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牵引偏置重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23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牵引偏置重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液压牵引偏置重耙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液压牵引偏置重耙。
背景技术
[0002]耙是农业生产中传统的翻地农具,曾经是农家必备的农具之一。也是中国武术器械之一,由农具演化而来。铁齿钉耙,耙齿锋利似钉,攻击性强,也兼有兵器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农业机械进一步取代了传统农具,这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地方便,但是现有的机械耙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牵引偏置重耙。[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牵引偏置重耙,包括耙架,耙架的一侧连接有牵引架,耙架两侧靠近后部处对称设置有运输胶轮,耙架上架设有前列耙组和后列耙组,耙架内设有油缸组合和连接臂,油缸组合的一端连接于耙架,另一端连接于连接臂。[0005]作为优选,前列耙组包括前支撑梁,所述前支撑梁上均匀分布有数个前耙片。作为优选,后列耙组包括后支撑梁,所述后支撑梁上均匀分布有数个后耙片。[0007]作为优选,前支撑梁与后支撑梁相交成锐角。[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耙架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材,结构扎实紧凑,强度高;运输胶轮采用宽幅轮胎,可以有较防止田间作业时将土地压实。同时提高公路运输的稳定性;作业效率高,入土、灭茬效果好;采用三角牵引梁,强度高,可以调节,以消除牵引偏向力。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中1、牵引架;2、耙架;31、前支撑梁;32、后支撑梁;41、前耙片;42、后耙片;5、运输胶轮;6、连接臂;7、油缸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由横梁和纵梁焊合而成的耙架2,耙架2的一侧连接有牵引架1,耙架2两侧靠近后部处对称设置有运输胶轮5, 耙架2上架设有前列耙组和后列耙组,耙架2内设有油缸组合7和连接臂6,油缸组合7的一端连接于耙架2,另一端连接于连接臂6。前列耙组包括前支撑梁31,所述前支撑梁31上均匀分布有数个前耙片41。后列耙组包括后支撑梁32,后支撑梁32上均匀分布有数个后耙片42。前支撑梁31与后支撑梁32相交成锐角。[0013]一、安装方法如下1、牵引架I组合安装[0014]将牵引横梁焊合、牵引纵梁、后拉板、牵引板安装在一起。[0015]2、前、后列耙组及刮土器的安装[0016]首先检查已装好的轴承组合中轴承外圈,在轴承座中是否能够转动,配合面间是否充满了润滑剂。再安装前、后列耙组,安装时应注意使相邻两耙片缺口错开(即一凹齿对一凸齿),前耙片41凹面按前进方向左,后耙片42凹面向右,安装完毕后必须检查方轴螺母是否紧固。将前、后列耙组组合上的轴承座紧固在轴承支板上,再与耙组横装配,螺母不要拧紧、待总装时调整轴承支板的正确安装位置。然后分别将前、后刮土器安装在刮土器梁上,螺母不必拧紧,待总装时调整刮土器与耙片凹面的间隙。[0017]3、运输轮组合安装将组装好的运输轮与运输轮轴装配好,使之转动灵活。[0018]4、调平机构组合安装。[0019]5、总装配[0020](I)将运输轮组合,轮架轴焊合,通过连接螺栓和轮架轴座与耙架2装配在一起要求轮轴转动灵活,可靠。[0021](2)通过连接螺栓,使耙架2与耙组横梁装配在一起,然后调整轴承支板的安装位置,使之耙组轴承转动灵,严禁滚动轴承承受轴向预压力,再分别紧固耙组横梁上的螺母。[0022](3)通过接销,将牵引部分连接起来。(4)将安全卡装在油缸单耳环与起落臂之间。[0024](5)调整刮土器与耙片凹面间隙(一般在1-10毫米范围内)。[0025](6)安装双作用油缸、软管、快速自插头等部分。[0026]二、使用和调节[0027]1、耙的使用[0028](一)在作业开始前,必须重新检查耙的所有紧固的紧固情况,液压系统不应渗漏。[0029]( 二)检查各运动部位是否灵活,前、后耙组转动是否灵活。[0030](三)每班工作前应检查各紧固的紧固情况,装配或修理后的第一次检查应在开始一小时后进行。[0031](四)耙在作业中,必须后退时,应将耙升起后进行。[0032](五)严禁作业时拖拉机急转弯,其转弯半径不得小5米(右转弯时)。[0033](六)根据土壤及留茬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刮土器与耙片凹面的间隙,当作业发现堵塞或拖堆时,将耙升起排除故障后,再继续作业。[0034](七)耙作业时,拖拉机宜右转弯,以免损坏耙片,若左转弯时,请将耙稍许升起。[0035](八)耙在作业或运输时,不允许在耙上进行维护、修理和调整,更不允许在耙上坐立。[0036](九)在长途运输时,可将安全卡卡在油缸与起落臂之间,使油缸卸荷。运输中应经常注意进行合理的调整。[0037]2、调节[0038]按不同地区土壤情况和作业质量要求,可以通过如下调节实现[0039]一、耙深的调节[0040](I)将耙升起改变耙组偏角实现[0041]一般情况下,偏角增大则耙深增加。[0042](2)调节运输胶轮5的离地高度,限制耙地深度。[0043]( 二 )水平调节[0044](I)前列耙组横向水平调节可以在耙架2与耙组横梁之间增加垫铁或下悬挂点的高低实现。[0045](2)纵向水平调节牵引偏置重耙是通过调节牵引横梁的高度位置和调节调平机构弹簧压紧力和实现。[0046]三、消除偏牵引[0047](I)调节牵引纵梁的横向位置,耙组偏角增大时,牵引纵梁向右移。[0048](2)调节后拉板上的装配孔位,改变牵引点的位置。(3)分别调整前、后耙组的偏角改变牵引线的位置,一般是后列耙组偏角比前列耙组偏角大一级。[0050]尽管已经结合当前认作是一个最为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来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相反是旨在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种修改和同等布置。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牵引偏置重耙,包括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耙架的一侧连接有牵引架,耙架两侧靠近后部处对称设置有运输胶轮,耙架上架设有前列耙组和后列耙组,耙架内设有油缸组合和连接臂,所述油缸组合的一端连接于耙架,另一端连接于连接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牵引偏置重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列耙组包括前支撑梁,所述前支撑梁上均匀分布有数个前耙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牵引偏置重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列耙组包括后支撑梁,所述后支撑梁上均匀分布有数个后耙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压牵引偏置重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梁与后支撑梁相交成锐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牵引偏置重耙,包括耙架,耙架的一侧连接有牵引架,耙架两侧靠近后部处对称设置有运输胶轮,耙架上架设有前列耙组和后列耙组,耙架内设有油缸组合和连接臂,油缸组合的一端连接于耙架,另一端连接于连接臂。本实用新型的耙架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材,结构扎实紧凑,强度高;运输胶轮采用宽幅轮胎,可以有较防止田间作业时将土地压实。同时提高公路运输的稳定性;作业效率高,入土、灭茬效果好;采用三角牵引梁,强度高,可以调节,以消除牵引偏向力。
文档编号A01B23/04GK202841854SQ20122039878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
发明者张辽, 郭湘华, 彭城 申请人:徐州凯城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