防止屏幕、按键、摄像头等被污染,所以需要一种手机保护膜对其进行贴合保护。现有的这类手机保护膜一般依次包括定位膜、保护膜和离型膜,定位膜、保护膜以及离型膜均形成有突出的耳柄部以便后续通过耳柄部撕拉定位膜或保护膜或离型膜,一般为了进行标识,往往会在定位膜、保护膜各自的耳柄部贴附不同的标识膜进行标识,这些标识膜一般为不同颜色的玛拉胶带,但是现有的这类手机保护膜的定位膜、保护膜各自的耳柄部很容易在拉扯过程中断裂,究其原因,主要是标识膜料带先与定位膜或保护膜或离型膜压合,然后再对标识膜料带进行裁切以形成标识膜,最后进行耳柄部的裁切;在这个过程中,在对标识膜料带进行裁切的过程中刀具很容易误伤到耳柄部,这导致了手机保护膜的耳柄部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拉扯而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保护膜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保护膜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手机保护膜包括离型膜、第一保护膜、第二保护膜以及定位膜,所述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相互间隔的附着在离型膜的离型面上,所述定位膜附着在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上并覆盖住第一保护膜、第二保护膜以及离型膜;所述定位膜延伸有一定位膜耳柄部,所述第一保护膜延伸有位于定位膜耳柄部下方的第一耳柄部;所述第二保护模延伸有第二耳柄部;所述第一耳柄部和第二耳柄部分别附着有第一标识膜和第二标识膜;所述定位膜耳柄部附着有定位标识膜;依照工序,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离型膜料带的非离型面与底膜料带的表面贴合;

步骤2:将第一标识膜料带的非胶面和第二标识膜料带的非胶面均与离型膜料带的离型面贴合,并对第一标识膜料带和第二标识膜料带进行裁切以及将第一标识膜料带和第二标识膜料带进行裁切后形成的废料进行收卷,从而使得离型膜料带的离型面上附着有形成带有第一凸起的第一标识带和带有第二凸起的第二标识带;

步骤3:将第一保护膜料带的胶面和第二保护膜料带的胶面均与离型膜料带的离型面贴合,并使得第一标识带的第一凸起上对应于第一标识膜的部位和第二标识带的第二凸起上对应于第二标识膜的部位分别与第一保护膜料带上对应于第一耳柄部的部位和第二保护膜料带上对应于第二耳柄部的部位贴合;

步骤4:对含有第一保护膜料带和第一标识带的第一复合材料以及含有第二保护膜料带和第二标识带的第二复合材料进行裁切,并对第一复合材料进行裁切后形成的废料以及第二复合材料进行裁切后形成的废料进行收卷,以分别形成带有缺口的第一复合材料条和带有突出部的第二复合材料条;

步骤5:对定位标识膜料带进行裁切,并对定位标识膜料带进行裁切后形成的废料进行收卷,以形成带有定位凸起的定位标识带;

步骤6:将定位膜料带进行裁切以去除定位膜料带上对应于第二耳柄部所在位置的部位,从而形成带有开孔的定位膜带;

步骤7:将定位膜带与第一复合材料条、第二复合材料条、离型膜料带以及定位标识带进行贴合,并使得定位膜带上对应于定位膜耳柄部的部位与定位标识带的定位凸起上对应于定位标识膜的部位对贴,同时使得定位膜带上的开孔对齐于第二复合材料条上对应于第二耳柄部的部位;

步骤8:将含有离型膜料带、第一复合材料条、第二复合材料条、定位标识带以及定位膜带的第三复合材料进行裁切,并把第三复合材料进行裁切后形成的废料以及底膜料带分别进行收卷,从而得到手机保护膜成品。

所述步骤3还包括:在将第一保护膜料带的胶面和第二保护膜料带的胶面均与离型膜料带的离型面贴合之前,将第一保护膜料带和第二保护膜料带的防护膜进行剥离收卷。

所述步骤4还包括:在裁切形成第一复合材料条和第二复合材料条后,用除尘膜对第一复合材料条、第二复合材料条以及离型膜料带进行除尘。

所述步骤5还包括:在对定位标识膜料带进行裁切之前,将定位标识膜料带与隔离膜压合;在对定位标识膜料带进行裁切之后,将隔离膜与定位标识膜料带进行裁切后形成的废料一同收卷。

所述步骤7还包括:在将定位膜带与第一复合材料条、第二复合材料条、离型膜料带以及定位标识带进行贴合之前,将定位膜料带的防护底膜进行剥离收卷。

所述步骤8还包括:将裁切前的第三复合材料进行压合,将裁切后的第三复合材料进行压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生产方法使用的生产设备,所述生产设备包括机架、用于将用于输出离型膜料带的离型膜放料辊、用于输出底膜料带的底膜放料辊、用于将离型膜料带的非离型面与底膜料带的表面贴合的第一压合辊组、用于输出第一标识膜料带和第二标识膜料带的第一放料辊、用于将第一标识膜料带的非胶面和第二标识膜料带的非胶面均与离型膜料带的离型面贴合并对第一标识膜料带和第二标识膜料带进行裁切以分别形成第一标识带和第二标识带的第一模切辊组、用于收卷第一标识膜料带和第二标识膜料带裁切后形成的废料的第一废料收料辊、用于输出第一保护膜料带和第二保护膜料带的保护膜放料辊、用于将第一保护膜料带的胶面和第二保护膜料带的胶面均与离型膜料带的离型面贴合的第二压合辊组、用于对含有第一保护膜料带和第一标识带的第一复合材料以及含有第二保护膜和第二标识带的第二复合材料进行裁切以分别形成第一复合材料条和第二复合材料条的第二模切辊组、用于收卷第一复合材料裁切后形成的废料和第二复合材料裁切后形成的废料的第二废料收料辊、用于输出定位标识膜料带的第二放料辊、用于对定位标识膜料带进行裁切以形成定位标识带的第三模切压合辊组、用于收卷定位标识膜料带裁切后形成的废料的第三废料收料辊、用于输出定位膜料带的定位膜放料辊、用于对定位膜料带进行裁切以形成带有开孔的定位膜带的第四模切压合辊组、用于将定位膜带与第一复合材料条、第二复合材料条、离型膜料带以及定位标识带进行贴合的第三压合辊组、用于将含有离型膜料带、第一复合材料条、第二复合材料条、定位标识带以及定位膜带的第三复合材料进行裁切的第五模切辊组;用于收卷底膜料带的第五废料收料辊、用于收卷第三复合材料裁切后形成的废料的第四废料收料辊;

所述第一压合辊组、第一模切辊组、第二压合辊组、第二模切辊组、第三模切压合辊组、第四模切压合辊组和第五模切辊组沿同一水平方向自前向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中部;所述第一放料辊、第一废料收料辊、保护膜放料辊、第二废料收料辊、第三废料收料辊、第二放料辊、定位膜放料辊以及第四废料收料辊安装于所述机架上部;所述离型膜放料辊、底膜放料辊、第五废料收料辊安装于所述机架下部。

所述机架的中部还安装有用于将裁切前的第三复合材料进行压合的第四压合辊组和用于将裁切后的第三复合材料进行压合的第五压合辊组;所述第四压合辊组位于所述第四模切压合辊组和第五模切辊组之间,所述第五压合辊组位于所述第五模切辊组后方。

所述机架的上部还安装有用于输出除尘膜的除尘膜放料辊,所述第二模切辊组和第三模切压合辊组之间设有除尘辊。

所述机架的上部还安装有用于输出隔离膜的隔离膜放料辊。

所述机架的上部还安装有用于收卷第一保护膜料带和第二保护膜料带各自的防护膜的防护膜收料辊以及用于收卷定位膜料带的防护底膜的防护底膜收料辊。

所述机架的中部安装有用于防止离型膜料带跑偏的纠偏器,所述纠偏器位于所述第一压合辊组的前方。

采用上述方案后,通过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和生产设备来生产的手机保护膜,可以避免手机保护膜的第一耳柄部、第一耳柄部以及定位膜耳柄部在生产过程中被刀具误伤而造成第一耳柄部、第一耳柄部以及定位膜耳柄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的缺陷,从而提高该手机保护膜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手机保护膜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标识带和第二标识带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复合材料带和第二复合材料带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定位标识带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定位膜带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物料传送线路示意图,在图6中,箭头表示物料传送方向,字母“Z”所在轴表示底辊,字母“G”所在轴表示钢辊,字母“J”所在轴表示胶辊,字母“D”所在轴表示模切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配合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手机保护膜A包括离型膜1、第一保护膜2、第二保护膜3以及定位膜4,所述第一保护膜2和第二保护膜3相互间隔的附着在离型膜1的离型面上,所述定位膜4附着在第一保护膜2和第二保护膜3上并覆盖住第一保护膜2、第二保护膜3以及离型膜1;所述定位膜4延伸有一定位膜耳柄部41,所述第一保护膜2延伸有位于定位膜耳柄部41下方的第一耳柄部21;所述第二保护模3延伸有第二耳柄部31;所述第一耳柄部21和第二耳柄部31分别附着有第一标识膜5和第二标识膜6;所述定位膜耳柄部41附着有定位标识膜7。

根据图6中的物料走向并结合图2至图5,具体的,依照工序,所述的手机保护膜A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离型膜料带S1的非离型面与底膜料带S2的表面贴合;

步骤2:将第一标识膜料带S3的非胶面和第二标识膜料带S4的非胶面均与离型膜料带S1的离型面贴合,并对第一标识膜料带S3和第二标识膜料带S4进行裁切以及将第一标识膜料带S3和第二标识膜料带S4进行裁切后形成的废料进行收卷,从而使得离型膜料带S1的离型面上附着有形成带有第一凸起S311的第一标识带S31和带有第二凸起S411的第二标识带S41;

步骤3:将第一保护膜料带S5的胶面和第二保护膜料带S6的胶面均与离型膜料带S1的离型面贴合,并使得第一标识带S31的第一凸起S311上对应于第一标识膜5的部位和第二标识带S41的第二凸起S411上对应于第二标识膜6的部位分别与第一保护膜料带S5上对应于第一耳柄部21的部位和第二保护膜料带S6上对应于第二耳柄部31的部位贴合;由于第一保护膜料带S5和第二保护膜料带S6可能自带防护膜,因此针对第一保护膜料带S5和第二保护膜料带S6自带防护膜的情况,所述步骤3还包括:在将第一保护膜料带S5的胶面和第二保护膜料带S6的胶面均与离型膜料带S1的离型面贴合之前,将第一保护膜料带S5和第二保护膜料带S6的防护膜进行剥离收卷;

步骤4:对含有第一保护膜料带S5和第一标识带S31的第一复合材料F1以及含有第二保护膜料带S6和第二标识带S41的第二复合材料F2进行裁切,并对第一复合材料F1进行裁切后形成的废料以及第二复合材料F2进行裁切后形成的废料进行收卷,以分别形成带有缺口F111的第一复合材料条F11和带有突出部F211的第二复合材料条F21;所述步骤4还包括:在裁切形成第一复合材料条F11和第二复合材料条F21后,用除尘膜C对第一复合材料条F11、第二复合材料条F21以及离型膜料带S1进行除尘;

步骤5:对定位标识膜料带S7进行裁切,并对定位标识膜料带S7进行裁切后形成的废料进行收卷,以形成带有定位凸起S711的定位标识带S71;所述步骤5还包括:在对定位标识膜料带S7进行裁切之前,将定位标识膜料带S7与隔离膜L压合;在对定位标识膜料带S7进行裁切之后,将隔离膜L与定位标识膜料带S7进行裁切后形成的废料一同收卷;通过隔离膜L可以避免用于对定位标识膜料带S7进行裁切的刀具损坏。

步骤6:将定位膜料带S8进行裁切以去除定位膜料带S8上对应于第二耳柄部31所在位置的部位,从而形成带有开孔S811的定位膜带S81;

步骤7:将定位膜带S81与第一复合材料条F11、第二复合材料条F21、离型膜料带S1以及定位标识带S71进行贴合,并使得定位膜带S81上对应于定位膜耳柄部41的部位与定位标识带S71的定位凸起S711上对应于定位标识膜7的部位对贴,同时使得定位膜带S81上的开孔S811对齐于第二复合材料条F21上对应于第二耳柄部31的部位;由于定位膜料带S8可能自带防护底膜,因此针对第一保护膜料带S5和第二保护膜料带S6自带防护底膜的情况,所述步骤7还包括:在将定位膜带S81与第一复合材料条F11、第二复合材料条F21、离型膜料带S1以及定位标识带S71进行贴合之前,将定位膜料带S8的防护底膜进行剥离收卷;

步骤8:将含有离型膜料带S1、第一复合材料条F11、第二复合材料条F21、定位标识带S71以及定位膜带S81的第三复合材料F3进行裁切,并把第三复合材料F3进行裁切后形成的废料以及底膜料带S2分别进行收卷,从而得到手机保护膜成品;所述步骤8还包括:将裁切前的第三复合材料F3进行压合以避免对第三复合材料F3进行裁切时发生错位;所述步骤8还包括:将裁切后的第三复合材料F3进行压合以避免把第三复合材料F3进行裁切后形成的废料以及底膜料带S2分别进行收卷时使手机保护膜成品上的膜层分离。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手机保护膜A的生产设备包括机架M、用于将用于输出离型膜料带S1的离型膜放料辊R1、用于输出底膜料带S2的底模放料辊R2、用于将离型膜料带S1的非离型面与底膜料带S2的表面贴合的第一压合辊组Y1、用于输出第一标识膜料带S3和第二标识膜料带S4的第一放料辊R3、用于将第一标识膜料带S3的非胶面和第二标识膜料带S4的非胶面均与离型膜料带S1的离型面贴合并对第一标识膜料带S3和第二标识膜料带S4进行裁切以分别形成第一标识带S31和第二标识带S41的第一模切辊组Q1、用于收卷第一标识膜料带S3和第二标识膜料带S4裁切后形成的废料的第一废料收料辊T1、用于输出第一保护膜料带S5和第二保护膜料带S6的保护膜放料辊R4、用于将第一保护膜料带S5的胶面和第二保护膜料带S6的胶面均与离型膜料带S1的离型面贴合的第二压合辊组Y2、用于对含有第一保护膜料带S5和第一标识带S31的第一复合材料F1以及含有第二保护膜和第二标识带S41的第二复合材料F2进行裁切以分别形成第一复合材料条F11和第二复合材料条F21的第二模切辊组Q2、用于收卷第一复合材料F1裁切后形成的废料和第二复合材料F2裁切后形成的废料的第二废料收料辊T2、用于输出定位标识膜料带S7的第二放料辊R5、用于对定位标识膜料带S7进行裁切以形成定位标识带S71的第三模切压合辊组Q3、用于收卷定位标识膜料带S7裁切后形成的废料的第三废料收料辊T3、用于输出定位膜料带S8的定位膜放料辊R6、用于对定位膜料带S8进行裁切以形成带有开孔S811的定位膜带S81的第四模切压合辊组Q4、用于将定位膜带S81与第一复合材料条F11、第二复合材料条F21、离型膜料带S1以及定位标识带S71进行贴合的第三压合辊组Y3、用于将含有离型膜料带S1、第一复合材料条F11、第二复合材料条F21、定位标识带S71以及定位膜带S81的第三复合材料F3进行裁切的第五模切辊组Q5;用于收卷底膜料带S2的第五废料收料辊T5、用于收卷第三复合材料F3裁切后形成的废料的第四废料收料辊T4。

所述第一压合辊组Y1、第一模切辊组Q1、第二压合辊组Y2、第二模切辊组Q2、第三模切压合辊组Q3、第四模切压合辊组Q4和第五模切辊组Q5沿同一水平方向自前向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机架M的中部;所述第一放料辊R3、第一废料收料辊T1、保护膜放料辊R4、第二废料收料辊T2、第三废料收料辊T3、第二放料辊R5、定位膜放料辊R6以及第四废料收料辊T4安装于所述机架M上部;所述离型膜放料辊R1、底模放料辊R2、第五废料收料辊T5安装于所述机架M下部。

其中所述底膜料带S2的固定端连接于底模放料辊R2上,底膜料带S2的自由端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压合辊组Y1的压合位置、第一模切辊组Q1的模切位置、第二压合辊组Y2的压合位置、第二模切辊组Q2的模切位置、第三模切压合辊组Q3的压合位置、第三压合辊组Y3的压合位置、第四模切压合辊组Q4的压合位置和第五模切辊组Q5的模切位置后与第五废料收料辊T5连接。

所述离型膜料带S1的固定端连接于离型膜放料辊R1上,离型膜料带S1的自由端依次穿过第一压合辊组Y1的压合位置、第一模切辊组Q1的模切位置、第二压合辊组Y2的压合位置、第二模切辊组Q2的模切位置、第三模切压合辊组Q3的压合位置、第三压合辊组Y3的压合位置、第四模切压合辊组Q4的压合位置和第五模切辊组Q5的模切位置后与第四废料收料辊T4连接;离型膜料带S1位于底料料带S2上。

所述第一标识膜料带S3的固定端连接于第一放料辊R3上,所述第一标识膜料带S3的自由端穿过第一模切辊组Q1的模切位置后分成第一标识膜废料带S32和第一标识带S31,其中第一标识带S31的活动端依次穿过第二压合辊组Y2的压合位置、第二模切辊组Q2的模切位置、第三模切压合辊组Q3的压合位置、第三压合辊组Y3的压合位置、第四模切压合辊组Q4的压合位置和第五模切辊组Q5的模切位置后与第四废料收料辊T4连接,第一标识膜废料带S32的活动端与第一废料收料辊T1相连。

所述第二标识膜料带S4的固定端连接于第一放料辊R3上,所述第二标识膜料带S4的自由端穿过第一模切辊组Q1的模切位置后分成第二标识膜废料带S42和第二标识带S41,其中第二标识带S41的活动端依次穿过第二压合辊组Y2的压合位置、第二模切辊组Q2的模切位置、第三模切压合辊组Q3的压合位置、第三压合辊组Y3的压合位置、第四模切压合辊组Q4的压合位置和第五模切辊组Q5的模切位置后与第四废料收料辊T4连接,第二标识膜废料带S42的活动端与第一废料收料辊T1相连。

所述第一保护膜料带S5的固定端连接于保护膜放料辊R4上,第一保护膜料带S5的自由端依次穿过第二压合辊组Y2的压合位置、第二模切辊组Q2的模切位置后分成第一保护膜带和第一保护膜废料带S52,第一保护膜带的活动端依次穿过第三模切压合辊组Q3的压合位置、第三压合辊组Y3的压合位置、第四模切压合辊组Q4的压合位置和第五模切辊组Q5的模切位置与第四废料收料辊T4连接;第一保护膜废料带S52的活动端与第二废料收料辊T2连接。

所述第二保护膜料带S6的固定端连接于保护膜放料辊R4上,第二保护膜料带S6的自由端依次穿过第二压合辊组Y2的压合位置、第二模切辊组Q2的模切位置后分成第二保护膜带和第二保护膜废料带S62,第二保护膜带的活动端依次穿过第三模切压合辊组Q3的压合位置、第三压合辊组Y3的压合位置、第四模切压合辊组Q4的压合位置和第五模切辊组Q5的模切位置后与第四废料收料辊T4连接;第二保护膜废料带S62的活动端与第二废料收料辊T2连接。

所述定位标识膜料带S7的固定端连接于第二放料辊R5上,定位标识膜料带S7的自由端穿过第三模切压合辊组Q3的模切位置后分成定位标识膜废料带S72和定位标识带S71,其中定位标识带S71的活动端依次穿过第三压合辊组Y3的压合位置、第四模切压合辊组Q4的压合位置和第五模切辊组Q5的模切位置后与第四废料收料辊T4连接;定位标识膜废料带S72的活动端则与第三废料收料辊T3相连。

所述定位膜料带S8的固定端连接于定位膜放料辊R6上,定位膜料带S8的自由端穿过第四模切压合辊组Q4的模切位置后绕经第三压合辊组Y3的前端后从自前向后依次穿过第三压合辊组Y3的压合位置、第四模切压合辊组Q4的压合位置和第五模切辊组Q5的模切位置后与第四废料收料辊T4连接。

进一步,所述机架M的中部安装有用于将裁切前的第三复合材料F3进行压合的第四压合辊组Y4,所述第四压合辊组Y4位于所述第四模切压合辊组Q4和第五模切辊组Q5之间,所述机架M的中部还安装有用于将裁切后的第三复合材料F3进行压合的第五压合辊组Y5,所述第五压合辊组Y5位于所述第五模切辊组Q5后方。所述离型膜1的自由端、第一保护膜带的活动端、第二保护膜带的活动端、定位标识带S71的活动端以及定位标识带S71的活动端均在穿过第四模切压合辊组Q4的压合位置后再依次穿过第四压合辊组Y4的压合位置、第五模切辊组Q5的模切位置和第五压合辊组Y5的压合位置后与第四废料收料辊T4连接。

所述机架M的上部还可以安装有用于输出除尘膜C的除尘膜放料辊R7,所述第二模切辊组Q2和第三模切压合辊组Q3之间设有除尘辊X以用于将除尘膜C与第一复合材料条F11、第二复合材料条F21以及离型膜料带S1进行短暂时间的贴合来进行除尘。所述除尘膜C的固定端连接于除尘膜放料辊R7上,除尘膜C的自由端绕经除尘辊X之后与第三废料收料辊T3连接。

所述机架M的上部还可以安装有用于输出隔离膜L的隔离膜放料辊R8,所述隔离膜L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隔离膜放料辊R8上,隔离膜L的自由端自前向后穿过第三模切压合辊组Q3的压合位置后再自后向前穿过第三模切压合辊组Q3的压合位置并与第三废料收料辊T3相连。

所述机架M的上部还可以安装有用于收卷第一保护膜料带S5和第二保护膜料带S6各自的防护膜的防护膜收料辊T6以及用于收卷定位膜料带S8的防护底膜的防护底膜收料辊T7;所述第一保护膜料带S5和第二保护膜料带S6的防护膜的自由端均连接于防护膜收料辊上,所述定位膜料带S8的防护底膜连接于防护底膜收料辊T7上。

所述机架M的中部可以安装有用于防止离型膜料带S1跑偏的纠偏器P,所述纠偏器P位于所述第一压合辊组Y1的前方。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