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培育方法、用于其的培育容器及培育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712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植物培育方法、用于其的培育容器及培育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调整培养基内环境从而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的植物培育方法、以及能够容易地且有效地进行该培育方法的植物培育容器。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培育方法、及用于其的植物培育容器及植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在培养基中种植植物的培育方法,并仅从培养基的侧方向植物供应水。
【专利说明】植物培育方法、用于其的培育容器及培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培育方法。更详细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侧面灌水的植物培育方法、用于侧面灌水的培育容器及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对植物的生长而言,水是必需元素。植物主要从根部摄取水和养分等进行生长。在土壤中建立由空气(气相)、水(液相)、及土壤(培养基)(固相)构成的土壤内(培养基内)环境,对植物生长而言,各个相分别以1/3的体积比均匀地存在是理想的组合。
[0003]土壤中的水通过灌水来供应。对于植物的灌水方法,已知的是上面灌溉、底面灌溉、及滴水灌溉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均容易使培育容器中的含水率产生偏差,在重力的影响下产生水导致的土壤(培养基)的压实,土壤颗粒间的间隙减小,从而使通气性或排水性降低。其结果,土壤内环境恶化,抑制植物生长,并容易导致根腐病等疾病。
[0004]尤其是,为了良好地培育根菜类等农作物,需要建立并维持直到地下深处均适宜的培养基内环境。
[0005]另外,在基于底面灌溉的植物栽培中,水只能被吸到培养基一定水平处,因此,对于在地下部的垂直方向上伸长幅度大的植物而言,在栽培初期难以向培养基的上部供应水,而生长至一定阶段后将处于浸溃在水中的状态,因此存在难以在整个栽培期间内建立良好的土壤内环 境这一问题。
[0006]另一方面,水耕栽培是不使用土壤的培育方法,不会产生培养基被压实等问题,但仅对部分植物实现了实用化,难以对大多数植物实现水耕栽培。
[0007]因此,在可以栽培更多植物的土壤栽培中,存在通过建立并维持理想的培养基内环境来促进植物的培育这一需求。
[0008]已有很多关于植物的灌水方法的申请被提出。
[0009]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同时具有塑料制花盆所具有的优点、通气性通及水分散性,并由具有一定的孔径和孔隙率的多孔塑料材料制成的植物培育容器。
[0010]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将盆内的含水量保持在一定水平,将导水构件的两端浸入在水中,并将导水构件的中央部导入花盆内部的花盆的灌水方法。
[0011]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使用长时间无需供水的水分诱导体的花盆。
[0012]但是,在这些发明中,完全没有任何关于仅从培养基的侧方对植物供应水的培育方法的启示,也完全没有任何关于由进行侧方灌水所带来的本发明的效果的启示。
[0013]现有技术文献
[0014]专利文献
[0015]专利文献1:实公平7-48043号公报
[0016]专利文献2:特开平2-174616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3:实用新型第3144816号
【发明内容】

[001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培养基内环境从而能够促进植物生长的植物培育方法、及能够容易且有效地进行该培育方法的植物培育容器及植物培
育装置。
[0020]解决课题的方法
[0021]本案
【发明者】为解决上述课题进行认真研究后,得出了如下结论:通过慢慢地从植物地下部的侧方供应水,由此减小培育容器内的含水率的偏差,并且能够抑制培养基的压实,其结果是,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在移植或收获时容易从培养基取出植物,并且能够使根腐病等疾病的发生得以抑制。通过所述结论完成了本发明。
[0022]即,本发明提供如下植物培育方法、用于其的培育容器及培育装置:
[0023][1] 一种培育方法,所述方法是在培养基中种植植物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仅从培养基的侧方向植物供应水;
[0024][2]所述[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培养基选自土壤、培养土、及砂;
[0025][3]所述[1]或者[2]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植物为根菜类、果菜类或者叶茎类;
[0026][4]所述[3]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根菜类、果菜类或者叶茎类选自萝卜、芜菁、胡萝卜、牛蒡、甘薯、山药、日本薯菌、马铃薯、芋头、藕、茨、甘露子、卷丹、天香百合、萱草、生姜、姜黄、胡葱、大蒜、芥末、薤、竹笋、洋葱、茄子、番茄、水果番茄、甜椒、青椒、鼠尾草、西瓜、卷心菜、生菜、葱及西兰花;
[0027][5]所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相比于培养基的下部,向培养基的上部供应更多的水;
[0028][6] 一种植物培育容器,所述植物培育容器为用于所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的容器,其中,所述植物培育容器包括形成培养基容纳部的侧部1及底部4,在侧部I的内侧配置有供水单元2;
[0029][7]所述[6]所述的植物培育容器,其中,供水单元2由高渗透性材料构成;
[0030][8]所述[6]或者[7]所述的植物培育容器,其中,底部4相比于侧部下端位于更上方,底部包括排水单元;
[0031][9] 一种植物培育容器,所述植物培育容器为用于所述[5]所述的培育方法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包括形成培养基容纳部的侧部I和底部4、配置在侧部I的内侧的供水单元2、以及配置在供水单元2的内侧的供水限制单元7。
[0032][10] 一种植物培育装置,所述植物培育装置为包括所述[6]至[9]中任一项中所述的植物培育容器和贮水部6的植物培育装置,其中,供水单元2的一端与贮水部连结而配置;
[0033][11]所述[10]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中,贮水部6位于植物培育容器的下方;
[0034][12]所述[10]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中,贮水部6位于植物培育容器的侧方;
[0035][13]所述[10]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中,贮水部6位于植物培育容器的上方;
[0036][14]所述[12]或者[13]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中,贮水部6可进行上下升降;
[0037][15] 一种所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10]至
[14]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的贮水部6供应水5,经由供水单元2仅从培养基3的侧方向植物供应水。
[0038]发明的效果
[0039]根据本发明的所述[I]的植物培育方法,与进行上面灌溉、底面灌溉、或者滴水灌溉的植物培育方法相比,不易使培养基中的含水率产生偏差,并且不易产生培养基被压实的现象。其结果是,能够建立并维持适宜的培养基内环境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并且在移植或收获时能够容易取出植物,而且抑制根腐病等疾病的发生。另外,与底面灌溉相比,尤其在地下部的垂直方向上伸长幅度大的植物的栽培中,也能够在整个栽培期间进行适当的供水。
[0040]根据本发明的所述[2]的植物培育方法,在作为培养基最普遍使用的土壤、培养土、或者砂中,能够起到基于上述[I]的方法的效果,并且能够适用于实施大范围的植物培育方法。
[0041]根据本发明的所述[3]及[4]的植物培育方法,尤其是在收获地下部分的根菜类、或果菜类或者叶茎类中,能够起到基于上述[I]或[2]的方法的效果,另外,对于尤其难以建立适宜的培养基内环境的伸长到地下深处的根菜类,也起到相同的效果。
[0042]根据本发明的所述[5]的植物培育容器,能够简便且容易地实施所述[I]的方法,从而能够良好地起到基于该培育方法的效果。
[0043]根据本发明的所述[6]的植物培育容器, 除了基于所述[5]的容器的效果之外,能够从侧方仅以必要量慢慢地供应水,并能够使培养基含水率更加均匀,另外,还能够抑制水的消耗。
[0044]根据本发明的所述[7]的植物培育容器,即使在培养基内存在过多的水时,也能够迅速地向外部排出水而使容器内的含水率均匀,并能够抑制疾病的发生。另外,还能够从培养基的下方供应空气,从而建立并维持更良好的培养基内环境。
[0045]根据本发明的所述[8]的植物培育容器,能够减少对于在重力影响下水分容易倾向于不均匀的培养基下部的水分供应,并且增加对于水分容易倾向于不足的培养基上部的水分供应,由此能够使容器内的含水率更加均匀,由此能够更加提高基于所述[5]的效果。
[0046]根据本发明的所述[9]至[12]的植物培育装置,能够仅向贮水部供应水而自动地从培养基的侧方供应水,起到基于所述[I]的方法的效果。
[0047]根据本发明的所述[13]的植物培育装置,通过使贮水部上下进行升降,能够容易调整供应于培养基的水量。
[0048]本发明的所述[14]的植物培育方法,能够使用所述[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而简便且容易地培育植物,也起到基于所述[I]的方法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9]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基于上面灌溉或者滴水灌溉(A)及侧面灌水(B)的培养基中水的移动的纵剖面图。
[0050]图2A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植物培育容器及植物培育装置的一方案的纵剖面图。
[0051]图2B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植物培育容器及植物培育装置的上部的局部立体图。[0052]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植物培育容器及植物培育装置的另一方案的纵剖面图。
[0053]图4是示出基于使用超细纤维布的本发明侧面灌水的培养基内含水量的分布的图表。
[0054]图5是示出基于使用洁菲盆(Jiffy pot)的本发明侧面灌水的培养基内含水量的分布的图表。
[0055]图6是示出基于使用各种高渗透性材料的本发明侧面灌水的培养基内含水量的分布的图表。
[0056]图7是示出使用各种培养基及灌水方法进行培育的水萝卜在屋内的生长的图表。
[0057]图8是示出使用各种培养基及灌水方法进行培育的水萝卜在屋外的生长的图表。
[0058]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植物培育容器及植物培育装置的一方案的纵剖面图。
[0059]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植物培育容器及植物培育装置的另一方案的纵剖面图。
[0060]图11是示出使用供水限制单元时的培养基中的局部含水率的图表。
[0061]附图标记说明
[0062]I 侧部
[0063]2供水单元
`[0064]3培养基
[0065]4 底部
[0066]5 水
[0067]6贮水部
[0068]7供水限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69]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植物培育方法进行说明。
[0070]本发明的培育方法,是一种在通常所用的土壤等培养基种植植物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仅从培养基的侧方向植物供应水。即,其特征在于,与现有技术中的上面灌溉或滴水灌溉(图1 (A))、或者底面灌溉不同,仅从培养基的水平方向进行灌水(图1 (B))。通过仅从培养基的水平方向进行灌水,不会产生如上面灌溉、滴水灌溉或者底面灌溉那样使培养基中的含水率不均匀,且培养基的一部分乾燥或者被过多的水渗透的现象,从而可以高效地利用水。另外,不会产生如上面灌溉或滴水灌溉那样使所供应的水全部在重力的影响下从培养基的上表面向下方移动(图1 (A))的现象,只有供应的一部分水从培养基的侧方向下方移动(图1 (B)),因此不易产生培养基被压实的现象。另外,由于不易产生培养基被压实的现象,所以能够建立并维持适宜的土壤内环境,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另外,在移植或收获时能够从培养基容易取出植物,从而不易伤到植物。而且,不会产生如底面灌溉那样总是使培养基底部存在过多的水,因此不易发生根腐病等植物的疾病。进一步地,若与底面灌溉相比,尤其是在地下部的垂直方向上伸长幅度大的植物的栽培中,也能够在整个栽培期间进行适当的供水。[0071]用于本发明培育方法的培养基,只要是常用于灌水植物的栽培便无特别限制,但例如可以列举土壤、培养土、砂、碎石、花生、椰子、稻谷等植物的壳或其炭化物、珍珠岩、沸石、蛭石、石棉、木材片、碎片、锯屑、玻璃珠、及陶瓷器、除此之外还有由合成树脂及合成纤维的固体物或发泡体构成的人工培养基、纤维系培养基等。其中,土壤、培养土、砂能够促进植物的培育,相比于进行上面灌溉或底面灌溉的情况更加促进生长,因此优选。
[0072]用于本发明的培育方法的植物,只要是在土壤等培养基中种植的植物便无特别限制,但本发明的培育方法能够建立并维持直到地下深处均适宜的培养基内环境,因此优选为伸长至地下深处的根菜类,例如,萝卜、芜菁、胡萝卜、牛蒡、甘薯、山药、日本薯菌、马铃薯、芋头、藕、茨菰、甘露子、卷丹、天香百合、萱草、生姜、姜黄、胡葱、大蒜、芥末、薤、竹笋或者洋葱等。
[0073]另外,本发明的培育方法还能够促进果菜类或者叶茎类的生长,因此例如茄子、番茄、水果番茄、甜椒、青椒、鼠尾草、西瓜、卷心菜、生菜、葱、及西兰花等也优选。
[0074]参照图2及图3对本发明的植物培育容器及植物培育装置进行说明。
[0075]本发明的植物培育容器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培养基容纳部的侧部I及底部4,在侧部的内侧配置有供水单元2。容器的侧部I和供水单元2具有约50:1-约1:5的体积比。或者,在其他方案中,侧部可以兼作供水单元。侧部I及底部4由能够支撑所容纳的培养基3及未图示的植物的相同或者不同的材料构成,作为这些材料可以列举,如聚乙烯和聚丙烯等塑料、陶瓷器、木材等。或者,所述植物培育容器也可以是侧部及底部一体成形的容器。
[0076]供水单元2与所容纳的培养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慢慢地向培养基供应一定量的水。该供水单元只要由具有渗透性的材料构成,便无特别限制,例如,由纸巾、厨房纸、碎纸等加工纸、和纸、毛巾等布匹、无纺布、聚氨酯海绵、聚乙烯泡沫等构成,尤其优选由亲水性塑料、玻璃发泡体等高渗透性材料构成。此外,对于培养基内的固相以外的部分,供应于培养基的水通过毛细现象主要向侧方渗透。
[0077]另外,作为具有兼作供水单元的侧部的容器,可以采用能够支撑培养基及植物,并且由具有渗透性的洁菲盆、亲水性塑料等材料构成的容器。
[0078]进而,容器的底部4优选具有排水单元(未图示),并优选相比于侧部I的下端位于更上方,由此使容器的底部4悬起。容器底部的排水单元,在容器内部存在过多的水时起到将其排出的作用,并且底部悬起,所以排出的水不会再次浸入至容器中。另外,除培养基的上部之外底部侧的培养基也与外部空气接触,由此能够向整个培养基供应空气,从而能够建立并维持更加适宜的环境。
[0079]排水单元例如可以为设置于底部的单个或多个孔。
[0080]本发明在另一方案中,提供一种包括所述植物培育容器和贮水部的植物培育装
置。
[0081]本发明植物培育装置的贮水部6是用于贮存水的部分,所述供水单元2的一端连结于贮水部而配置,贮水部的水在供水单元2内移动而移动至培养基的侧方,从而释放到培养基中,从侧方向未图示的栽培植物的地下部供应。
[0082]贮水部6可以位于植物培育容器的下方(图2A)、侧方(图3)或者上方,水经由供水单元2从贮水部6的位置向培养基的侧方移动。
[0083]或者,贮水部6也可以配置成可以在上下方向进行升降。通过使其可以在上下方向进行升降,能够容易调整与植物的生长阶段对应的量的灌水。
[0084]另外,本发明的植物培育容器中,在供水单元2和培养基3之间设置供水限制单元7,由此能够在垂直方向上调整供应于培养基3的水量。作为水分限制单元,例如优选使用赛璐玢制的有孔膜等。
[0085]从供水单元2供应的水仅从开设有孔膜的孔8的部分供应于培养基3。
[0086]从供水单元供应于培养基的水分通过毛细现象主要向侧方渗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重力的影响下向下方移动,从而产生不均匀的现象。因此,在侧方灌水中,只要相比于培养基的下部能够向培养基的上部供应更多的水,就能够进一步减小培养基的上部和下部的含水率的差,从而能够使培养基内的含水率更加均匀。
[0087]本发明的植物培育容器的供水限制单元是用于相比于培养基的下部向培养基的上部供应更多水分的供水限制单元,例如,可以在下部设置无孔的膜且在上部设置有孔膜,或者使上部的孔的个数或者面积大于下部的孔的个数或者面积,由此实现所述供水限制单元的效果(图9及图10)。
[0088]下面,示出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89]实施例1
[0090]培养基内的水分分布的测量实验
[0091]使用在底部配置有遮泥木板的侧面灌水型的容器,调查了使水从吸收水分的侧面向培养基渗透,此外还尽可能保持培养基中的水分均匀的材料。
[0092]实验I
[0093]方法
[0094]1.在侧部配置市售的毛巾,向作为底部配置有遮泥木板的容器(直径11cm、高度26cm、悬起高度5cm)放入培养基(泥炭苔系土壤),一个保持原状(A),另一个在灌水前进行一次上面灌溉(B),然后均以容器底部不与水接触的方式使容器侧部的一部分浸水,由此进行了侧面灌水。
[0095]2.从开始灌水起4天后结束了灌水,将培养基在垂直方向上以3cm的厚度划分层,并测量各自的重量。
[0096]3.接着,将培养基按层装入到信封中,在80°C下使其成为极干燥状态后,测量了
其重量。
[0097]4.通过在上述2及3的工艺中测量的培养基重量的差,求出了包含在各层中的含水量。将其结果在图4的图表中示出。图表的横轴分别表示从培养基的上表面1:0-3cm、I1:3-6cm、II1:6_9cm、IV:9_12cm、V:12_15cm、V1:15-18cm、VI1:18_21cm 的深度的层。
[0098]结果
[0099]测量的结果表明侧部将水充分吸收至上端。另一方面,由图4可知,在A和B的培养基中水分梯度均大。尤其是,接近容器底部部分的培养基几乎处于浸水状态,越靠向上方,水越没有到达培养基中,几乎处于干燥状态。另外,虽然示出了整体上B的含水量比A的含水量多,但可以想到该B的水分相当多的量来自侧面灌水之前的上面灌溉的水,而不是基于侧面灌水的水。
[0100]实验2
[0101]方法[0102]1.用遮泥木板加强了洁菲盆(阪田种苗株式会社)的外侧,向作为底部配置有遮泥木板的容器(直径10cm、高度12cm、悬起高度3cm)放入培养基(泥炭苔系土壤),一个保持原状(A),另一个在灌水前进行一次上面灌溉(B),然后均以水达不到培养基的底部的方式使容器侧部的一部分浸水,由此进行了侧面灌水。
[0103]2.从开始灌水起4天后结束了灌水,从培养基的上表面在垂直方向上以2cm、2cm、2cm、及Icm的厚度划分层,并测量各自的重量。
[0104]3.接着,将培养基按层装入到信封中,在80°C下使其成为极干燥状态后,测量了
其重量。
[0105]4.通过在上述2及3的工艺中测量的培养基重量的差,求出了包含在各层中的含水量。此外,两个容器均以相同条件进行了实验。将其结果在图5的图表中示出。图表的横轴分别为从培养基的上表面1:0-2cm、I1:2-4cm、II1:4-6cm、IV:6-7cm的深度的层。
[0106]结果
[0107]图5中示出了,看似IV的含水量急剧减少,但该层的厚度比其他层的厚度小1cm,若换算成与其他层相同的2cm,则水分梯度远小于由实验I得到的结果。另外,洁菲盆的侧面将水充分吸收至上端,在培养基中水分也充分到达了上表面。
[0108]实验3
[0109]方法
[0110]1.将培养基(泥炭苔系土壤)放入在用遮泥木板夹住一张厨房纸而制备的容器(A)、和用遮泥木板夹住三张厨房纸而制备的(B)(各容器均为直径16cm、高度25cm、悬起高度6.8cm),将培养基(小花培养土、(株)花儿心(花6&培養土、(株)花r 二 3))放入至用遮泥木板加强洁菲盆(阪田种苗株式会社)的外侧,作为底部配置遮泥木板的容器(C)、和用遮泥木板加强亲水性泡沫聚氨酯板的外侧的容器(D)(各容器均为直径16cm、高度25cm、悬起高度6.8cm),以水达不到容器底部的方式使容器侧部的一部分浸水,由此进行了侧面灌水。
[0111]2.容器A及B从开始灌水起4天后、容器C从开始灌水起7天后、容器D从开始灌水起6天后结束了灌水,将培养基在垂直方向上以Icm厚度划分层,并测量各自的重量。
[0112]3.接着,将培养基按层装入到信封中,在80°C下使其成为极干燥状态后,测量了
其重量。
[0113]4.通过在上述2及3的工艺中测量的培养基重量的差,求出了包含在各层中的含水量。将其结果在图6的图表中示出。图表的横轴分别为从培养基的上表面1:_lcm、II:l_2cm、II1:2_3cm、IV:3_4cm、V:4_5cm、V1:5_6cm、VI1:6_7cm、VII1:7_8cm、IX:8_9cm、X:9-10cm、X1:10-llcm、XI1:ll_12cm、XII1:12_13cm 的深度的层。
[0114]结果
[0115]图6中示出了,任意一个容器均是越靠近底部含水量就越多。若只关注含水量,则可知容器A和B的培养基的含水量多,但水分梯度也大。尤其,若下部的水分多,则可能会引起植物的根腐病,因此一定要避免。通过这次实验,可知在容器C和D中水分梯度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但决定使用容器C进行之后的实验。
[0116]实施例2
[0117]基于各种灌水方法的植物的屋内培育实验[0118]方法
[0119]1.准备了洁菲盆(底部直径70mm、上部直径100mm、深度75mm),作为用于侧面灌水的容器,除去底部,在距离底部端为15_的位置嵌入塑料制圆形网,作为容器底部。作为用于上面灌溉及底面灌溉的容器,将洁菲盆保持原状而使用。
[0120]2.向各容器中,分别以相同重量放入砂系培养土(已筛选成2mm以下)、泥炭苔系土壤、市售的培养土 (小花培养土、(株)花儿心),在各容器中播种水萝卜,喷洒等量的水分,使得所有培养基具有湿气。
[0121]3.在上面灌溉中,在培养基表面固定供水管顶端,一天一次(上午10点)用25ml(约5ml/min)的水进行了自动灌水。在侧面灌水及底面灌溉中,向放置各容器的托盘投入了液体肥料,并进行了自动供水使深度达到了约Icm程度。
[0122]4.使植物在室内温度24°C、湿度60%、荧光灯照明下(18小时)生长。
[0123]5.在播种后的第21天取出植物,并测量了植物的鲜重及实际粗细。将其结果在图7中示出。
[0124]在使用任意一种培养基的情况下,均为进行了侧面灌水的水萝卜的鲜重及实际粗细最大。
[0125]实施例3
[0126]基于各种灌水方法的植物的屋外培育实验
[0127]方法
[0128]1.作为用于侧面灌水的容器,准备了洁菲盆(底部直径70mm、上部直径100mm、深度75_),除去两个洁菲盆的底部,隔着塑料制圆形网、使两个洁菲盆的底部对齐而固定。作为用于上面灌溉及底面灌溉的容器,并以排除来自侧面的供水为目的,将除去底部的塑料制杯子重叠在洁菲盆的内侧而使用。即、在底面灌溉中以培养基仅与供水容器的底面接触的方式保护侧面,在侧面灌水中以仅使培养基和供水容器的侧面接触的方式保护底面,在上面灌溉中仅开放上表面,并保护了侧面和底面。
[0129]2.向每个容器,分别以相同重量放入砂系培养土、泥炭苔系土壤、市售的培养土(小花培养土、(株)花儿心),在各容器中播种水萝卜,喷洒等量的水分,使得所有培养基具有湿气。
[0130]3.按每个灌水方法准备了一个托盘,并将容器设置于托盘。在上面灌溉中,从培养基表面进行一天一次洒水,在底面灌溉中,以水面达到比容器底面约高Icm的位置的方式,向托盘供应水。另外,在侧面灌水中,以水面达到比容器底部(塑料制网)约低Icm的位置的方式,向花盆供应水,并使水面保持在稳定水平。
[0131]4.将植物设置在屋外塑料大棚内,使其在自然环境下生长。
[0132]5.在播种后的第21天取出植物,进行了植物鲜重的测量。将其结果在图8中示出。
[0133]在使用任意一种培养基的情况下,进行了侧面灌水的水萝卜的鲜重均最大。另外,在屋外的培育中也显示出了与屋内相同的基于侧面灌水的植物的生长促进效果。
[0134]实施例4
[0135]基于侧面灌水的植物培育实验
[0136]方法[0137]1.在塑料网的内侧重叠渗透性聚氨酯海绵而形成圆筒形(直径130mm、高度200mm),在距离圆筒形一端35mm的位置将钢丝穿成十字状而固定圆形网,从而制备了用于侧面灌水的容器。
[0138]2.在该容器中,放入培养土 (小花培养土、(株)花儿心),播种辣味萝卜(京美人)。
[0139]3.向设置有容器的托盘投入了液体肥料,并进行了自动供水以使托盘的深度达到约Icm程度,从而进行了基于侧面灌水的植物的培育。此外、在刚进行播种后,也没有从上表面进行灌水。
[0140]4.使辣味萝卜在室内温度24°C、湿度60%、荧光灯照明下(以18小时/6小时的明
暗周期)生长。
[0141]5.在播种后的第58天收获辣味萝卜,并进行了测量。
[0142]结果
[0143]不会发生根腐病等疾病,并得到了鲜重43.2g、实际粗细35mm、叶片长度190mm、叶片宽度50_的辣味萝卜。在收获时未发生培养土被压实的现象,从而能够容易从土壤中拔出辣味萝卜。
[0144]实施例5
[0145]基于各种灌水的植物培育实验
[0146]除作为培养基仅使用市售的培养土 (小花培养土、(株)花儿心)之外,使用了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种植黄瓜、阳光生菜、生菜、青椒、水果番茄、甜椒、西瓜、卷心菜、西兰花、长茄子、菠菜、迷你胡萝卜、欧芹、芥末、鼠尾草、葱的苗或进行播种,并设置在屋外塑料大棚内,进行了上面灌溉、侧面灌水或者底面灌溉并使其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取出生长了一段时间的植物,并测量了植物的干重及鲜重。将其结果在表1及表2中示出。
[0147][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培育方法,所述方法为在培养基中种植植物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仅从培养基的侧方向植物供应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 培养基选自土壤、培养土、及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 植物为根菜类、果菜类或者叶茎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 根菜类、果菜类或者叶茎类选自萝卜、芜菁、胡萝卜、牛蒡、甘薯、山药、日本薯蓣、马铃薯、芋头、藕、茨葱、甘露子、卷丹、天香百合、萱草、生姜、姜黄、胡葱、大蒜、芥末、薤、竹笑、洋葱、茄子、番茄、水果番茄、甜椒、青椒、鼠尾草、西瓜、卷心菜、生菜、葱、及西兰花。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相比于培养基的下部,向培养基的上部供应更多的水。
6.一种植物培育容器,所述植物培育容器为用于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培育方法的植物培育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包括形成培养基容纳部的侧部(I)及底部(4),在侧部(I)的内侧配置有供水单元(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培育容器,其中, 供水单元(2)由高渗透性材料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植物培育容器,其中, 底部(4)相比于侧部下端位于更上方,且底部包括排水单元。
9.一种植物培育容器,所述植物培育容器为用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培育方法的植物培育容器,其中,所述植物培育容器包括形成培养基容纳部的侧部(I)和底部(4)、配置在侧部(I)的内侧的供水单元(2 )、以及配置在供水单元(2 )的内侧的供水限制单元(7 )。
10.一种植物培育装置,所述植物培育装置包括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培育容器及贮水部(6),其中,供水单元(2)的一端与贮水部连结而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中,贮水部(6)位于植物培育容器的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中,贮水部(6)位于植物培育容器的侧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中,贮水部(6)位于植物培育容器的上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中,贮水部(6)可进行上下升降。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的贮水部(6)供应水(5),经由供水单元(2)仅从培养基(3)的侧方向植物供应水。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781348SQ201280041993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西浦芳史, 坪井正行 申请人: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府立大学,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