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收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65700发布日期:2021-01-08 11:0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收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击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收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射击训练逐渐成为人们热爱的项目,这也意味着对于枪支70以及弹药的测试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弹药的测试过程中,如何在保证子弹完整性的情况下获取子弹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子弹射入多组缓冲袋来获取子弹,其中,缓冲袋采用橡胶、硅胶等柔性材质,对子弹的损伤较小,由于在穿过缓冲袋时,消耗了子弹的动能,从而使子弹最终能够停留在某一缓冲袋中,射击结束后,通过抖动缓冲袋使子弹掉落,从而获取子弹,现有技术过程复杂,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收弹装置,能够在弹药测试过程中自动收集子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收弹装置,该液体收弹装置包括盛有缓冲液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射击窗口;

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收弹箱,且所述收弹箱与所述箱体连通;

所述箱体内设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将子弹输送到所述收弹箱中。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射击窗口将子弹射入缓冲液后,子弹在运动过程中受液体的阻力动能逐渐减小,并最终落入传送机构中,通过传送机构的传输,子弹被送至收弹箱内,实现了子弹的自动收集;在子弹的运动过程中,液体的阻力可以对子弹形成柔性缓冲,从而保护了子弹的完整性。

可选的,所述箱体上设有出弹窗口,所述出弹窗口位于液面上方,所述收弹箱通过所述出弹窗口与所述箱体连通;

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将子弹从液面下方输送到液面上方,并使子弹通过所述出弹窗口落入所述收弹箱中。

可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以及驱动传送带转动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传送带沿长度方向每隔设定的间隔设有隔挡;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液面下方的从动轴以及位于液面上方的主动轴,所述传送带套在所述主动轴以及所述从动轴上。

可选的,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

导向组件,位于所述主动轴以及所述从动轴之间,且抵压在所述传送带表面,用于使所述传送带弯曲,并形成沿所述箱体的底面设置的第一部分以及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部分。通过导向组件使传送带发生弯折,从而为子弹提供了更大的运动空间。

可选的,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位于所述射击窗口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缓冲液的深度方向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至少有一侧设有可视窗口,且所述可视窗口内设有防弹玻璃。这样,透过防弹玻璃可以观察子弹的运动轨迹。

可选的,所述收弹箱内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底板,且所述底板具有镂空结构。子弹落入收弹箱后可以沿倾斜设置的底板滑落至取弹口,并且,底板的镂空结构可以滤去子弹上的水分。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滑动顶罩,所述滑动顶罩与所述箱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顶罩滑出后用于遮挡所述射击窗口。

可选的,还包括夹枪机构,所述夹枪机构与所述射击窗口同侧设置,包括:

固定架;

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枪支;

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扳机组件,包括扳机推杆以及用于推动所述扳机推杆朝向扣动扳机的方向运动的驱动装置。这样,将枪支70固定在夹枪机构上后即可以实现自动射击,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可选的,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第一滑轨;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枪口固定组件以及枪柄固定组件,其中,所述枪口固定组件以及枪柄固定组件分别包括:

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固定座,沿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架滑动连接;

第一锁紧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架锁定在设定的位置;

第二锁紧结构,用于将所述固定座锁定在设定的位置。

通过调整枪口固定组件以及枪柄固定组件中第一支架与固定座的位置,可以固定不同大小的枪支,提高了适应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架上还设有第二滑轨,且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一滑轨平行设置;

所述扳机组件包括:

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沿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架滑动连接;

第三锁紧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支架锁定在设定的位置;

第四锁紧结构,用于将所述驱动装置锁定在设定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收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出的传送机构中a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出的夹枪机构与枪支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箱体101-排气口

11-本体12-盖体

20-收弹箱

30-传送机构

31-传送带311-隔挡312-挡边

32-主动轴33-从动轴

34a-第一导向组件34b-第二导向组件

3401-悬臂轴3402-通轴

35-机架

40-夹枪机构

41-固定架42-第一滑轨

43-枪口固定组件44-枪柄固定组件

401-第一支架402-固定座

403-第一锁紧结构404-第二锁紧结构

45-扳机组件4501-扳机推杆4502-驱动装置

50-柜体51-开关门52-支撑平台

60-滑动顶罩70-枪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收弹装置,通过液体缓冲子弹的动能,保证了子弹的完整性,同时,通过传送机构将子弹输送至收弹箱内,实现了子弹的自动收集。

具体的,该液体收弹装置包括盛有缓冲液的箱体,箱体的侧壁上设有射击窗口;

箱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收弹箱,且收弹箱与箱体连通;

箱体内设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用于将子弹输送到收弹箱中。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射击窗口将子弹射入缓冲液后,子弹在运动过程中受液体的阻力动能逐渐减小,并最终落入传送机构中,通过传送机构的传输,子弹被送至收弹箱内,实现了子弹的自动收集;同时,在子弹的运动过程中,由于液体的阻力可以对子弹形成柔性缓冲,从而保护了子弹的完整性。

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收弹装置,现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该液体收弹装置包括盛有缓冲液的箱体10,箱体10的侧壁上设有射击窗口(未示出),枪支70可以通过射击窗口将子弹射入缓冲液中,子弹在缓冲液中运动时,受缓冲液的阻力动能逐渐减小,并且,缓冲液对子弹形成柔性缓冲,保证了子弹的完整性;箱体10的侧壁上还设有收弹箱20,收弹箱20与箱体10连通,用于收集射入缓冲液内的子弹,箱体10内部设有传送机构30,传送机构30用于将子弹输送至收弹箱20内。射入缓冲液内的子弹运动一段时间后将落入传送机构30上,并被传送机构30送出至收弹箱20中,从而实现子弹的自动收集。

收弹箱20位于箱体10的侧壁外,传送机构30将子弹输送出液面,并使子弹落入收弹箱20内,收弹箱20上设有取弹口,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取弹口从收弹箱20中取出子弹。具体设置时,箱体10的侧壁上设有出弹窗口,出弹窗口位于液面上方,收弹箱20通过该出弹窗口与箱体10连通,传送机构30具体用于将子弹从液面下方输送到液面上方,并使子弹通过出弹窗口落入收弹箱20中。其中,出弹窗口可以与射击窗口设置在同一侧,也可以设置在不同侧。

传送机构30用于输送子弹,是实现自动收集的关键部分,具体设置时,如图2所示,传送机构30包括传送带31以及用于驱动传送带31转动的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液面上方的主动轴32、位于液面下方的从动轴33以及电机等,传送带31套在主动轴32以及从动轴33上,且传送带31沿长度方向每隔设定的间隔设有隔挡311,射入缓冲液中的子弹将落至传送带31上,在主动轴32的带动下,传送带31将子弹送出液面,由于传送带31上设有隔挡311,在输送过程中,子弹将滑落至隔挡311处,被隔挡311挡住,从而阻止子弹继续向下滑落,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传送带31的两侧还设有挡边312,挡边312可以防止子弹从两侧滑落。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子弹以及与子弹接触的隔挡311由液面下方向上运动,当到达主动轴32上方时,子弹以及与子弹接触的隔挡311位于传送带31的最高点,而出弹窗口设置在箱体10侧壁上与主动轴32相对应的位置,在接下来的运动过程中,与子弹接触的隔挡311将绕过主动轴32向下运行,子弹则在重力作用下从出弹窗口落入收弹箱20内。

传送机构30还包括机架35,主动轴32以及从动轴33通过轴承与机架转动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动轴32位于液面上方,从动轴33位于液面下方,且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因此,传送带31在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之间形成斜坡,子弹射入缓冲液后,在重力作用下落至传送带31,经传送带31输送至出弹窗口。或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传送机构30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位于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之间,导向组件与主动轴32、从动轴33三者不共线,且导向组件相对箱体10底面的高度不超过主动轴32相对箱体10底面的高度;导向组件抵压在传动带31的表面,使传送带31产生弯曲,从而形成沿箱体10的底面设置的第一部分以及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可以平行于箱体10的底面或相对箱体10的底面具有一定的斜度,第二部分可以垂直于箱体10的底面或相对箱体10的底面具有一定的斜度,优选的,第二部分相对箱体10的底面具有一定的斜度,以防止子弹在向上传送过程中掉落。

继续参考图2,具体设置时,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组件34a以及第二导向组件34b,第一导向组件34a位于液面下方,第二导向组件34b位于液面上方,这样传送带31在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之间将产生两次弯曲,第一导向组件34a在水平方向上与从动轴33平齐,第二导向组件34b在水平方向上与主动轴32平齐,第一导向组件34a与第二导向组件34b在水平方向上相错设置。

第一导向组件34a与第二导向组件34b分别包括两个悬臂轴3401以及一个通轴3402,如图3所示,两个悬臂轴3401分别抵压在传送带31的外表面,且相对设置,通轴3402抵压在传送带31的内表面。为了区分悬臂轴3401和通轴3402的安装,将传送带31分为上层传送带与下层传送带,上层传送带与下层传送带层叠设置,并在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之间形成闭环,第一导向组件34a中,这一对悬臂轴3401抵压在上层传送带的外表面(外表面指输送子弹的一面,隔挡311以及挡边312均设置在传送带31外表面上),且位于上层传送带31相对的两侧,两个悬臂轴3401之间的空间允许传送带31外表面设置的隔挡311通过;通轴3402抵押在下层传送带的内表面(内表面指传送带31的另一面),并从传送带31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从而为传送带31提供支撑;上述悬臂轴3401与通轴3402均位于液面下方,分别使上层传送带31与下层传动带在对应的位置产生拐点,这样设置可以为子弹在缓冲液中的运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最终,子弹将在重力作用下将落至上层传送带沿箱体10的底面设置的部分上。第二导向组件34b中,两个悬臂轴3401分别抵压在下层传送带31的外表面上,通轴3402抵压在上层传送带31的内表面,具体设置形式可参考第一导向组件34a,在此不再赘述。这两组导向机构使传送带31在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之间产生两次弯曲,输送过程更加平稳。

在进行射击训练时,射手可以手持枪支通过射击窗口向箱体10内部射击,子弹进入缓冲液后受液体的阻力速度逐渐减小,并且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至传送带31上,传送带31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将子弹输送至最高点,子弹脱离传送带31后落至收弹箱20内。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箱体10的顶部设有滑动顶罩60,滑动顶罩60与箱体10滑动连接,滑动顶罩60滑出后用于遮挡射击窗口,这样,射手可以根据外部环境调节滑动顶罩60的位置,以获得最佳的光线条件。

除了手动射击外,还可以实现自动射击,具体的,如图4、图5所示,该液体收弹装置还包括夹枪机构40,夹枪机构40位于射击窗口一侧,包括固定架41、设置在固定架41上的固定组件以及设置在固定架41上的扳机组件45,其中,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枪支70,扳机组件45用于自动扣动枪支70的扳机,具体的,扳机组件45包括扳机推杆4501以及用于推动扳机推杆4501朝向扣动扳机的方向运动的驱动装置4502,这样,通过固定组件将枪支70固定,并使枪支70的枪口朝向射击窗口,当扳机推杆4501在驱动装置4502的驱动下朝靠近扳机的方向运动时,扣动枪支70的扳机,从而实现自动射击,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具体设置时,固定架41上设有第一滑轨42,固定组件包括枪口固定组件43以及枪柄固定组件44,枪口固定组件43以及枪柄固定组件44均可相对第一滑轨42滑动,通过调整枪口固定组件43以及枪柄固定组件44之间的距离即可适应不同长度的枪支70。具体的,如图4所示,枪口固定组件43以及枪柄固定组件44分别包括:第一支架401,第一支架401与第一滑轨42滑动连接,在安装过程中,可保持其中一个第一支架401固定不动,使另一个第一支架401沿第一滑轨42滑动,从而调整枪口固定组件43与枪柄固定组件44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枪支70;固定座402,固定座402沿高度方向与第一支架401滑动连接,用于固定枪口或枪柄;第一锁紧结构403,用于将第一支架401锁定在设定的位置;第二锁紧结构404,用于将固定座402锁定在设定的位置。这样,通过调节第一支架401相对第一滑轨42的位置以及调节固定座402相对第一支架401的高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枪支70,提高了适应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以枪柄固定组件44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第一支架401为l形支架,l形支架包括水平部分以及竖直部分,水平部分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滑轨42配合的滑槽,滑槽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螺纹孔,第一锁紧结构403包括两个螺钉(或螺栓),这两个螺钉旋入对应的螺纹孔中并抵压在第一滑轨42表面,从而将第一支架401锁定在设定的位置;竖直部分沿高度方向设有贯穿其厚度的条形通孔,第二锁紧结构404包括螺栓以及与螺栓配合的螺母,螺栓插入条形通孔中并与固定座402螺纹连接,此时,旋转螺母,直至螺母抵压在竖直部分的表面,从而将固定座402固定。固定座402位于l形支架的水平部分与竖直部分围成的空间内,固定座402为u形,枪柄插入固定座402的u形空间内,固定座402的底壁与上述螺栓螺纹连接,固定座402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螺纹孔,将另一对螺钉(或螺栓)旋入螺纹孔直至抵压在枪柄的表面,从而将枪柄固定。为了保护枪支70,螺钉与枪支70之间可以设置橡胶垫片,防止枪支70表面因受压而损坏。

在枪口固定组件43中,可以采用与枪柄固定组件44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架401,也可以采用结构不同的第一支架401,在此不再详细介绍。而如图4所示,枪口固定组件43的固定座402包括两个夹板,这两个夹板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401相对的两侧,且沿高度方向与第一支架401滑动连接,并通过第二锁紧结构404可以锁定在设定的位置;每个夹板向上伸出,从而在第一支架401顶部形成用于容纳枪口的空间,每个夹板上设有螺纹孔,将一对螺钉(或螺栓)旋入对应的螺纹孔中直至抵压在枪口表面,从而将枪口固定。为了保护枪支70,螺钉与枪支70之间可以设置橡胶垫片,防止枪支70在外力作用下受到损伤。

固定架41上还设有第二滑轨(未示出),且第二滑轨与第一滑轨42平行设置;扳机组件45包括:第二支架(未示出),第二支架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其中,驱动装置4502设置在第二支架上,且沿高度方向与第二支架滑动连接;第三锁紧结构,用于将第二支架锁定在设定的位置;第四锁紧结构,用于将驱动装置4502锁定在设定的位置。这样,通过调节第二支架相对第二滑轨的位置以及调节驱动装置4502相对第二支架的高度,即可将扳机推杆4501插入不同枪支70的扳机位置,提高了适应性。

如图1所示,该液体收弹装置还包括位于射击窗口一侧的柜体50,该柜体50与箱体10固定连接,如可以通过螺钉等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这样在搬运时可以实现分体,并且,箱体10以及柜体50的底部分别设有万向轮,以方便移动;柜体50内的空间可以用于容纳上述夹枪机构40以及电气控制机构等部件,且柜体50在一侧设有开关门51,以便工作人员可以固定枪支70、检修等。柜体50的顶部敞口,滑动顶罩60滑出后位于柜体50上方,在进行射击时,可以根据需要将滑动顶罩60朝向箱体10的一侧滑动,使柜体50的顶部全部敞开或部分敞开,从而获得适宜的光线条件,射击结束后,关闭柜体50,并将滑动顶罩60滑至柜体50上方,用于遮挡柜体50内部空间。

箱体10在射击窗口一侧设有安装架,夹枪机构40与安装架转动连接;柜体50内设有支撑平台52,支撑平台52位于安装架下方,用于支撑夹枪机构40,同时为枪支70的安装以及拆卸工作提供了作业平台;在进行自动射击时,首先将枪支70固定在夹枪机构40上,然后,使夹枪机构40相对安装架朝靠近射击窗口的一侧转动设定的角度,并将夹枪机构40固定于安装架上,此时,枪支70的枪口朝向射击窗口;在完成射击后,将夹枪机构40从安装架上松开,并使夹枪机构40相对安装架朝远离射击窗口的一侧转动,直至抵压在支撑平台52上。在进行手动射击时,使夹枪机构40的自由端抵压在支撑平台52上,从而腾出了射击窗口周围的空间,便于射手手持枪支70向射击窗口中射击。这样,该液体收弹装置可同时满足自动射击与手动射击的需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箱体10包括顶部敞口的本体11以及设置在本体11上的盖体12,本体11为长方体结构,盖体12的横截面为倒置的u形结构,且盖体12的一端向外延伸并伸出本体11以外,收弹箱20位于盖体12伸出本体11以外的部分下方,本体11设有收弹箱20的侧壁与盖体12之间的空间形成出弹窗口,并且,收弹箱20的顶部设有开口,子弹从出弹窗口输出后由该开口落入收弹箱20内。具体的,收弹箱20内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底板,且底板具有镂空结构,子弹落入收弹箱20后可以沿倾斜设置的底板滑落至取弹口,同时,底板的镂空结构可以滤去子弹上的水分。

箱体1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别位于射击窗口的两侧,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沿缓冲液的深度方向逐渐减小,这样,可以使子弹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向中间靠近,最终落至传送带31上。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至少有一侧设有可视窗口,且可视窗口内设有防弹玻璃,工作人员可以透过防弹玻璃观察子弹的运动轨迹。

箱体10上还设有排气口101、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其中,排气口101用于排气,当子弹射出后,在液面击起的水汽可以从排气窗口排出,进液口用于向箱体10内补充液体,出液口用于排出箱体10内的液体。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收弹装置通过液体缓冲子弹的动能,从而保证了子弹的完整性,同时,通过传送机构将子弹输送至收弹箱内,实现了子弹的自动收集;并且,该液体收弹装置可满足手动射击需求以及自动射击需求,操作方便。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