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双星系蓄光型自发光面阵-生物快长快变阴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96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双星系蓄光型自发光面阵-生物快长快变阴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新双星系自发光蓄光型自发光面阵—生物快长快变阴性系统是本发明人发明的新双星系共生态共振波互旋坍缩释巨能双刃剑动态系统的子系统。其涉及到利用蓄光型自发光蓄光膜板阵,把白天的太阳光(特殊情况可用人工灯光)蓄进蓄光膜,在夜晚时不但让蓄光膜把所蓄之光放出来,而且使放出的光利用蓄光膜板阵的特殊结构成为一种旋转光,此旋转光和空气的共振光射向受体去跟受体生物在夜间共成为新双星系,促使生物快速生长和变化的阴性系统。
现今地球上的生物,一方面是“万物生长靠太阳”,另方面却是晴天时只有白天才有阳光照到生物上,而阴天和夜里生物是照不到太阳光的。
再者,自古至今,地球与太阳光间,当把太阳当参照系假设其不动,按照地球的自转方向,显然从相对的意义上观察太阳光跟地球上的物质互相间位置就表现为,以地球物体面对太阳,即把太阳视为上时,则太阳光和地球上的物质双方在北半球是互为左旋,在南半球是互为右旋,在赤道附近,既不是左旋又不是右旋,而是处在相对论意义上的中性状态。因此可以认为在北半球或南北半球上的物体跟太阳光之间是一种天然的双星系关系,只不过这种双星系互旋的速度很慢,转一周是跟一日的时钟同步的,当然这种双星系就不可能引起高旋坍缩去释高能的。而且这个天然的阳光和地球物的双星系,还是一日24小时中只有白天的大约半日中,才有阳光正面射或斜射向地球物形成天然双星系,而夜间就不存在了,这是因为太阳光从地球的这一面穿过地球到地球的对面的地面的反面射向地表的。
为了解决夜间给生物照射,又为了符合生物接受太阳光照是以互旋形式出现的,当然途径很多,例如利用人工灯光,这些灯光一般是与发光体同步要消耗其他能源的,但是往往这个人工灯光的光照特别强,对生物形成的光污染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紧靠强光灯的树木存活时间短,产生氧气也少;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杀死35万只昆虫,这又会导致大量鸟类失去食物而死亡,同时破坏了植物授粉;光污染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均有危害;交流电电灯随电流频率变化闪烁,人的瞳孔一秒内要扩大缩少数十次,使眼易疲劳且感到刺痛;而日光灯下皮肤会发绿,伤害人的心理健康,且易引起的精神患病,因其一秒内就20次完全不发光;不少动物远离光源,但人工灯光的光点有时可传到数千公里以外,不少动物夜间受到光照刺激后,夜间精神十足,消耗了用于自卫、觅食、繁殖的精力,有一种黑暗中交配的蟾蜍已濒临灭绝;海幼龟是把地面光误认为暗星星在水中的倒影不游向海洋而游向陆地而死亡;夜间太亮而改为夜间活动的某些食草动物变成食肉的猛兽人工光导致蝾螈、鲟鱼、鲑鱼的减少人工灯光干扰了鸟类的迁徙,城市里的鸟还会因人工灯光而不分四季在秋季筑巢而冻死。鸟误把高楼灯光当星星而大量撞死。一句话夜间使用人工灯光,从地球和太阳的关系讲,人工光是非常严重地打乱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物钟,对生物影响非常大。)由于肖志国发明的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制成的膜板,其原料是从我国的稀土中提炼出来的,是利用稀土元素激活的碱土铝酸盐、硅酸盐的自发光产品,这种材料能够在有光时蓄光,在没有光时发光,蓄光10分到20分钟,就能发光8至12小时,吸光20分钟就达到了饱和,吸收含有紫外线的光明亮度会更好的,发光亮度和持续时间是传统的夜光材料的30至50倍,发光材料无毒无害,无放射性,不污染环境。这是因为这种材料的电子能在有光源的时候,从低能跳到高能级并且保持一段时间亚稳定态。在光源消失的时候,电子又能从高能级跳到低能级,并且保持一种亚稳定的状态。
本发明利用肖志国发明和开发的蓄光型自发光的“塑料、油漆、膜板、陶瓷”等制成“新双星系蓄光型自发旋光面阵。”在W氏六大技术约束条件下于白天使新双星系蓄光型自发光面阵在阳光下自动蓄光(在晚间也可用人工光让其蓄光)。源波是于夜间蓄光型自发光面阵所自发光的旋转光(这点应由蓄光型自发光面阵的面阵形状或几台合在一起解决),没有特别情况,一般是不使源波用人工光制成旋转光(原因是因为需另付出能源去换得光能的,且往往又是光照太强,这样太大地会伤害和打乱生物的生物钟,使生物早衰);“母体”为自然空间的“空气”。“受体”是生物,特别是植物。双星系共生态共振波发生发射器为“新双星系蓄光型自发光面阵”,其发出的旋转光跟母体这空气发生共振成为II型波,其包围受体,从受体周身,特别是白天照不到阳光的阴面方位射向受体,共同组成一个新双星系。由于作为一个星的是旋转光,其速度较快(虽旋速达不到光速),但可使这新双星系的互旋速度是较快的,比起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互旋是以一日为准的旋转一周的速度是快多了。在这样情况下,这个新双星系就会有W氏人造双星系共生态共振波产生,其在快速互旋下朝坍缩又未坍缩向发展逐渐诱激遵循W氏双质量质能公式E=-Gm2hγ0·exp(-gx)/{2aC2[+1/(1-exp(+hγ0k-1T·(-1)-1·exp(-gx)))+1/2]}的渐释巨能系统,此巨大能量在由小到大于夜间渐释放过程中,受体内的生物钟是彻底地被打乱,受体内的某些化学键和DNA分子键等更会由弱到强或多或少地被打断后又按所接收到的光的共振频率去重组或重聚,使受体生物成为新体生物。这个结果可使许多植物可加速生长,也可使许多植物加速早衰,是双刃剑。选择不同的作用时间长短和蓄光型发不同波长旋转光的面阵可人为控制双刃剑方向是促生物快长或早衰。因为这里提到的蓄光型自发旋光面阵,是由肖志国发明和开发蓄光型自发光的塑料、油漆、膜板、陶瓷等加工制成的;面阵表示是为整体上是平面的或抛物柱面的等,可以是折选型的,可以是很多小块连接起来的;而旋转光面阵发的光是北南半球分别为左右旋和赤道附近为相对论中性与地球自转同旋的光。而视蓄光型的材料可发光的波长不同和发光时间长短,可控制受体生物受到生物受到的影响双刃剑方向。当然,当受体是人时,也可以用本发明系统在夜间对人有保健作用。
本发明“新双星系蓄光型自发光面阵—生物快长快变阴性系统”和本发明人发明的“新双星系阳光反射镜面阵—生物快长快变阳性系统”是互为配套的阴性和阳性系统,阴性是夜间使用的,阳性是白天使用的。两者是阴阳配套的整体。配合好,效果更好更佳。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双星系蓄光型自发光面阵—生物快长快变阴性系统是本发明人发明的新双星系共生态共振波互旋坍缩释巨能双刃剑动态系统的子系统。这个动态系统,在W氏六大技术约束条件下,用新双星系蓄光型自发旋光面阵射出旋转光跟空气在夜间发生共振后射到受体生物再共成北南半球分别为左右旋和赤道附近为相对论中性与地球自转同旋的新双星系,产生新双星系共生态共振波,在快速互旋下朝坍缩又未坍缩向发展渐诱遵循W氏双质量质能公式E=-Gm2hγ0·exp(-gx)/{2aC2[+1/(1-exp(+hγ0k-1T·(-1)·exp(-gx)))+1/2)]的渐释巨能系统,此能由小到大渐释途中,使受体生物内某些化学键和DNA分子健由弱到强或多或少被打断后又重组重聚达到使受体快速生长或快速衰变。当受体是人时,人可以得到保健。视作用时间长短和发不同光的蓄光材料选取控制本系统双刃剑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光型自发光旋光面阵,其特征在于,其可以用肖志国发明和开发的蓄光型自发光的塑料、油漆、膜板、陶瓷等加工制成的;面阵表示在整体上可以是平面的或抛物柱面的,也可以是折迭型的,也可以是由很多小块连接起来的;旋光面阵发的光是北南半球分别为左右旋和赤道附近为相对论中性为地球自转同旋的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光型自发光旋光面阵,其特征在于,其可以由人工光合成的旋转光代替,但最好不使用人工光。因其在夜间使用时,从地球与太阳关系来讲,人工光破坏生物的生物钟太严重。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人工光合成的旋转光到本系统中去,可以取得较好效果,使鸡多生蛋就可在夜间用人工光照射鸡,传统不是用的旋转光,而这里要求的是与地球自转方向同向的旋转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快长快变阴性系统,其特征在于,夜间应该使用本发明“新双星系蓄光型自发光面阵—生物快长快变阴性系统”,白天应该使用本人发明的“新双星系阳光反射镜面阵—生物快长快变阳性系统,”两者是阴阳配套的整体,配合好,效果更佳。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新双星系蓄光型自发光面—生物快长快变阴性系统。在W氏六大技术约束条件下用新双星系蓄光型自发旋光面阵射出旋转光跟空气在夜间发生共振后射到受体生物再共成北南半球分别为左右旋和赤道附近为相对论中性与地球自转同旋的新双星系,产生W氏新双星系共生态共振波在快速互旋下朝坍缩又未坍缩向发展渐诱遵循W氏双质量质能公式E=-Gm
文档编号A01K67/02GK1547899SQ0313065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5日
发明者万金华 申请人:万金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