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农业循环利用系统,利用食用菌养殖的废菌棒,粉碎,添加适当的辅料,养殖蚯蚓;养殖15-20日后,将蚯蚓和废菌棒的混合,进行粉碎、烘干处理,得到颗粒状干燥物;将颗粒状干燥物用作水产养殖的饲料。本发明形成了一个系统,即食用菌养殖-蚯蚓养殖-水产养殖的循环经济,使用食用菌的废菌棒养殖蚯蚓,然后使用蚯蚓和废菌棒的混合料制作水产养殖的饲料,就地取材,毫无浪费,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符合循环经济的题中之义。
【专利说明】—种农业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农业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日益紧缺,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越来越得到提倡。而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在农业方面,循环利用资源大有可为, 申请人:从事农业工作,在所在地有食用菌养殖的专业合作社,产生大量的废菌棒,一般都是丢弃处理,其中含有大量的养分,都浪费掉,因此 申请人:想到了对该废菌棒进行再利用,形成一个循环利用系统,既解决了废物利用问题,又可以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变废为宝、附加值较高的农业循环利用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利用食用菌养殖的废菌棒,粉碎,添加适当的辅料,养殖蚯蚓;
[0006]养殖15-20日后,将蚯蚓和废菌棒的混合,进行粉碎、烘干处理,得到颗粒状干燥物;
[0007]将颗粒状干燥物用作水产养殖的饲料。
[0008]进一步地
[0009]步骤2中粉碎至粒径3_5mm。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形成了一个系统,即食用菌养殖-蚯蚓养殖-水产养殖的循环经济,使用食用菌的废菌棒养殖蚯蚓,然后使用蚯蚓和废菌棒的混合料制作水产养殖的饲料,就地取材,毫无浪费,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符合循环经济的题中之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12]实施例1
[0013]利用食用菌养殖的废菌棒,粉碎,添加适当的辅料,养殖蚯蚓,此处可选用养殖金针菇、平菇、草菇等的废菌棒,来自于 申请人:所在区域的食用菌养殖专业合作社。
[0014]蚯蚓的养殖属于现有技术,有特制的蚯蚓养殖专用箱。
[0015]养殖15-20日后,将蚯蚓和废菌棒的混合,进行粉碎至粒径3_5mm、烘干处理,得到颗粒状干燥物;
[0016]将颗粒状干燥物用作水产养殖的饲料。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农业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利用食用菌养殖的废菌棒,粉碎,添加适当的辅料,养殖蚯蚓; 步骤2:养殖15-20日后,将蚯蚓和废菌棒的混合,进行粉碎、烘干处理;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造粒,得到颗粒状干燥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3得到的颗粒状干燥物用作水产养殖的饲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粉碎至粒径3_5mm。
【文档编号】A23K1/10GK104412938SQ201310399829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王桂德, 田昌治 申请人:天津市泓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