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膜抛光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048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包膜抛光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包膜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膜区(A)和抛光区(B);所述的包膜区(A)包括进料口(1)、出料口(2)和位于所述进料口(1)与所述出料口(2)之间的混合器(3)和包膜器(4)。有益效果在不破坏颗粒肥料(如磷酸二铵、复合肥料颗粒)的原有结构的情况下能大批量的连续包膜、抛光肥料颗粒,同时节能降耗、降低劳动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填补了市场上没有针对颗粒肥料(如生态肥颗粒)的包膜抛光设备,解决了颗粒肥料生产过程中需要包膜抛光这一工艺条件而没有包膜抛光设备的技术困难。
【专利说明】包膜抛光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颗粒物质进行包膜抛光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肥料颗粒(如生态肥颗粒)的具有节能、连续、大规模包膜抛光的包膜抛光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针对非金属,特别是硬度相对偏低的颗粒进行抛光的设备不多,能连续进行抛光的只有大米抛光机,此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大米表面加上一定的水分,在辊筒的作用下对大米表面进行研磨去除大米表面的凸点,使大米表面光滑平整,此方式不能达到肥料颗粒表面抛光的目的。
[0003]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圆盘造粒机也可对肥料颗粒进行抛光,其具体做法是:每次用适量的物料颗粒在造粒机内长时间的运动,通过相互的摩擦来达到抛光的目的。此设备虽然能达到抛光的效果,但由于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且劳动强度相应较大,致命的弱点是不能连续作业,对生产有制约作用。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达到大规模、连续、节能的包膜、抛光生产,不破坏肥料颗粒特殊的结构并达到包膜抛光的目的,同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的包膜抛光机。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包膜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膜区和抛光区;所述的包膜区包括进料口、出料口和位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的混合器和包膜器。
[0007]进一步,所述的混合器开口向心设置,纵截面呈长方形,并且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包膜器相通;混合器使物料在此充分混合,使包膜剂和物料颗粒充分接触,物料颗粒表面均匀布满包膜剂。
[0008]进一步,所述包膜器纵截面呈长方形,在包膜器环形外有外包膜体上不规则布置有扬料板;所述扬料板向心设置,焊接在所述的外包膜体上;所述的扬料板末端呈30-60度夹角,所述包膜器与所述的混合器和所述出料口相通。扬料板使得物料颗粒被提升并从高处落下,通过颗粒之间的碰撞既能使多余的包裹材料从颗粒表面掉落,从而保证包裹材料的均匀包裹,降低包裹材料用量;又能在相互的碰撞中使包裹材料更紧密的包裹。
[0009]进一步,所述的抛光区包括若干个单体抛光器。
[0010]进一步,所述单体抛光器包括环形外抛光体,所述的环形外抛光体具有进料口、出料口和位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之间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开口向心设置,其内侧壁面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或圆形,纵截面呈弧形,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相通。
[0011]所述包膜器与所述的混合器和所述出料口相通。物料从所述混合器进料口进入后,在所述混合器内混合后由所述出料口进入所述包膜区,在所述包膜区内充分包膜后从所述出料口进入所述抛光区。
[0012]进一步,还包括被所述的环形凹槽环绕的环形内抛光体,所述的环形内抛光体的内环面形成环形槽,所述的环形内抛光体的侧壁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或圆形、纵截面呈弧形;临近所述进料口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内侧壁面的距离大于临近所述出料口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内侧壁面的距离。防止加大物料后物料不按设定的工艺路线前进而直接穿过抛光器从出料口排出,这样的设计不仅加大抛光摩擦面积,还能增大抛光器容量,提高抛光效率,并减少设备其他尺寸。临近所述进料口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内侧壁面的距离大于临近所述出料口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内侧壁面的距离。这样的设计能保证物料从所述的进料口进入所述环形凹槽后有足够的时间在所述环形凹槽里进行抛光,然后从所述的出料口排出。
[0013]进一步,所述环形外抛光体和环形内抛光体之间还设置了分别与所述环形外抛光体与所述环形内抛光体固定连接的搅动器,所述搅动器具有第一搅动面和第二搅动面成矩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动面和所述第二搅动面形成V形槽;所述V形槽的所述第一搅动面和第二搅动面的一端与所述的环形凹槽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环形内抛光体的所述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搅动器既能起到搅动的作用,又能起到支撑、连接内抛光体的作用,降低抛光器的复杂程度也降低了制作成本,降低设备重量,从而提高效率。设置搅动器的更重要原因是物料在与环形凹槽摩擦接触时,光洁度参差不一,容易与环形凹槽只发生滑动摩擦,通过设置搅动器后,物料既能发生与环形凹槽的滑动摩擦又能发生彼此间的滚动摩擦,使抛光的效果更好。
[0014]进一步,所述包膜抛光机由具有多个单体抛光器与水平面夹角大于零的旋转轴线依次同轴连接,所述的进料口朝向物料流入端,所述的出料口朝向物料流出端,相邻两个单体抛光器的所述环形凹槽通过进料口和出料口连通;相邻两个单体抛光器的环形凹槽侧壁无缝固定连接。临近所述包膜区的第一个抛光器在生产过程中由所述包膜区不断进物料的情况下很快到达第一抛光器的最大容量值,物料便从出料口进入下一个抛光器,以此类推,这样就形成超出容量的物料不断的从上一级抛光器出料口进入下一级抛光器;在任一个单体抛光器中,由于环形内抛光体的作用,物料不能按直线方式从一个抛光器进入下一个抛光器,只能在抛光器内按抛光机的走向做正弦曲线运动,由于有搅动器的搅动,物料的运动复杂而规范,依次通过各个抛光器,从而达到充分抛光的目的。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包膜抛光功能的包膜抛光机综合考虑到肥料颗粒的特性及肥料颗粒(如生态肥颗粒)需要包膜抛光的特点,在不破坏肥料颗粒(如生态肥颗粒)的原有结构的情况下能大批量的连续包膜、抛光生产生态颗粒,同时节能降耗、降低劳动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填补了市场上没有针对肥料颗粒(如生态肥颗粒)的包膜抛光设备,解决了颗粒化肥生产过程中需要包膜抛光这一工艺条件而没有包膜抛光设备的技术困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膜抛光机的横截面结构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膜抛光机A-A剖视的包膜区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膜抛光机A-A剖视的抛光区单体抛光器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4为具有图2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包膜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A-包膜区;B-抛光区;1_进料口 ;2-出料口 ;3_混合器;4_包膜器;5-环形体;6-抄板;7_外抛光体;701_环形凹槽;702-内侧壁面;8_环形内抛光体;801_侧壁;802-环形槽;9_搅动器;901_第一搅动面;902_第二搅动面;903_V型槽;10 -旋转中心线;11-水平面;12-物料。
[0022]【具体实施方式】:
[0023]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4]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膜区A和抛光区B,包膜区A包括进料口 1、出料口 2和所述进料口 I和所述出料口 2之间的混合器3、包膜器4,所述的混合器3开口向心设置,纵截面呈长方形,并且与所述的进料口 I和所述的包膜器4相通。包膜器纵截面呈长方形,在包膜器4环形外包膜体5上不规则布置有扬料板6 ;所述扬料板6向心设置,焊接在所述的外包膜体5上;所述的扬料板6末端与扬料板6主体呈30-60度夹角。所述抛光区B由若干个沿旋转轴向依次排列的单体抛光器组成。所述的单体抛光器如图3所示,包括环形外抛光体7、环形内抛光体8以及所述环形外抛光体7和所述环形内抛光体8之间的搅动器9。所述的环形外抛光体7包含进料口 1、出料口 2和位于所述进料口 I和出料口2之间的环形凹槽701。所述环形凹槽701的开口向心设置,其内侧壁面702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或圆形,纵截面呈弧形。临近所述进料口 I的所述侧壁801与所述内侧壁面702的距离大于临近所述出料口 2的所述侧壁801与所述内侧壁面702的距离。所述环形外抛光体7和环形内抛光体8之间还设置了分别与所述环形外抛光体7与所述环形内抛光体8固定连接的搅动器9,所述搅动器9具有第一搅动面901和第二搅动面902,第一搅动面901和第二搅动面902成矩形,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动面901和所述第二搅动面902形成V形槽903 ;所述V形槽903的所述第一搅动面901和所述第二搅动面902的一端与所述的环形凹槽7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环形内抛光体8的所述侧壁801固定连接。
[0025]如图4所示,所述的抛光区B包含若干个单体抛光器,若干个单体抛光器沿与水平面11夹角大于零的旋转轴线10依次同轴连接,所述的进料口 I朝向物料流入端,所述的出料口 2朝向物料流出端,相邻两个单体抛光器的所述环形凹槽701通过进料口 I和出料口 2连通;相邻两个单体抛光器的环形凹槽701侧壁702无缝固定连接。
[0026]本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物料沿旋转中心线10进入混合器3,在所述混合器3内充分混合后进入包膜器4,经所述包膜器4内的扬料板6的提升、坠落的物理作用后,包膜材料得以均匀包裹在肥料颗粒表面,随后进入第一个单体抛光器,所述包膜区B不断进物料的情况下很快到达第一抛光器的最大容量值,物料12便从溢料口进入下一个抛光器,以此类推,这样就形成超出容量的物料不断的从上一级抛光器溢料口进入下一级抛光器;在任一个单体抛光器中,由于环形内抛光体8的作用,物料不能按直线方式从一个抛光器进入下一个抛光器,只能在抛光器内按抛光机的走向做正弦曲线运动,由于有搅动器9的搅动,物料的运动复杂而规范,依次通过各个抛光器,从而达到充分抛光的目的。
[0027]本实施例的环形内抛光体能显著增加抛光机的摩擦面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搅动器能加大物料滚动摩擦的物料量,也相应提高抛光效率,搅动器的数量可根据生产量来进行调整,但不宜过多,过多容易造成物料过量抛光,反而浪费能源。
[0028]本实施例包膜抛光机的转速调整由变频器来进行,由于包膜抛光机内的物料12不便于全部清理出来,因此启动时扭矩比较大,优先选用恒扭矩变频器。
[0029]本实施例包膜抛光机能适用于规模化大批量生产,大量减少劳动力投入,且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设备简单、维修量小,能长周期生产。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膜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膜区(A)和抛光区(B); 所述的包膜区(A)包括进料口( I )、出料口(2)和位于所述进料口( I)与所述出料口(2)之间的混合器(3 )和包膜器(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膜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器(3)开口向心设置,纵截面呈长方形,并且与所述进料口(I)和所述包膜器(4)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包膜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器(4)纵截面呈长方形,在包膜器环形外有外包膜体(5)上不规则布置有抄板(6);所述抄板(6)向心设置,焊接在所述的外包膜体(5)上;所述的抄板(6)末端呈45度夹角,所述包膜器(4)与所述的混合器(3)和所述出料口(2)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膜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光区(B)包括若干个单体抛光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包膜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抛光器包括环形外抛光体(5),所述的环形外抛光体(5)具有进料口( I)、出料口(2)和位于所述进料口( I)和所述出料口(2)之间的环形凹槽(7),所述环形凹槽(7)的开口向心设置,其内侧壁面(701)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或圆形,纵截面呈弧形,所述环形凹槽(7)与所述进料口(I)和所述出料口(2)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包膜抛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所述的环形凹槽(7)环绕的环形内抛光体(8),所述的环形内抛光体(8)的内环面形成环形槽(802),所述的环形内抛光体(8)的侧壁(801)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或圆形、纵截面呈弧形;临近所述进料口(I)的所述侧壁(801)与所述内侧壁面(701)的距离大于临近所述出料口(2)的所述侧壁(801)与所述内侧壁面(701)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膜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外抛光体(5)和环形内抛光体(8)之间还设置了分别与所述环形外抛光体(5)与所述环形内抛光体(8)固定连接的搅动器(9),所述搅动器(9)具有第一搅动面(901)和第二搅动面(902)成矩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动面(901)和所述第二搅动面(902)形成V形槽(903);所述V形槽(903)的所述第一搅动面(901)和第二搅动面(902)的一端与所述的环形凹槽(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环形内抛光体(8)的所述侧壁(80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包膜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抛光机由具有多个单体抛光器与水平面(11)夹角大于零的旋转轴线(10) 一次同轴连接,所述的进料口( I)朝向物料流入端,所述的出料口朝向物料流出端,相邻两个单体抛光器的所述环形凹槽(7)通过进料口(I)和出料口(2)连通;相邻两个单体抛光器的环形凹槽(7)侧壁无缝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C05G3/00GK203440259SQ201320166910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7日
【发明者】陈长文, 王润, 向华勇, 杨后云 申请人:双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