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收割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2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合收割机的收割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重力刀片、该重力刀片的驱动轴以及将该驱动轴的转动运动转换成上述重力刀片的左右往复运动的滑块曲柄机构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部。
背景技术
在联合收割机的收割部上具有切断谷秆的根部的重力刀片,该重力刀片由固定在收割部的框架上的固定刀片和相对于该固定刀片进行左右往复运动的可动刀片构成。通过将重力刀片的驱动轴的转动运动经由滑块曲柄机构转换成左右往复运动来进行该重力刀片的驱动。另外,在重力刀片的驱动轴上,本体侧的发动机输出被分开传送。这样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有所记载。
以往,滑块曲柄机构所具有的曲柄和通过发动机输出进行驱动的驱动轴通过键嵌合进行连接。例如,键槽与轴心平行地形成在曲柄的一端开口的轴孔上,同时,将键槽与轴心平行地穿透设置在驱动轴的外周上,使键与两键槽嵌合,将曲柄嵌合固定在驱动轴上。
利用这样的键嵌合的理由是,在用重力刀片切割谷秆时,由于在曲柄与驱动轴的连接部上施加负荷变动,因此若是具有游隙(间隙)的花键结合,则不能承受负荷变动,有可能发生破损。另一方面,如果通过键嵌合进行连接,则可以几乎没有游隙(间隙)地将动力从驱动轴向曲柄稳定地传送。
并且,由于在切割谷秆时向重力刀片上施加大的负荷,但在切割后负荷消除,因此施加在重力刀片上的负荷的变动很大。该负荷变动被沿着动力传送路径向重力刀片传送,也对曲柄和驱动轴的连接部进行作用。
专利文献1特开平9-84439号公报但是,即使用键嵌合将驱动轴和曲轴进行固定,在键和键槽之间也必然存在间隙。因此,在驱动重力刀片时,键在键槽内摆动。并且,键与键槽进行磨损,有损于曲柄和驱动轴的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以下说明解决该课题的方法。
技术方案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部,具有重力刀片、该重力刀片的驱动轴以及将该驱动轴的转动运动转换成上述重力刀片的左右往复运动的滑块曲柄机构,在上述滑块曲柄机构所具有的曲柄上形成插入上述驱动轴的轴毂部,通过使用键的键嵌合来固定该轴毂部和上述驱动轴,在上述轴毂部上形成螺钉孔,将按压上述键的螺钉拧装在上述螺钉孔中。
滑块曲柄机构具有被固定在驱动轴上进行转动的曲柄以及连接向一个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滑块和曲柄的连杆。在此,重力刀片是向左右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滑块。并且,上述连杆也可以作为可自由转动地连接重力刀片和曲柄的部件。或者上述连杆是被固定在重力刀片上的部件,也可以是自由上下移动地引导曲柄的前端部(驱动轴相反侧端部)的导向部件。
并且,在曲柄的轴毂部与驱动轴的键嵌合中,键可以与驱动轴一体形成,也可以单独形成。
并且,上述螺钉可以是止动螺钉,也可以是螺栓。
上述构成具有以下作用。
使上述螺钉与上述螺钉孔嵌合,若将该螺钉与上述轴毂部连结,则该螺钉的前端与上述键的外面抵接。并且,与上述键一体或单独的上述驱动轴在螺钉的轴向前侧,被向上述轴毂部的内面按压,将驱动轴与曲柄,比只靠键嵌合进行的固定更牢固地、不摆动地固定。
技术方案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部是在技术方案1中具有以下的结构。
设置有将上述曲柄的轴向位置相对于上述驱动轴进行固定的挡圈。
技术方案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部在技术方案1或2中具有以下的结构。
在上述曲柄上具有从上述轴毂部向上述驱动轴的径向延伸的平衡块部,该平衡块部与上述螺钉孔在上述轴毂部的轴向上被设置在重复的位置上,同时,在靠近上述驱动轴的转动方向的上述平衡块部的后面的位置上设置上述螺钉孔。
上述构成具有以下作用。
通过转动的平衡块部,由重力刀片切断的麦秸或杂草被排除,与螺钉部连结的螺钉通过排除了麦秸或杂草的空间。尤其是,由于螺钉位于靠近平衡块部的后面的位置,因此在被平衡块部排除的麦秸或杂草不再进入轴毂部一侧期间,螺钉通过上述被排除的空间。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在技术方案1中,即使施加在重力刀片上的负荷变动增大,曲柄也不会相对于驱动轴摆动,提高了曲柄和驱动轴的耐久性。
在技术方案2中,在技术方案1的效果之外,曲柄可以通过低价的结构被定位在驱动轴的轴向上。
在技术方案3中,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的效果之外,可以防止麦秸或杂草缠绕在螺钉上。


图1是表示整个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整个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整个联合收割机的正视图。
图4是表示收割部的左侧视图。
图5是表示收割部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收割部的重要部位的右侧视图。
图7是表示收割三轴壳体的左右转动动作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收割部的传动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收割三轴壳体的侧面剖视图。
图10是缓冲机构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扒拢蜗轴的周边部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曲柄和扒拢蜗轴的两面图,(a)是从扒拢蜗轴的轴向看的图,(b)是从扒拢蜗轴的直径方向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图1至图3,就具有本发明的收割部8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联合收割机100的机座3上固定有支撑履带行走装置2的卡车车架。在该机座3上支撑有输送链5、脱粒部4、排秸链10、排秸处理部9、发动机部11、驾驶台13、谷粒罐12。脱粒部4具有第一处理滚筒6和第二处理滚筒7。驾驶台13具有驾驶席14和驾驶操作部15。
并且在脱粒部4的前侧设置有上下升降自如地支撑在机座3上的收割部8。
如图3至图5所示,收割部8是同时进行两行谷秆的收割的装置,在其前部构成前处理装置。具有三个分草板16、将通过分草板16取入的未收割的谷秆扶起的左右扶起装置17、17、扒拢被扶起的谷秆的根部侧并向后方输送的左右扒拢装置18、18以及扒拢时切断谷秆的根部的重力刀片19。
该前处理装置被支撑在设置在收割部8的下部的收割五轴壳体20上。收割五轴壳体20是左右方向为纵向。该收割五轴壳体20通过平行连杆22与横支撑杆21连接,通过该平行连杆22的转动,前处理装置可左右移动。上述横支撑杆21通过纵支撑杆24被支撑在收割一轴壳体23上,该收割一轴壳体23被支撑在机座3上。收割一轴壳体23是左右方向较长的筒状体,转动自如地支撑在立设在机座3的前部上的左右轴承座25、25的上部。并且,上述纵支撑杆24和机座3通过液压缸26连接。通过以上的结构,通过液压缸26的伸缩,收割部8以收割一轴壳体23为转动支点可上下升降。
利用图5至图9,就向收割部8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送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5、图8所示,从发动机经过未图示的驱动系统向收割部8供给的动力,首先传送到设置在收割一轴壳体23的右端部上的收割输入皮带轮27上。在此,左右方向的收割一轴28被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收割一轴壳体23的内部,收割输入皮带轮27被固定在收割一轴28的右端部上。
并且,如图6、图7、图9所示,收割二轴壳体46可左右自由转动地设置在收割一轴壳体23的左右中间部的上部,同时,收割二轴壳体46与右纵向传动轴壳体32通过收割三轴壳体29进行连接。收割二轴31可自由转动地设置在该收割二轴壳体46内,收割三轴30可自由转动地设置在收割三轴壳体29内。收割一轴28和收割二轴31的下端部利用锥齿轮连动连接。并且,收割二轴31的上端部和收割三轴30的后端部利用锥齿轮连动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被传送到收割一轴28的动力通过收割二轴31以及收割三轴30向收割部8传送。
如图7所示,收割三轴壳体29可左右自由转动地支撑在收割一轴壳体23以及右扶起装置32上,同时,收割三轴壳体29本身可伸缩地构成。并且,与上述平行连杆20引起的前处理装置的左右移动连动,收割三轴壳体29进行伸缩及左右转动。
另外,上述收割二轴31是上下方向的轴,该收割二轴31成为收割三轴壳体29的左右转动的支点。
如图6所示,上述右纵向传动轴壳体32连接收割五轴壳体20的右端部和右扶起装置17的背面。
如图8所示,在该右纵向传动轴壳体32内,收割四轴34被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上部,右纵传动轴36被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下部。
收割三轴30的前端部利用锥齿轮的啮合与收割四轴34的中间部连动连接,传送到收割三轴30的动力被向收割四轴34传送。
如图6、图8所示,收割四轴34的上端部,利用锥齿轮的啮合与可自由转动地设置在右扶起装置17内的右扶起轴35连动连接。右扶起装置17所具有的带叉链的驱动链轮被固定在右扶起轴35上。并且,通过右扶起轴35的转动,在右扶起装置17中,驱动进行谷秆的扶起的带叉链。通过上述结构,被传送到收割一轴28的动力经过收割四轴34被传送到右扶起装置17上。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上述右纵向传动轴壳体32内,收割四轴34的下端部通过平齿轮群与右纵向传动轴36连动连接。右纵向传动轴36的下端部,利用锥齿轮的啮合与可自由转动地设置在收割五轴壳体20内的收割五轴38的右端部连动连接。
并且,虽然没有图示,但是收割五轴壳体20的左端部与左扶起装置17的背面通过左纵向传动轴壳体33进行连接。左纵向传动轴37可自由转动地设置在左纵向传动轴壳体33内。
如图8所示,利用锥齿轮的啮合将该左纵向传动轴37的下端部与上述收割五轴38的左端部连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被传送到收割四轴34上的动力经过收割五轴38向左纵向传动轴37传送。
左纵向传动轴37的上端部,利用锥齿轮的啮合与可自由转动地设置在左扶起装置17内的左扶起轴39连动连接。左扶起装置17所具有的带叉链的驱动链轮被固定在左扶起轴39上。并且,通过左扶起轴39的转动,在左扶起装置17中,驱动进行谷秆的扶起的带叉链。通过上述结构,被传送到收割一轴28上的动力也被传送到左扶起装置17上。
如图5、图11所示,向前侧突出的扒拢蜗轴壳体65被固定在收割五轴壳体20的左右方向中间部。扒拢蜗轴40和扒拢旋转轴66可自由转动地设置在该扒拢蜗轴壳体65内。该扒拢蜗轴40的后端部利用锥齿轮与收割五轴壳体20内的收割五轴38连动连接。
扒拢蜗轴40的中间部与扒拢旋转轴66利用蜗轮连动连接。该扒拢旋转轴66虽然是驱动右扒拢装置18的轴,但是左扒拢装置18通过星形轮向右扒拢装置18的星形轮上传递动力,左右的扒拢装置18、18进行连动驱动。
并且,该扒拢蜗轴40也是重力刀片19的驱动轴。
以下利用图3至图5、图8说明收割部8所具有的谷秆的输送装置群。
在收割部8中,左右的扒拢装置18、18被设置成俯视为“V”字形,在前处理装置中,被收割的两行谷秆在左右的扒拢装置18、18的扒拢侧合流。在收割部8的后部,具有将该合流的两行谷秆朝向脱粒部4输送的纵向输送装置42以及上部输送装置43。纵输送装置42输送谷秆的杆部分,上部输送装置43输送谷秆的穗尖部分。
纵向输送装置42以及上部输送装置43通过驱动壳体44(图3)被支撑在收割一轴壳体23的左端,可与前处理装置一体地升降,即,整个收割部8可升降。并且,为了调整处理深度,纵向输送装置42以及上部输送装置43与前处理装置分开地通过汽缸等能够上下转动地构成。即,驱动壳体44相对于收割一轴壳体23,与支撑收割五轴壳体20的纵向支撑杆24是独立的,并可上下自由转动。
如图8所示,利用锥齿轮被连动连接在收割一轴28上的输送轴45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驱动壳体44上。输送轴45是上下方向的轴,纵向输送装置42所具有的谷秆输送用链的驱动链轮被固定在该输送轴45的下端部上。另一方面,上部输送装置43所具有的谷秆输送用带叉链的驱动链轮被固定在该输送轴45的上端部上。
并且,纵向输送装置42和上部输送装置43与前处理装置的左右移动连动,并以输送轴45为转动支点进行左右转动。
如图6、图9、图10所示,可自由伸缩的收割三轴壳体29由后部传动壳体29a和前部传动壳体29b构成。前部传动壳体29b的后端部嵌合在后部传动壳体29a的前端部内,组合后部传动壳体29a和前部传动壳体29b的整个长度可自由伸缩。在此,后部传动壳体29a的后端部被固定在上述收割二轴壳体46上。并且,前部传动壳体29b的前端部固定在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右纵向传动轴32上的齿轮壳体47上。
并且,收割三轴30相对于设置在同轴上的锥齿轮51可自由滑动地构成。收割三轴30的后端部是多角形轴部30a,锥齿轮51被嵌合在该多角形轴部30a的外侧,收割三轴30只在轴向相对于锥齿轮51自由滑动。该锥齿轮51可绕轴自由转动并且在轴向不能移动地支撑在收割二轴壳体46上。并且,该锥齿轮51是与收割二轴31的上端部的锥齿轮50啮合的齿轮。
根据上述的构成,通过前处理装置的左右移动,即使收割二轴31与右扶起传动轴34的轴间距发生变化,通过收割三轴30相对于锥齿轮51的滑动,也不会产生不良。
而且,如图6至图10所示,在收割三轴壳体29的后部传动壳体29a和右纵向传动轴壳体32之间,设置有缓冲收割三轴壳体29伸缩时的作用力的缓冲机构52。
该缓冲机构52的结构如下。首先,连接杆54与收割三轴30平行地设置。该连接杆54通过托架53被固定在齿轮壳体47上。并且,螺纹形成在该连接杆54的前端部上,可在该连接杆54上连结双螺母56。在连接杆54的轴上设置有上述双螺栓56、后弹簧座57、压缩弹簧58、前弹簧座55。在此,后弹簧座57被固定在后部传动壳体29a上,前弹簧座55被固定在连接杆54上。
通过上述结构,收割三轴壳体29进行伸缩,若后弹簧座57和前弹簧座55的间距发生变化,则压缩弹簧58的弹力将对后部传动壳体29a和右纵向传动轴壳体32进行作用。并且,在收割三轴壳体29进行伸缩时,可以缓冲施加在收割三轴壳体29上的外力,防止收割三轴30周边部的传动机构的破损等。
如图6所示,左右操作杆61通过托架60固定在右纵向传动轴壳体32的上部。坐在驾驶席14上的操作人员通过手动左右推拉该操作杆61,使收割部8的前处理装置左右移动。
并且,与左右操作杆61并排地设置有用于进行收割部8的左右位置定位的闭锁杆62。该闭锁杆62上下自由移动地支撑在右纵向传动轴壳体32上,同时,通过回动弹簧63被向下方加力。在上述横支撑杆21上固定有板状部件(无图示),同时,在该板状部件上,与前处理装置的左右位置相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可插入闭锁杆62的下端部的闭锁孔(无图示)。并且,一旦闭锁杆62的下端部被插入到该闭锁孔中,则前处理装置的左右位置将被定位。操作人员通过同时把持左右操作杆61和闭锁杆62,可以解除闭锁杆62形成的前处理装置的定位。并且,操作人员将前处理装置向左右移动后,一旦放开闭锁杆62,则闭锁杆62将通过回动弹簧63的作用力向下方移动并被插入闭锁孔,前处理装置将被再次定位。
利用图5、图11、就重力刀片19的驱动机构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重力刀片19由固定在收割部8的框架上的固定刀片19a和相对于固定刀片19a被可左右自由移动地支撑的可动刀片19b构成。重力刀片19(准确地说是可动刀片19b)由上述扒拢蜗轴40的动力进行驱动。
可动刀片19b和扒拢蜗轴40通过滑块曲柄机构70进行连接。通过该滑块曲柄机构70,将扒拢蜗轴40的转动运动变换成可动刀片19b的左右往复运动。
在滑块曲柄机构70上具有被固定在扒拢蜗轴40上的曲柄71、被可自由转动地设置在曲柄71的前端部(与扒拢蜗轴40侧相反的端部)上的滚72以及可上下自由移动地引导滚72的刀头73。该刀头73被固定在可动刀片19b上。
通过上述结构,一旦扒拢蜗轴40转动,则滚72以扒拢蜗轴40为转动支点进行公转。由于滚72可上下自由移动地支撑在刀头73上,因此刀头73被进行公转运动的滚72推压,只向左右移动。
因此,与刀头73一体的可动刀片19b相对于固定刀片19a进行左右往复运动,将夹在固定刀片19a和可动刀片19b之间的谷秆的根部切断。
以下利用图12就曲柄71与扒拢蜗轴40的固定结构进行说明。
重力刀片19,相对于形成为锯齿状的固定刀片19a使同样形成为锯齿状的可动刀片19b左右移动并通过固定刀片19a和可动刀片19b夹持谷秆的根部进行切断。
在此,由于可动刀片19b是通过滑块曲柄机构70进行左右往复运动的结构,因此,由于惯性变化而产生的负荷变动对重力刀片19产生大的作用。
该负荷变动沿着到达重力刀片19的动力传送路径被向与动力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传送。最容易受到该负荷变动影响的是在到达重力刀片19的动力传送路径上,靠近重力刀片19的位置上的曲柄71与扒拢蜗轴40的固定部。因此,利用键嵌合将曲柄71和扒拢蜗轴40进行固定,使曲柄71不会由于上述负荷变动而相对扒拢蜗轴40摆动。
如图12所示,曲柄71是在中央部设置有贯通孔的圆盘形的部件,具有轴毂部74、盘部75、臂部76、平衡块部77以及滚轴部78。扒拢蜗轴40的前端部被插入形成在曲柄71的中央部上的轴毂部74中。在轴毂部74的轴向的一个端部上形成向轴毂部74的径向圆形地扩展的盘部75。在轴毂部74的轴向中央部上,形成向轴毂部74的径向棒状延伸的臂部76和同样向轴毂部74的径向扇形延伸的平衡块部77。臂部76和平衡块部77夹持轴毂部74向相反方向延伸。滚轴部78从臂部76的前端部起与轴毂部74轴向平行地延伸。上述滚72被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滚轴部78上。
并且,轴毂部74、盘部75、臂部76、平衡块部77以及滚轴部78被一体形成。曲柄71的壁厚在臂部76、平衡块部77的形成部位上变厚,只在盘部75的部分上变薄。
另外,轴毂部74的轴向与扒拢蜗轴40的轴向一致。
扒拢蜗轴40的前端部的轴剖面与轴毂部74的内面的轴剖面基本上都是圆形的。该扒拢蜗轴40和轴毂部74以在轴向不可转动的方式通过键嵌合进行连接。键槽74a沿着轴毂部74的轴向被形成在轴毂部74的内面。并且,键槽40a也沿着扒拢蜗轴40的轴向被形成在扒拢蜗轴40的前端部的外面。键85被嵌合在该键槽40a内。这样,通过使轴毂部74的键槽74a与嵌合在扒拢蜗轴40的键槽40a上的键85一致地嵌合,可以使曲柄71不能相对转动地嵌合在扒拢蜗轴40上。
如上所述,由于扒拢蜗轴40和曲柄71通过键嵌合进行固定,因此,曲柄71不会相对于扒拢蜗轴40进行转动。
如图11、图12(b)所示,在扒拢蜗轴40的轴端上穿设环形的槽并嵌入有用于固定曲柄71的轴向位置的C型挡圈79。在此,扒拢蜗轴40的前端部的直径比纵向中央部更小,被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设置在扒拢蜗轴壳体65内的轴承81上。
曲柄71被设置在比该轴承81更靠近扒拢蜗轴40的轴前端侧,C型挡圈79被设置在比曲柄71更靠近扒拢蜗轴40的轴前端侧。曲柄71的轴毂部74在扒拢蜗轴40的轴向上,由轴承81和C型挡圈79夹持进行位置固定。通过上述结构,曲柄71在扒拢蜗轴40的轴向上被定位。
如图12所示,螺钉孔74b从轴毂部74的外周朝向中心(半径方向)地贯通形成在上述键槽74a的纵向中央部上。该螺钉孔74b与上述键槽74a相连。并且,通过将止动螺钉82嵌合在该螺钉孔74b中,将键85按压在扒拢蜗轴40上,将键85、扒拢蜗轴40以及曲柄71进行一体固定。另外,止动螺钉82在本实施例中是带六角孔螺栓。
这样,使止动螺钉82嵌合在螺钉孔74b上并与轴毂部74连结,止动螺钉82的前端82a与键85的外面抵接。
然后,通过将止动螺钉82与轴毂部74连结,将键85向扒拢蜗轴40的键槽40a按压。
因此,可以将扒拢蜗轴40与曲柄71在上述键嵌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牢固地固定,即使施加在重力刀片19上的负荷变动大,键85也不会相对键槽40a、74a摆动。
利用图12,就螺栓部74b和平衡块部77的排列进行说明。
平衡块部77为扇形,具有向扒拢蜗轴40的径向延伸的前面77a以及后面77b。在此,前面77a和后面77b在平衡块部77中是在重力刀片19驱动时的扒拢蜗轴40的转动方向A的前侧、后侧的面。该转动方向A是图12(a)中的顺时针方向。
并且,螺栓部74b以及平衡块部77都被设置在轴毂部74的轴系上,从扒拢蜗轴40的轴向看,在没有平衡块部77的部分上设置有螺钉部74b。尤其是螺钉部74b被设置在离平衡块部77的前面77a远、离平衡决部77的后面77b近的位置上。
如图12(b)所示,平衡块部77和螺钉孔74b在轴毂部74的轴向上被设置在重复的位置上。在该轴向上,平衡块部77的厚壁比螺钉孔74b的开口宽度更宽地形成。并且,从沿着扒拢蜗轴40的转动方向的方向看,与螺钉孔74b连结的六角止动螺钉82由平衡块部77进行覆盖。
通过上述结构,在驱动重力刀片19时,被重力刀片19切断的麦秸或杂草被转动的平衡块部77排除。尤其是,由于止动螺钉82位于离平衡块部77的后面77b近的位置上,因此在由平衡块部77产生的麦秸或杂草的排除效果延续期间,止动螺钉82通过上述被排除的空间。并且,可以防止被重力刀片19切断的麦秸或杂草缠绕在安装在曲柄71上的止动螺钉82上。
并且,由于可以防止麦秸或杂草缠绕在键按压用的螺钉上,因此可以使用普通的六角头螺钉代替六角孔的止动螺钉82作为键按压用的螺钉。
权利要求1.一种联合收割机的收割部,具有重力刀片、该重力刀片的驱动轴以及将该驱动轴的转动运动转换成上述重力刀片的左右往复运动的滑块曲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滑块曲柄机构所具有的曲柄上形成插入上述驱动轴的轴毂部,通过使用键的键嵌合来固定该轴毂部和上述驱动轴,在上述轴毂部上形成螺钉孔,将按压上述键的螺钉拧装在上述螺钉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将上述曲柄的轴向位置相对于上述驱动轴进行固定的挡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曲柄上具有从上述轴毂部向上述驱动轴的径向延伸的平衡块部,该平衡块部与上述螺钉孔在上述轴毂部的轴向上被设置在重复的位置上,同时,在靠近上述驱动轴的转动方向的上述平衡块部的后面的位置上设置上述螺钉孔。
专利摘要联合收割机的收割部,在驱动重力刀片的收割部上,即使通过键嵌合固定驱动轴和曲柄,在键和键槽上之间也必然存在间隙。因此,驱动重力刀片时,键在键槽内摆动。并且,键与键槽产生磨损,有损于曲柄和驱动轴的耐久性。在滑块曲柄机构(70)所具有的曲柄(71)上形成插入扒拢蜗轴(40)的前端部的轴毂部(74),在轴毂部(74)上形成有键槽(74a)的同时,在扒拢蜗轴(40)的前端部形成有键槽(40a),利用键(85)将轴毂部(74)与扒拢蜗轴(40)通过键嵌合进行固定,在轴毂部(74)上形成螺钉孔(74b),将按压键(85)的六角止动螺钉(82)拧装在螺钉孔(74b)中。
文档编号A01D34/01GK2884848SQ20052012909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4日
发明者小乡浩行 申请人:洋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