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抗冲复合包装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0085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抗冲复合包装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软质的,具有智能抗冲性的复合包装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包装用膜用量越来越大,而广泛采用的塑料膜如PE膜、PP膜、PET膜等虽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制备简易,但其结构单一简单,仅可实现一定的保护表面功能,当包装材料需要更优异的保护,尤其是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经受到各种不同强力冲击时的保护时,包装膜则不能承担起保护的作用,一般的抗冲包装均采用包装盒或包装箱来进行,体量较大,浪费材料,且容易造成污染。
[0003]剪切增稠是指当材料所受到的剪切应力(应变)增大时候发生的粘度增大,材料由软变硬的“固化”行为。剪切变稠现象最早发现于粒子悬浮体系中,如泥浆,淀粉分散液等,体系中包括分散介质如粘性液体及分散物如微-纳米颗粒,现在固体复合材料和凝胶材料中均已发现剪切增稠现象。近20年来,剪切增稠现象已被广泛关注,已有多种分散粒子及其分散介质搭配组成了具有剪切增稠现象的悬浮液,典型的粒子包括无机粒子如Si02、CaC03、Fe203、玻璃纤维等,有机粒子如淀粉、合成粒子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聚苯乙烯(PS)微球、聚苯乙烯接枝丙烯酸(PS-g-AA)微球,聚二甲基丙酰胺-丙烯酸(P(DMAA-AA))微球等,分散介质包括水、聚乙二醇、甘油、不同链长脂肪烃等。当悬浮体系中微粒达到一定体积分数时,随即发生剪切增稠现象。
[0004]如果可以将这种神奇的剪切增稠现象引入包装膜中,是的包装膜在正常状态下呈现软质的特征,而当受到剧烈冲击时可吸收能量并实现保护,无疑将使得包装膜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包装无法提供优异的抗冲保护效果以保护内容物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轻质、柔软及优异抗冲特性的复合包装膜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抗冲复合包装膜,由多层膜复合而成,包括表层和底层的热塑性聚酯膜,还包括中间层的复合抗冲膜层,表层热塑性聚酯膜与复合抗冲膜层、底层热塑性聚酯膜与复合抗冲膜层之间设有阻隔膜。
[0007]
进一步,所述表层和底层的热塑性聚酯膜为以纯聚酯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芳酯(PAR)、生物聚酯如聚己内酯(PCL)等加工成膜,也可为以聚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其他辅料复合后加工而成的膜。其厚度介于0.3-0.8_之间。
[0008]
进一步,所述复合抗冲膜层为多层复合的柔性膜,相邻两层柔性膜内涂覆有纳米颗粒悬浮液。
[0009]
进一步,所述纳米颗粒悬浮液由分散介质和分散体组成,其中分散介质为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分散体为纳米颗粒。其中,分散介质的粘度介于400-4000 mPa.s之间,纳米颗粒的粒径介于20-500nm之间,分散介质在纳米颗粒悬浮液中的体积比介于32%_54%之间。该纳米颗粒悬浮液在未受力时纳米颗粒分散,处于柔软的状态,当受到冲击力的时候,颗粒迅速聚集从而实现能量的吸收进而抵抗冲击。
[0010]
进一步,所述多层复合的柔性膜采用网状热压形成密封条以密封,其密封条呈网状,网格形状一致,其面积介于1-3.5cm2之间,网格内密封的纳米颗粒悬浮液量为0.5-0.85cm2/cm2网格面积。
[0011]
进一步,所述多层复合的柔性膜的层数介于3-6层之间。如柔性膜的层数为N,则复合了N-1层的纳米颗粒悬浮液层,所述多层抗冲膜网格状密封条将纳米颗粒悬浮液封闭其中。
[0012]
进一步,所述纳米颗粒悬浮液均匀的涂覆在相邻两层柔性膜的接触面上,并保持在水平状态下热压以确保纳米颗粒悬浮液均匀的分布在各层膜之间。
[0013]
进一步,所述柔性膜为具有柔性及一定回弹性的塑料膜,如PVC膜、PE膜、PP膜等,其厚度介于0.2-0.4mm之间。
[0014]
进一步,所述阻隔膜为多层共挤尼龙膜或多层共挤EVOH膜。优选的,其层数介于2-4层之间,其厚度介于0.3-0.6mm之间。
[0015]
进一步,其中表层热塑性聚酯膜与上层的阻隔膜、上层的阻隔膜与复合抗冲膜层外层、复合抗冲膜层底层与下层的阻隔膜、下层的阻隔膜与底层热塑性聚酯膜之间均以粘合剂粘入口 ο
[0016]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法。但这些实施方法仅为示范性目的,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0020]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智能抗冲复合包装膜,由多层膜复合而成,包括表层热塑性聚酯膜I,底层热塑性聚酯膜5,还包括中间层的复合抗冲膜层3,表层热塑性聚酯膜I与复合抗冲膜层3、底层热塑性聚酯膜5与复合抗冲膜3层之间设有阻隔膜12和阻隔膜114。
[0021]
所述表层和底层的热塑性聚酯膜1、5为PET膜。其厚度为0.5mm。
[0022]
所述复合抗冲膜层3为5层复合的柔性膜,相邻两层柔性膜内涂覆有纳米颗粒悬浮液。
[0023]
所述纳米颗粒悬浮液由分散介质和分散体组成,其中分散介质为甘油,其粘度为2500mPa.s,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400nm之间,分散介质在纳米颗粒悬浮液中的体积比为48%。
[0024]
所述5层复合的柔性膜采用网状热压形成密封条3-1以密封,其密封条呈网状,网格形状为菱形,其面积为1.75cm2,网格内密封的纳米颗粒悬浮液量为0.7cm2/cm2网格面积。
[0025]
所述多层复合的柔性膜的层数为5层,复合了 4层的纳米颗粒悬浮液层,所述多层抗冲膜网格状密封条将纳米颗粒悬浮液封闭其中。所述纳米颗粒悬浮液均匀的涂覆在相邻两层柔性膜的接触面上,并保持在水平状态下热压以确保纳米颗粒悬浮液均匀的分布在各层膜之间。
[0026]
所述柔性膜为PVC膜,其厚度为0.2mm。
[0027]
所述阻隔膜12、114为3层共挤尼龙膜,其厚度为0.45mm。
[0028]所述表层热塑性聚酯膜I与上层的阻隔膜12、上层的阻隔膜12与复合抗冲膜层3的外层、复合抗冲膜层3的底层与下层的阻隔膜114、下层的阻隔膜114与底层热塑性聚酯膜5之间均以粘合剂粘合。
【主权项】
1.一种智能抗冲复合包装膜,由多层膜复合而成,包括表层和底层的热塑性聚酯膜,还包括中间层的复合抗冲膜层,表层热塑性聚酯膜与复合抗冲膜层、底层热塑性聚酯膜与复合抗冲膜层之间设有阻隔膜;所述复合抗冲膜层为多层复合的柔性膜,相邻两层柔性膜内涂覆有纳米颗粒悬浮液;其特征还包括:多层复合的柔性膜采用网状热压形成密封条以密封,其密封条呈网状,网格形状一致,其面积介于1-3.5cm2之间,网格内密封的纳米颗粒悬浮液量为0.5-0.85cm2/cm2网格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抗冲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和底层的热塑性聚酯膜的厚度介于0.3-0.8mm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抗冲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悬浮液由分散介质和分散体组成,其中分散介质为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分散体为纳米颗粒,其中,分散介质的粘度介于400-4000 mPa.s之间,纳米颗粒的粒径介于20_500nm之间,分散介质在纳米颗粒悬浮液中的体积比介于32%-54%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抗冲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复合的柔性膜的层数介于3-6层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抗冲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抗冲膜网格状密封条将纳米颗粒悬浮液封闭其中。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抗冲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悬浮液均匀的涂覆在两层柔性膜的接触面上,并保持在水平状态下热压以确保纳米颗粒悬浮液均匀的分布在各层膜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抗冲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膜的厚度介于0.2-0.4mm 之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抗冲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膜为多层共挤尼龙膜或多层共挤EVOH膜。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抗冲复合包装膜,由多层膜复合而成,包括表层和底层的热塑性聚酯膜,还包括中间层的复合抗冲膜层,表层热塑性聚酯膜与复合抗冲膜层、底层热塑性聚酯膜与复合抗冲膜层之间设有阻隔膜。所述多层抗冲膜层为多层复合的柔性膜,相邻两层柔性膜内涂覆有纳米颗粒悬浮液。该复合膜质轻、柔软、且可在瞬间抵挡巨大的冲击,是一种轻质高性能的包装膜材料。
【IPC分类】B32B27/32, B32B27/34, B32B7/12, B32B27/08, B32B27/36, B32B27/30
【公开号】CN105667036
【申请号】CN201610033880
【发明人】陈一
【申请人】湖南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