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滚筒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8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滚筒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粒设备。
背景技术
在收割机上应用的传统的脱粒装置,先将茎秆割断,然后全部或部分喂入脱粒机内进行脱粒、分离和收集籽粒,即全喂入脱粒方式和半喂入脱粒方式。全喂入脱粒方式由于把禾杆一起喂入脱粒,并且禾杆里还带着杂草等杂物,整个喂入脱粒装置的喂入量很大,因此需要很大的功率,并且脱粒时破碎率比较高,清选比较困难。半喂入脱粒方式因为是先把茎秆割断,所以需要夹持链夹住茎秆的底端,进入横向安装的脱粒滚筒脱粒。因此这种脱粒装置需要较大的功率夹住茎秆,而夹持链的存在又加大了收割机的体积以及重量,增加了传动结构的复杂性,因此很难在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适合小块作业的联合收割机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应性强、脱粒效果理想、适合割前脱粒的倾斜式双滚筒脱粒装置。一种双滚筒脱粒装置,包括并列设置在滚筒外壳内、间隔有一定距离的两个滚筒, 两个滚筒均以穗头为基准点向上转动,各个滚筒的下部设置有内部具有输送器的集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脱粒滚筒为纵向倾斜设置。为了保证脱净率,降低籽粒损失率,所述双脱粒滚筒上具有间隔设置的钉齿和弓齿。所述集粮装置与滚筒之间设置有栅格的凹板。所述滚筒外壳的外部、两个凹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两条对称的夹持链。本发明结构简单、适应性强、脱粒效果理想、适合割前脱粒。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机构示意图。图中件1为田地;件2为稻麦;件3为集粮装置;件4为凹板;件5为脱粒滚筒; 件8为夹持链;件7为弓齿;件9为螺旋输送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细节及工作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本装置在工作时,利用稻麦2在田地1里的自然生长状态来固定住稻麦的根部,然后稻麦2经过夹持链8的夹持进入到滚筒5—边前进一边脱粒脱粒。每个夹持链8由两个带轮和一跟链条组成,两个夹持链8分别安装在凹板4下面,两个夹持链
38的两条链条把稻麦穗头部分稳定、紧密的固定住,保证穗头在脱粒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脱粒滚筒的挤压而脱离脱粒区域,能提高本装置的脱尽率和降低籽粒损失率。滚筒5纵向倾斜安装,纵向安装让稻麦2较长时间的脱粒,和割前脱粒收割机配合使用的话可以调整收割机的前进速度,从而调整稻麦2的脱粒时间以保证脱净率。与水平面前低后高或者前高后低的倾斜安装能满足高矮不等的稻麦2的脱粒,提高了本脱粒装置的适应性。两个滚筒之间的间隙设计得很合理,间隙既不能太大保证能完全脱粒,又不会太小而造成籽粒损伤。滚筒5上面设有钉齿6和弓齿7,目的是使本脱粒装置在脱粒稻麦时都有比较理想的效果,既能保证脱净率又能降低损伤率。有一部分稻麦2穗头被打断而进入凹板4和滚筒5之间的间隙,凹板4配合滚筒5对稻麦2穗头部分进行搓擦和挤压以提高脱净率,并且对脱粒滚筒 5脱下的籽粒起清选作用。凹板5上面设有栅格,籽粒可以通过凹板进入到集粮装置3中, 最后通过螺旋输送器9输送到集粮箱中,从而完成脱粒。 本发明省略了传统半喂入式脱粒装置固定稻麦底部的夹持链,简化了机构,减轻了装置体积、质量,使稻麦在田间自然生长状态下实现割前脱粒。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滚筒脱粒装置,包括并列设置在滚筒外壳内、间隔有一定距离的两个滚筒 (5),两个滚筒(5)均以穗头为基准点向上转动,各个滚筒(5)的下部设置有内部具有输送器的集粮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脱粒滚筒为纵向倾斜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滚筒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脱粒滚筒(5)上具有间隔设置的钉齿(6)和弓齿(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滚筒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粮装置(3)与滚筒(5)之间设置有栅格的凹板(4)。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双滚筒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外壳的外部、 两个凹板(4)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两条对称的夹持链(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滚筒脱粒装置,包括并列设置在滚筒外壳内、间隔有一定距离的两个滚筒(5),两个滚筒(5)均以穗头为基准点向上转动,各个滚筒(5)的下部设置有内部具有输送器的集粮装置(3),关键在于所述双脱粒滚筒为纵向倾斜设置。本发明简化了机构,减轻了装置体积、质量,使稻麦在田间自然生长状态下实现割前脱粒。
文档编号A01F12/22GK102388728SQ20111021363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8日
发明者何培祥, 刘小瑞, 吴明涛, 张建军, 李光林, 蒋猛 申请人:西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