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7140发布日期:2018-11-30 20:38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领域,特别涉及抗病毒保护膜。



背景技术:

保护膜就是用于覆盖在物品表面用于保护物品一种用具,将保护膜覆盖在需要受保护的物品表面,便能使得物品能够与外界隔离开来,从而便能避免物品与外界接触导致物品出现损坏的情况,增加了物品的使用寿命,也能保持物品表面的光泽程度,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现有的保护膜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将保护膜进行贴合覆盖在物品上时,保护膜的边角处贴合程度不够,容易出现边角开启的情况,其次,保护膜的透气程度不够,不能随时保持保护膜进行通风,便会引起细菌的堆积,使用人员与保护膜接触后便会造成细菌病毒的感染,并且保护膜使用时间过长时,在保护膜的四边与物品接触的部位便会积攒较多的污渍,不方便使用人员对其进行清理,长时间堆积污渍内的细菌病毒便会逐渐增加,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抗病毒保护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抗病毒保护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抗病毒保护膜,包括膜主体,所述膜主体的外表面周围固定安装有边框,所述边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侧边贴纸,所述边框的内壁开设有通风槽,所述边框的外表面一侧活动安装有刮块,所述刮块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板,且刮块通过卡板与边框滑动连接,所述膜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静电膜、调光膜与基层,所述防静电膜位于调光膜的上端,且基层位于调光膜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通风槽的数量为四组,四组通风槽分别贯通边框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侧边贴纸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粘合胶,且侧边贴纸与粘合胶的形状均为八组。

优选的,所述侧边贴纸与粘合胶的形状均为长方形,八组所述侧边贴纸分别位于边框的外表面四边,所述边框每一边上设有两组侧边贴纸。

优选的,所述刮块的形状为立体直角梯形。

优选的,所述卡板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卡板的形状均为长方形,两组所述卡板均与边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抗病毒保护膜,首先,当使用人员将该保护膜贴合在物品上时,分别将边框表面的侧边贴纸依次贴合在物品的四个边角处,从而大大的提高了保护膜与物品之间的贴合程度,有效的避免了保护膜四个边角处容易翘起的情况,并通过边框上的开设的通风槽,大大的提高了保护膜的通风程度,利用空气的流动将保护膜上的病菌带走,有效的减小细菌积累数量,当保护膜使用的时间较长时,使用人员将刮块与边框进行卡合,从而将刮块进行推动,便能将积攒在保护膜与物品接触部位的污渍刮落,保持足够的清洁程度,整个保护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提高整个保护膜与物品之间的贴合程度,避免四个边角无法贴合,并能确保保护膜进行通风,还能方便使用人员将保护膜四边的污渍清除,有效的减小细菌积累数量,避免使用人员长时间接触后感染病毒细菌,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病毒保护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抗病毒保护膜边框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抗病毒保护膜刮块与边框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抗病毒保护膜膜主体的组成图。

图中:1、膜主体;2、边框;3、侧边贴纸;4、通风槽;5、刮块;6、卡板;7、防静电膜;8、调光膜;9、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抗病毒保护膜,包括膜主体1,膜主体1的外表面周围固定安装有边框2,边框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侧边贴纸3,边框2的内壁开设有通风槽4,边框2的外表面一侧活动安装有刮块5,刮块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板6,且刮块5通过卡板6与边框2滑动连接,膜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静电膜7、调光膜8与基层9,防静电膜7位于调光膜8的上端,且基层9位于调光膜8的底端。

通风槽4的数量为四组,四组通风槽4分别贯通边框2的四周;侧边贴纸3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粘合胶,且侧边贴纸3与粘合胶的形状均为八组;侧边贴纸3与粘合胶的形状均为长方形,八组侧边贴纸3分别位于边框2的外表面四边,边框2每一边上设有两组侧边贴纸3;刮块5的形状为立体直角梯形;卡板6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卡板6的形状均为长方形,两组卡板6均与边框2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抗病毒保护膜,当使用人员将该保护膜贴合在物品上时,首先将膜主体1的底部与物品接触,使得膜主体1能够贴合在物品上,再分别将边框2表面的侧边贴纸3依次贴合在物品的四个边角处,从而大大的提高了保护膜与物品之间的贴合程度,有效的避免了保护膜四个边角处容易翘起的情况,而边框2也能有效的防止因外界磕碰造成的边角破损,并通过边框2上的开设的通风槽4,大大的提高了保护膜的通风程度,利用空气的流动将保护膜上的病菌带走,有效的减小细菌积累数量,当保护膜使用的时间较长时,使用人员将刮块5通过卡板6与边框2进行卡合,从而将刮块5进行推动,便能将积攒在保护膜与物品接触部位的污渍刮落,保持足够的清洁程度,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