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仿生栽培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430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用菌仿生栽培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食用菌仿生栽培法。
现有技术中,人工栽培食用菌,无论是空调栽培还是常温栽培,均在栽培房内获取鲜品子实体,采收后的鲜品子实体直接运往销售市场或速冻或烤干或加工成盐渍品。这种栽培方式存在如下几点不足之处1、所得鲜品子实体因脱离“生活”状态,营养成份开始损失,新鲜度在不断下降;2、由于新鲜度下降,导致商品价值下降;3、鲜品子实体运输过程易受机械损伤;4、食用保鲜子实体或干品子实体,无现场直接采摘、回归大自然、返朴归真的情趣。另外,在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种所谓的仿生栽培法,即将菌种粗放型地直接投放在野外,让其自然生长并采收子实体。这种栽培法存在的缺点是1、子实体生长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太大;2、成功率低;3、产量低,不具有实用性,无法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意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创造野生状态现场,可当场采摘正在生长中的食用菌,实现现采、现加工、现食用,且子实体生长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小、成功率高、产量高的食用菌仿生栽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食用菌仿生栽培法,包括子实体的采集、移植、子实体培育、野生场管理、子实体的再移植和再培养等工艺步骤a、子实体的采集是指生产或收购人工栽培所得到的各种食用菌子实体,连同各菌种在生长中的菌丝体一起采集;b、移植是指将步骤a采集的食用菌子实体,连同各品种在生长中的菌丝体一起移植于筐、箱、广口瓶、缸等培养容器内;c、子实体培育是指将移植有食用菌子实体的培养容器移入与该食用菌子实体相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量的控温栽培室内进行培养;d、野生场管理是指在餐饮场所附近,以树荫下的绿草地作为仿生栽培场地;e、在仿生栽培场地,挖成深15~20厘米,长、宽不等的地坑;f、子实体的再移植是指把步骤c移植培养成熟的食用菌子实体连同培养容器一起放入地坑内,并在菇表面覆盖适量的湿沙、草和树叶,露出子实体;g、子实体的再培养是指每天进行喷水,并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及防止瀑雨淋入。
若采用箱栽食用菌时,取消步骤a、b、c,直接将箱栽的食用菌子实体整箱移植到步骤d的仿生栽培场。
餐饮场所是酒楼或餐厅。
野生场管理是指在餐饮场所周围,用人为移植树木和绿草,周边以篱笆与外界隔开,作为仿生栽培场地。
地坑为水泥地坑,地坑周边用水泥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突出的技术进步在于1、经济效益明显子实体一直处于“生活”状态,可当场采摘正在生长中的食用菌,实现现采、现加工、现食用,因而营养成份不会损失,新鲜度高,商品价值高。2、社会效益相当明显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创造野生状态现场的可行技术方案,将极具观赏性的食用菌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使人们在酒楼或餐厅等餐饮场所,不但能得到形、色、味完整无损的饮食享受,同时也能欣赏到千姿百态的食用菌世界,使人们尽情享受回归大自然,返朴归真的情感。3、由于子实体主要通过人工室内栽培生长或外购,再将培养成熟后的子实体移植到餐饮场所附近的仿生栽培场地栽培,供人们观赏和即食即用,因而子实体的生长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很小,成功率高、产量高,可广泛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方法简单、巧妙,但实用性强的食用菌仿生栽培法。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食用菌仿生栽培法,包括子实体的采集、移植、子实体培育、野生场管理、子实体的再移植和再培养等工艺步骤,其中a、子实体的采集是指生产或收购人工栽培所得到的各种食用菌子实体(也可以在菇房内进行周年栽培获得各种食用菌子实体),并且连同各菌种在生长中的菌丝体一起采集。人工室内栽培法是将所要栽培的食用菌品种按人工栽培的方法进行操作,包括制种、栽培培养基制作、装袋、消毒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子实发生管理等步骤。这一阶段最好在有空调设备的菇场内进行,为各品种食用菌创造最适合的生育条件。
b、移植是指将步骤a采集的食用菌子实体连同各菌种在生长中的菌丝体一起紧密排放在培养容器(如塑料框、箱、广口瓶、缸等)内,使之能保持1~5天的连续生长期。
c、子实体培育是指将移植有食用菌子实体的培养容器移入与该食用菌子实体相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量的控温栽培室内进行移植培养。
d、野生场管理是指在餐饮场所附近,如酒楼或餐厅的周边等,在树荫下或绿草上,周围以篱笆与外界隔开,作为仿生栽培场地;e、在栽培场地,按不同距离和规格,挖成深15~20厘米,长、宽不等的地坑,地坑周边用水泥固定。
f、子实体的再移植是指把步骤c移植培养成熟的食用菌子实体连同培养容器一起放入水泥地坑内,并在菇表面覆盖适量的湿沙、草和树叶,露出子实体,感观似野生模样。
移植时,要按照各种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确定移植时的子实体成熟度,一般为6~8成熟即可移植。
g、子实体的再培养是指在f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品种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每天进行温、湿、光等要素调节管理,促其子实体健康生长,同时还要具备防雨措施,防止雨水直接淋到菇体。每天进行喷水,避免阳光直射菇体,使子实体健康成长。
权利要求
1.食用菌仿生栽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子实体的采集、移植、子实体培育、野生场管理、子实体的再移植和再培养等工艺步骤a、子实体的采集是指生产或收购人工栽培所得到的各种食用菌子实体,连同各菌种在生长中的菌丝体一起采集;b、移植是指将步骤a采集的食用菌子实体,连同各品种在生长中的菌丝体一起移植于筐、箱、广口瓶、缸等培养容器内;c、子实体培育是指将移植有食用菌子实体的培养容器移入与该食用菌子实体相适宜的温度、温床、光照和通气量的控温栽培室内进行培养;d、野生场管理是指在餐饮场所附近,以树荫下的绿草地作为仿生栽培场地;e、在仿生栽培场地,挖成深10~20厘米,长、宽不等的地坑;f、子实体的再移植是指把步骤c移植培养成熟的食用菌子实体连同培养容器一起放入地坑内,并在菇表面覆盖适量的湿沙、草和树叶,露出子实体;g、子实体的再培养是指每天进行喷水,并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及防止瀑雨淋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菌仿生栽培法,其特征在于若采用箱栽食用菌时,取消步骤a、b、c,直接将箱栽的食用菌子实体整箱移植到步骤d的仿生栽培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菌仿生栽培法,其特征在于餐饮场所是酒楼或餐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菌仿生栽培法,其特征在于野生场管理是指在餐饮场所周围,用人为移植树木和绿草,周边以篱笆与外界隔开,作为仿生栽培场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菌仿生栽培法,其特征在于地坑为水泥地坑,地坑周边用水泥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菌仿生栽培法,包括子实体的采集、移植、子实体培育、野生场管理、子实体的再移植和再培养等工艺步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是可当场采摘正在生长中的食用菌,实现现采、现加工、现食用,经济价值高;二是能创造一种食用菌野生状态现场,能在餐饮场所,欣赏到千姿百态的食用菌世界,使人们尽情享受回归大自然、返朴归真的情趣;三是子实体生长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小、成功率高、产量高。本发明是一种可广泛推广应用于园林式食用菌饮食业,丰富并推动食用菌饮食文化的发展。
文档编号A01G1/04GK1329816SQ0112769
公开日2002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3日
发明者姚淑先 申请人:姚淑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