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及应用于农业地区的四季产出生态竹笋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2980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及应用于农业地区的四季产出生态竹笋的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涉及农业科技领域,由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维生素D314~22%、植物齐墩果酸72~84%、植物咖啡酸2~6%在恒温28℃、密封无氧条件下混容30~34天制成。该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主要利用了自制的植物齐墩果酸来改善植物生长状况,促进植物生长,以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的目的,起到了高效链动植物、以及以土地为本的融和共生,并形成常态的良性循环机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农业地区的四季产出生态竹笋的培育方法,在确保水、温、肥完整的状态内,竹笋的生物钟不知外面自然世界的状态,无限制生长,一年四季、三百六十天都有竹笋生长。
【专利说明】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及应用于农业地区的四季产出生态竹等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业科技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及应用于农业地区的四季产出生态竹笋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自然社会里、中国时代,生态生产的革命、生态生活的革命、生态文化的革命性建设,需要为生态文明发展的“中国梦”奉献心智的技术革命。为时代农业服务的社会自然人,自己对自己的革命、自主技术与引进动力间的革命性容纳,演绎时代文化的革命。 [0003]中国广大域面的农业地区,正在积极表现混林农业的前瞻性,林产品中的竹、有中华文化数千年的表达,竹文化表现人的品质与格调、竹工艺品支持了文化建设,是华文化的产业结构件。
[0004]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两者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植物与微生物和谐共存的完整的生态环境。植物间的相生相克,称作“化感互动”,应用本项技术的目的是:治理竹林间环境,修缮竹林间环境,以实现走根生笋的林间环境常态,本项竹笋四季产出生态技术应用,从根围的研究入手,然后分析了植物对微生物的影响,探讨并建设了微生物对植物的作用,能直接为竹植物的生长建立一项稳定状态,加强对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关系的探讨,从而利用两者的关系和其中的规律,采取了高效又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措施。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植物生长环境、促进植物生长的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由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维生素D3 14~22%、植物齐墩果酸72~84%、植物咖啡酸2~6%在恒温28°C、密封无氧条件下混容30-34天制成。
[0007]作为优选,所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植物维生素D3 18%、植物齐墩果酸78%、植物咖啡酸4%。作为优选,所述混容时间为32天。
[0008]进一步地,所述植物齐墩果酸由红惚木齐墩果酸制备法式量化液与乙醇按重量比90-110:1,在温度65°C条件下,同步二次提取获得。作为优选,所述红惚木齐墩果酸制备法式量化液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00:1。
[0009]其中,所述红惚木齐墩果酸制备法式量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a)按重量比取洗净后的红惚木根皮270~330Kg,加水16(T200Kg,置于温度9(Tl00°C、压强0.5~IMpa条件下处理15分钟,再自然冷却24小时;
(b)按重量比加入糖酵解纤维素酶5~7Kg,混合后置于地坑内,使用无毒塑料膜包裹密封,距地面2(T30cm用土压实;(C)地恒温发酵,春季60天、夏季40天、秋季50天、冬季70天,取液体即为该红惚木齐墩果酸制备法式量化液。
[0010]基于上述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能够治理和修缮竹林间环境的应用于农业地区的四季产出生态竹笋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土地配置:在竹林间按长2000-3000mm、宽1000-l500mm、高300-700mm的空间配置竹笋生长环境域点;
(2)预先分别制备上述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液体和渣体、由秸杆类植物粉碎渣加料腐怄制得的液体和渣体;
(3)在配置的空间内布置竹笋生长的基质层:
(3a)按每180-220g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加水IOOKg制成稀释液为一组,按每亩竹林土地两组稀释液的份量配置,并先在竹林土地均匀喷洒一组稀释液;
(3b)按重量比取秸杆类植物粉碎渣45-55份、牲畜粪便10-20份、生活类能短期降分解垃圾资源3、份,混拌后在竹林土地上铺设350-400mm高,其中生活类能短期降分解垃圾资源包括步骤(2)中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渣体和由秸杆类植物粉碎渣加料腐怄制得的渣体;
(3c)取沙质土再铺 设150-250mm高;
(3d)铺设后再均匀喷洒另一组稀释液;
(4)分别取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液体、由秸杆类植物粉碎渣加料腐怄制得的液体,均按每180-220g加水100Kg稀释以施用1亩面积,然后按比分别施用于基质层上;
(5)制备混合肥料,每15~30天追施一次,使其均匀播洒覆盖在竹林土地表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液体和渣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2Ia)按重量比取植物维生素E 16~20毫克、60度以上的高粱白酒280-320克,在温度26°C条件下密封混容24小时,获得反应液;
(21b)取废弃的竹叶笋壳,按每立方米量加入步骤(21a)中等同份量的反应液、水300Kg再混容,在温度26 °C条件下密封25~27天,分别取液体和渣体用。
[0012]并且,所述步骤(2)中由秸杆类植物粉碎渣加料腐怄制得的液体和渣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22a)取秸杆类植物将其粉碎至2~4cm节段备用;
(22b)在地面挖坑并在坑内铺覆无毒塑料膜并预留覆盖面积;
(22c)取粉碎渣按每立方米加入植物阿魏酸0.6~lmg、植物咖啡酸1~1.4mg、水lOOKg,混合后置于坑内,用预留膜覆盖、密封加土并压实,30天后取液体和渣体用。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混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5a)取竹林土地原生植物,按每立方米加入植物阿魏酸0.6~Img、植物咖啡酸1~1.4mg,兑水IOOKg,无氧腐怄制得混溶腐液;
(5b)按重量份取步骤(5a)中的混溶腐液2~4份、植物齐墩果酸1份合成混合液;
(5c)取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渣体、农产品剩余的粗碎秸杆渣,按每立方米加入步骤(5b)中的混合液8~12Kg、水500Kg后混拌,制得混合肥料。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发明中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主要利用了自制的植物齐墩果酸来改善植物生长状况,促进植物生长,以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的目的,起到了高效链动植物、以及以土地为本的融和共生,并形成常态的良性循环机制。
[0015](2)本发明中竹笋的培育方法能对应同比、有多大域面的秸杆类植物就能建设多大域面的生态竹笋生产地,能彻底根治、因焚烧秸杆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真正把资源完全应用到良性的生态生产循环中去,产生规模化的高附加值与生态的优质产品。
[0016](3)本发明经过技术改革,在确保水、温、肥完整的状态内,竹笋的生物钟不知外面自然世界的状态,无限制生长,一年四季、三百六十天都有竹笋生长。
[0017](4)本发明以今天建设的农业生态置换前面的农业生产常态,实现植物种植及动物养殖经良性转换后,质量的根本性提高、产量的大幅提高,生态农业生产者利益的根本性提高,又能确保消费质量的提高及消费投入的降低。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表达出严整的结构性及其多元植物原核质混腐技术的精致工艺,实现了生态农业、生态生活由根本上达到、生态生产过程中的前置增补,创建出能和自然且能在植物间动物间自身的“先于转换”优质技术,这是时代农业、时代生活、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划时代之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19]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的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由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维生素D3 14%、植物齐墩果酸84%、植物咖啡酸 2%在恒温28°C、密封无氧条件下混容32天制成。
[0020]其中,先由如下方法制备红惚木齐墩果酸制备法式量化液:
Ca)按重量比取洗净后的红惚木根皮300Kg,加水180Kg,置于温度9(Tl00°C、压强
0.5~IMpa条件下处理15分钟,再自然冷却24小时;
(b)按重量比加入糖酵解纤维素酶6Kg,混合后置于地坑内,使用无毒塑料膜包裹密封,距地面30cm用土压实;
(c)地恒温发酵,春季60天、夏季40天、秋季50天、冬季70天,取液体即为该红惚木齐墩果酸制备法式量化液。
[0021]再按重量比取红惚木齐墩果酸制备法式量化液与乙醇110:1,在温度651:条件下,同步二次提取获得所述植物齐墩果酸。
[0022]基于上述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农业地区的四季产出生态竹笋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土地配置:在竹林间按长2600mm、宽1200mm、高500mm的空间配置竹笋生长环境域点。
[0023](2)预先分别制备上述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液体和渣体、由秸杆类植物粉碎渣加料腐怄制得的液体和渣体;
其中,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液体和渣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21a)按重量比取植物维生素E 18毫克、60度以上的高粱白酒300克,在温度26°C条件下密封混容24小时,获得反应液;(21b)取废弃的竹叶笋壳,按每立方米量加入步骤(21a)中等同份量的反应液、水300Kg再混容,在温度26 °C条件下密封26天,分别取液体和渣体用。
[0024]由秸杆类植物粉碎渣加料腐怄制得的液体和渣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22a)取秸杆类植物将其粉碎至3cm节段备用;
(22b)在地面挖坑并在坑内铺覆无毒塑料膜并预留覆盖面积;
(22c)取粉碎渣按每立方米加入植物阿魏酸0.8mg、植物咖啡酸1.2mg、水lOOKg,混合后置于坑内,用预留膜覆盖、密封加土并压实,30天后取液体和渣体用。
[0025](3)在配置的空间内布置竹笋生长的基质层:
(3a)按每200g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加水IOOKg制成稀释液为一组,按每亩竹林土地两组稀释液的份量配置,并先在竹林土地均匀喷洒一组稀释液;
(3b)按重量比取秸杆类植物粉碎渣50份、牲畜粪便15份、生活类能短期降分解垃圾资源6份,混拌后在竹林土地上铺设380mm高,主要用于垫层,其中生活类能短期降分解垃圾资源包括步骤(2)中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渣体和由秸杆类植物粉碎渣加料腐怄制得的渣体;
(3c)取沙质土再铺设200_高,主要用于保温层;
(3d)铺设后再均匀喷洒另一组稀释液。基质层合计高度580_,经自然分解沉降后,高度约为350mm,正适宜竹笋 生长。
[0026](4)分别取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液体、由秸杆类植物粉碎渣加料腐怄制得的液体,均按每200g加水IOOKg稀释以施用I亩面积,然后按比分别施用于基质层上;
(5)制备混合肥料,每15~30天同比追施一次,使其均匀播洒覆盖在竹林土地表层;其中,混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5a)取竹林土地原生植物,按每立方米加入植物阿魏酸0.8mg、植物咖啡酸1.2mg,兑水lOOKg,无氧腐怄制得混溶腐液;
(5b)按重量份取步骤(5a)中的混溶腐液3份、植物齐墩果酸1份合成混合液;
(5c )取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渣体、农产品剩余的粗碎秸杆渣,按每立方米加入步骤(5b)中的混合液10Kg、水500Kg后混拌,制得混合肥料。
[0027]经研究发现,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可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水分供应、辐射能、大气组成;土壤结构和土壤空气组成;土壤反应;生物因素;矿物质养分供应;限制生长的物质。本发明重在修缮林间温度、林间水分保持、林间大气环境、林间土壤结构及其反应、产生植物自然合成状态,建设生态环境空间的共容状态。
[0028]本发明持有生命植物时间钟,经表层增加30公分实际腐植物后、致环境状态的修缮,竹笋不知外面世界的春夏秋冬、在水肥温及环境状态的支持下,全年无障碍的生长并支持任一时段采收,以优质的生产力发展来支持生态生活的高质需求。实践确定五个平方米面积产竹笋120斤/年以上,完全达到生态的本质品支持生态生活。林地每亩普通植竹一百五十平方米,全年能产竹笋3600斤,农产品值的评价,应该因时、理性界定。
[0029]如一至两年不取竹笋的状态下,还能快速形商品林材,大量提供纸原料,更能快速形成生态旅游景观林,具有积极的生态意义。
[0030]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植物维生素D3 18%、植物齐墩果酸78%、植物咖啡酸4%。
[0031]其中,所述植物齐墩果酸由红惚木齐墩果酸制备法式量化液与乙醇按重量比100:1,在温度65 °C条件下,同步二次提取获得。
[0032]制备红惚木齐墩果酸制备法式量化液的原料重量比为洗净后的红惚木根皮330Kg,水200Kg,糖酵解纤维素酶7Kg。
[0033]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液体和渣体的制备原料中,植物维生素E和60度以上的高粱白酒的重量份比为16毫克:280克。
[0034]由秸杆类植物粉碎渣加料腐怄制得的液体和渣体的制备原料中,每立方米加入的植物阿魏酸为0.6mg、植物咖啡酸1.4mg。
[0035]所述基质层中,秸杆类植物粉碎渣、牲畜粪便、生活类能短期降分解垃圾资源的重量比为45:20:9。
[0036]制备混合肥料中,混溶腐液按每立方米竹林土地原生植物加入植物阿魏酸0.6mg、植物咖啡酸lmg,兑水lOOKg,无氧腐怄制得;并取混溶腐液2份与植物齐墩果酸1份合成混合液;再按每立方米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渣体、农产品剩余的粗碎秸杆渣加入混合液12Kg、水500Kg后混拌制得。
[0037]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植物维生素D3 22%、植物齐墩果酸72%、植物咖啡酸6%。
[0038]其中,所述植物齐墩果酸由红惚木齐墩果酸制备法式量化液与乙醇按重量比90:1,在温度65 °C条件下,同步二次提取获得。
[0039]制备红惚木齐墩果酸制备法式量化液的原料重量比为洗净后的红惚木根皮270Kg,水160Kg,糖酵解纤维素酶5Kg。
[0040]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液体和渣体的制备原料中,植物维生素E和60度以上的高粱白酒的重量份比为20毫克:320克。
[0041]由秸杆类植物粉碎渣加料腐怄制得的液体和渣体的制备原料中,每立方米加入的植物阿魏酸为lmg、植物咖啡酸lmg。
[0042]所述基质层中,秸杆类植物粉碎渣、牲畜粪便、生活类能短期降分解垃圾资源的重量比为55:10:3。
[0043]制备混合肥料中,混溶腐液按每立方米竹林土地原生植物加入植物阿魏酸lmg、植物咖啡酸1.4mg,兑水IOOKg,无氧腐怄制得;并取混溶腐液4份与植物齐墩果酸1份合成混合液;再按每立方米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渣体、农产品剩余的粗碎秸杆渣加入混合液8Kg、水500Kg后混拌制得。
[0044]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发明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发明一致的,也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其特征在于,由重量百分比的植物维生素D314~22%、植物齐墩果酸72~84%、植物咖啡酸2~6%在恒温28°C、密封无氧条件下混容30-34天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植物维生素D3 18%、植物齐墩果酸78%、植物咖啡酸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齐墩果酸由红惚木齐墩果酸制备法式量化液与乙醇按重量比90-110:1,在温度65°C条件下,同步二次提取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惚木齐墩果酸制备法式量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a)按重量比取洗净后的红惚木根皮270~330Kg,加水160~200Kg,置于温度90~l00°C、压强0.5~1Mpa条件下处理15分钟,再自然冷却24小时; (b)按重量比加入糖酵解纤维素酶5~7Kg,混合后置于地坑内,使用无毒塑料膜包裹密封,距地面20~30cm用土压实; (c)地恒温发酵,春季60天、夏季40天、秋季50天、冬季70天,取液体即为该红惚木齐墩果酸制备法式量化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惚木齐墩果酸制备法式量化液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00:1。
6.应用于农业地区的四季产出生态竹笋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土地配置:在竹林间按长200(T3000mm、宽100(Tl500mm、高30(T700mm的空间配置竹笋生长环境域点; (2)预先分别制备如权利要求f5所述的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液体和渣体、由秸杆类植物粉碎渣加料腐怄制得的液体和渣体; (3)在配置的空间内布置竹笋生长的基质层: (3a)按每180~220g植物两酸内源活性剂加水1OOKg制成稀释液为一组,按每亩竹林土地两组稀释液的份量配置,并先在竹林土地均匀喷洒一组稀释液; (3b)按重量比取秸杆类植物粉碎渣45飞5份、牲畜粪便10-20份、生活类能短期降分解垃圾资源3、份,混拌后在竹林土地上铺设350~400mm高,其中生活类能短期降分解垃圾资源包括步骤(2)中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渣体和由秸杆类植物粉碎渣加料腐怄制得的渣体; (3c)取沙质土再铺设150~250mm高; (3d)铺设后再均匀喷洒另一组稀释液; (4)分别取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液体、由秸杆类植物粉碎渣加料腐怄制得的液体,均按每180~220g加水1OOKg稀释以施用1亩面积,然后按比分别施用于基质层上; (5)制备混合肥料,每15~30天追施一次,使其均匀播洒覆盖在竹林土地表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农业地区的四季产出生态竹笋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液体和渣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21a)按重量比取植物维生素E 16~20毫克、60度以上的高粱白酒280-320克,在温度26°C条件下密封混容24小时,获得反应液; (21b)取废弃的竹叶笋壳,按每立方米量加入步骤(21a)中等同份量的反应液、水300Kg再混容,在温度26 °C条件下密封25~27天,分别取液体和渣体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农业地区的四季产出生态竹笋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由秸杆类植物粉碎渣加料腐怄制得的液体和渣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22a)取秸杆类植物将其粉碎至2~4cm节段备用; (22b)在地面挖坑并在坑内铺覆无毒塑料膜并预留覆盖面积; (22c)取粉碎渣按每立方米加入植物阿魏酸0.6~lmg、植物咖啡酸1~1.4mg、水lOOKg,混合后置于坑内,用预留膜覆盖、密封加土并压实,30天后取液体和渣体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农业地区的四季产出生态竹笋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混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5a)取竹林土地原生植物,按每立方米加入植物阿魏酸0.6~lmg、植物咖啡酸1~1.4mg,兑水1OOKg,无氧腐怄制得混溶腐液; (5b)按重量份取步骤(5a)中的混溶腐液2~4份、植物齐墩果酸1份合成混合液; (5c )取由竹叶笋壳加料恒温分解的渣体、农产品剩余的粗碎秸杆渣,按每立方米加入步骤(5b)中的混合液8~12Kg、水500Kg后混拌,制得混合肥料。
【文档编号】A01N37/36GK103719083SQ201310741997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张模贤, 张太平, 孙玮琳 申请人:成都乾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