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酵母和南极大磷虾粉培养轮虫的方法

文档序号:231089阅读:1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干酵母和南极大磷虾粉培养轮虫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水产生物饵料培养技术,特别是干酵母和南极大磷虾粉培养轮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裙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以下简称轮虫)是一种小型多细胞水生动物,广泛分布于温、热带地区的半咸水和海水水域中。其具有大小适宜、营养丰富、繁殖迅速等特点,在海产鱼类、甲壳类的育苗中作为幼体首选的开口饵料而被广泛使用。轮虫的生产性培养主要采用土池粗养、工厂化水泥池培养以及利用连续培养装置高密度培养等方法。土池培养是比较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粪便或人尿、化肥、低值海鱼等作肥源培养微藻和细菌作为培养轮虫的饵料,所获得的轮虫密度较低,且容易受到低温、降雨等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无法按计划进行大量培养,另外由于受土地资源的限制,有些地区也无法开展轮虫土池培养;利用连续培养装置高密度培养轮虫,尽管有占地空间少,所获轮虫密度高的特点,但需要较高的设备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复杂的工艺和以及较高的培养技术,因此难以在水产动物苗种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目前,轮虫培养基本上采用工厂化水泥池培养的方法,而这种方式主要以微藻和酵母作为培养轮虫的饵料,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微藻的依赖较大,培养的轮虫密度较低,且轮虫的产量也不稳定。轮虫饵料是影响轮虫繁殖的最主要、最直接因素,鉴于轮虫及其数量的供应对于水产动物育苗的重要性,亟需开发利用新型的轮虫饵料,以改进现有的轮虫供饵模式。南极大磷奸(Euphausia superba)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磷奸目。南极大磷虫下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一种优质的饵料。目前未见有关利用南极大磷虾粉培养轮虫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酵母和南极大磷虾粉混合培养轮虫的方法,通过使用干酵母和南极大磷虾粉作为轮虫的饵料,提高轮虫的培养密度和产量,可满足鱼类、甲壳类育苗中幼体对轮虫的需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干酵母和南极大磷虾粉作为轮虫培养的混合饵料,其特征是先使用交叉搅拌研磨机将南极大磷虾粉进行超微粉碎,使南极大磷虾粉的粒径< 120 μ m,然后按IOOg经超微粉碎的南极大磷虾粉加入到600mL纯净水的配比,并用均质器搅拌,均质器的转速为15500-22000rpm,搅拌时间为2min,然后按相同方法反复搅拌3次,再采用超声波破碎溶解20min,使南极大磷虾粉的粒径< 25 μ m,制得南极大磷虾粉母液,并用纯净水将南极大磷虾粉母液总体积补足至IL后,置于4°C冰箱内储存备用;培养轮虫的步骤是将轮虫接种入水泥池中,轮虫起始密度为(550±10) inds/mL,水温(25±0.5) °C,盐度28±1,连续充气,投喂的南极大磷虾粉和干酵母混合饵料中,南极大磷虾粉的投喂量为50mg/L,即IL海水中,施加南极大磷虾粉的量为50mg,干酵母的投喂量为0.4g/106inds,即106inds轮虫投喂0.4g干酵母,干酵母选用安琪牌高活性干酵母,投喂前使用淡水溶化,再用300目筛絹过滤,按上述投喂量,将南极磷虾粉母液和干酵母混合后,一并投入水泥池饲喂轮虫;投喂后分别于第12和18h取样,检测培养的轮虫密度。本发明的突出特点是用干酵母和南极大磷虾粉作为混合饵料培养轮虫,并具有以下显著技术效果:一是南极磷虾粉能促进轮虫的种群增长,投喂南极大磷虾粉和干酵母混合饵料后,轮虫密度显著高于未投喂南极大磷虾粉的轮虫密度,投喂第12和18h时,投喂混合饵料培养的轮虫密度比仅投喂干酵母的轮虫密度分别提高了近11.84%和15.08% (见附表I);二是南极大磷虾粉营养价值高且资源丰富,成本远低于微藻或浓缩微藻,也减少了微藻培养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不易污染水质,也不影响轮虫成活率,培育过程添加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使用干酵母和南极大磷虾粉作为轮虫的混合饵料。南极大磷虾粉母液制备步骤是先使用交叉搅拌研磨机将南极大磷奸粉进行超微粉碎,例如选用Pulverisette 16型交叉搅拌研磨机(德国FRITSCH GmbH公司生产)将南极大磷虾粉进行超微粉碎,使南极大磷虾粉的粒径< 120 μ m,然后按IOOg经超微粉碎的南极大磷虾粉加入到600mL纯净水的配比用均质器搅拌,均质器的转速为15500-22`000rpm,搅拌时间为2min,然后按相同方法反复搅拌3次,再采用超声波破碎溶解20min,使南极大磷虾粉的粒径< 25 μ m,制得南极大磷虾粉母液,并用纯净水将南极大磷虾粉母液总体积补足至IL后,置于4°C冰箱内储存备用;培养轮虫的步骤是将轮虫接种入水泥池中,轮虫起始密度为(550 ±10) inds/mL,水温(25±0.5) °C,盐度28±1,连续充气,投喂的饵料为南极大磷虾粉和干酵母(安琪牌高活性干酵母)混合饵料,南极大磷虾粉的投喂量为50mg/L (即IL海水中,施加南极大磷虾粉的量为50mg),干酵母的投喂量为0.4g/106inds (即106inds轮虫投喂0.4g干酵母),干酵母投喂前使用淡水溶化,再用300目筛絹过滤,按上述投喂量,将南极磷虾粉母液和干酵母混合后,一并投入水泥池内饲喂轮虫,投喂后分别于第12和18h取样,测定培养的轮虫密度。本发明通过下述方式进行验证:一个水泥池内仅投喂干酵母,不添加南极大磷虾粉,干酵母的投喂量为0.4g/106inds (即106inds轮虫投喂0.4g干酵母),另一个水泥池内投喂南极大磷虾粉和干酵母混合饵料,南极大磷虾粉的投喂量为50mg/L (即IL海水中,施加南极大磷虾粉的量为50mg),干酵母的投喂量为0.4g/106inds (即106inds轮虫投喂
0.4g干酵母),于第12和18h分别采用浮游动物计数框测定培养的轮虫密度,测定结果表明,投喂干酵母和南极大磷虾粉混合饵料后,轮虫密度显著高于未投喂南极大磷虾粉的轮虫密度。第12和18h时,投喂混合饵料培养的轮虫密度比仅投喂干酵母的轮虫密度分别提高了近11.84%和15.08% (见附表I)。附表1.不同馆料不同时间点轮虫密度测定数据(inds/mL)
权利要求
1.一种干酵母和南极大磷虾粉培养轮虫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干酵母和南极大磷虾粉作为轮虫培养的混合饵料,其特征是先使用交叉搅拌研磨机将南极大磷虾粉进行超微粉碎,使南极大磷虾粉的粒径< 120 μ m,然后按IOOg经超微粉碎的南极大磷虾粉加入到600mL纯净水的配比,并用均质器搅拌,均质器的转速为15500-22000rpm,搅拌时间为2min,然后按相同方法反复搅拌3次,再采用超声波破碎溶解20min,使南极大磷虾粉的粒径< 25 μ m,制得南极大磷虾粉母液,并用纯净水将南极大磷虾粉母液总体积补足至IL后,置于4°C冰箱内储存备用;培养轮虫的步骤是将轮虫接种入水泥池中,轮虫起始密度为(550 土 10) inds/mL,水温(25 土 0.5) V,盐度28 ± I,连续充气,投喂的南极大磷虾粉和干酵母混合饵料中,南极大磷虾粉的投喂量为50mg/L,即IL海水中,施加南极大磷虾粉的量为50mg,干酵母的投喂量为0.4g/106inds,即106inds轮虫投喂0.4g干酵母,干酵母选用安琪牌高活性干酵母,投喂前使用淡水溶化,再用300目筛絹过滤,按上述投喂量,将南极磷虾粉母液和干酵母混合后,一并投入水泥池饲喂轮虫;投喂后分别于第12和18h取样,检测培养的轮虫密 度。
全文摘要
一种干酵母和南极大磷虾粉培养轮虫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干酵母和南极大磷虾粉作为轮虫培养的混合饵料,其特征是用交叉搅拌研磨机将南极大磷虾粉超微粉碎,再用超声波破碎溶解,使南极大磷虾粉的粒径<25μm,制得南极大磷虾粉母液备用;轮虫接种入水泥池中,轮虫起始密度为(550±10)inds/mL,水温(25±0.5)℃,盐度28±1,连续充气,投喂的混合饵料中,南极大磷虾粉的投喂量为50mg/L,干酵母的投喂量为0.4g/106inds,干酵母投喂前使用淡水溶化,再用300目筛绢过滤,按上述投喂量,将南极磷虾粉母液和干酵母混合后,一并投入水泥池内饲喂轮虫。
文档编号A23K1/10GK103141441SQ2012104085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陆建学, 林听听, 李子牛, 高露姣, 黄艳青, 龚洋洋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