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组合式脱粒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3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组合式脱粒滚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组合式脱粒滚简。
技术背景目前,现有的联合收割机大多采用全轴流、半轴流、
切流滚简装置,它普遍存在的缺点是脱谷破碎率较高,浪费粮食现象
较为严重,产品质量性能差,使用寿命周期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螺旋
组合式脱粒滚简,它主要解决了现有的联合收割机釆用全轴流、半轴 流、切流滚筒破碎率高,浪费粮食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 实现的,螺旋组合式脱粒滚简由主轴、防绕盘、前涨口式锥简、导 入片、导入片加强板、盘状联结器、板式钉齿杆、钉齿、螺栓、斜式 钉齿板、返草板、圆简、钉齿加强板构成。在主轴的前端安有防绕盘 和前涨口式锥简,在前涨口式锥简上焊有导入片,导入片的后端焊有 导入片加强板,板式钉齿杆有数个,它通过盘状联结器与前涨口式锥 筒相连接,盘状联结器有多个,它焊接在主轴上,板式钉齿杆通过螺 栓顺时针倾斜20—25度角固定在盘状联结器上,在板式钉齿杆的前 三分之二处焊有数个钉齿,钉齿的后端焊有数个钉齿加强板,在板式 钉齿杆的后三分之一处焊有数个斜式钉齿板,斜式钉齿板与板式钉齿 杆的夹角为18—25度,圆筒安装在主轴的后端,圆简上焊有返草板。 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釆用斜式钉齿具有脱粒、分离籽粒、切 断、分散秸秆的功效,圆简上焊有返草板,可防止秸秆缠绕在主轴的
3后部,其破碎率低,糙米少,含杂率低、浪费粮食少,尤其脱玉米效 果更加显著,可以提前收割优质粮种。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组合式脱粒滚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组合式脱粒滚简主轴的B—B剖视图。 1_主轴 2—防绕盘 3—前涨口式锥简 4一导入片 5—导入片加强板 6—盘状联结器 7—板式钉齿杆 8—钉齿 9一螺栓IO—斜式钉齿板 ll一返草板 12—圆筒13—钉齿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 例,螺旋组合式脱粒滚简由主轴1、防绕盘2、前涨口式锥简3、 导入片4、导入片加强板5、盘状联结器6、板式钉齿杆7、钉齿8、 螺栓9、斜式钉齿板IO、返草板ll、圆简12、钉齿加强板13构成。 在主轴1的前端安有防绕盘2和前涨口式锥简3,在前涨口式锥简3 上焊有导入片4,导入片4的后端焊有导入片加强板5,板式钉齿杆 7有数个,它通过盘状联结器6与前涨口式锥简3相连接,盘状联结 器6有多个,它焊接在主轴l上,板式钉齿杆7通过螺栓9顺时针倾 斜20-25度角固定在盘状联结器6上,在板式钉齿杆7的前三分之二 处焊有数个钉齿8,钉齿8的后端焊有数个钉齿加强板13,在板式钉 齿杆7的后三分之一处焊有数个斜式钉齿板10,斜式钉齿板10与板 式钉齿杆7的夹角为18—25度,圆简12安装在主轴1的后端,圆简 12上焊有返草板11。
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组合式脱粒滚筒,它由主轴(1)、防绕盘(2)、前涨口式锥筒(3)、导入片(4)、导入片加强板(5)、盘状联结器(6)、板式钉齿杆(7)、钉齿(8)、螺栓(9)、斜式钉齿板(10)、返草板(11)、圆筒(12)、钉齿加强板(1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主轴(1)的前端安有防绕盘(2)和前涨口式锥筒(3),在前涨口式锥筒(3)上焊有导入片(4),导入片(4)的后端焊有导入片加强板(5),板式钉齿杆(7)有数个,它通过盘状联结器(6)与前涨口式锥筒(3)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组合式脱粒滚简,其特征在于 盘状联结器(6)有多个,它焊接在主轴(1)上,板式钉齿杆(7) 通过螺栓(9)顺时针倾斜20—25度角固定在盘状联结器(6)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组合式脱粒滚简,其特征在于 在板式钉齿杆(7)的前三分之二处焊有数个钉齿(8),钉齿(8)的 后端焊有数个钉齿加强板(13),在板式钉齿杆(7)的后三分之一处 焊有数个斜式钉齿板(10),斜式钉齿板(10)与板式钉齿杆(7)的 夹角为18—2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组合式脱粒滚简,其特征在于 圆简(12 )安装在主轴(1)的后端,圆筒(12 )上焊有返草板(11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组合式脱粒滚筒,它由主轴、防绕盘、前涨口式锥筒、导入片、导入片加强板、盘状联结器、板式钉齿杆、钉齿、螺栓、斜式钉齿板、返草板、圆筒、钉齿加强板构成。在主轴的前端安有防绕盘和前涨口式锥筒,板式钉齿杆通过盘状联结器与前涨口式锥筒相连接,板式钉齿杆固定在盘状联结器上,板式钉齿杆前端焊有钉齿,后端焊有斜式钉齿板,圆筒安装主轴的后端。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斜式钉齿具有脱粒、分离籽粒、切断、分散秸秆的功效,圆筒上焊有返草板,可防止秸秆缠绕在主轴的后部,其破碎率低,糙米少,含杂率低、浪费粮食少,尤其脱玉米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提前收割优质粮种。
文档编号A01F12/22GK201378960SQ200920099640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7日
发明者李长福 申请人:李长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