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水生动植物循环水共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生动植物共生养殖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生动植物循环水共养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循环水养鱼装置通常利用沙砾、海绵、活性炭等的过滤或吸附作用来去除水体中的悬浮颗粒污染物质,但这些并不能去除影响鱼体健康的氨氮等有害物质,为了达到健康用水的目的,通常需要定期大比例换水或投喂水质改良剂等化学药品,这即使得养殖成本本增,又增加了养殖对象的生存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循环水养鱼装置存在成本高、养殖对象有生存风险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水生动植物循环水共养装置包括固定架、养殖箱、栽培槽、输送管 和水泵,固定架分为两层,下层放置养殖箱,上层放置栽培槽;输送管由养殖箱的底部伸入养殖箱内且输送管的养殖箱的上部,输送管的出水口位于栽培槽的上方,输送管上安装水泵,养殖箱内的下部安装有倾斜板,栽培槽的底部安装有回流管,回流管的底部伸入养殖箱内,回流管的出水口接近倾斜板的上端,在养殖箱底部且靠近倾斜板下端面处设置残饵收集器,残饵收集器底部固定连接有残饵聚集箱,残饵聚集箱的底部设置排放阀,栽培槽装有栽培介质。采用倾斜板同时将回流管伸入养殖箱内,且回流管的出水口接近倾斜板的上端,在水底形成暗流,使残饵被暗流携带,沿斜板方向滚落,有利于残饵的收集。此水生动植物循环水共养装置还可以在固定架上安装有支架,在支架底部设置有照明设备,照明设备设置在栽培槽上方,支架上安装开关,开关与照明设备通过导线连接;培养期间,定期打开日光灯,以便于在室内养殖水生蔬菜的光合作用。上述结构的优选方案是:回流管出水处为斜切口,斜切口与倾斜板下端面相对;增大水流面积,进一步促进残饵收集。向养殖箱放水养鱼,然后打开水泵进行水循环,将水生蔬菜幼苗(如茭白、水芹等,水芹生长到IOcm左右)移植到栽培槽内的的栽培介质中培养,不定期补充由于蒸发作用等流失水分。本实用新型水生动植物循环水共养装置消耗了水体的化学物质净化了养鱼用水,又保障了水生蔬菜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而不需要添加有毒化学溶液来促进植物生长。同时,由于养鱼废水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就不需要在按照循环装置中的过滤设备,从而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充分结合循环水养鱼与水生蔬菜栽培两个养殖系统,即节约了资源,又保证了养殖或栽培效果。本实用新型有效利用了养鱼废水,节约了传统养鱼缸的过滤或有害物质去除设备,可有效调节北方地区室内干燥的空气环境,丰富了日常蔬菜的食用种类。[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事实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固定架,2——栽培架,3——回流管,4—养殖箱,5—倾斜板,6—残饵收集器,7—残饵聚集箱,8—排放阀,9-泵,10—输送管,11—栽培介质,12—开关,13—支架,14—导线,15-照明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
图1进行说明,所述水生动植物循环水共养装置包括固定架1、养殖箱4、栽培槽2、输送管10和水泵9,固定架I分为两层,下层放置养殖箱4,上层放置栽培槽2 ;输送管10由养殖箱4的底部伸入养殖箱4内且输送管10的养殖箱4的上部,输送管10的出水口位于栽培槽2的上方,输送管10上安装水泵9,养殖箱4内的下部安装有倾斜板5,栽培槽2的底部安装有回流管3,回流管3的底部伸入养殖箱4内,回流管3的出水口接近倾斜板5的上端,在养殖箱4底部且靠近倾斜板5下端面处设置残饵收集器6,残饵收集器6底部固定连接有残饵聚集箱7,残饵聚集箱7的底部设置排放阀8,栽培槽2装有栽培介质U。本实施方式水生动植物循环水共养装置消耗了水体的化学物质净化了养鱼用水,又保障了水生蔬菜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而不需要添加有毒化学溶液来促进植物生长。同时,由于养鱼废水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就不需要在按照循环装置中的过滤设备,从而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充分结合循环水养鱼与水生蔬菜栽培两个养殖系统,即节约了资源,又保证了养殖或栽培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二:对具体实施方式
一作了改进:在固定架I上安装有支架13,在支架13底部设置有照明设备14,·照明设备14设置在栽培槽2上方,支架13上安装开关12,开关12与照明设备14通过导线连接;培养期间,定期打开日光灯,以便于在室内养殖水生蔬菜的光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三:对具体实施方式
一或二优选是:回流管3出水处为斜切口,斜切口与倾斜板5下端面相对,增大水流面积,进一步促进残饵收集。
权利要求1.一种水生动植物循环水共养装置,它包括固定架(I)、养殖箱(4)、栽培槽(2)、输送管(10)和水泵(9),其特征在于固定架(I)分为两层,下层放置养殖箱(4),上层放置栽培槽⑵;输送管(10)由养殖箱⑷的底部伸入养殖箱⑷内且输送管(10)的养殖箱⑷的上部,输送管(10)的出水口位于栽培槽(2)的上方,输送管(10)上安装水泵(9),养殖箱(4)内的下部安装有倾斜板(5),栽培槽⑵的底部安装有回流管(3),回流管(3)的底部伸入养殖箱(4)内,回流管(3)的出水口接近倾斜板(5)的上端,在养殖箱(4)底部且靠近倾斜板(5)下端面处设置残饵收集器¢),残饵收集器(6)底部固定连接有残饵聚集箱(7),残饵聚集箱(7)的底部设置排放阀(8),栽培槽(2)装有栽培介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动植物循环水共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架(I)上安装有支架(13),在支架(13)底部设置有照明设备(14),照明设备(14)设置在栽培槽(2)上方,支架(13)上安装开关(12),开关(12)与照明设备(14)通过导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生动植物循环水共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流管(3)出水处为斜切 口,斜切口与倾斜板(5)下端面相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生动植物共生养殖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生动植物循环水共养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循环水养鱼装置存在成本高、养殖对象有生存风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输送管由养殖箱的底部伸入养殖箱内且输送管的养殖箱的上部,输送管的出水口位于栽培槽的上方,输送管上安装水泵,养殖箱内的下部安装有倾斜板,栽培槽的底部安装有回流管,回流管的底部伸入养殖箱内,回流管的出水口接近倾斜板的上端,在养殖箱底部且靠近倾斜板下端面处设置残饵收集器,残饵收集器底部固定连接有残饵聚集箱,残饵聚集箱的底部设置排放阀,栽培槽装有栽培介质。本实用新型用于养鱼和栽培水生蔬菜。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087093SQ20132011048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贾智英, 石连玉, 李池陶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