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及其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121166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及其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及其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海参,高营养、高蛋白、无胆固醇,具有滋补强身、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能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对海参保健作用认识的深入以及育苗、养殖技术的突破,养殖生产已由过去的海底增养殖,实现了陆上池养、围堰养殖及虾池养殖等,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在工厂化池养中,海参因本身的生活习性,通常聚集于养殖池的四个角落处与池壁。为防止海参过分聚集而影响生长,养殖池的放养密度受到较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增大养殖密度的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一块以上竖置且位于不同纵向位置的横向隔板以及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一块以上竖置且位于不同横向位置的纵向隔板。本发明所述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还进行了以下改进为进一步增大海参的附着面,所述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还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一块以上水平设置且位于不同高度位置的水平隔板。一种工厂化池养海参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放入养殖池中,使本装置的外侧边缘与养殖池内周壁保持30cm-70cm的间距;向养殖池内放入温度为13°C _19°C、盐度为18-31且HP值为7. 3-7. 7的池水,直至池水水面高出本装置的顶面20cm-30cm ;将规格为每千克400头-600头的海参种苗,以每立方米500-1000头的放养密度,放入养殖池内培育,并进行适时适度的养殖管理。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通过隔板的设置,大大增大了海参的附着面积,有效扩大海参的放养密度,提高工厂化池养的产量;(2)通过孔道的设置,方便海参活动,能自由选择附着面;(3)通过通孔的设置,使饵料分布均衡,池水流动交换顺畅;(4)通过肋条的设置,不仅增强隔板的结构强度,而且增强装置结构的稳定性,对水平隔板支撑稳定;(5)采用插接式拼装固定连接,不仅容易制造,而且拆装方便,便于根据海参大小调整隔板数量;(6)在每块横向隔板和每块纵向隔板的两端部分别选择合适位置的通孔穿设提拉绳索,各提拉绳索互结并与设于养殖池上方的屋架上悬挂的滑轮相连;在育苗或养成的过程中,必要的时候可以把整个装置及附着于装置上的海参提离养殖池,以便对养殖池进行换水清洗,也可以通过上置可移动的滑轮进行整个装置的转移换池。


图1是本发明一种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 1中横向隔板的结构简图。图3是图2的主视图。图4是图1中纵向隔板的结构简图。图5是图1中水平隔板的结构简图。图6是本发明一种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图7是图6的主视图。标号说明1、横向隔板,1-1、横向区段,1-2、第一孔道,1-3、第一通孔,1-4、竖向肋条,1-5、横向水平肋条,1-6、竖向插接槽,2、纵向隔板,2-1、纵向区段,2-2、第二孔道,2-3、 第二通孔,2-4、纵向水平肋条,2-5、竖向对接槽,2-6、水平插接槽,3、水平板,3-1、水平区段,3-2、第三孔道,3-3、第三通孔,3-4、水平对接槽,4、养殖池。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及其应用的实施例示意图。一种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一块以上竖置且位于不同纵向位置的横向隔板1以及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一块以上竖置且位于不同横向位置的纵向隔板2,横向隔板1与纵向隔板2垂直连接。所述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还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一层以上水平设置且位于不同高度位置的水平隔板,水平隔板分别与横向隔板1及纵向隔板2垂直连接。横向隔板1、纵向隔板2与水平隔板三者之间相互垂直交叉设置,每块横向隔板1 由纵向隔板2和水平隔板分隔成多个的横向区段1-1,每块纵向隔板2由横向隔板1和水平隔板分隔成多个的纵向区段2-1,每层水平隔板由横向隔板1和纵向隔板2分隔成多个的水平区段3-1。为了方便海参活动,能自由选择附着面,每个横向区段1-1上设有一个以上容海参爬动通过的第一孔道1-2,每个纵向区段2-1上设有一个以上容海参爬动通过的第二孔道2-2,每个水平区段3-1上设有一个以上容海参爬动通过的第三孔道3-2。为了使饵料分布均衡,池水流动交换顺畅,每个横向区段1-1上设有一个以上容饵料通过的第一通孔1-3,每个纵向区段2-1上设有一个以上容饵料通过的第二通孔2-3, 每个水平区段3-1上设有一个以上容饵料通过的第三通孔3-3。为了增强隔板的结构强度并对水平隔板支撑稳定,所述横向隔板1在每块纵向隔板2的两侧分设有与纵向隔板2相贴靠的一对竖向肋条1-4,所述横向隔板1在每层水平隔板的下侧设有与水平隔板相贴靠的横向水平肋条1-5,所述纵向隔板2在每层水平隔板的下侧设有与水平隔板相贴靠的纵向水平肋条2-4。为了方便拆装组合,所述横向隔板1、纵向隔板2与水平隔板三者之间为插接式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隔板1在每块纵向隔板2的安装处设有与纵向隔板2板厚相适应的竖向插接槽1-6,所述纵向隔板2设有与竖向插接槽1-6相配合且与横向隔板1板厚相适应的竖向对接槽2-5,每层水平隔板由两块以上水平板3构成,所述纵向隔板2在每块水平板3的安装处设有与水平板3板厚相适应的水平插接槽2-6,所述水平板3设有与水平插接槽2-6 相配合且与纵向隔板2板厚相适应的水平对接槽3-4。一种工厂化池 养海参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放入养殖池中,使本装置的外侧边缘与养殖池内周壁保持30cm-70cm的间距;向养殖池内放入温度为13°C _19°C、盐度为18-31且HP值为7. 3-7. 7的池水,直至池水水面高出本装置的顶面20cm-30cm ;将规格为每千克400头-600头的海参种苗,以每立方米500-1000头的放养密度,放入养殖池内培育,并进行适时适度的养殖管理。所述养殖管理包括以下方面(1)池水调配对深水井地下海水和地表海水进行调配,以适应水温需要;(2)饵料饲喂每天定时投饵一次以上,日投饵量按池内海参总重的0.5-1. 4进行投喂;每天的投饵次数和每次的投饵量可根据海参的摄食情况进行合理适度的调整;(3)换水清洗每天用吸污器清污并换1/3-1/2的池水,每10天-15天全池换水并清理底部污渍及残饵;每月在全池换水时,进行一次筛选大小分池,将相近大小的海参分入同一养殖池,便于进行相应的饵料饲喂与相关养殖管理,并根据海参大小及养殖需要调整放养密度,以利于海参的生长;当海参为每千克20头-30头时,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100 头"280头;(4)添加有益微生物每隔3天-5天在当天换水后添加4ppm-6ppm的有益微生物;(5)增氧气沿养殖池的长度方向每间隔40cm-50cm设一个增氧气头,增氧气头位于养殖池底部且距离养殖池侧壁20cm-30cm,增氧气头常年开启增氧。良好的养殖环境,可以保证刺参的快速生长,提高养殖产量。适当添加有益微生物能改善水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提高海参免疫力。所述池水调配中,深水井地下海水用量的计算式为=V1 = V(T-T2VCT1-T2),式中 V1为地下海水用量,V为池水用量,T为池水计划水温,T2为地表海水实测水温,T1为深水井地下海水水温;为了节约地下海水的使用,当地表海水水温为13°c 18°C时,不使用深水井地下海水。对养殖海区地表海水与深水井地下海水的检测得知,地表海水和深水井地下海水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养殖区地表海水盐度与深水井地下的海水盐度及PH值相近,且都在适宜海参生长的盐度范围和PH值范围内,因此地表海水与地下海水混合后,盐度及PH值的变化不大,不会影响海参的生长,无需人为调整。在饵料的调配上,当海参每千克为400头以上时,饵料原料包括鼠尾藻干粉30-40 份、麸皮10-20份、鱼粉5-15份、虾皮粉5-15份、复合矿物质0. 05-0. 35份、复合维生素 0. 05-0. 35份、黏合剂0. 5-1. 5份、海泥20-35份,各原料按以上所列重量份数比混合,并与适量水调配成糊状饵料,泼洒入养殖池中进行饲喂。采用该饵料营养丰富、配比均衡,其富含纤维、蛋白质、维生素、钙质、底栖硅藻及有机碎屑等海参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成分,泥土润肠,摄食容易,能有效促进海参生长。
当海参每千克为400头以内时,主要饵料为干海带,将干海带浸泡1-3天,切碎成片状或丝条状,泼洒入养殖池中进行饲喂;也可以搭配投喂添加有酵母、多种维生素、鱼粉以及马尾藻等的自制饵料,使营养更丰富、均衡,更好促进海参生长。
权利要求
1.一种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一块以上竖置且位于不同纵向位置的横向隔板(1)以及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一块以上竖置且位于不同横向位置的纵向隔板(2),横向隔板⑴与纵向隔板(2)垂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一层以上水平设置且位于不同高度位置的水平隔板,水平隔板分别与横向隔板(1)及纵向隔板(2)垂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隔板(1)、纵向隔板 (2)与水平隔板三者之间相互垂直交叉设置,每块横向隔板(1)由纵向隔板(2)和水平隔板分隔成多个的横向区段(1-1),每块纵向隔板(2)由横向隔板(1)和水平隔板分隔成多个的纵向区段(2-1),每层水平隔板由横向隔板(1)和纵向隔板(2)分隔成多个的水平区段 (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横向区段(1-1)上设有一个以上容海参爬动通过的第一孔道(1-2),每个纵向区段(2-1)上设有一个以上容海参爬动通过的第二孔道(2-2),每个水平区段(3-1)上设有一个以上容海参爬动通过的第三孔道(3-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横向区段(1-1)上设有一个以上容饵料通过的第一通孔(1-3),每个纵向区段(2-1)上设有一个以上容饵料通过的第二通孔(2-3),每个水平区段(3-1)上设有一个以上容饵料通过的第三通孔 (3-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板(1)在每块纵向隔板(2)的两侧分设有与纵向隔板(2)相贴靠的一对竖向肋条(1-4),所述横向隔板(1)在每层水平隔板的下侧设有与水平隔板相贴靠的横向水平肋条(1-5),所述纵向隔板(2)在每层水平隔板的下侧设有与水平隔板相贴靠的纵向水平肋条(2-4)。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板(1)、纵向隔板(2)与水平隔板三者之间为插接式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隔板(1)在每块纵向隔板⑵的安装处设有与纵向隔板⑵板厚相适应的竖向插接槽(1-6),所述纵向隔板 (2)设有与竖向插接槽(1-6)相配合且与横向隔板(1)板厚相适应的竖向对接槽(2-5),每层水平隔板由两块以上水平板(3)构成,所述纵向隔板(2)在每块水平板(3)的安装处设有与水平板(3)板厚相适应的水平插接槽(2-6),所述水平板(3)设有与水平插接槽(2-6) 相配合且与纵向隔板(2)板厚相适应的水平对接槽(3-4)。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放入养殖池中,使本装置的外侧边缘与养殖池内周壁保持 30cm-70cm的间距;向养殖池内放入温度为13°C _19°C、盐度为18-31且HP值为7. 3-7. 7的池水,直至池水水面高出本装置的顶面20cm-30cm ;将规格为每千克400头-600头的海参种苗,以每立方米500-1000头的放养密度,放入养殖池内培育,并进行适时适度的养殖管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厂化池养海参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管理包括以下方面(1)池水调配对深水井地下海水和地表海水进行调配,以适应水温需要;(2)饵料饲喂每天定时投饵一次以上,日投饵量按池内海参总重的0.5-1. 4进行投喂;(3)换水清洗每天用吸污器清污并换1/3-1/2的池水,每10天-15天全池换水并清理底部污渍及残饵;每月在全池换水时,进行一次大小筛选分池,将相近大小的海参分入同一养殖池内,并根据海参大小调整放养密度,当海参成长到每千克20头-30头时,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100头-280头;(4)添加有益微生物每隔3天-5天在当天换水后添加4ppm-6ppm的有益微生物;(5)增氧气沿养殖池的长度方向每间隔40cm-50cm设一个增氧气头,增氧气头位于养殖池底部且距离养殖池侧壁20cm-30cm,增氧气头常年开启增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厂化池养海参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水调配中,深水井地下海水用量的计算式为=V1 = V(T-T2VCr1-T2),式中=V1为地下海水用量,V为池水用量,T为池水计划水温,T2为地表海水实测水温,T1为深水井地下海水水温;当地表海水水温为13°c 19°C时,不使用深水井地下海水;当海参每千克为400头以上时,饵料为鼠尾藻干粉30-40份、麸皮10-20份、鱼粉5_15 份、虾皮粉5-15份、复合矿物质0. 05-0. 35份、复合维生素0. 05-0. 35份、黏合剂0. 5-1. 5 份、海泥20-35份,各原料按以上所列重量份数比混合,并与适量水调配成糊状饵料,泼洒入养殖池中进行饲喂;当海参每千克为400头以内时,主要饵料为干海带,将干海带浸泡1-3天,切碎成片状或丝条状,泼洒入养殖池中进行饲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一块以上竖置且位于不同纵向位置的横向隔板以及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一块以上竖置且位于不同横向位置的纵向隔板。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增大养殖密度的工厂化池养海参装置。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422823SQ20111038899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蒋书英 申请人:连江罗源湾金牌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