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粉条压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065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粉条压出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粉条压出机。
背景技术
粉条是以豆类、薯类和杂粮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燥淀粉制品。粉条加工在我国有千余年的历史,各地均有生产,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为干制品,粉条里富含 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粉条加工分手工生产和机械化生产,其中,机械化生产工艺又有涂布生产工艺、漏 瓢式工艺流程和挤出式加工工艺之分,但是现有市场出售的粉条加工设备不是结构复杂, 成本较高,就是过于简陋,难以提高生产效率,还没有出现适用于乡镇小型化生产的粉条压 出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粉条压出机,其采用旋转压出工艺,加工出 来的产品具有更好的韧性和嚼头,该装置不但操作简单,而且生产效率较高,同时具有制造 成本低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粉条压出机,包括主体固定架,所述自动粉条 压出机还包括皮带轮I、皮带轮11、皮带轮III、皮带轮IV和驱动电机、压粉结构和粉料盛放
装置;所述皮带轮I和皮带轮II为一组,皮带轮III和皮带轮IV为另一组,两组皮带轮 分别对应设置在主体固定架的两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主体固定架的后端部,所述压粉 结构设置在主体固定架的前端部,所述粉料盛放装置对应设置在压粉结构的下方;所述皮带轮I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I和皮带轮II之间通过 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II通过横向设置在主体固定架内部的传动轴I输出动力,所述 传动轴I的另一端与皮带轮III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III和皮带轮IV之间通过皮带传动 连接,所述皮带轮IV的几何中心处固定有横向设置的传动轴II ;所述压粉结构包括转动轴和压粉杆,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横向固定在主体固定架 的前端部且与传动轴I的轴线平行,所述压粉杆垂直固定在转动轴的中部且两者轴线垂 直,所述转动轴与皮带轮III同侧的一端通过连杆传动结构与传动轴II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连杆传动结构包括连接板I、连接板II、轴承I、轴承II和长连杆,所 述连接板I的一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轴承I的内环面相连接;所述连接板II的 一端与传动轴II的朝外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轴承II的内环面相连接,所述长连杆的两 端分别连接轴承I和轴承II的外环面;进一步,所述连接板I的长度大于连接板II的长度;进一步,所述自动粉条压出机还包括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装置、 旋转连杆装置和支撑底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主体固定架的内部,所述主体固定架通过旋转连杆装置于支撑底架相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齿轮面相互配合连接的锥齿轮I和锥齿轮II,所述锥齿轮I横向设置,其齿轮轴与传动轴II的朝内一端固定连接,所述 锥齿轮II垂直设置;所述旋转连杆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主体固定架和支撑底架之间的连杆I、连杆II 和连杆III,三者在支撑底架上呈三角布置且轴向平行,其中,连杆I的一端与锥齿轮II的 齿轮轴在垂直方向连接,所述连杆I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垂直设置在支撑底架上,所述连杆 II和连杆III的一端均通过轴承与主体固定架相连接,所述连杆II和连杆III的另一端均 通过轴承与支撑底架相连接;进一步,所述压粉杆的前端设置为盘面朝下的压盘结构;进一步,所述粉料盛放装置包括粉料盛放筒和用于固定粉料盛放筒的环形框,所 述粉料盛放筒与压粉杆的下落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粉料盛放筒为开口半径大于压粉杆前端 的压盘结构半径的扩口结构,其底部开设有若干出粉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效率较高,节省人力,制造成本较低;2,本实用新型采用旋转压出工艺,在加工的过程中还使粉料的糅合更为充分,力口 工出来的产品具有更好的韧性和嚼头。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 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 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 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 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为图2沿A向的示意图;图4为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旋转装置的锥齿轮配合示意图;图6为粉料盛放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 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粉条压出机,包括主体固定架1、皮带轮I 2、皮带轮II 3、皮带轮III 4、皮带轮IV 5和驱动电机6、压粉结构7和粉料盛放装置8 ;其中,皮带轮I 2和皮带轮II 3为一组,皮带轮III 4和皮带轮IV 5为另一组,两 组皮带轮分别对应设置在主体固定架1的两侧,驱动电机6设置在主体固定架1的后端部, 压粉结构设置在主体固定架1的前端部,粉料盛放装置8对应设置在压粉结构7的下方。[0029]皮带轮I 2与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皮带轮I 2和皮带轮II 3之间通过 皮带传动连接,皮带轮II 3通过横向设置在主体固定架1内部的传动轴I 9输出动力,传 动轴I 2的另一端与皮带轮III 4固定连接,皮带轮III 4和皮带轮IV 5之间通过皮带传 动连接,皮带轮IV 5的几何中心处固定有横向设置的传动轴II 10 ;压粉结构7包括转动轴71和压粉杆72,转动轴71通过轴承横向固定在主体固定 架1的前端部且与传动轴I 9的轴线平行,压粉杆72垂直固定在转动轴71的中部且两者 轴线垂直,转动轴71与皮带轮III 4同侧的一端通过连杆传动结构与传动轴II 10固定连 接,压粉杆72的前端设置为盘面朝下的压盘结构。粉料盛放装置8包括粉料盛放筒81和用于固定粉料盛放筒81的环形框82,粉料 盛放筒81与压粉杆72的下落位置对应设置,如图6所示,粉料盛放筒81为开口半径大于 压粉杆72前端的压盘结构半径的扩口结构,其底部开设有若干出粉孔。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杆传动结构包括连接板I 11、连接板II12、轴承
I13、轴承II 14和长连杆15,连接板I 11的一端与转动轴7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轴承113 的内环面相连接;连接板II 12的一端与传动轴II 10的朝外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轴承
II14的内环面相连接,长连杆15的两端分别连接轴承113和轴承座II 14的外环面。其 中连接板I 11的长度大于连接板II 12的长度,保证压粉杆72的打击速度不至于过快。自动粉条压出机还包括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装置16、旋转连杆装置 和支撑底架18,旋转驱动装置16设置在主体固定架1的内部,主体固定架1通过旋转连杆 装置与支撑底架18相连接,旋转驱动装置16包括齿轮面相互配合连接的锥齿轮I 19和锥 齿轮II 20,锥齿轮119横向设置,其齿轮轴与传动轴II 10的朝内一端固定连接,锥齿轮 II 20垂直设置;旋转连杆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主体固定架1和支撑底架18之间的连杆I 21、连 杆II 22和连杆III 23,三者在支撑底架18上呈三角布置且轴向平行,其中,连杆I 21的 一端与锥齿轮II 20的齿轮轴在垂直方向连接,连杆I 2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垂直设置在支 撑底架18上,连杆II 22和连杆III 23的一端均通过轴承与主体固定架1相连接,连杆II 22和连杆III 23的另一端均通过轴承与支撑底架18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启动以后,驱动电机6的动力传递路线如下皮带轮I 2—皮带轮 II 3 —传动轴I 9 —皮带轮III 4 —皮带轮IV 5 —传动轴II 10 —连杆传动结构一转动 轴71 —压粉杆72,从而实现压粉杆的上下摆动,可以对盛放在粉料盛放筒81内部的粉料进 行挤压和捶打,实现粉条的自动出条;同时,为了保证粉条的出条均勻,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旋转结构,其通过设置在主体 固定架内部的旋转驱动装置16,借助从传动轴II 10传递的动力,通过锥齿轮结构带动连 杆I 21、连杆II 22和连杆III 23旋转,从而实现整个主体固定架及安装在其上的各部件 同时旋转,从而可以实现旋转压粉,实现了粉条受力的均勻,使粉条质量得到提高,口感更 为柔韧。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 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自动粉条压出机,包括主体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粉条压出机还包括皮带轮I(2)、皮带轮II(3)、皮带轮III(4)、皮带轮IV(5)和驱动电机(6)、压粉结构(7)和粉料盛放装置(8);所述皮带轮I(2)和皮带轮II(3)为一组,皮带轮III(4)和皮带轮IV(5)为另一组,两组皮带轮分别对应设置在主体固定架(1)的两侧,所述驱动电机(6)设置在主体固定架(1)的后端部,所述压粉结构设置在主体固定架(1)的前端部,所述粉料盛放装置(8)对应设置在压粉结构(7)的下方;所述皮带轮I(2)与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I(2)和皮带轮II(3)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II(3)通过横向设置在主体固定架(1)内部的传动轴I(9)输出动力,所述传动轴I(2)的另一端与皮带轮III(4)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III(4)和皮带轮IV(5)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IV(5)的几何中心处固定有横向设置的传动轴II(10);所述压粉结构(7)包括转动轴(71)和压粉杆(72),所述转动轴(71)通过轴承横向固定在主体固定架(1)的前端部且与传动轴I(9)的轴线平行,所述压粉杆(72)垂直固定在转动轴(71)的中部且两者轴线垂直,所述转动轴(71)与皮带轮III(4)同侧的一端通过连杆传动结构与传动轴II(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粉条压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传动结构包括连接 板I (11)、连接板II (12)、轴承I (13)、轴承II (14)和长连杆(15),所述连接板I (11)的一 端与转动轴(7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轴承1(13)的内环面相连接;所述连接板II (12)的一 端与传动轴11(10)的朝外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轴承II (14)的内环面相连接,所述长连 杆(15)的两端分别连接轴承1(13)和轴承II (14)的外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粉条压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1)的长度大 于连接板II (12)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动粉条压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粉条压出机 还包括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装置(16)、旋转连杆装置和支撑底架(18),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16)设置在主体固定架(1)的内部,所述主体固定架(1)通过旋转连杆 装置与支撑底架(18)相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16)包括齿轮面相互配合连接的锥齿轮 1(19)和锥齿轮II (20),所述锥齿轮1(19)横向设置,其齿轮轴与传动轴11(10)的朝内一 端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11(20)垂直设置;所述旋转连杆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主体固定架(1)和支撑底架(18)之间的连杆 I (21)、连杆II (22)和连杆III (23),三者在支撑底架(18)上呈三角布置且轴向平行,其中, 连杆1(21)的一端与锥齿轮II (20)的齿轮轴在垂直方向连接,所述连杆1(21)的另一端通 过轴承垂直设置在支撑底架(18)上,所述连杆11(22)和连杆111(23)的一端均通过轴承 与主体固定架(1)相连接,所述连杆II (22)和连杆III (23)的另一端均通过轴承与支撑底 架(18)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粉条压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粉杆(72)的前端设置 为盘面朝下的压盘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粉条压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盛放装置(8)包括 粉料盛放筒(81)和用于固定粉料盛放筒(81)的环形框(82),所述粉料盛放筒(81)与压粉杆(72)的下落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粉料盛放筒(81)为开口半径大于压粉杆(72)前端的压盘结构半径的扩口结构,其底部开设有若干出粉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粉条压出机,包括主体固定架,还包括皮带轮I、皮带轮II、皮带轮III、皮带轮IV和驱动电机、压粉结构和粉料盛放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效率较高,节省人力,制造成本较低;通过采用旋转压出工艺,在加工的过程中还使粉料的糅合更为充分,加工出来的产品具有更好的韧性和嚼头。
文档编号A23P1/12GK201550587SQ2009202072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0日
发明者赵中炜, 赵学伦 申请人:赵中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