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89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向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转向离合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机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水田作业机的转向离合装置。
技术背景[0002]目前使用的水田作业机,其转向离合装置大都设置在水田作业机变速箱内部,调整、维护或更换都很不方便,为此我公司研发出一种新型的转向离合装置,如2010年3月31 日授权公告申请号为200920303174. X的中国专利所述的“水田作业机的转向离合装置”, 这种新的转向离合装置调整、维护或更换都比较方便,在直走时行走离合锥齿轮上的三个凸台嵌入行走离合毂的三个缺口内,在转向时行走离合锥齿轮上的三个凸台与行走离合毂的三个缺口分离,由于三个凸台与三个缺口相互配合时摩擦力较大、容易磨损,另外三个凸台与三个缺口不容易分离,影响水田作业机的整体可靠性。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和调整、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转向离合直ο[000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向离合装置,该转向离合装置设置在位于水田作业机左右两侧之摆动外壳组件的摆动外壳内部,该摆动外壳组件安装在水田作业机变速箱的行走轴的两端,转向离合装置包括行走离合锥齿轮、摆动外壳锥齿轮、离合拔套、离合弹簧、离合拨叉及至少三个钢球,行走离合锥齿轮空套在行走轴上,摆动外壳锥齿轮安装在车轮动力输出轴上,行走离合锥齿轮与摆动外壳锥齿轮啮合,离合拔套空套行走离合锥齿轮的轴套部上并空套在行走轴上,在行走离合锥齿轮的轴套部上设有均勻排布的至少三个内孔,行走轴在与行走离合锥齿轮轴套部上的内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相对应的至少三个槽,每一钢球设置在相互对应的内孔与槽中,离合拔套包括空套在行走轴上的主体部及由主体部延伸形成可限制钢球位置的限位部,主体部与限位部间形成阶梯面,离合弹簧套于行走轴外并位于离合拔套内侧,离合弹簧一端抵在离合拔套主体部内侧的台阶面上,离合弹簧另一端抵在行走轴突出行走离合锥齿轮外侧的台阶上,离合拨叉设置在离合拔套一侧并可推动离合拔套阶梯面使离合拔套向行走离合锥齿轮方向运动,离合拔套向行走离合锥齿轮方向运动后离合拔套的限位部失去对钢球位置的限制,钢球与行走轴相对转动,行走轴的动力无法由行走离合锥齿轮传递给摆动外壳锥齿轮,在离合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可使离合拔套复位恢复对钢球位置的限制,钢球与行走轴相对固定,行走轴的动力由行走离合锥齿轮传递给摆动外壳锥齿轮。[000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摆动外壳组件上装有与水田作业机的转向拉索连接的离合拨叉杆,离合拨叉装在离合拨叉杆上并可与离合拨叉杆一起转动,离合拨叉的拨力臂延伸至离合拔套阶梯面一侧,拉动转向拉索可使离合拨叉的拨力臂推动离合拔套的阶梯面,进而将离合拔套推向行走离合锥齿轮方向。[0006]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转向离合装置设置有五个钢球。[0007]本实用新型转向离合装置设置位于水田作业机左右两侧之摆动外壳组件的摆动外壳内部,通过外置的转向拉索拉动离合拨叉来控制动力的切断和接和,从而实现水田作业机的转向功能,将转向离合装置设置在变速箱外,便于更换和调整,通过离合拔套限制钢球时实现动力的接和,离合拔套失去对钢球的限制时实现动力的切断,钢球与离合拔套及行走离合锥齿轮、行走轴间摩擦力小、不容易磨损,可靠性高,转向离合装置整体结构简单。[0008]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转向离合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向离合装置的结构视图;[0010]图2是图1的A-A方向剖视图。[0011]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摆动外壳组件,2-离合拔套,21-主体部,22-限位部,3-离合弹簧,4-行走离合锥齿轮,41-轴套部,5-行走轴,6-摆动外壳锥齿轮,7-车轮动力输出轴,8-挡圈,9-离合拨叉,91-拨力臂,10-钢球,11-离合拨叉杆,1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转向离合装置,该转向离合装置设置在位于水田作业机左右两侧之摆动外壳组件1的摆动外壳内部,该摆动外壳组件1安装在水田作业机变速箱的行走轴5的两端,转向离合装置包括行走离合锥齿轮4、摆动外壳锥齿轮6、离合拔套 2、离合弹簧3、离合拨叉9及至少三个钢球10,行走离合锥齿轮4空套在行走轴5上,摆动外壳锥齿轮6安装在车轮动力输出轴7上,车轮动力输出轴7另一端与车轮(图中未示出) 连接,行走离合锥齿轮4与摆动外壳锥齿轮6啮合,离合拔套2空套在行走离合锥齿轮4 的轴套部41上并空套在行走轴5上,在行走离合锥齿轮4的轴套部41上设有均勻排布的至少三个内孔,行走轴5在与行走离合锥齿轮4的轴套部41上的内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相对应的至少三个槽,每一钢球10设置在相互对应的内孔与槽中。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五个钢球10,在行走离合锥齿轮4的轴套部41上设有均勻排布五个内孔,行走轴5在与行走离合锥齿轮4的轴套部41上的内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相对应的五个槽,五个钢球10分别设置在相互对应的五对内孔与槽中,当然钢球10的数量也不限于五个,可根据转向离合装置的整体结构大小适当调整,如可以为三个、四个或六个、七个等。离合拔套2包括空套在行走轴5上的主体部21及由主体部21延伸形成可限制钢球10位置的限位部22,主体部21 与限位部22间形成阶梯面,离合弹簧3套于行走轴5外并位于离合拔套2内侧,离合弹簧3 一端抵在离合拔套2的主体部21内侧的台阶面上,离合弹簧3另一端抵在行走轴5突出行走离合锥齿轮4外侧的台阶上,离合拨叉9设置在离合拔套2 —侧并可推动离合拔套2阶梯面使离合拔套2向行走离合锥齿轮4方向运动,离合拔套2向行走离合锥齿轮4方向运动后离合拔套2的限位部22失去对钢球10位置的限制,钢球10与行走轴5相对转动,行走轴5的动力无法由行走离合锥齿轮4传递给摆动外壳锥齿轮6,在离合弹簧3回复力的作用下可使离合拔套2复位恢复对钢球10位置的限制,钢球10与行走轴5相对固定,行走轴 5的动力由行走离合锥齿轮4传递给摆动外壳锥齿轮6。[0013]摆动外壳组件1上装有与水田作业机的转向拉索(图中未示出)连接的离合拨叉杆 11,离合拨叉杆11顶端连接有可与转向拉索连接的连接板12,离合拨叉9装在离合拨叉杆11上并可与离合拨叉杆11 一起转动,离合拨叉9通过挡圈8固定在离合拨叉杆11上,离合拨叉9的拨力臂91延伸至离合拔套2阶梯面一侧,拉动转向拉索可使离合拨叉9的拨力臂 91推动离合拔套2的阶梯面,进而将离合拔套2推向行走离合锥齿轮4方向。[0014]当插秧机车直行时,发动机动力驱动变速箱的行走轴5转动,动力流向是行走轴 5 —钢球10 —行走离合锥齿轮4 —摆动外壳锥齿轮6,最后输出至车轮。[0015]当想要使整车左(右)转向时,拉紧相应一侧的转向拉索来控制行走离合拨叉杆11 转动,从而使离合拨叉杆11带动离合拨叉9摆动,离合拨叉9的拨力臂91推动离合拨套2 向行走离合锥齿轮4方向轴向移动,离合拨套2对五个钢球10失去限位作用,此时五个钢球10与行走轴5有相对转动关系,因在,此时空套的行走离合锥齿轮4就不能接受来自行走轴5的动力,则输入摆动外壳锥齿轮6和车轮动力被切断,实现插秧机左(右)转向。[0016]当要恢复直行时,松开转向拉索,离合拨套2在离合弹簧3回复力作用下回位,离合拨套2的限位部22对五个钢球10重新起限位作用,钢球10与行走轴5相对固定,行走轴5的动力可直接传递给行走离合锥齿轮4,从而恢复传输动力。[0017]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转向离合装置,该转向离合装置设置在位于水田作业机左右两侧之摆动外壳组件(1)的摆动外壳内部,该摆动外壳组件(1)安装在水田作业机变速箱的行走轴(5)的两端,其特征在于,转向离合装置包括行走离合锥齿轮(4)、摆动外壳锥齿轮(6)、离合拔套(2)、离合弹簧(3)、离合拨叉(9)及至少三个钢球(10),行走离合锥齿轮(4)空套在行走轴 (5)上,摆动外壳锥齿轮(6)安装在车轮动力输出轴(7)上,行走离合锥齿轮(4)与摆动外壳锥齿轮(6)啮合,离合拔套(2)空套在行走离合锥齿轮(4)的轴套部(41)上并空套在行走轴(5)上,在行走离合锥齿轮(4)的轴套部(41)上设有均勻排布的至少三个内孔,行走轴 (5)在与行走离合锥齿轮轴套部(41)上的内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相对应的至少三个槽,每一钢球(10)设置在相互对应的内孔与槽中,离合拔套(2)包括空套在行走轴(5)上的主体部(21)及由主体部(21)延伸形成可限制钢球(10)位置的限位部(22),主体部(21)与限位部(22)间形成阶梯面,离合弹簧(3)套于行走轴(5)外并位于离合拔套(2)内侧,离合弹簧(3)一端抵在离合拔套(2)主体部(21)内侧的台阶面上,离合弹簧(3)另一端抵在行走轴 (5)突出行走离合锥齿轮(4)外侧的台阶上,离合拨叉(9)设置在离合拔套(2)—侧并可推动离合拔套(2)阶梯面使离合拔套(2)向行走离合锥齿轮(4)方向运动,离合拔套(2)向行走离合锥齿轮(4)方向运动后离合拔套(2)的限位部(22)失去对钢球(10)位置的限制,钢球(10)与行走轴(5)相对转动,行走轴(5)的动力无法由行走离合锥齿轮(4)传递给摆动外壳锥齿轮(6),在离合弹簧(3)回复力的作用下可使离合拔套(2)复位恢复对钢球(10)位置的限制,钢球(10)与行走轴(5)相对固定,行走轴(5)的动力由行走离合锥齿轮(4)传递给摆动外壳锥齿轮(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外壳组件(1)上装有与水田作业机的转向拉索连接的离合拨叉杆(11),离合拨叉(9)装在离合拨叉杆(11)上并可与离合拨叉杆(11) 一起转动,离合拨叉(9 )的拨力臂(91)延伸至离合拔套(2 )阶梯面一侧,拉动转向拉索可使离合拨叉(9)的拨力臂(91)推动离合拔套(2)的阶梯面,进而将离合拔套(2 )推向行走离合锥齿轮(4 )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离合装置设置有五个钢球(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转向离合装置,涉及一种农机配件,该转向离合装置设置在位于水田作业机左右两侧之摆动外壳组件的摆动外壳内部,该摆动外壳组件安装在变速箱的行走轴的两端,转向离合装置包括行走离合锥齿轮、摆动外壳锥齿轮、离合拔套、离合弹簧、离合拨叉及至少三个钢球,通过外置的转向拉索拉动离合拨叉来控制动力的切断和接和,从而实现水田作业机的转向功能,将转向离合装置设置在变速箱外部,更方便更换和调整,通过离合拔套限制钢球时实现动力的接和,离合拔套失去对钢球的限制时实现动力的切断,钢球与离合拔套及行走离合锥齿轮、行走轴间摩擦力小、不容易磨损,可靠性高。
文档编号A01B69/00GK202232058SQ20112032975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廖进昌, 张世珍, 郑友华, 陈明钢 申请人: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