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伪效果的复合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1599发布日期:2019-05-03 19:2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伪效果的复合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材料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多层复合管
技术领域
,具体是指一种具有防伪效果的复合软管。
背景技术
:现代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到了复合软管,这些管材在各个领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伪制的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仿制、伪制的产品,严重影响了软管使用方的企业形象,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防伪效果的复合软管。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具备防仿制、伪制功能、同时设计巧妙、外观新颖的具有防伪效果的复合软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伪效果的复合软管,具有如下构成:所述的复合软管的管壁由外至向内依次包括:防伪塑料印刷层、第一粘合层、塑料热封层,所述的防伪塑料印刷层依次包括第一防伪油墨层、透明薄膜层和第二防伪油墨层,所述的第二防伪油墨层靠近所述的第一粘合层设置。较佳地,所述的第一粘合层和塑料热封层之间还设置有阻隔层和第二粘合层,所述的第二粘合层靠近所述的塑料热封层设置。更佳地,所述的阻隔层为铝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或其它阻隔性材料。较佳地,所述的第一防伪油墨层为可刮除的光变防伪油墨层。较佳地,所述的透明薄膜层和塑料热封层为聚烯烃薄膜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伪效果的复合软管,光变油墨精确遮住透明薄膜内面的图文,刮除表面的光变油墨后,方能看到内面隐藏的图文信息,由于隔着塑料薄膜,内面的图文信息通过常规的物理、化学手段都无法去除,从而达到防伪的效果具有双重防伪效果,消费者易辨识,可以满足大多数厂商防伪的包装诉求,同时保障了消费者权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伪效果的复合软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防伪塑料印刷层2第一粘合层3塑料热封层4阻隔层5第二粘合层a第一防伪油墨层b透明薄膜层c第二防伪油墨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伪效果的复合软管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复合软管的管壁由外至向内依次包括:防伪塑料印刷层1、第一粘合层2、塑料热封层3,所述的防伪塑料印刷层1依次包括第一防伪油墨层a、透明薄膜层b和第二防伪油墨层c,所述的第二防伪油墨层靠近所述的第一粘合层设置。其中第二防伪油墨层c为凹版油墨层。可以采用翻转印刷工艺,透明薄膜在同一台印刷设备上完成双面印刷,使得透明薄膜正反面印刷图案精准套位。防伪效果主要体现在于,透明薄膜表面印刷采用光变防伪油墨,可以采用光变颜料,由多层光干涉结构的光学薄膜片组成,光学薄膜片是由介质和纯金属等无机材料在高真空状态下叠加镀制而成,特定设计并制造的多层膜可以实现预设的光干涉效应——随角异色,即随观察角度的变化印刷图案展现两种不同的颜色,光变防伪效果简单、易辨识,仿制难度高,特别适合公众防伪;表面光变油墨通过精确套位遮住透明薄膜内面的图文,刮除表面的光变油墨后,方能看到内面隐藏的图文信息,由于隔着塑料薄膜,内面的图文信息通过常规的物理、化学手段都无法去除,从而达到防伪的效果。在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粘合层2和塑料热封层3之间还设置有阻隔层4和第二粘合层5,所述的第二粘合层靠近所述的塑料热封层设置。第一粘合层或第二粘合层可以使用粘合性树脂材料,还可以选用溶剂型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剂或其它合适材料。在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阻隔层为铝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或其它阻隔性材料。在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防伪油墨层为可刮除的光变防伪油墨层。在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透明薄膜层和塑料热封层为聚烯烃薄膜层。所述的具有防伪效果的复合软管还包括管肩(未示出),所述管肩安设在所述软管管体上。所述的具有防伪效果的复合软管还包括帽盖(未示出),所述帽盖盖设在所述管肩的管口上。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伪效果的复合软管的制造分以下几个步骤:(1)印刷:形成第二防伪油墨层c/透明薄膜层b/第一防伪油墨层a,通过凹版里印完成透明薄膜内面的主体图文及防伪隐藏图文的印刷;继续通过翻转装置完成透明薄膜表面的防伪油墨的印刷,防伪油墨印刷时需要与里印隐藏图文进行精准的套位处理。(2)第一次复合:形成塑料热封层3/第二粘合层5/阻隔层4,将塑料热封层3和阻隔层4通过第二粘合层5粘合起来。(3)第二次复合:在塑料热封层3/第二粘合层5/阻隔层4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复合第一粘合层2/防伪塑料印刷层1,通过第一粘合层2将防伪塑料印刷层1粘合在第一次复合的基材上。(4)分切:对复合工序的卷膜进行修边,裁切成制管所需的宽度。(5)制管:将卷膜两边的断面进行修整,利用外力将卷膜包裹在成型轴上,在高频能量的焊接下,卷膜两边粘合在一起,完成管身的焊接。(6)铸肩:将管身套在合适的注塑机芯棒上,塑料通过挤出螺杆旋转塑化后,挤入配套的管肩模具,冷却,完成管肩与管身的焊接。(7)封口上帽:将管身套在合适的芯棒上,封口膜经过封口刀加热、冲压模切,完成封口膜的热封;芯棒移至下一工位,通过机械手完成上帽工序。具体加工条件如下:1、印刷的原料:聚烯烃薄膜,凹版里印油墨,防伪油墨印刷的加工条件:放料张力入料张力出料张力烘箱温度反转架气压车速11~15Kg13~17Kg15~19Kg30~70℃6~8bar80~100m/min2、第一次挤出复合的原料:印刷完成的聚烯烃薄膜,粘合性树脂,阻隔层薄膜第一次挤出复合的加工条件:粘合层加工温度主放料张力第一副放料张力收卷张力310~325℃200~220N120~150N240~260N主放料为印刷完成的聚烯烃薄膜,第一副放料为阻隔层薄膜。3、第二次挤出复合的原料:塑料热封层薄膜,粘合性树脂,第一次挤出复合的半成品第二次挤出复合的加工条件粘合层加工温度主放料张力第二副放料张力收卷张力310~325℃200~220N80~100N240~260N主放料为第一次挤出复合的半成品,第二副放料为塑料热封层薄膜。4、制管的加工条件高频压力冷却水温冷却压力高频能量2~4bar15~25℃2~4bar0.5~0.9G5、铸肩的加工条件注塑温度注塑气压冷却水温冷却水压塑胶温度200~250℃4~5bar15~25℃4~8bar200~300℃6、封口上帽的加工条件封口温度封口压力扭力扭速150~250℃1~3bar14~30N/cm600~800r/min由上述制备过程制备的防伪效果复合软管,可在其管内装入内容物,其可以是化妆品,也可以是其它内容物。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伪效果的复合软管,光变油墨精确遮住透明薄膜内面的图文,刮除表面的光变油墨后,方能看到内面隐藏的图文信息,由于隔着塑料薄膜,内面的图文信息常规物理、化学手段都无法去除,从而达到防伪的效果具有双重防伪效果,消费者易辨识,可以满足大多数厂商防伪的包装诉求,同时保障了消费者权益。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方式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