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类农作物的分捡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50491阅读:来源:国知局
明的烘干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示为:
10、动力箱。
[0029]20、主筒体。
[0030]30、连接壳体;32、主轴齿轮;34、副轴齿轮。
[0031]40、调控装置;42、副筒体;44、定位盘;46、台阶。
[0032]50、支座。
[0033]60、动能输出装置;62、输出轴;64、导向凹槽;66、动能输出端。
[0034]70、副轴;72、圆盘;74、弹簧;76、环形凸起部。
[0035]80、主轴。
[0036]100、清洗装置;110、清洗外筒体;120、清洗内筒体;122、清洗滤孔;124、清洗筒导向槽;130、联动盘体;132、联动凸起块;134、连接盘体;142、底盘;144、清洗转轴。
[0037]200、粉碎装置;210、粉碎内轴;212、上盘体;214、下盘体;216、侧刀片;220、粉碎外筒体;222、粉碎底板;230、粉碎上盖;240、粉碎进料孔。
[0038]300、烘干装置;310、烘干外筒体;320、烘干内轴;322、烘烤托盘;324、托盘裙边;330、压缩弹簧;340、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0040]如图1-13所示,枣类农作物的深加工系统,其包括对枣原料进行除杂的除杂装置,对除杂后的枣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对清洗后的枣进行去核的去核装置,对去核后的枣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对烘干后的枣进行粉碎并获取枣浆的粉碎装置,对枣浆进行杀菌的杀菌装置,对杀菌后的枣浆进行封袋保证的包装装置。
[0041]如图1-13所示,枣类农作物的深加工系统,其包括对枣原料进行除杂的除杂装置,对除杂后的枣进行分级的分级装置,对分级后的枣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对清洗后的枣进行去核的去核装置,对去核后的枣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对烘干后的枣进行杀菌的杀菌装置,对杀菌后的枣进行封袋保证的包装装置。
[0042]对于上述的除杂装置、去核装置、分级装置、杀菌装置、包装装置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装置来实现。
[0043]上述的清洗装置100,包括清洗外筒体110、套接于清洗外筒体110内的清洗内筒体120、与清洗内筒体120相连接的联动盘体130、与联动盘体130相连接的双动力装置,清洗外筒体110固定设置并且清洗外筒体110内设置有盛水腔,清洗外筒体110与清洗内筒体120同心布置并且清洗内筒体120可相对于清洗外筒体110自由转动,清洗内筒体120内设置有清洗腔室,清洗内筒体120的底部连接有底盘142,底盘142的中心部位连接有清洗转轴144,清洗外筒体11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清洗转轴144相匹配的轴槽,清洗内筒体120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清洗内筒体120壁部设置有清洗滤孔122,清洗内筒体120上布置有沿其径向设置的清洗筒导向槽124,联动盘体130套接于清洗内筒体120内并且联动盘体130上设置有与清洗筒导向槽124相匹配的联动凸起块132,通过联动凸起块132与清洗筒导向槽124的匹配可实现联动盘体在清洗内筒体120内的径向运动;当联动盘体130转动时,由于联动凸起部与清洗筒导向槽124相匹配,从而使得联动盘体130带动清洗内筒体120的转动。
[0044]如图1-6所示,双动力装置,其包括动力箱10、与动力箱10相连接的主筒体20、与主筒体20相连接的连接壳体30、套接于主筒体20内的动能输出装置60、与连接壳体30相连接的调控装置40、与调控装置相匹配的副轴70;通过动力箱10提供动力驱动套接于主筒体20内的主轴80转动,从而驱动动能输出装置60的径向运动;通过驱动副轴的转动,从而驱动动能输出装置60的转动并且沿着径向运动。
[0045]主筒体20—端通过铆钉与动力箱10壳体连接,主筒体20的另一端通过铆钉与连接壳体30相连接,主筒体20内套接的主轴80的驱动端与动力箱10的输出端相连接,动力箱10输出动能驱动主轴80的转动,主轴80上设置有外螺纹。
[0046]动能输出装置60包括输出轴62,输出轴62套接于主筒体20内,输出轴62通过丝母与主轴80相匹配,输出轴62的中心轴线与主轴80的中心轴线重合,输出轴62上还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导向凹槽64。
[0047]连接壳体30内设置有一对相互啮合的主轴齿轮32、副轴齿轮34,主轴齿轮32套接于输出轴62外部,副轴齿轮34套接于副轴70的外部,主轴齿轮32上设置有与导向凹槽64相匹配的凸起块(图中没有示出)。
[0048]调控装置40用以控制副轴70的转动,副轴70套接于圆盘72内并且与圆盘72活动连接,圆盘72与连接壳体30通过铆钉固定,副轴70上设置有环形凸起部76,副轴70上还套接有弹簧72,弹簧72的一端与环形凸起部76相连接,弹簧72的另一端与圆盘72相连接,环形凸起部76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并且均匀间隔的若干定位凸起部;调控装置40包括副筒体42、定位盘44,副筒体42套接于副轴70的外部并且副筒体与副轴的中心轴线重合,副筒体42—端与连接壳体30通过铆钉固定,副筒体42的另一端通过铆钉与定位盘44相固定,副筒体42与定位盘44的中心轴线重合,定位盘44套接于副轴70的外部,定位盘44上设置有台阶46,台阶46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部相匹配的定位凹陷部。
[0049]第一种驱动方式,主轴转动,副轴不转动。
[0050]在弹簧74弹力的作用下将设置于副轴70上的环形凸起部顶起,并带动副轴沿轴线运动,使得设置于环形凸起部上的定位凸起部与设置于定位盘44上的定位凹陷部相匹配,从而将副轴位置固定并且使得副轴齿轮34不能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主轴齿轮不能发生转动。
[0051]动力箱10提供动力驱动主轴80绕自身轴线转动,由于主轴齿轮上设置有与布置于输出轴62上的导向凹槽相匹配的凸起块,从而使得通过丝母与主轴80连接的输出轴62只能沿着轴线运动,不能绕自身轴线转动。
[0052]第二种驱动方式,副轴转动、主轴不转动。
[0053]首先挤压副轴70,使得弹片收缩并使得定位凸起部与定位凹陷部分离,通过动力装置提供动能并转动副轴70,副轴70的转动带动与之相连接的副轴齿轮34转动,副轴齿轮34的转动带动与之相啮合的主轴齿轮32转动,主轴齿轮32的转动带动输出轴62的转动,由于主轴不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输出轴62在转动的同时实现轴向的进给运动。
[0054]如图1、2、3所示,主筒体20上还设置有行程开关,通过行程开关控制输出轴62的两端极限位置,避免输出轴62与机构发生碰撞,造成装置的损坏。
[0055]联动盘体13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轴并且该连接轴与双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动能输出端相连接,设置于联动盘体130上的连接轴上设置有与双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的动能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盘体134。
[0056]清洗装置对枣的清洗方法。
[0057]联动盘体转动清洗。
[0058]在清洗外筒体110内装入清洁水,将经过除杂后的枣倒入套接于清洗外筒体110内的清洗内筒体120的清洗腔室中。
[0059]按压副轴,使设置于副轴上的环形凸起部径向运动,设置于环形凸起部上的定位凸起部与套接于副轴上的定位凹陷部分离,并且设置于环形凸起部与连接壳体之间的弹簧收缩。
[0060]转动副轴,使设置于连接壳体内并且套接于副轴外部的副轴齿轮发生转动,设置于连接壳体内并且与副轴齿轮相啮合的主轴齿轮随之转动,由于主轴齿轮套接于输出轴外部,并且主轴齿轮上设置有与布置于输出轴上的导向凹槽相匹配的凸起块,并且主轴上设置有外螺纹,输出轴通过丝母与主轴相连接,在主轴不转动的情况下,实现输出轴的转动以及轴向进给运动。
[0061 ]与输出轴的动能输出端相连接的联动盘体随着输出轴的运动而运动,联动盘体在清洗内筒体中转动并且在清洗内筒体中沿径向运动,清洗内筒体上布置有沿其径向设置的清洗筒导向槽,联动盘体套接于清洗内筒体内并且联动盘体上设置有与清洗筒导向槽相匹配的联动凸起块,联动盘体的转动带动清洗内筒体的转动,从而使得附着于枣表面的杂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清洗内筒体壁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