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发酵床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82阅读:2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肉牛发酵床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畜禽发酵床,具体是一种肉牛发酵床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已经在全国推广,实践证明猪在用锯末和稻壳制作的发酵床垫料上生长,粪尿免清理,猪舍无臭味,原位消纳粪尿,猪肉无药残,省水省地,是一种先进的环保养殖技术和福利养猪技术。肉鸡、肉鸭、蛋鸡发酵床养殖技术也正在局部推广。肉牛发酵床养殖技术尚未开展。肉牛体重大,粪便排泄量及养殖方式与猪、鸡、鸭明显不同。过去肉牛在泥土地面上运动、饲养,粪便排泄在地面上,人工或机械清理粪污。粪污在地面上散落堆积,导致牛舍环境异臭。臭味物质不但可以降低肉牛的生产性能,还会降低肉牛的免疫性能以及牛肉品质。如何改善牛舍环境,目前尚无良策。猪、鸡、鸭发酵
床垫料主要由锯末、稻壳、玉米面、发酵床菌种组成,锯末、稻壳各自的用量一般为40-60%、60-40%,锯末、稻壳、玉米面和发酵床菌种混匀后,调节水分含量至50%左右堆积发酵,发酵温度至50°C _65°C时,堆积发酵成功,然后将垫料摊开,放入猪禽进行饲养。有时在锯末、稻壳发酵床垫料中添加不超过10%的少量泥土,用于增加发酵床菌种-土著菌的活性。该种锯末稻壳型猪禽发酵床可以支撑猪、禽体重,消纳蛋白含量较高的猪禽粪便,但不能支撑肉牛体重,也不适宜消纳粗纤维含量高的肉牛粪便。另外猪禽发酵床垫料的锯末、稻壳颗粒之间空隙大,垫料中未被分解的畜禽粪污易渗透,污染地下土壤。猪禽发酵床不适用于肉牛饲养。针对肉牛饲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目前尚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肉牛舍内环境污染严重,猪禽发酵床垫料支撑力弱,无法承受肉牛体重、不适用于肉牛养殖的情况,提供一种肉牛发酵床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肉牛发酵床垫料配比如下所示
稻壳锯末泥土玉米面发酵床
原料(原料I)(原料2)(原料3)(原料4)菌种ifljtii 10-15%10-15%80-70%1.0-2.0 kg/m3100 -200 g/m"注稻壳和锯末、泥土剂量为体积百分比,三者体积总数为100%,玉米面和发酵床菌种比例是以稻壳和锯末、泥土的体积总数为标准计算。本发明肉牛发酵床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I)按上述比例取原料备用;将玉米面和发酵床菌种混匀,为混合物A ;将40-60%的混合物A与80-90%的泥土、20-30%的锯末混匀,为混合物B ;将剩余的混合物A与剩余的泥土及剩余的锯末混匀,为混合物C ;(2)首先将发酵床底层硬化,可水泥硬化,也可采用三合土或其他方式硬化;然后将稻壳平铺于发酵床硬化的底面上,再将混合物B铺垫在稻壳层上;最后将混合物C铺垫在混合物B层上,发酵床铺垫厚度为60-100cm,肉牛在混合物C层上饲养。稻壳可用花生壳、2-3cm长的玉米杆、高粱杆、蚕豆壳、棉籽壳、树枝等体积代替,花生壳、2-3cm长的玉米杆、高粱杆、蚕豆壳、棉籽壳、树枝都应干燥,无霉变。锯末可用甘蔗渣、刨花、粉碎成4-20目的玉米芯等体积代替,甘蔗渣、刨花、粉碎成4-20目的玉米芯都应干燥,无霉变,不含化学杀虫剂或防腐剂。泥土指沙土、腐殖土、泥炭、干黄土中的一种或两种。玉米面可用米糠、麸皮、次粉等重量代替,玉米面、米糠、麸皮、次粉都应无霉变,符合卫生要求。发酵床菌种为能分解粪污的芽孢杆菌,为市售的干粉制剂,其芽孢杆菌含量不低于 107cfu/g。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它充分考虑了肉牛的体重和肉牛生理习性,提高了垫料支撑能力,降低了锯末稻壳型猪禽发酵床垫料成本,通过调整垫料空隙提高了肉牛粪污降解效果,减少了粪污垫料对地下土壤的污染,粪污免清理,粪污原位消纳,牛舍无臭味,提高了肉牛生产性能,适用于肉牛、犊牛养殖。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I试验材料及方法I. I试验材料肉牛鲁西黄牛。 I. 2试验动物与分组将500kg体重肉牛60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5头,每重复为I栏。对照组进行常规地面饲养,试验组进行肉牛发酵床饲养。整个试验由同一人员饲养,饲养管理程序与防疫程序一致。整个试验于济南平阴肉牛场进行,试验开始时间为2010年5月16日开始,试验持续期为42天。肉牛发酵床制作发酵池深为90cm、面积为120m2。考虑垫料的松软及以后的压实,将垫料加厚,即制作发酵床IOOcm厚、面积为120m2的发酵床。发酵池底面用三合土硬化。稻壳、锯末、沙土、玉米面无霉变无污染。稻壳、锯末、沙土、玉米面和菌种干粉(其芽孢杆菌含量为2X107cfu/g)的添加比例分别为12%、13%、75%和I. 0kg/m3、200g/m3。计算各原料用量,准备稻壳14. 4m3、锯末15. 6m3、沙土 90m3、玉米面120kg、菌种干粉24. Okgo将120kg玉米面和24. Okg菌种混匀,为混合物A。将50%的混合物A与80%的沙土、20%的锯末混匀,为混合物B。将50%的混合物A与20%的沙土、80%的锯末混匀,为混合物C。将稻壳铺垫在发酵池底面三合土上。将混合物B铺垫在稻壳层上。将混合物C平铺在混合物B层上。发酵床制作完成。然后进牛饲养。I. 3统计指标每栏于牛背等高处选取代表性位点2处,测定氨气和硫化氢浓度。最终取平均值进行分析。试验前后肉牛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I. 4数据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试验结果与分析2. I发酵床饲养试验观察肉牛刚进入发酵床饲养时,新发酵床垫料表面存在略微下陷现象,三天后垫料运行至正常状态,垫料无下陷,肉牛在垫料上行走正常。由于粪污被垫料中的微生物分解,牛舍无臭味,牛体被毛干净,无粪污。饲养试验结束时翻挖垫料深至16cm处垫料干燥,粪污对地下土壤无污染。2. 2发酵床对肉牛场空气环境的影响表2有害气体浓度测定的结果(mg. kg—1)
权利要求
1.一种肉牛发酵床,其特征是,由原料I :稻壳、花生壳、2-3cm长的玉米杆、高粱杆、蚕豆壳、棉籽壳或者树枝,原料2 :锯末、甘蔗渣、刨花或者粉碎成4-20目的玉米芯,原料3 :泥土,原料4 :玉米面、米糠、麸皮或者次粉,以及发酵床菌种制成;所述原料I、原料2和原料3为体积百分比,三者体积总数为100%,其中原料I为10-15%、原料2为10-15%,原料3为70-80% ;原料4和发酵床菌种比例是以原料I、原料2和原料3的体积总数为标准计算,其中原料4为I. (Γ2. Okg/m3,发酵床菌种为10(T200g/m3,所述发酵床菌种为能分解粪污的芽孢杆菌,菌种含量大于107cfu/g。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肉牛发酵床,其特征是,所述原料I为稻壳,原料2为锯末,原料4为玉米面。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肉牛发酵床,其特征是,所述泥土指沙土、腐殖土、泥炭、干黄土中的一种或两种。
4.一种制作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肉牛发酵床的方法,其特征是, (1)按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重量份取原料备用;将原料4和发酵床菌种混匀,为混合物A ;将40-60%的混合物A与80-90%的泥土、20-30%的原料2混匀,为混合物B ;将剩余的混合物A与剩余的泥土及剩余的原料2混匀,为混合物C ; (2)首先将发酵床底层硬化;然后将原料I平铺于发酵床硬化的底面上,再将混合物B铺垫在原料I层上;最后将混合物C铺垫在混合物B层上,肉牛在混合物C层上饲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发酵层底层硬化为水泥硬化或三合土硬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泥土是指沙土、腐殖土、泥炭、干黄土中的一种或两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肉牛发酵床及其制作方法。它是将玉米面和发酵床菌种混匀,为混合物A;将40-60%的混合物A与80-90%的泥土、20-30%的锯末混匀,为混合物B;将剩余的混合物A、泥土及锯末混匀,为混合物C。制作发酵床时,它首先将发酵床底层硬化,然后将稻壳平铺于上面,再将混合物B铺垫在稻壳层上;最后将混合物C铺垫在混合物B层上。该发酵床充分考虑了肉牛的体重和肉牛生理习性,提高了垫料支撑能力,降低了锯末稻壳型猪禽发酵床垫料成本,通过调整垫料空隙提高了肉牛粪污降解效果,减少了渗透粪污对地下土壤的污染,粪污免清理,粪污原位消纳,牛舍无臭味,提高了肉牛生产性能,适用于肉牛、犊牛养殖。
文档编号A01K1/015GK102792895SQ201210321318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
发明者赵红波, 盛清凯, 王星凌, 宋恩亮, 黄保华, 杨林青, 王飞, 杨赵军, 刘华阳, 刘玉民 申请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盛清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