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秀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发酵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20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秀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发酵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类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秀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发酵床。
背景技术
秀珍菇菌渣的回收利用是菌菇类植物栽培的主循环利用,但采用人工堆埋方式进行秀珍菇菌渣的再发酵,至少需要15天以上时间,如何提高发酵效率,人们设计了多种发酵房和发酵工艺,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1515625U保温透气发酵床,在网状床面的上表面设置40±10目的尼龙网,将接种的菌与培养基一同铺洒在上,由于有尼龙网的作用,物料不会下漏,由于网状床面和尼龙网的孔隙的作用,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物料的上、下层,以至中间层都可以与空气交流,利于菌类的生产。这只是一种开放式床,无法对栽培温度、湿度进行调节。又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1473464U的一种用于蘑菇培养料的隧道式二次发酵工艺的发酵房,发酵房内的地面为可通风的通风地面,在通风地面之下设有通风区,发酵房的墙体具有保温性;通风地面是由原木平行排列做成的栅栏状,原木与原木之间设有间隙,在原木之上铺设有网垫,在发酵房前、左、右侧墙体上方设有通风口。这种通风地面也无法控制发酵床内的温湿度,来提高发酵速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缩短秀珍菇菌渣再发酵的时间,提高秀珍菇菌渣的使用效率,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发酵量大、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利用秀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发酵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利用秀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发酵床,其特征是包括箱体、供热装置、电气控制柜,箱体的一端设有门,箱体内设有容置空间,箱体两侧设有保温层,其中箱体两侧箱壁内分别设有供热管道,箱体的底部设有隔空的孔板,在箱体外部设一吸风装置,吸风装置通过吸风管与箱体内相通。在自然环境中,由于温度、湿度的影响,对秀珍菇菌渣再利用发酵时间很长,循环使用频率低,本装置的设计完成对温度、湿度的可控性,来促使菌渣的发酵,减短发酵时间,一般栽培菌菇的场所以农业用地为主,供热系统需要自行配备,由于采用本装置对菌渣发酵时间缩短到48小时内,可采用锅炉供气方式,能量利用可控性也强,箱体容积及热能供应按企业处理量设计,使效率、节能均能达到最大化。作为优选,所述的供热管道成盘曲状布置在箱体两侧箱壁内。供热管道为散热型金属管道,均匀布置在箱体两侧箱壁内,提供箱体内热量。作为优选,所述的供热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箱体两侧的一端,供热管道的回水口与箱体的底部相连。热水从上而下行走至箱体底部从回水口回收,再循环使用。作为优选,所述的箱体的顶盖为可拆式,顶盖与箱体两侧箱壁之间设有密封连接装置。在快速装入秀珍菇菌渣时或检修时,打开可拆式顶盖。[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门为单门,门与箱体一侧箱壁铰接,门与箱体的另一侧壁设有锁紧锁扣。保证门与箱体的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的进风管与箱体连接处且位于箱体外侧设有安全气阀。当箱体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通过安全气阀自动调整箱体内部压力。作为优选,所述的箱体两侧箱壁外侧设有三角支撑。秀珍菇菌渣发酵需要一定的厚度效果最佳,所以箱体具有一定的高度,三角支撑起着箱体重的辅助固定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箱体内设有氨气含量检测装置及气压传感器。箱体内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氨气,由氨气含量检测装置把信号传递到电气控制柜,由控制系统进行及时排除。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是:利用本装置,使菌渣发酵时间降为自然发酵的八分之一,发酵效果更加均匀,操作简单,综合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另一向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端部向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吸风装置,3.吸风管,4.三角支撑,5.门,6.孔板,7.进水
管,8.安全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一种利用秀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发酵床,设有供热装置,包括锅炉,从锅炉输送到发酵点的耐热管道,压力泵。设一独立的电气控制柜,包括氨气含量检测装置控制器,气压、温度传感器控制线路等。设一发酵用箱体1,箱体具有长方体的容置空间,箱体I的一端设有单开门5,箱体I两侧是具有装配供热管道的夹套侧板,供热管道为盘曲状,供热管道朝外一边设有保温层,朝箱体I内侧设有导热板;箱体I的底部设有隔空的孔板6,即孔板6的下方是一透气空间,该空间高200mm。供热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箱体I有门的一端,供热管道从高向低盘曲,即进水口位置高于出水口,其出水口从箱体I的底部连出,进水口通过进水管7与压力泵连接。箱体I的顶盖设计为可拆式,分成5块,顶盖与箱体I之间设有密封连接装置,各小块顶盖之间采用相互密封扣搭结构连接。箱体I两侧壁外部设有三角支撑4,如图3所示。箱体内设有氨气含量检测装置、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箱体I旁设一吸风装置2,吸风装置2通过吸风管3与箱体相通,吸风管3穿过箱体I侧板并位于箱体内上部,吸风管3与箱体I连接处且位于箱体外侧设有一个安全气阀8。打开门5,掀开顶盖,把需要发酵的秀珍菇菌渣堆砌在孔板6上,扣上顶盖关上门5,启动压力泵,由锅炉提供沸水,向箱体I两侧的供热管道进热水,热水向箱体内供热后从底部的出水管回流到锅炉再利用。经过发酵的秀珍菇菌渣会产生氨气,当电气控制柜读到内部氨气达到需排放量时,自动启动氨气含量检测装置的控制器,由吸风装置2把氨气吸走。在日常工作时,箱体I内温度、压力均通过电气控制柜自动调节。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秀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发酵床,其特征是包括箱体(I)、供热装置、电气控制柜,箱体(I)的一端设有门(5 ),箱体(I)内设有容置空间,箱体(I)两侧设有保温层,其中箱体(I)两侧箱壁内分别设有供热管道,箱体(I)的底部设有隔空的孔板(6),在箱体外部设一吸风装置(2 ),吸风装置(2 )通过吸风管(3 )与箱体内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秀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热管道成盘曲状布置在箱体(I)两侧箱壁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秀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热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箱体(I)两侧的一端,供热管道的回水口与箱体(I)的底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秀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发酵床,其特征在于箱体(I)的顶盖为可拆式,顶盖与箱体(I)两侧箱壁之间设有密封连接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秀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5)为单门,门(5)与箱体(I) 一侧箱壁铰接,门(5)与箱体(I)的另一侧壁设有锁紧锁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利用秀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管(3 )与箱体(I)连接处且位于箱体外侧设有安全气阀(8 )。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利用秀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两侧箱壁外侧设有三角支撑(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利用秀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发酵床,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设有氨气含量检测装置及气压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类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秀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发酵床,解决秀珍菇菌渣发酵时间长,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其特征是包括箱体、供热装置、电气控制柜,箱体的一端设有门,箱体内设有容置空间,箱体两侧设有保温层,其中箱体两侧箱壁内分别设有供热管道,箱体的底部设有隔空的孔板,在箱体外部设一吸风装置,吸风装置通过吸风管与箱体内相通。使菌渣发酵时间降为自然发酵的八分之一,发酵效果更加均匀,操作简单,综合成本低。
文档编号A01G1/04GK203152068SQ20132002555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
发明者王富根, 余建妹 申请人:杭州千岛湖兴宝菇业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