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式山楂去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39阅读:17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踏式山楂去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山楂去核机,尤其涉及一种脚踏式山楂去核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山楂去核技术及装置大致分两种,一是纯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去核率低,破果率高,不能满足批量生产的需求;二是机器操作,大多采用冲核的方式, 不但使山楂的外形受到破坏,而且冲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冲掉了相当部分的果肉,造成浪费。因此,鉴于上述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对山楂去核装置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脚踏式山楂去核机, 其较之纯手工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较之冲核的机器操作,可以避免果肉浪费。其优点还在于山楂去完核后还能合为一个外形完整的山楂,并且结构简单合理,坚固耐用。本实用新型去核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山楂核坚硬、分散排列的特点,用上下两个弧形刀片合并,在切开山楂果肉的同时夹住果核,操作人员双手各持一半果肉向相反方向旋转使山楂核松动,然后从两侧取下果肉合在一起,又是一个外形完整的山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脚踏式山楂去核机,包括操作台1、刀片组、弹簧4、拉线16、踏板18,操作台1 上固定有立杆2,立杆2的顶端固定有悬臂3,悬臂3的末端连接一弹簧4的一端,弹簧4的另一端连接一滑槽5,滑槽5呈倒U形,滑槽5内嵌合有刀片组,刀片组由上刀片6和下刀片7组成,上刀片6嵌合在滑槽5的上部,通过若干个螺钉8与滑槽5固定连接,滑槽5的下部具有两个端部9和10,分别插入操作台1上设置的两个滑槽孔11内,两个端部9和10 内嵌合有下刀片7,下刀片7固定在操作台1上,两个端部9和10的下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 12固定,两个连接杆12的另一端均固定在空心螺栓连接件13上,空心螺栓连接件13上还固定有第一空心螺栓14和第二空心螺栓15,第一空心螺栓14上固定有拉线16的一端,拉线16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操作台下方的导向轮17连接在踏板18上。优选的,上刀片6和下刀片7均具有弧形刀刃,上刀片6和下刀片7相接时两个弧形刀刃共同组成大致一个圆形。优选的,所述圆形的直径与山楂核组成的球形直径大致相同。优选的,所述的脚踏式山楂去核机还包括上顶杆19和下顶杆20,上顶杆19固定在所述悬臂3的末端,空心螺栓连接件13上固定有拉杆21,下顶杆20穿过空心螺栓13固定在拉杆21与下顶杆20的连接件22上。优选的,操作台1上还设置有溜核孔23和溜核槽M,操作台下方设置有盛核箱 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山楂去核机的正面透视图。图2为图1中操作台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山楂去核机设置一个操作台1,操作台1上通过插孔 26固定有立杆2,立杆2的顶端固定有悬臂3,悬臂3的末端连接一弹簧4的一端,弹簧4的另一端连接一滑槽5,滑槽5为倒U形,滑槽5内嵌合有刀片组,刀片组由上刀片6和下刀片 7组成,上刀片6在嵌合在滑槽5的上部,通过若干个螺钉8与滑槽5固定连接,滑槽5的下部具有两个端部9和10,分别插入在操作台1上设置的两个滑槽孔11内,两个端部9和10 内嵌合有下刀片7,下刀片7通过两个插槽27固定在操作台1上,两个端部9和10的下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2固定,两个连接杆12的另一端均固定在空心螺栓连接件13上,空心螺栓连接件13上还固定有空心螺栓14和15,空心螺栓14上固定有拉线16的一端,拉线 16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操作台1下方的导向轮17连接在踏板18上。上刀片6和下刀片 7均具有弧形刀刃,二者相接时两个弧形刀刃共同组成大致一个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与山楂核组成的球形直径大致相同。操作人员坐姿操作,一手持山楂放在下刀片6的弧形刀刃上,脚踩踏板18,拉线16 带动滑槽5和上刀片6向下运动,切开山楂果肉并夹住果核,操作人员双手各持一半果肉向相反方向旋转使山楂核松动,然后从两侧取下果肉合在一起,又是一个外形完整的山楂。操作人员脚放开踏板18,弹簧4带动滑槽5和上刀片6向上运动,回到初始位置,完成一次操作。熟练工每小时可加工800粒山楂以上。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山楂去核机与实施例1的构件完全相同,此外,还包括上顶杆19和下顶杆20,上顶杆19固定在所述悬臂3的末端,上顶杆19的下端向下延伸至上刀片附近。空心螺栓连接件13上固定有拉杆21,下顶杆20穿过空心螺栓13固定在拉杆21与下顶杆20 的连接件22上,下顶杆20的上端穿过操作台1上设置的下顶杆孔28,向上延伸至下刀片7 附近。当操作人员脚放开踏板18时,弹簧4带动滑槽5和上刀片6向上运动,回到初始位置,上顶杆17可清除上刀片上可能粘连的果核;由于拉杆21固定在空心螺栓连接件13 上,两者同时被弹簧4拉动向上,同时带动拉杆21与下顶杆20的连接件22和下顶杆20向上运动,可清除下刀片7上可能粘连的果核。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山楂去核机与实施例2的构件完全相同,此外,操作台1上还设置有溜核孔23和溜核槽M,操作台下方设置有盛核箱25。清除的果核可从溜核孔23滑入溜核槽 24,最后落进盛核箱25,便于清理操作台,方便操作。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应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脚踏式山楂去核机,包括操作台(1)、刀片组、弹簧⑷、拉线(16)、踏板(18), 其特征在于,操作台(1)上固定有立杆O),立杆O)的顶端固定有悬臂(3),悬臂(3)的末端连接一弹簧⑷的一端,弹簧⑷的另一端连接一滑槽(5),滑槽(5)为倒U形,滑槽(5) 内嵌合有刀片组,刀片组由上刀片(6)和下刀片(7)组成,上刀片(6)嵌合在滑槽(5)的上部,通过若干个螺钉(8)与滑槽(5)固定连接,滑槽(5)的下部具有两个端部(9、10),分别插入操作台(1)上设置的两个滑槽孔(11)内,两个端部(9、10)内嵌合有下刀片(7),下刀片⑵固定在操作台⑴上,两个端部(9、10)的下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2)固定,两个连接杆(1 的另一端均固定在空心螺栓连接件(1 上,空心螺栓连接件(1 上还固定有第一空心螺栓(14)和第二空心螺栓(15),第一空心螺栓(14)上固定有拉线(16)的一端,拉线(16)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操作台(1)下方的导向轮(17)连接在踏板(18)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式山楂去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片(6)和下刀片(7) 均具有弧形刀刃,二者相接时两个弧形刀刃共同组成一个圆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式山楂去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的直径与山楂核组成的球形直径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式山楂去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顶杆(19)和下顶杆 (20),上顶杆(19)固定在所述悬臂(3)的末端,空心螺栓连接件(1 上固定有拉杆(21), 下顶杆00)穿过第二空心螺栓(1 固定在拉杆与下顶杆00)的连接件0 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踏式山楂去核机,其特征在于,操作台(1)上设置有溜核孔 (23)和溜核槽(M),操作台下方设置有盛核箱05)。
专利摘要一种脚踏式山楂去核机,涉及山楂去核机领域,包括操作台、刀片组、弹簧、拉线、踏板、滑槽、连接杆、空心螺栓、顶杆等结构,滑槽内嵌合有刀片组,刀片组由上刀片和下刀片组成,上刀片嵌合在滑槽的上部,通过若干个螺钉与滑槽固定连接,滑槽的下部具有两个端部,两个端部内嵌合有下刀片,该去核机利用山楂核坚硬、分散排列的特性,用上下两个弧形刀片合并,在切开山楂果肉的同时夹住果核,操作人员双手各持一半果肉向相反方向旋转使山楂核松动,然后从两侧取下各半果肉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外形完整的山楂,该装置较之纯手工的去核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较之冲核的机器操作,可以避免果肉浪费,并且结构简单合理,坚固耐用。
文档编号A23N4/14GK202019709SQ2011201025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1日
发明者郝彦明 申请人:郝彦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