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龟鳖孵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7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龟鳖孵化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孵化池,尤其是涉及ー种龟鳖孵化池。
背景技术
龟类具有很好的观赏和食用、药用价值,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所认识和关注,需求量也在不断増加,然而龟鳖的孵化受环境、温度等条件的影响很大,常规野外孵化成活率低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龟鳖孵化池,营造成ー个小型自然环境,解决人工 养殖龟鳖过程中孵化成活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龟鳖孵化池,包括池体,所述的池体的底部设有孵化区域、种苗暂放区域以及连接孵化区域和种苗暂放区域的坡道,所述的孵化区域包括在高于种苗暂放区域的位置设置的一个围栏,在围栏的边角上设有种苗出口,在围栏内设有孵化层,所述的孵化层包括细沙层和熟土层。进ー步,所述的种苗暂放区域为设置在孵化区域下方的一矩形的水槽,在水槽靠近孵化区域的边部设有缓坡,所述的水槽的深度为2飞厘米,在水槽靠近池体的一边设有排水ロ。更进一歩,所述的坡道上还设有多条滑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在ー个池体内设置有孵化区域、种苗暂放区域,可营造出一个龟鳖孵化所需要的自然环境,増加了龟鳖的孵化成活率。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图I为该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池体、2.孵化区域、3.种苗暂放区域、4.坡道、5.围栏、6.种苗出口、7.细沙层、8.熟土层、9.水槽、10.缓坡、11.排水ロ、12.滑道。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如图I、图2所示,一种龟鳖孵化池,包括池体I,所述的池体I的底部设有孵化区域2、种苗暂放区域3以及连接孵化区域2和种苗暂放区域3的坡道4,所述的孵化区域2包括在高于种苗暂放区域3的位置设置的一个围栏5,在围栏5的边角上设有种苗出ロ 6,在围栏5内设有孵化层,所述的孵化层包括细沙层7和熟土层8。进ー步,所述的种苗暂放区域3为设置在孵化区域2下方的一矩形的水槽9,在水槽9靠近孵化区域2的边部设有缓坡10,所述的水槽9的深度为2飞厘米,在水槽9靠近池体I的一边设有排水ロ 11。更进一歩,所述的坡道4上还设有多条滑道12。实施例2,在实施例I的基础上,在孵化区域2上还可设置加热装置来增加孵化的温度;也可设置加湿装置来増加孵化层的湿度。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 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龟鳖孵化池,包括池体,所述的池体的底部设有孵化区域、种苗暂放区域以及连接孵化区域和种苗暂放区域的坡道,所述的孵化区域包括在高于种苗暂放区域的位置设置的一个围栏,在围栏的边角上设有种苗出口,在围栏内设有孵化层,所述的孵化层包括细沙层和熟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龟鳖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苗暂放区域为设置在孵化区域下方的一矩形的水槽,在水槽靠近孵化区域的边部设有缓坡,所述的水槽的深度为2飞厘米,在水槽靠近池体的一边设有排水ロ。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龟鳖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道上还设有多条滑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龟鳖孵化池,包括池体,所述的池体的底部设有孵化区域、种苗暂放区域以及连接孵化区域和种苗暂放区域的坡道,所述的孵化区域包括在高于种苗暂放区域的位置设置的一个围栏,在围栏的边角上设有种苗出口,在围栏内设有孵化层,所述的孵化层包括细沙层和熟土层。可营造出一个龟鳖孵化所需要的自然环境,增加了龟鳖的孵化成活率。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2396304SQ20122002710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刘和勇 申请人:刘和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