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半式压盖和油田热采井口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9211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两半式压盖和油田热采井口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套管头压盖和井口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两半式压盖和油田热采井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在稠油开采已进入中后期开发期,由于稠油井经过几年的高温水蒸气驱动开采稠油,固井质量和冷热交变应力作用等因素使稠油井口出现焊接处刺漏和环空出气等现象,影响稠油开采,当稠油井口出现焊接处刺漏和环空出气等现象时,需要将井口套管头压盖拆卸从而对焊接处进行检查和维修,目前由于井口套管头压盖为整体式的结构,加之尺寸的限制,井口套管头压盖不易卸下,需要将采油树等上部装置拆卸或破坏压盖才能将整体式井口套管头压盖卸下,降低了工作效率,对稠油开采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半式压盖和油田热采井口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井口套管头压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易拆卸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两半式压盖,包括前半压盖和后半压盖,在前半压盖的左部外侧和右部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在后半压盖的左部外侧和右部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三耳板和第四耳板,第一耳板与第三耳板通过左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二耳板与第四耳板通过右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一起,在前半压盖的中部内侧有前限位半锥台,在后半压盖的中部内侧有与前限位半锥台对应的后限位半锥台,在前半压盖和后半压盖的内侧均有螺纹。
[000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上述左固定装置可包括左螺栓和螺母,右固定装置包括右螺栓和螺母,在第一耳板上分布有不少于两个的第一固定孔,在第三耳板上分布有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三固定孔,第一耳板与第三耳板通过第一固定孔、第三固定孔、左螺栓和螺母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第二耳板上分布有不少于两个的第二固定孔,在第四耳板上分布有与第二固定孔对应的第四固定孔,第二耳板与第四耳板通过第二固定孔、第四固定孔、右螺栓和螺母固定安装在一起。
[0007]上述前限位半锥台和后限位半锥台可组成呈上窄下宽的锥台状。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油田热采井口装置,包括两半式压盖、上接头、套管本体、悬挂器和油层套管,在上接头的下部外侧固定有限位卡台,限位卡台上端与前限位半锥台和后限位半锥台顶紧在一起,前半压盖的下部和后半压盖的下部均与套管本体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上接头的下部内侧与油层套管的上端固定在一起,在套管本体上部内侧与油层套管上部外侧之间固定有悬挂器,在两半式压盖下方的套管本体沿圆周固定有不少于一个的油管短节,在上接头的上部有外螺纹或内螺纹,在套管本体下部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0009]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10]上述上接头的下部内侧可有限位凹台,油层套管的上端固定在限位凹台内。
[0011]上述套管本体的中部内侧可有顶紧锥台,悬挂器的下部外侧顶紧在顶紧锥台上,在悬挂器的上部内侧有锥形凹槽,在锥形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卡瓦,在卡瓦的内侧自上而下分布有齿尖朝上的卡齿,卡齿卡紧在油层套管外侧;或/和,在悬挂器的下端内侧有辅助凹槽,在辅助凹槽内辅助卡环,辅助卡环的内侧与油层套管外侧顶紧在一起,在悬挂器的中部外侧固定凹槽,在固定凹槽内固定安装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套,在限位套的下部内侧有呈上宽下窄的限位锥台,在限位锥台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半圆环,在限位套的上部外侧固定有卡块,在与卡块的套管本体内侧有限位环槽,卡块的外侧位于限位环槽内,在卡块上方的限位套外侧套装有上限位块,在限位环槽下方的悬挂器外侧有安装凹槽,在安装凹槽内固定安装有下限位块,下限位块的外侧与套管本体内侧顶紧在一起。
[0012]上述前半压盖的下部以及后半压盖的下部可与套管本体上部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悬挂器下部外侧与套管本体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
[0013]上述前半压盖的下部和后半压盖的下部均可与套管本体上部外侧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上接头的上部有外螺纹,在套管本体的下部有外螺纹。
[0014]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前半压盖、后半压盖、左固定装置和右固定装置的设置便于拆卸前半压盖和后半压盖,当在稠油开采过程中出现井口焊接处出现刺漏等情况时,通过拆卸前半压盖和后半压盖,就能够对井口焊接处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采油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附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I为前半压盖,2为后半压盖,3为第一耳板,4为第二耳板,5为第三耳板,6为第四耳板,7为后限位半锥台,8为左螺栓,9为螺母,10为右螺栓,11为上接头,12为套管本体,13为悬挂器,14为油层套管,15为限位卡台,16为油管短节,17为卡瓦,18为辅助卡环,19为限位套,20为限位半圆环,21为卡块,22为上限位块,23为下限位块,24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20]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21]实施例1: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2]如附图1至3所示,该两半式压盖包括前半压盖I和后半压盖2,在前半压盖I的左部外侧和右部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一耳板3和第二耳板4,在后半压盖2的左部外侧和右部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三耳板5和第四耳板6,第一耳板3与第三耳板5通过左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二耳板4与第四耳板6通过右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一起,在前半压盖I的中部内侧有前限位半锥台,在后半压盖2的中部内侧有与前限位半锥台对应的后限位半锥台7,在前半压盖I和后半压盖2的内侧均有螺纹。前半压盖1、后半压盖2、左固定装置和右固定装置的设置便于拆卸前半压盖I和后半压盖2,提高了两半式压盖的实用性。
[0023]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两半式压盖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4]如附图1至3所示,左固定装置包括左螺栓8和螺母9,右固定装置包括右螺栓10和螺母9,在第一耳板3上分布有不少于两个的第一固定孔,在第三耳板5上分布有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三固定孔,第一耳板3与第三耳板5通过第一固定孔、第三固定孔、左螺栓8和螺母9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第二耳板4上分布有不少于两个的第二固定孔,在第四耳板6上分布有与第二固定孔对应的第四固定孔,第二耳板4与第四耳板6通过第二固定孔、第四固定孔、右螺栓10和螺母9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的设置能够不仅能够提高前半压盖I和后半压盖2固定稳定性,而且进一步便于拆卸前半压盖I和后半压盖2。
[0025]如附图1至3所示,前限位半锥台和后限位半锥台7组成呈上窄下宽的锥台状。
[0026]实施例2: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7]如附图1至3所示,该油田热采井口装置包括两半式压盖、上接头11、套管本体12、悬挂器13和油层套管14,在上接头11的下部外侧固定有限位卡台15,限位卡台15上端与前限位半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